[初中文言句式_第1页
[初中文言句式_第2页
[初中文言句式_第3页
[初中文言句式_第4页
[初中文言句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拓维教育全方位个性化学习中心Talkedu Full Range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Center个性化辅导教案学员姓名: 张粤、代硕 年级: 初三 授课教师: 张慧 科目: 语文 上课时间: 10 月 28日 14:00 时至 15:30 时 报读 课时 剩余 课时教学标题初中文言句式教学目标1. 了解中考堆文言句式的要求。2. 理解和掌握四种基本文言句式教学手段或方法通过老师讲解举例,学生课堂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并能在文言文翻译中熟练运用。教学重难点1.掌握如何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前次作业检查准时完成,完成质量不错初中文言文句式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2、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用“者,也”来表示。1、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3、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3、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 出师表(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1、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3、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用“也”来表示。这有两种情况:(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2、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十则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5、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1、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2、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五柳先生传6、此庸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1、此为何若人 公输2、为与此同类 公输3、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4、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5、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6、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七)用“是”表示判断。1、斯是陋室 陋室铭 2、是金陵人 湖心亭看雪(八)否定判断句,用“非也”表示,“非”翻译成“不是”,“也”字不翻译。1、非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2、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5、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 倒装句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甚矣) 愚公移山 (二)宾语前置 1、何陋之有(有何陋) 陋室铭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所思何) 木兰诗 3、何苦(何)而不平 愚公移山 4、会宾客大宴(大宴宾客) 口技 5、菊之爱(菊),陶后鲜有人 爱莲说 6、莲之爱(莲),同与者何人 爱莲说 7、牡丹之爱(牡丹),宜乎众矣 爱莲说 8、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之) 送东阳马生序 9、微斯人,吾谁

6、与(谁)归 岳阳楼记 10、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之)也 满井游记 11、时人莫之许(之) 隆中对 12、宋何罪之有(何罪) 公输 13、万钟于我何加(何)焉 鱼我所欲也 14、何以(何)战 曹刿论战 15、忌不自信(自)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介词结构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以骨投) 狼 2、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祭) 陈涉世家 4、徐喷以烟 (以烟徐喷) 童趣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藏) 大道之行也 6、相与步于中庭(步) 记承天寺夜游 7、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观潮 8、不戚戚于贫贱(戚戚) 五柳先生传

7、9、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 送东阳马生序 10、受地于先王(受地) 唐雎不辱使命 11、仓鹰击于殿上(击) 唐雎不辱使命 12、信义著于四海(著) 隆中对 13、躬耕于南阳(耕) 出师表 1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寄臣) 出师表 15、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起) 公输 16、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 17、所欲有甚于生者(甚) 鱼我所欲也 18、欲有求于我(有求)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作状语,为强调该状语而后置于动词后。 1、又七年,(自)还自扬州 伤仲永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孙权劝学 3、(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4、醒能述以文(述)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 5

8、、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泻出)者 醉翁亭记 6、冷光之乍出于匣(出)也 满井游记 7、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桃核)为之 核舟记 2、其两膝相比(两膝)者 核舟记 3、遂率子孙荷担(子孙)者三夫 愚公移山 4、马之千里(马)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5、更有痴似相公(痴)者 湖心亭看雪 6、鸢飞戾天(鸢)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 7、诸郡县苦秦吏者(郡县),皆刑其长吏 陈涉世家 8、居庙堂之高(庙堂)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江湖)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三、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

9、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省略主语 1、(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2、(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3、(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4、(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5、(我)还自扬州 伤仲永6、(他们)见余,大喜曰 湖心亭看雪7、(高山)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8、(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9、(余)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10、(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11、(溪泉)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12、(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13、守丞死,(起义军)乃入据陈 陈涉世家14、(殿下)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15、(吾)

10、由是感激 出师表16、(子)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17、(此人)必为有窃疾也 公输18、(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二)省略谓语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 (三)省略宾语1、问(之)所从来 桃花源记2、便要(之)还家 桃花源记3、使(之,身子)与台齐 童趣4、可以(之)为师矣 十则5、愿为(此)市鞍马 木兰诗6、投(之)以骨 狼7、日光下澈(潭水) 小石潭记8、醒能述(之)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9、上使(之)外将兵 陈涉世家10、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用者 陈涉世家11、独守丞与(之)战谯门中 陈涉世家12、

11、与(之)俱来 隆中对13、将以(之)攻宋 公输14、货恶其弃(之)于地也 大道之行也(四)省略介词“于”1、场主集薪(于,在)其中 狼2、吾既已言之(于,对)王矣 公输3、驱之(于)别院 童趣4、与同人饮(于)楼上 山市5、彼其受之(于)天也 伤仲永6、予独爱莲之出(于,从)淤泥而不染,濯(于,在)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7、各隐(于,在)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8、饮食百物皆倍穹(于,比)常时 观潮9、急湍甚(于,比)箭。 与朱元思书10、寓(于,在)逆旅 送东阳马生序11、坐(于,在)潭上 小石潭记12、得之(于,在)心而寓之(于,在)酒也 醉翁亭记13、独守丞与战(于,在)谯门中 陈涉世家14、然足

12、下卜之(于,向)鬼乎 陈涉世家15、一厝(于,在)朔东,一厝(于,在)雍南 愚公移山(五)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1、船头坐三(个)人 核舟记2、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口技3、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辩斗 两小儿辩日4、一(个)男附书至,二(个)男新战死 石壕吏四、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2、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二)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

13、为用者 陈涉世家 2、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课堂练习 请判断下列选自课文的句子各是什么句式1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2是谁之过与? 宾语前置句3昔先王以为东蒙主 省略句 4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句5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句 6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句7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8輮以为轮 省略句9不能十步 省略句 10.蟹六跪而二鳌11.然而陈涉,瓮片庸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判断句12.为天下笑者,何也 被动句 13.谪戊之众,非云九国之师也 判断句14.约从离衡 15.仰关而攻秦16.享国之日浅 17.铸以为金人十二 定语后置18.身死人手 被动句 19.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走阡陌之中 省略

14、句20.不拘于时,学于余 被动句 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状语后置句22.又闻子规啼月夜 省略句 23.送客湓浦口 省略句 24.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5江州司马青衫湿26是夕始有迁谪意 被动句 27.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28.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 29.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宾语前置句3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宾语前置句 31.奚以知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32.秋以为期 省略句 33.彼且恶手待哉? 宾语前置句34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35.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地也 判断句36.翱翔蓬蒿之间 省略句 37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38.妪,先大母婢也 判断句 39.得不焚 被动句4

15、0.其制稍异于前 状语后置句4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判断句42.凌万顷之茫然 43.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44.誓天不相负 宾语前置句 45.君既若见录 宾语前置句46.出置南窗下 省略句 47.嬉戏莫相忘 宾语前置句48.恐年岁之不吾与 宾语前置句 49.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判断句50.戊卒叫,函谷举 被动句 51.多于南亩之农夫 状语后置句5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53.而今安在 宾语前置句54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55.渺渺今予怀 主谓倒装57.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主谓倒装58.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风吹雨吹去 被动句家庭作业1.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 e$i 1、“乃

16、”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Kj:gj(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g+IyM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iOz%S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FW*+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eXJwAe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wU,f$/u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3Ye&Ks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54D D2a9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poWmv

17、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u&+4g 5灭六国者,六国也。 67aVE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0JmQK_77,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P; 6XP 8、环滁皆山也。 8?c.Sm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7IB1T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C&FXWBOg6 14、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iAz)u9jm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 +4=!l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So2NT=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

18、何以谓之文也 af b5TRp A.1、72、63、5489 B.1、42、35、6789 8Dj & C.1、23、45、8679、10 D.12、3、46789 zDjLvVZ A、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LxigcpM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BpE|X 16、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sKz=a|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g)jy/ 句读之

19、不知,惑之不解。( ) Xd i 不拘于时,学于余。( ) /-BQ:!E 师不必贤于弟子。( ) _c.0nwhT5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D n0x8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NB)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nRqr#/R6M 20、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 1/8(54B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3bcZ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童子何知 _x(w(St| C 纤歌凝而白云遏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E?a?ZCA 21、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moof,BZE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

20、学于余 XYdEnWx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A)Qz 22、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cR.-cZB A.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我没看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i )v_ B.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有的不跟老师学习,这是把大的方面放弃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却跟老师学习,这只是小的方面学习。我看不出这种人是明白事理的。 zVE_b k C.不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以他为老师,或者不以他为老师,这是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没能见到他的明白事理。 :XSB D.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或者学习,或者不学习,大的方面放弃小的方面学习。我怎能看出他聪明呢? | e5 ,v 23、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 ) 30xFMyyw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kX= - C.谁为哀者? 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土之志哉? jpV rR 三 、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U)KN(6Hh?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