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机硬件_第1页
浅谈手机硬件_第2页
浅谈手机硬件_第3页
浅谈手机硬件_第4页
浅谈手机硬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手机硬件 屏幕的发展史 目录一、手机经典机型介绍二、手机屏幕“彩”时代三、手机屏幕“炫”时代四、屏幕发展遐想 经典机型世界首款手机 Dyna TAC 手机之父Martin Cooper曾在70年代初主管摩托罗拉车载电话业务,但是考虑到人们想打电话就得被电线束缚在家中或是办公室中,未来还要被困在车中,他相信电话可以更加“移动”。1973年,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仅用了90天的时间就设计出了世界上首款手机Dyna TAC。第一款翻盖手机 摩托罗拉 8900 摩托罗拉8900是世界上第一款翻盖式的手机,于1995年上市,面世之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对其他手机的设计提供了诸多灵感。第一款滑盖手机 西

2、门子 SL10 在许多人的眼里,滑盖手机应该是三星或者诺基亚的专利!但是,早在1997年,西门子的SL10便以滑盖造型出现了。第一款折叠手机 摩托罗拉 328C 摩托罗拉 328c于1999年上市,上市时以“掌中宝”的称呼风靡一时。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折叠设计的手机 。第一款旋盖手机 摩托罗拉 V70 这款手机于2002年的2月份上市,经典程度在手机历史上无出其右。创新的旋转设计为手机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 “彩”屏时代手机屏幕“彩”时代 手机厂商注意到了屏幕的重要性 ,因此彩色的STN、CSTN以及TFT的屏幕就此出现。手机也由此进入了第一阶段的彩屏时代。 STN屏幕 (Super Twist

3、ed Nematic) 它的好处是功耗小,省电是其最大优势 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就可显示出彩色画面 。一般最高能显示65536种色彩。 索爱Z300c手机屏幕“彩”时代 CSTN (即ColorSTN),照明光源要安装在LCD的背后 ,在日光下,很难辨清显示内容 。三星SGH-C168手机屏幕“彩”时代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 一般TFT的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高亮度、高对比度 ,但是也更耗电。 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 ,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

4、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三星S3650C 屏幕材质虽然让手机进入了彩屏的时代,但是这些屏幕在自身的设计上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屏幕的色彩表现,例如屏幕在节电方面的设计等等。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推出的AMOLED、Super AMOLED以及IPS面板将手机屏幕的显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手机屏幕进入“炫”时代。 “炫”屏时代手机屏幕“炫”时代 AMOLED屏幕(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其是能彩色化的。 显示效能方面,AMOLED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也较广,这些是AMOLED天生就胜过TFT LCD的地方。 AMOL

5、ED具自发光的特色,不需使用背光板,因此比TFT更能够做得轻薄,而且更省电。诺基亚N8手机屏幕“炫”时代 Super AMOLED屏幕 相比传统AMOLED炫屏而言,Super AMOLED摒弃了之前触控感应层+显示层的架构设计,操控更为灵敏。 此外,取消玻璃覆盖层还带来了更佳的阳光下显示效果。同时,Super AMOLED还搭载了mDNIe(移动数字自然图像引擎)技术,能从任意角度观看并做出快速的反应。三星i9000手机屏幕“炫”时代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 俗称“Super TFT”。 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 。 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 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是液晶面板里的高端产品。 iPhone4 Retina屏幕(视网膜屏幕),是分辨率超过人眼识别极限的高分辨率屏幕,由苹果公司在2010年在iPhone 4发布会上首次推出营销术语。 苹果iPhone 4将IPS和Retina融合在了一起,即将一个像素点分拆为四个像素进行显示,像素密度提高了4倍,达到326ppi,而300ppi是人们能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