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三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1页
面部三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2页
面部三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3页
面部三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4页
面部三病(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面部三病的针灸治疗面部三病的针灸治疗 周周 立立 志志 2013-08-012013-08-01面部三病面部三病三叉神经痛(面痛)三叉神经痛(面痛)面神经炎(面瘫)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面风)面肌痉挛(面风)脑神经疾病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十二对脑神经名称嗅嗅N N 视视N N 动眼动眼N N滑车滑车N N 三叉三叉N N 展展N N面面N N 前庭蜗前庭蜗N N 舌咽舌咽N N迷走迷走N N 副副N N 舌下舌下N N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trineminaltrineminal neuralgia neuralgia) 是一种是一种原因未明原因未明的的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分布分布区内区

2、内短暂短暂而而反复反复发作的发作的剧痛剧痛。又称原。又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性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 Trieminal Trieminal nervenerve(一)起止走行(一)起止走行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 痛、温觉三叉神经中脑核本体感觉三叉神经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三叉神经感觉根三叉神经运动根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 (二)分支分布1.眼神经眼神经 ophthalmic nerve眼神经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眶泪腺神经:泪腺、上睑 额神经:额顶部皮肤鼻睫神经:鼻腔.筛窦.泪囊.眼球.眼眶.结膜.眼睑.鼻背三叉神经节眼神经泪腺神经额

3、神经鼻睫神经2.上颌神经上颌N海绵窦外侧壁圆孔翼腭窝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下睑、鼻翼、上唇上牙槽前中支上颌、牙、齿龈上颌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展神经3.下颌神经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有以下分支:1.咀嚼肌神经: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运动2.颊神经:颊部皮肤、粘膜的感觉颊神经3.耳颞神经:颞部皮肤、腮腺的感觉耳颞神经4.下牙槽神经:下颌牙,牙龈,颏部及下唇的皮肤、粘膜的感觉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肌神经颏神经5.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病因及病理病因及病理病因病因 尚不清楚,可能为致病因子使三叉神尚不清楚,可能为致病因子使

4、三叉神经经脱髓鞘脱髓鞘而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而产生异位冲动或伪突触传递所致。递所致。病理病理 活检时发现神经节内细胞消失,神经纤维活检时发现神经节内细胞消失,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生,轴突变细或消失脱髓鞘或髓鞘增生,轴突变细或消失 小的异常小的异常血管团压迫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侧面。手术解除压迫后可治愈。侧面。手术解除压迫后可治愈。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多发生于中老年中老年人,人,4040岁以上起病者占岁以上起病者占7080%7080%女女略多于男,约略多于男,约2 2:1313:1 1 发病部位以第二、三支最多见发病部位以第二、三支最多见, ,大多为单侧大多为单

5、侧 发作性剧痛发作性剧痛,为时短暂,为时短暂 表现为面颊、上颌表现为面颊、上颌, ,下颌及舌部电击样、针刺下颌及舌部电击样、针刺 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的剧烈疼痛剧烈疼痛。 常有常有扳机点扳机点,口角、鼻翼、颊部和舌部,口角、鼻翼、颊部和舌部 为敏为敏感区,轻触即可诱发感区,轻触即可诱发三叉神经各分支支配区域扳机扳机点点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可有可有痛性抽搐痛性抽搐(tie Iouloureuxtie Iouloureux) 并可伴有面部发红皮温增高、结合膜充并可伴有面部发红皮温增高、结合膜充血和流泪等。血和流泪等。 病程可呈病程可呈周期性周期性,每次发作期可为数日、,每次发作期可

6、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亦可数日至数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亦可数日至数年年, ,但很少自愈但很少自愈. .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三叉神经痛患者表情诊断诊断 单侧面部发作性短暂性性剧痛单侧面部发作性短暂性性剧痛 常有扳机点及痛性抽搐常有扳机点及痛性抽搐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可因多发性硬化、延髓可因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所致。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所致。表现为三叉神经麻痹(面部感觉减退、角表现为三叉神经麻痹(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并膜反射迟钝等)并持续持续

7、生疼痛,常生疼痛,常合并其合并其他脑神经麻痹;他脑神经麻痹;牙痛牙痛:牙痛一般呈:牙痛一般呈持续性钝痛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而加剧,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而加剧,X X线检线检查有助于鉴别。查有助于鉴别。鉴别诊断鉴别诊断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是位于扁桃体是位于扁桃体, ,舌根舌根, ,咽咽, ,耳道深部耳道深部的发作性剧痛的发作性剧痛. .吞咽吞咽, ,咳嗽咳嗽. .讲话均可诱发讲话均可诱发鼻窦炎:鼻窦炎: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可有局部压痛、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可有局部压痛、发热、流脓涕发热、流脓涕, ,白细胞增高等白细胞增高等炎性表现炎性表现, ,鼻腔鼻腔检查及

8、检查及X X线摄片可确诊。线摄片可确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非典型面痛:非典型面痛:疼痛部位不定,深在、弥散疼痛部位不定,深在、弥散. .常为双侧,无触痛点常为双侧,无触痛点. .发生于发生于抑郁症抑郁症、疑、疑病及人格障碍的病人病及人格障碍的病人, ,情绪情绪是唯一使疼痛是唯一使疼痛加重的因素加重的因素颞颌关节病颞颌关节病:主要为咀嚼时疼痛,局部有:主要为咀嚼时疼痛,局部有压痛压痛青光眼:青光眼:治疗治疗 以止痛为目的药物:以止痛为目的药物:卡马西平卡马西平 :0.1 Bid0.1 Bid起,每日增加起,每日增加 0.10.1 最大剂量为最大剂量为 1.0 g/d1.0 g/d 有效维持量有效维

9、持量 0.6-0.8 g/d0.6-0.8 g/d 苯妥英钠苯妥英钠 : 0.1 Tid: 0.1 Tid起,每日增加起,每日增加0.050.05 最大剂量为最大剂量为 0.6g/d0.6g/d氯硝安定氯硝安定 : 0.5 mg Tid: 0.5 mg Tid起起, ,每日增加每日增加0.5mg0.5mg 渐增量至渐增量至46 mg/d46 mg/d,半数病情能控制,半数病情能控制加巴喷丁加巴喷丁 :0.1g tid:0.1g tid起,递增至起,递增至0.9g/d0.9g/d巴氯芬巴氯芬: : (baclofenbaclofen ) 5mg Tid) 5mg Tid起起 10mg Tid10

10、mg Tid, ,可增量至可增量至6080mg6080mg治疗治疗大剂量维生素大剂量维生素B12B1210003000ug/10003000ug/次次 肌注,每周肌注,每周2323次,次,连用连用4848周一疗程周一疗程首剂首剂1000ug,1000ug,第二次第二次2000ug,2000ug,第三次第三次3000ug,3000ug,维持至产生疗效维持至产生疗效 亦可按神经分布进行穴位注射亦可按神经分布进行穴位注射中医中医治疗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面游风、偏头风、齿槽风、面风等范畴,其发病多与三阳经筋受风邪有关。 中医认为“巅顶之上,惟风可到” 。 另外,三叉神经痛疼痛发作的突发突止、

11、毫无预兆的特点也与风邪者善行而数变的特性相似。中医将该病分为很多证型,其中以肝胆风热、阳明热盛、瘀血阻络等三型较为常见 。1 1、肝胆风热型、肝胆风热型 疼痛偏重于单侧,疼痛剧烈,常为烧灼样痛,阵发性发作,偏头抽引,痛及目系,或痛引项背,同时可伴有烦躁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表现。大部分患者在迎香穴处有明显的压痛点,舌质红,苔黄,脉弦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2 2、阳明热盛型、阳明热盛型 疼痛集中在眉棱骨及前额部,疼痛性质可为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阵发性发作,可伴有胃脘胀满,口干欲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表现,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实有力。 方剂:玉女煎、大承气汤化裁3 3、瘀血阻络型、瘀血

12、阻络型 该型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缠绵,经久不愈的患者,除具有三叉神经痛的典型表现外,患者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或涩。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 针灸针灸治疗治疗1.针刺取穴:四白 下关 地仓 攒竹 合谷 太冲 内庭加减:眼支加丝竹空、阳白 上颌支加颧髎 下颌支加承浆、颊车、翳风 亦可风寒、风热、气血瘀滞辨证加减注意:局部轻刺久留针,远端重刺激,针刺先取 远端穴。针灸针灸治疗治疗2.皮内针3.刺络拔罐3.耳针4.穴位埋线治疗治疗 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疗法 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B12B12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法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法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三

13、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微血管减压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治疗伽马刀伽马刀 通过影像学定位,计算出三叉神经根的通过影像学定位,计算出三叉神经根的三维坐标,再将精确聚焦的伽马射线聚集于靶三维坐标,再将精确聚焦的伽马射线聚集于靶灶。通过对剂量大小的控制,既可阻断痛觉传灶。通过对剂量大小的控制,既可阻断痛觉传导,达到止痛的目的,又可保留触觉和运动神导,达到止痛的目的,又可保留触觉和运动神经纤维的功能,不会产生经纤维的功能,不会产生“面瘫面瘫”等并发症。等并发症。据国内外报道,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据国内外报道,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达率达80809090,比较理想。,比较

14、理想。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治疗治疗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症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症 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症主伽马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应症主要为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药物毒副要为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药物毒副作用而被迫停药者,或已接受封闭及脑作用而被迫停药者,或已接受封闭及脑外手术,但治疗后复发者。影像学查明,外手术,但治疗后复发者。影像学查明,三叉神经痛与局部肿瘤、血管畸形压迫三叉神经痛与局部肿瘤、血管畸形压迫有关的病例也可选用伽马刀治疗。有关的病例也可选用伽马刀治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diopathic f

15、acial palsy)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又简称面神经炎或又简称面神经炎或 BellBell麻痹麻痹(Bell palsyBell palsy),是因),是因茎乳孔内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所致的周围性周围性面瘫面瘫。面神经 Facial nerveFacial nerve(一)起止、走行、分布(一)起止、走行、分布面神经特殊内脏运动纤维面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纤维上泌涎核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孤束核延髓脑桥沟外侧(小脑中脚下缘)内耳门经面神经管鼓索岩大神经舌神经舌前2/3味觉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茎乳孔面肌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泪

16、腺面神经解剖生理面神经解剖生理 运动纤维:面神经核运动纤维:面神经核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临近听神经处出脑临近听神经处出脑内耳孔内耳孔面神经管下面神经管下行行横过膝状神经节,沿途分出镫骨肌支、横过膝状神经节,沿途分出镫骨肌支、鼓索支鼓索支茎乳突孔出颅茎乳突孔出颅 感觉纤维:味觉感觉纤维:味觉 膝状神经节(第一级神经膝状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周围突终止于舌前元),周围突终止于舌前2/32/3味蕾。中枢味蕾。中枢突形成中间神经终止于孤束核(第二级神突形成中间神经终止于孤束核(第二级神经元)。一般躯体感觉纤维:鼓膜、内耳、经元)。一般躯体感觉纤维:鼓膜、内耳、外耳、外耳道皮肤。外

17、耳、外耳道皮肤。面神经解剖生理面神经解剖生理 副交感神经:脑桥上泌涎核的副交感神副交感神经:脑桥上泌涎核的副交感神经,经中间神经经,经中间神经1.1.鼓索神经鼓索神经舌下神舌下神经至颌下神经节经至颌下神经节支配舌下腺、颌下支配舌下腺、颌下腺的分泌。腺的分泌。 2.2.岩浅大神经至翼腭神岩浅大神经至翼腭神经节经节支配泪腺支配泪腺内耳门面神经膝神经节鼓索面神经岩大神经病因及病理病因及病理 尚未完全阐明尚未完全阐明 面神经管骨性狭窄面神经管骨性狭窄 一些激发因素如受冷、病毒感染和自一些激发因素如受冷、病毒感染和自 主神经不稳主神经不稳神经营养血管收缩而毛神经营养血管收缩而毛 细血管扩张细血管扩张组织

18、水肿组织水肿压迫面神经压迫面神经 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有轴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有轴 突变性突变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鼓索支以上:同侧舌前鼓索支以上:同侧舌前2 23 3味觉丧失味觉丧失 镫骨肌以上:加上听觉过敏镫骨肌以上:加上听觉过敏 膝状神经节:加上乳突部疼痛、耳部感膝状神经节:加上乳突部疼痛、耳部感 觉减退外耳道鼓膜疱疹觉减退外耳道鼓膜疱疹HuntHunt综合征综合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多于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多于女 急性急性起病,数小时或起病,数小时或1 13 3天内达高峰。天内达高峰。 病初多为病初多为单侧单侧性,偶见双侧,多为性,偶见双侧,多为 Guil

19、lain-BarreGuillain-Barre综合征综合征 可有麻痹侧耳后乳突区、耳内可有麻痹侧耳后乳突区、耳内疼痛疼痛 一侧表情肌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偶见双侧完全性瘫痪,偶见双侧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表现为表现为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 额纹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蹩眉,消失,不能皱额蹩眉, 眼裂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 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 巩膜,称巩膜,称BellBell征征; 患侧患侧鼻唇沟鼻唇沟变浅,变浅,口角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 歪向健侧;歪向健侧; 口轮匝肌瘫

20、痪口轮匝肌瘫痪使鼓气和吹口哨时漏气;颊肌瘫使鼓气和吹口哨时漏气;颊肌瘫 痪使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顿之间痪使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顿之间 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伴中枢性舌瘫)中枢性面瘫(伴中枢性舌瘫)右周围性面瘫右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核上瘫对侧睑裂以下 表情肌瘫痪 核下瘫-同侧全部 表情肌瘫痪HuntHunt综合征综合征预后预后 不完全性面瘫不完全性面瘫起病后起病后l l3 3周周即可开始即可开始恢复,恢复,l l2 2个月内个月内可望明显恢复并逐渐可望明显恢复并逐渐痊愈;年轻患者预后好;轻度面瘫痊愈痊愈;年轻患者预后好;轻度面瘫痊愈率可达率可达 9292以

21、上以上; 有受凉史而起病者有受凉史而起病者预后较好,面瘫预后较好,面瘫 4 4天后镫骨肌反射仍存在者预后较好天后镫骨肌反射仍存在者预后较好预后预后 发病时有乳突疼痛发病时有乳突疼痛, ,年老年老, ,糖尿病糖尿病, ,高高血压动脉硬化血压动脉硬化, ,心绞痛心绞痛, ,既往心梗者预后较既往心梗者预后较差差 面神经肌电图有助于预后判断面神经肌电图有助于预后判断 1.1.面神经兴奋阈值面神经兴奋阈值(7(7天内天内) ) 2. 2.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CAMP)波幅测)波幅测定(定(3 3周内)周内)诊断及鉴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鉴

22、别诊断:鉴别诊断: 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眼裂以下眼裂以下表情肌麻痹,常伴偏瘫表情肌麻痹,常伴偏瘫 格林格林巴利综合征巴利综合征: :可有周围面瘫可有周围面瘫, ,多为多为双侧双侧性性, ,伴伴对称性肢瘫对称性肢瘫及及脑脊液蛋白脑脊液蛋白- -细胞分离细胞分离 耳源性面瘫耳源性面瘫: :有中耳炎有中耳炎, ,迷路炎迷路炎, ,乳突炎乳突炎, ,腮腺炎腮腺炎, ,肿肿瘤等瘤等原发病史及特殊症状原发病史及特殊症状 颅后窝肿瘤、脑膜炎颅后窝肿瘤、脑膜炎: :面瘫多为面瘫多为双侧双侧, ,有有原发病及原发病及其它脑神经受损其它脑神经受损表现表现神经莱姆病:神经莱姆病:单侧或双侧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

23、常伴发热,面神经麻痹,常伴发热,皮肤游走性红斑,可累及其他脑神经皮肤游走性红斑,可累及其他脑神经治治 疗疗原则: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功能恢复。肿,促进功能恢复。 多主张急性期尽早用一疗程多主张急性期尽早用一疗程激素激素: :地塞米地塞米松松1020mg/d 7101020mg/d 710天或泼尼松天或泼尼松30mg/d,30mg/d,连服连服5 5天后天后710710日内渐减量日内渐减量 HuntHunt综合征可口服综合征可口服无环鸟苷无环鸟苷0.2g,50.2g,5次次/d,710/d,710日日治治 疗疗B B族维生素族维生素促进髓鞘恢

24、复促进髓鞘恢复:VB:VB1,1,100mg100mg, , ,V-V-B B1212500ug qd im500ug qd im氯苯氨丁酸氯苯氨丁酸(baclofen(baclofen) )通过降低肌张力而通过降低肌张力而改善局部血循改善局部血循, ,从小剂量从小剂量5mg Tid5mg Tid渐增至渐增至3040mg/d3040mg/d理疗理疗: :急性期行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急性期行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 ,局部热敷局部热敷. .恢复期可做碘离子恢复期可做碘离子透入透入, ,针刺或电针治疗针刺或电针治疗治治 疗疗康复治疗康复治疗: :尽早开始功能训练尽早

25、开始功能训练, ,辅以面辅以面部表情肌肉按摩部表情肌肉按摩手术手术: :病后病后2 2年未恢复者年未恢复者, ,可行面神经可行面神经- -副神经副神经, ,面神经面神经- -舌下神经或面神经舌下神经或面神经- -膈神经吻合术膈神经吻合术. .疗效不确定疗效不确定. .严重者可严重者可行整容术行整容术预防眼部合并预防眼部合并症症: :眼罩眼罩, ,眼药水眼药水针灸治针灸治 疗疗分期针刺急性期:1周以内静止期:1-3周恢复期:3周-半年后遗症期:半年以上取穴:阳白、鱼腰、地仓、颊车、翳风、合谷、牵正、四白、迎香分期针刺分期针刺 急性期:浅刺加灸,不通电。具体为:针刺患侧阳白、地仓、牵正、四白、迎香

26、、颊车、翳风和对侧合谷穴,同时艾灸患侧翳风穴, 所有穴位均浅刺0.5寸,针用泻法,每5min运针1次,留针30min,每天1次。 静止期:透刺加电。具体为:患侧地仓、颊车相互透刺,阳白透刺鱼腰, 四白透刺迎香。前两组分别通以低频疏密波脉冲电流, 针刺患侧翳风、牵正穴和对侧合谷穴,留针30min,每天1次。 恢复期:透刺配合巨刺,不通电。具体为:患侧地仓、颊车相互透刺,阳白透刺鱼腰, 四白透刺迎香,不再通电针,针刺健侧阳白、地仓、颊车、合谷、牵正、四白、迎香,留针30min,每天1次。后遗症后遗症面肌挛缩面肌痉挛联带运动:4种情况针灸治针灸治 疗疗1.皮肤针2.刺络拔罐3.电针4.穴位注射5.穴

27、位敷贴:马钱子粉0.3-0.5g6. 灸法中药治疗中药治疗中医辨证:1.风寒证2.风热证3.气血不足方药:1.风邪袭络: 牵正散加减2.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加减 面肌痉挛面肌痉挛 Hemifacial spasm概论概论 面肌痉挛是一种外周性肌张力障碍疾病,其发病与性别无关,其发病率约为10/10万。 临床以一侧面神经所支配肌群的渐进性、无规律、不自主、阵发的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为特征,常起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到口轮匝肌,严重者累及颈阔肌,双侧受累者罕见。病因病因 1.血管因素: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RCZ)存在血管压迫所致。-是主要原因 。 2.非血管因素

28、:桥脑小脑角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面肌痉挛;后颅窝的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面肌痉挛。在年轻患者中局部的蛛网膜增厚可能是引起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其它因素 面神经炎后遗症,引起面神经的髓鞘脱失,形成各轴索之间的不正常传导,而引起面肌痉挛发病机制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动脉桥脑小脑角的桥脑小脑角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其他因素如其他因素如面神经炎后遗症面神经炎后遗症局部脱髓鞘局部脱髓鞘“伪突触伪突触”形成形成异位兴奋异位兴奋面肌痉挛形成血管襻或异位面 神 经受 压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 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

29、较多 2 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 3 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 4 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面肌痉挛典型病例照片面肌痉挛典型病例照片痉挛强度分级: 0级:无痉挛; 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 2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 3级: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 4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如病人因不能持续睁眼而无法看书,独自行走困难。神经系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诊断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特征性表现及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肌电图可见肌纤维震颤及肌束震颤波,诊断不难。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

30、继发性面肌痉挛:颅内病变(桥小脑角区的肉芽肿、肿瘤及囊肿)2 功能性眼睑痉挛 :两侧常见,多仅见于眼部。3 习惯性面肌抽搐:常见儿童和青少年 4 Meige综合征:也称为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表现两侧睑痉挛,伴口舌、面肌下颌、喉和颈肌肌张力障碍,老年妇女多发。 5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两侧并伴四肢的不自主运动。6局灶性运动性癫痫:抽搐范围大,波及头、颈、肢体,脑电图有癫痫波 治疗治疗 1 药物治疗 2 理疗 3 针刺治疗 4 中药治疗 5 酒精注射法 6 A型肉毒毒素注射法 7 射频温控热凝治疗 8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发病初期和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酌情选用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卡

31、马西平、抗胆碱能类药物、巴氯芬、氯硝安定、氟哌啶醇等。 但长期疗效欠佳且有较多副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嗜睡、眩晕、共济失调、无力等副作用。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方法,以阈上1020V的强度、1s 的时间间隔刺激面肌痉挛的最强运动点,一般是面神经分支支配眼、口区域。如以上2 区经电刺激后痉挛强度无变化,再刺激耳上区面神经主干分支。其机理可能是电刺激抑制了过多的神经冲动,同时有规律的间断刺激矫正了不规律兴奋冲动的传导。治疗612 周,疗效较好。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一般无严重并发症。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面肌痉挛属于祖国医学“风证”、“筋肉瞤动”的范畴,中医病名谓之“面风”。 针灸

32、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治则以熄风、止痉、通络为主, 穴位配伍以三阳经经穴为主,或以经验穴和阿是穴为主。多以远端配穴或缪刺法为主。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取穴:翳风、攒竹、太阳、颧髎、合谷加减:风寒袭络加风池;风热袭络加内庭、曲池;虚风内动加太溪、三阴交操作:先远后近,面部手法宜轻,多用泻法,不主张用电针针灸治疗针灸治疗 1.皮内针 2.三棱针 3.耳针 4.穴位注射 5.丛刺法,刺激面神经干法,浅刺皮部法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面肌痉挛多因风邪侵袭,或阳亢血亏,引动肝风而致,病在面部经络及肝,以实证居多。1.中医辨证中药汤剂 外邪气血不畅:大秦艽汤合牵正散 血虚生风:当归活血饮/阿胶鸡子黄汤 风阳上扰:羚羊钩藤汤2.改善微循环药物:丹参、血塞通等3.调节植物神经药物:刺五加针等注射疗法注射疗法 乙醇 山莨菪碱 维生素B族 地西泮 利多卡因A 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抑制刺激性及自发性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产生一种化学去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