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二周测试题(四)_第1页
教师版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二周测试题(四)_第2页
教师版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二周测试题(四)_第3页
教师版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二周测试题(四)_第4页
教师版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二周测试题(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贵港市民族中学高二周测试题(四)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

2、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

3、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

4、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

5、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

6、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参考答案:1、D 【解析】D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

7、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题逆推错误。2、C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3、B 【解析】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

8、“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鹅笼夫人传周容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媒簪花曳彩,默部署,次第充庭戺。锦绣、縠、珠钏,金碧光照屋梁。门外雕鞍骏骑,起骄嘶声。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9、。一日,母出妹所聘币,裁为妹服,忽愠曰:“尔姊勿复望此也!身属布矣!”夫人闻之,即屏去丝帛,内外惟布。再数年,鹅笼益落魄。夫人妹已结鸳鸯枕,大鼓吹,簇凤舆出阁去。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壬子秋,鹅笼岁二十四,举于乡。夫人母谓已出意外,即鹅笼亦急告娶。夫人谓母曰:“总迟矣。”于是鹅笼愧而赴京。中两榜,俱第一人,名哄天下。南京兆闻状元贫,移公帑金代行聘,官吏奔走执事,宗戚媪婢间,视妹时加甚。夫人仍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已而鹅笼奉特恩赐归,以命服娶。抚、按使者已下及郡守,俱集驿庭候,鹅笼亲迎。自毗陵抵鹅笼家,绛纱并两岸数十里,县令角带出郊,伏道左。女子显荣,闻见未之有也!十年为相,夫人常以礼规放佚

10、,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壬申,夫人卒于京邸,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敕有司营葬。绋引日,公卿勋贵,奠幄鳞次,东郊如云。水陆南经二十余里,几筵相接。卒时语鹅笼曰:“地高坠重,公可休矣!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阅岁,鹅笼予告回里。久之,复夤缘再相,纵淫恣乱政,赐死。赞曰:予至燕,闻鹅笼小帽青衫死古庙中,刑部锦衣诸官钥门复命去。尸挂三日,旨下始殓,牛车载柳棺出郭,无一视者。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呜呼!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原文有删改)【注】鹅笼:据续齐谐记载,宜兴人许彦遇一书生脚痛,书生要求坐进许彦的鹅笼里。许彦让书生入笼,负之不觉重。周延儒,字玉绳,江苏

11、宜兴人,崇祯时先后两次任首辅,后被削职安置正阳门外古庙,被赐自尽。这里鹅笼喻宜兴书生,借指周延儒。戺(sh):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角带:发饰为角,衣饰为带,此指盛装。绋引:牵引灵车的绳索,此指灵柩起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得鹅笼文,即婿之婿:女婿B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 遽:迅速C敕有司营葬 敕:命令D复夤缘再相 夤缘:攀附权贵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婿”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把定为女婿”。z_zs_答案:A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

12、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这件事”;第二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的”。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D项,两个“者”都是代词,“的人”。答案: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鹅笼本是穷书生,后来在乡试中中了举人,又在会试、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鹅笼为官最初十年少有过失,但夫人死后没有了夫人的规劝,因纵欲专权而被皇帝赐死。中国教育出版网B文章中,“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多处出现,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既对全文的素材起了连接作用,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C文

13、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鹅笼夫人不慕荣华富贵和其妹贪慕荣华富贵的对比,热闹非凡的场面和鹅笼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的对比等。D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揭示了自我放纵、淫逸必败的道理,这对后人有强烈的警示意义。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其妹贪慕荣华富贵”无中生有。答案:C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人常以礼规放佚,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5分)译文:_ (2)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5分)译文: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

14、的句子的能力。第(1)题的关键点:“以”译为“用”,“规”译为“规劝”,“用”译为“因为”。第(2)题的关键点:“再”译为“第二次”,“固”译为“一定”。答案:(1)鹅笼夫人经常用礼仪规劝(他)放纵骄逸的行为,所以鹅笼当时仍因为少有过失而闻名。(2)鹅笼第二次任宰相时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可以)明了鹅笼夫人死的时候说的话,(她)一定已经看出鹅笼的细微变化了。【参考译文】鹅笼夫人,是毗陵县某户人家的女儿。(鹅笼夫人)小的时候,父亲知道女儿(将来)一定会显贵,(就)慎重地选择女婿,(当)得到鹅笼(所写)的文章(时),立即把他定为女婿。(鹅笼夫人的)母亲问:“家庭情况怎么样?”(鹅笼夫人的父亲)回答:

15、“我把他的文章看成(他的)家业。”(鹅笼的)家境果然十分贫穷,几年还不能施行一礼。(鹅笼夫人的)妹妹被许配给了某户人家,这户人家很富有,很快送来了彩礼。头戴高帽系丝带的僮仆将近百人,(装聘礼的)筐篚连绵一里路左右。媒人插花挂彩,静静地布置,转眼间(将聘礼等物)摆满了庭院里的斜石。丝织品、豰纱、珠宝首饰,金碧辉煌并照亮了整个屋子。门外的骏马佩着雕饰的马鞍,骄傲地长声嘶鸣。亲朋好友压肩围观,有人又问:“你的姐姐家也像这样吗?”家里的女佣们都围着她的妹妹,发出吃吃的笑声。鹅笼夫人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儿也不为之动容。一天,(鹅笼夫人的)母亲拿出妹妹的聘礼,为(鹅笼夫人的)妹妹裁制衣服,忽然生气

16、地说:“你的姐姐不要再指望这些了!这辈子只能穿布衣了!”鹅笼夫人听到了这些话(后),立即脱去丝织衣服,里里外外只穿布衣。又过了几年,鹅笼更加不得志。鹅笼夫人的妹妹已结鸳鸯之好,(出阁那天)锣鼓喧天,被簇拥着乘坐花轿离开(家)。鹅笼夫人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儿也不为之动容。壬子年秋季,鹅笼二十四岁,在乡试中中了举人。鹅笼夫人的母亲说(这)太出乎意料了,就是鹅笼也急忙请求马上婚娶。鹅笼夫人对(她的)母亲说:“反正已经迟了。”于是这样鹅笼愧疚地赴京应考。会试、殿试两榜,都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南京的京兆尹听说状元家境贫穷,动用公款替他送了聘礼,(大小)官吏(都来)帮忙效力,亲朋好友及女佣们,

17、比围观她妹妹(接受彩礼)时的劲头还足。(而)鹅笼夫人仍然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儿也不为之动容。不久鹅笼接受(皇帝的)特别恩赐回家,穿着官服娶妻。巡抚、巡按御史以下的官员以及地方的郡守,都聚集到驿站的庭院等候,鹅笼亲自迎娶(新娘)。从毗陵县到鹅笼家,沿河两岸(铺设的)绛纱连绵几十里,县官穿着盛装来到城外,趴在道路的东面(迎接)。一个女人(如此)显贵荣华,看见听说过的从来没有达到这件事(的程度)!(鹅笼)担任宰相十年,鹅笼夫人经常用礼仪规劝(他)放纵骄逸的行为,所以鹅笼当时仍因为少有过失而闻名。壬申年,鹅笼夫人在京城的府第去世,朝廷赏赐七天坐禅拜佛祭祖的礼仪,(并)派官吏护送灵柩回乡,命令官

18、吏料理丧事。灵柩起程之日,(有很多)公卿勋贵(前来),举行祭奠的帷帐鳞次栉比,像云一样聚集在京城东郊。水路陆路向南有二十多里,祭祀的筵席接连不断。(鹅笼夫人)死时对鹅笼说:“站的地势越高,摔得越重,你现在可以退下来了!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把今天的死当成(一种)幸运。”一年后,鹅笼请假回到故里。过了几年,又攀附权贵当上了宰相,因纵欲专权扰乱朝政,被皇帝赐死。评论说:我到京城,听说鹅笼头戴小帽身穿青衫死在古庙里,刑部锦衣卫众多官吏锁上门汇报去了。尸体悬挂了三天,圣旨下达后才开始入殓,牛车拉着柳木薄棺出城,没有一个来观看的人。鹅笼第二次任宰相时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可以)明了鹅笼夫人死的时候说的话,(

19、她)一定已经看出鹅笼的细微变化了。唉!一个人对不起(他的)国家,肯定先前(已)对不起(他的)夫人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89题。(11分)送邹明府【注】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8.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答: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2分)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

20、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3分)9.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6分)答: 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为大雪覆盖的边塞景象,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难辨、行人稀少等多种意蕴。(3分)“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21、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话说知音 林 非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

22、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

23、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

24、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真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少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

25、,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主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的知音传说进行评论,表现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智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C“我们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写艺的切身体会。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

26、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述了第一段的内容。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2)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6分) 答: (3)知音的似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6分) 答:(1) (2) (4)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8分) 答: 11话说知音(1)答案是A、E。A项正确没有疑问。B项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对“主要内容”的判断,虽然文中用较多的笔墨叙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

27、历,但不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如上题所说的“独特看法”;二是“知音难觅但又可求”不能准确表达本文主旨,再则,文中也没有谈到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项的主要错误在于“也融入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的分析合会原文实际,从文中看不出末段对首段的内容作了“进一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E项是正确的。可以运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分号前后的分句。后一分句的主干是“咆哮催促行动”,很容易看出知音传说的鞭策作用。前一分句将非常抽象的“美感”转化为“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写出读者从中获得的愉悦,也就是知音传说带给人的们的美感。(2)、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

28、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3)、答案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4)、答案是:知音越多越好,俞伯乐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父亲最不放心的是家庭和谐问题,尽管他临终谆谆嘱咐,长子也“承涕自任”,但最后仍不免兄弟阋墙,家庭失和,落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结局。B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令

29、人唏嘘不已。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不名一钱的瓦片。D有些同学为了在平时多挤出一些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于是拼命地开夜车,不运动,不交往真是想尽了办法,无所不为。这样是不行的,学习要讲科学。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尽管克隆技术引发的多方面问题尚有许多难以明确给予定论,但对生殖性克隆人试验应当严格禁止。B孩子们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对此更是推波助澜。C兰州夜空在发生不明强光巨响事件后,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空前关注,但“天外来客”的残骸至今仍未寻得。D近些年来,国内一

30、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1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冬日的清晨,漫步在松花江边,你常常会沉醉在这神话般的冰雪世界里; , ; , 。千姿百态的淞花, ,令人感叹造化之功;千枝银柳万株雪松, ,令人感慨天意之奇。流水潺缓 凝筑了一个透明清丽澄澈晶莹的佳境 雾气轻飘雪柳招摇 编织成一簇簇春花夏草秋果冬树 银枝素裹A. B. C. D. 15、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为一个长单句。( 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西游记是一部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深受读者,

31、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欢迎。它是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再创作的 【答案】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明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再创作的一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欢迎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16、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6分)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 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

32、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可能还有崇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人人皆可以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用骄傲。12、【答案】A(兄弟阋墙: 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解析】吉光片羽: 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片羽毛。古代传说,吉光是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现常比作从前生活中稀少的、值得回忆的往事。也作“吉光片裘”。 此处用“雪泥鸿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不名一钱: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褒贬不当。)

33、13、【答案】答案A。B缺介词“朝着”的宾语,应在“发展”前加“的方向”;C主语应该是“事件”而不是“兰州夜空”;D词序不当。“不仅”应当挪至“国内一些企业家”之前,因为前后两句的主语不一致。14、【答案】B(由江面写到江岸上的树木,然后紧接着写树上凝结的雾凇;与的顺序考虑押韵;与的顺序考虑语意关系。16、【答案】.不管还是因为也所以 每对一处给1分,全对给6分,如有其它符合条件的可酌情给分。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哲人说:再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请就

34、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作文指导】要充分理解“种子”的含义,可以谈:“理想就是事业的种子,再伟大的事业也是源于起初的一个理想”;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种子;要让种子生根发芽,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心中要有成功的“种子”等。学生可能认为题目寓意深刻,难以把握。实际上,题的核心就是“种子”。而题干中的三句话只是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诗人的话,告诉我们可以探究“花”与“种子”之间的关系,而二者既可以解读为实际的“花”与“种子”,也可从二者的联想意理解。哲人的话角度更是开阔,我们可以从“种

35、子”的实际意义与联想意义想开去。农民的话则是告诉我们可以仔细探究“种子”与“丰收”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依然可以从实际意义与联想意义两个层面来分析。不容忽视的是材料最后还有一个“”,我们可以对种子随意展开任何角度的说明、分析、探究、解读。回归到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生命中的任意感悟融入到作文中,当然,一定要在对“种子”的思考感悟中搭建严密稳固的桥梁。(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论题:(1)有什么样的种子就开什么样的花朵;(2)要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开出什么样的花朵。)(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论题:(1)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

36、了一颗种子。但,为什么有的人的种子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有的人的种子却开不出美丽的花朵?(2)既然上帝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颗种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这颗种子开花。)(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论题:(1)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开花结果。那么,要怎样种子才能开花结果呢?(2)如果我们有了种子却不能丰收,那该怎么办呢?)【范文】【导写】理解句子的含义立意作文一(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论题:(1)有什么样的种子就开什么样的花朵;(2)要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开出什么样的花朵)种下一粒叫做诗意的种子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片花园。有的人的花园繁花似锦,有的人的花园杂草丛生

37、。一位去过许多人的花园的诗人说:“满园的鲜花,其实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它的名字叫做诗意。”西谚有云:“湖泊是大地的眼睛。”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那些眼睛,梭罗却做到了。他只身一人来到荒凉的瓦尔登湖,开始了一场人与自然的伟大对话。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梭罗会选择远离都市的喧嚣?为什么他的生命与自然如此亲近?答案就像那位诗人所说:梭罗为自己的心灵花园种下了一粒叫做诗意的种子,并用瓦尔登湖清澈、纯洁的湖水去浇灌它,静静地守候诗意的种子在自己生命的某个角落萌芽、花开,终而枝繁叶茂。于是在时光的流动中,梭罗感悟到了生命的流动,他的生活升华成了一首人与自然共鸣之中产生的诗,而他自己也成了人类精神的良师益友。

38、而这一切就是因为梭罗为自己的人生种下了一粒叫做诗意的种子,他便收获了一个智慧的人生。 目光回到喧器的都市,生活在钢筋水泥筑成的房屋中的我们与瓦尔登湖有着一段太远的距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以一段守望的距离看瓦尔登湖。我们同样可以变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只要我们肯为人生种下一粒叫做诗意的种子。 温家宝总理曾写过一首名为仰望星空的诗,表达出一种浪漫的情怀。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人们要为自己的一生种下一颗叫做诗意的种子。然而现实的中国却有一种为物质穷忙的风气,很多人不会去在意身边的花草,无法领略月光中的情思,更谈不上种下诗意的种子。穷忙族的产生正是诗意在人的心灵花园中缺失的结果,没有诗意的人们只相信“种瓜

39、得瓜,种豆得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试想这样的心灵花园,可以是杂草丛生亦或是硕果累累,但终究找不到一朵叫做诗意的小花。 所以,朋友。当你疲于奔命时别忘了想想陶潜是怎样纵情田园山水中,感叹摆脱身为形役的生活;当你陶醉于灯红酒绿时,别忘了苏轼月下独酌时的惬意。 朋友,在你匆匆走过人生路时,请不要忘记海德格尔的话:“人,充满劳绩,却仍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请为你的人生种下诗意的种子,你将收获一个智慧而有价值的一生。二(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论题:(1)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但,为什么有的人的种子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有的人的种子

40、却开不出美丽的花朵?(2)既然上帝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颗种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这颗种子开花)心中种子心中花上帝在每个人心中都埋下了一颗种子。若说这位造物主只负责了播种的环节,那么,能够使这颗种子萌发、生长、萌发,最终开花的,便是我们温暖的心房、富有活力的血液、明净的思想和不懈的努力。你的种子能够开花吗?让它开花的条件,你具备吗?什么样的心,可以开出花?这个故事你一定不陌生。诚实的小男孩因无法让国王的种子开出花朵而羞愧万分。然而,越过紧簇的花海,国王来到这个捧着空花盆的孩子面前,微笑着告诉他,那种子,其实是熟的,而他,将是国家的继承人。多少捧着鲜艳花朵的人们深深低下头去,因为小男孩的诚实之

41、花,开在了心里,那光芒,让所有人自惭形秽。 如同这个故事,上帝其实把真诚的种子给了所有的人,但只有富有力量的澄净心灵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 然而,不止童话。除了明净的心,还有让心中种子开花的途径。 比如德兰修女。这个用尽毕生为世界穷苦人民服务、呐喊、求助的女子,用自己的个人幸福,去换本可以与自己毫无关联的穷苦人的快乐。她的心里开出了那么漂亮的一朵花,它叫爱、叫无私、叫关怀、叫征服了整个世界的,美好。其实,上帝并不是没有给我们其他人爱与善良的种子,只是,在德兰修女的心里,那种子发芽得更完好、更漂亮。或者如但丁。用神曲照亮了无数迷惘心灵的诗人,用他对人生、对死亡对爱的思考,感动了所有无助的灵魂。上帝给了他哲思的种子,而他,亦努力、亦耕耘、亦挣扎,最终才使那种子发芽抽枝。上帝不是没有给我们其他人哲思的种子,只是少有人像但丁一般培植、付出过。其实让种子开花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你像童话中的男孩一般,本身纯洁,无所杂念,使得高尚品格的种子开花结果。而另一种,便是如德兰修女一般克己、如但丁一般努力耕耘。现实中,多数人选择了后一种路途,而坚持不移的那些,原先的种子已花枝灿烂。就像梵高几经挣扎才保卫并收获了心中的向日葵,陶渊明背负了身心的苦难才得以采菊于心中,而袁隆平更是付出了极大的艰辛才圆满了中国的“足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