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掌握大气环了解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熟悉大气环境预测的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及内容,熟悉大气环境预测的一般方法及几种常用预测模型。一般方法及几种常用预测模型。 2、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掌握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气象学基本概念、熟练掌握掌握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气象学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典型扩散模式的计算应用,包括参数计算、有各种典型扩散模式的计算应用,包括参数计算、有效源高、计算等;学习并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源高、计算
2、等;学习并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方法。 地球空气共地球空气共3.9*1015吨,占地球重量的百吨,占地球重量的百万分之一万分之一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的组成: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按其组成可分为干洁空气、水混合物,按其组成可分为干洁空气、水汽(水含量变化汽(水含量变化04%)和气溶胶粒子)和气溶胶粒子(不定组分)(不定组分) 对流层对流层8-17KM,平均,平均12KM。赤道附近厚。赤道附近厚(16-17KM)高纬地区薄。气温降低平均)高纬地区薄。气温降低平均0。65度度/100米米 平流层:高度平流层:高度50-65KM,平均,平均55KM。气温增。气温增加,
3、气流水平运动多,垂直运动弱。加,气流水平运动多,垂直运动弱。 中间层:高度中间层:高度85KM 电离层(热成层,暖层),高度电离层(热成层,暖层),高度800KM,反射,反射无线电波,发生极光现象无线电波,发生极光现象 逸散层:逸散层:800-1200km 垂直递减率垂直递减率0.65 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 逆温:高度、强度、厚度逆温:高度、强度、厚度 逆温类型,逆温类型,A辐射逆温,辐射逆温,B下沉逆温,下沉逆温,C平流逆温,平流逆温,D锋面逆温。锋面逆温。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比较大,可以采用高烟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比较大,可以采用高烟
4、囱排放或尽可能将污染源设置在远离人口密囱排放或尽可能将污染源设置在远离人口密集或环境敏感地区;集或环境敏感地区; 为了调查或探测大气的运动规律,必将增加为了调查或探测大气的运动规律,必将增加评价工作的难度和周期评价工作的难度和周期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编制评价大纲编制评价大纲正式工作阶段:正式工作阶段:调查(污染源、气象条件和调查(污染源、气象条件和环境质量现状)预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预测和评价报告书编制
5、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给出结论,完成给出结论,完成EIS的编的编写写 *因子筛选原则:因子筛选原则: 等标排放量的大小,特征污染物,现状值差者。等标排放量的大小,特征污染物,现状值差者。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调查1 收集地理地形图收集地理地形图2 自然环境调查自然环境调查重点调查当地的长期气候特点,及环境水文、土壤、重点调查当地的长期气候特点,及环境水文、土壤、植被概况及特点。植被概况及特点。3 社会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评价区及界外区城镇、村落分布;产业结构,风景评价区及界外区城镇、村落分布;产业结构,风景区及名胜古迹分布情况等。区及名胜古迹分布情况等。(一)现有
6、例行监测资料分析(一)现有例行监测资料分析 收集评价区内及其界外区各例行大气监测点的收集评价区内及其界外区各例行大气监测点的近三年近三年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各点各季的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值、超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各点各季的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值、超标量、变化趋势等。标量、变化趋势等。(二)大气质量现状监测(二)大气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布点原则:代表性和实用性监测布点原则:代表性和实用性2.监测布点方法: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布点;主导监测布点方法: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布点;主导风结合均匀性布点。风结合均匀性布点。 主要布点方法有:主要布点方法有:网格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扇;同心
7、圆多方位布点法;扇形布点法;配对布点法(适用于线源污染);功能分区布形布点法;配对布点法(适用于线源污染);功能分区布点法;点法;此外通常在关心点、敏感点以及下风向距离最近的此外通常在关心点、敏感点以及下风向距离最近的村庄布置取样点,还需在上风向适当位置设置对照点。村庄布置取样点,还需在上风向适当位置设置对照点。p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p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作二期监测;p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p每期监测时间,
8、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天有效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对于评价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数。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监测时间须满足所用评价标准值的取值其一次浓度值,监测时间须满足所用评价标准值的取值时间要求。时间要求。 掌握掌握回顾:水环境调查时期?回顾:水环境调查时期?掌握掌握首先,该项目首先,该项目等标排放量等标排放量Pi较大的污染
9、物为主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要污染因子;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同时,还应考虑在环评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同时,还应考虑在环评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物;另外,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另外,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亦应作为评价因子。染物,亦应作为评价因子。回顾:水环境评价因子的筛选?回顾:水环境评价因子的筛选? 等标排放量等标排放量Pi(下标下标i为第为第i个污染物个污染物),Pi的定义为:的定义为: 式中式中 Pi等标排放量,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0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
10、标准,mg/m3。9010iiicQPC0i 按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和)和“关于发关于发布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修改单的通知”中各污染物一小时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中各污染物一小时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对上述标准中只规定了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对上述标准中只规定了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污染物,Coi可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3倍,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或毒性倍,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或毒性较大的如苯、汞、铅等,可直接取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较大的如苯、汞
11、、铅等,可直接取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掌握掌握C0i 按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中各污染物各污染物一小时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一小时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对上述标准;对上述标准中只规定了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污染物,中只规定了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的污染物,Coi可取日平均浓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度限值的3倍,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或毒性较大的如苯、倍,对于致癌物质、毒性可积累或毒性较大的如苯、汞、铅等,可直接取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汞、铅等,可直接取日平均容许浓度限值。 C0iGB 3095199616C0iGB 309520121、
12、等标排放量的计算公式、等标排放量的计算公式P1=其中其中Coi在在一般情况下取第一般情况下取第i类污染物的类污染物的( )。 A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 B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日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 C1 h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 D1 h平均浓度三级标准限值平均浓度三级标准限值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分为:( ) A准备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正式工准备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正式工作阶段作阶段 B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制阶段 C准备阶段、正
13、式工作阶段、收尾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收尾阶段 D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收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收尾阶段尾阶段3、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设置不应少于(不应少于( )个。)个。 A.6 B.8 C.10 D.12 19 Qii类污染物排放源强(类污染物排放源强(kg/h)QN废气体积(标态)流量(废气体积(标态)流量(m3/h)Ci废气中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废气中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610iNiCQQG投入投入G产品产品G流失流失G投入投入投入物料量总和投入物料量总和G产品产品所得产品量总和所得产品量总和
14、G流失流失物料和产品流失量总和物料和产品流失量总和 对于一些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量可依对于一些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量可依据一些经验公式和单位产品排放系数来据一些经验公式和单位产品排放系数来计算,如燃煤排放之计算,如燃煤排放之SO2。单项质量指数法单项质量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 Ii = Ci/Cio式中:式中:Ci监测值,监测值,mg/m3; Cio 评价质量标准限值,评价质量标准限值,mg/m3 Ii 质量指数,质量指数,Ii=1,污染。,污染。思考题:思考题:已知某居民点环境空气中NO2的日平均浓度为0.12mg/m3,若根据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二级标准),则可判断该点环境空气中N
15、O2 ( )。 A 超标 B未超标 C不能确定 D重度污染按照GB 30951996按照GB 30952012?目的:确定评价区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方法:实测法;物料衡算;经验估算;资料复用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标污染负荷法1) 污染源(j)的污染物(i)的等标负荷量(Pij): Pij=Mij/Si 式中:S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Mij污染源中i的排放量(mg/m3)。2) 污染源(j)的各种污染物的等标负荷量(Pj): (i=1, 2m)m1iijjPP3) 污染物在污染物在j污染源中的分担率污染源中的分担率(Kij):4) i污染物在各个污染源中的等标负荷量污染物在各
16、个污染源中的等标负荷量(Pi): (j=1, 2n)5) j污染源的分担率污染源的分担率(Kj): Kj=Pj/P100% n1jijiPP%100PPKjijij 根据根据kij和和kj计算得到的大小顺序排列。计算得到的大小顺序排列。Kij大,说明大,说明I在在j污染源排放的比重大,污染源排放的比重大,是是j源中的主要源物;源中的主要源物;kj大,说明大,说明I主要由主要由j源排放,是各个源中的主要污染源。源排放,是各个源中的主要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 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高度以下排气排气筒的排放,均属于无组织排放。筒的排放,均属于无组织排放。一、
17、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一)(一)气温:地面气温,指距地面气温:地面气温,指距地面1.5m高处的百高处的百叶箱中观测的空气温度叶箱中观测的空气温度(二)(二)气压:大气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大气的气压:大气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大气的压力,气象单位毫巴。压力,气象单位毫巴。 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气压随高度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气压随高度递减关系式可用气体静力学方程式描述,即递减关系式可用气体静力学方程式描述,即P=-gZ,其积分式,其积分式压高公式:压高公式: 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米,气压平均降低约12.4毫巴毫巴(1mb=100Pa
18、) ,在高层小于此值。,在高层小于此值。1212lnlnZZRTgPPm (三)(三)气湿:大气的潮湿程度(水汽多气湿:大气的潮湿程度(水汽多少),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少),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水蒸气压力、体积百分比、含湿量、相水蒸气压力、体积百分比、含湿量、相对湿度、露点等。对湿度、露点等。30(四)(四)风:风:1.大气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称对流),大气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称对流),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造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造成。成。2.风是矢量(方向、大小)。常
19、规测定距风是矢量(方向、大小)。常规测定距地面地面10米高度米高度的测风仪所测得的一定时间内的测风仪所测得的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的平均值(2min、10min) N W N W N N N E N N E W N W E N E W E E SE W SW SW SW S S SE S SE 图 2-2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
2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飓风 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注: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 10 米处的风速
21、值 风力等级表风力等级表大气自净能力:平流输送、湍流扩散、清除机制1. 风场风场(1)地面风场地面风场风频:风频: ,表征下风向受污染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几率,风频最大的方向称为主导风向;的几率,风频最大的方向称为主导风向;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频风频/该风向的平均风速。该风向的平均风速。表征下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程度;风向受污染的程度;由各风向风频、污染系数绘制而成的图分别由各风向风频、污染系数绘制而成的图分别为风向玫瑰图和污染系数玫瑰图;为风向玫瑰图和污染系数玫瑰图;161nnnn cf/fg风向频率玫瑰图“风玫瑰风玫瑰”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图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
22、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风的吹向,是指从外玫瑰图上所表示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面吹向地区中心。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地区的常年主导风向是北风,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地区的常年主导风向是北风,而西安则是东北风。西安则是东北风。思考:思考:(2)局地风场局地风场 海陆风、山谷风、过山气流、背风涡旋、海陆风、山谷风、过山气流、背风涡旋、下洗、热岛环流等。下洗、热岛环流等。思考:海陆风、山谷风对大气污思考:海陆风、山谷风
23、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染的影响?(五)(五)云:云量,将视野能见的天空分为云:云量,将视野能见的天空分为10等分,其中云遮蔽几分,云量就是几。等分,其中云遮蔽几分,云量就是几。国外,将天空分为国外,将天空分为8等份。等份。 国外云量与我国云量间的关系:国外云量与我国云量间的关系:国外云量国外云量1.25 = 我国云量我国云量40 云量观测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低云量。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包括总云量、低云量。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云族的云所遮蔽的成数,均记整数。低云族的云所遮蔽的成数,均记整数。 全天无低云或虽有少许云但其
24、量不到十分之零点五全天无低云或虽有少许云但其量不到十分之零点五时,低云量记时,低云量记0;天空被低云遮住一半时,低云量;天空被低云遮住一半时,低云量记记5;整个天空为低云遮蔽,低云量记;整个天空为低云遮蔽,低云量记10。(六)(六)湍流湍流:大气的无规则运动,大气污染物稀释扩大气的无规则运动,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散浓度减少的主要原因。41 1 什么是大气稳定度?什么是大气稳定度? 是指大气中任一高度上的一空气块在铅直方向上的稳定程度。是指大气中任一高度上的一空气块在铅直方向上的稳定程度。 2 大气稳定度的分类(大气稳定度的分类(3类)类) 如果一空气块由于某种原因受到外力的作
25、用,产生了上升或者如果一空气块由于某种原因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了上升或者下降的运动,当外力消除后,可能发生三种情况:下降的运动,当外力消除后,可能发生三种情况:气块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此时气块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来高度的趋势,此时大气是稳定的大气是稳定的。气块仍然加速上升或下降,此时气块仍然加速上升或下降,此时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是不稳定的。气块停留在外力消失时所处的位置,或者做等速运动,这时气块停留在外力消失时所处的位置,或者做等速运动,这时大气大气是中性的是中性的。 P-T大气稳定度分为大气稳定度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稳定、中性
26、、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它们分别表。它们分别表示为示为A、B、C、D、E、F。 确定等级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查出太阳确定等级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查出稳定度等级。查出稳定度等级。云量,云量,1/10太阳辐射等级数太阳辐射等级数总云量总云量/低云量低云量夜间夜间H01515h0 35 35654/ 421+1+2+357/ 410+1+2+38/ 4100+1+15/570000+18/ 800000地面风速,地面风速,m/s太阳辐射等级太阳辐射等级+3+2+10121.9AABBDEF22.9ABBCDE
27、F34.9BBCCDDE55.9CCDDDDD6DDDDDD注:地面风速(注:地面风速(m/s)系指距地面)系指距地面10m高度处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如使用气象台(站)资料,其平均风速,如使用气象台(站)资料,其 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编定的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相同。46(八)大气边界层风速(八)大气边界层风速 式中式中U2、U1分别为距地面分别为距地面Z2(m)和和Z1(m)高度处高度处10min平均速,平均速,m/s; P为风速高度指数,依赖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为风速高度指数,依赖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应根据观测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求出。
28、根据糙度。应根据观测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求出。根据具体的观测数据,也可采用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对数律具体的观测数据,也可采用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对数律或其它半经验分式。或其它半经验分式。P1212)zz(UU (Z200m,取Z=200m)pzUU)10(10稳 定稳 定度 等度 等级级ABCD EF 城城 市市0.10.150.200.25 0.30乡乡 村村0.070.070.100.15 0.251 关于关于 公式描述正确的是:(公式描述正确的是:( )。)。 A、U1 距地面距地面 m处处10min的平均风速的平均风速 B、 U2距地面距地面 m处处10min的平均风速的平均风速 C、P风速高
29、度指数,是一个与大气稳定度风速高度指数,是一个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条件有关的参数和地形条件有关的参数 D、P风速力度指数,是一个与大气污染度风速力度指数,是一个与大气污染度有关的参数有关的参数49PZZUU)(12122 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太阳高度角为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太阳高度角为35,总云量为总云量为4,低云量为,低云量为4,距地面,距地面10m处处10 min的平的平均风速为均风速为1.0ms。 (1)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稳定度为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稳定度为( B )。 (2)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30m处的平均风速处的平均风速是是( )ms。 A6
30、.45 B4.22 C7.12 D1.1850 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时,采用的等标排放量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时,采用的等标排放量公式,如果公式中的公式,如果公式中的coi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TJ 3679中都没有相应值可选,一般污染物可取中都没有相应值可选,一般污染物可取( )。 A年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年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1倍倍 B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2倍倍 C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3倍倍 D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1倍倍 4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 )
31、个方位表示。个方位表示。 A8 B16 C10 D24 5. 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点。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个。 A.10 B6 C.3 D1251 6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可取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可取( )。 A一期不利季节,一期不利季节, 必要时也应二期必要时也应二期 B二期二期 C三期三期 D一期有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二期一期有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二期 7. 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
32、测点可监测点可( )。 A. 不再安排监测不再安排监测 B .再布置再布置1个点进行监测个点进行监测 C.在布置在布置2个点进行监测个点进行监测 D .再布置再布置3个点进行监测;个点进行监测;52 8某地监测某地监测PM10的浓度是的浓度是0.45 mgm3, 质量标准是质量标准是0.15 mgm3,则超标倍数是,则超标倍数是( )。 A1倍倍 B2 倍倍 C3倍倍 D4倍倍 9已知某居民点环境空气中已知某居民点环境空气中NO2的日平均浓度为的日平均浓度为0.12mgm3,若根据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若根据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二级二级标准标准I=0.12mgm3),则可判断该点环境空气
33、,则可判断该点环境空气( A )。 A超标超标 B未超标未超标 C不能确定不能确定 D重度污染重度污染5310 对风玫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风玫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矢径长度代表风向频率图中矢径长度代表风向频率 B风玫瑰图随高度而改变风玫瑰图随高度而改变 C风玫瑰图随高度不变风玫瑰图随高度不变 D一般为地面一般为地面10m处的风玫瑰图处的风玫瑰图54 11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列出的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中列出的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半径范围的建筑径范围的建筑( )以上。以上。 A15 m B1
34、0 m C6 m D5 m 12排气筒高度如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排气筒高度如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要求的高度,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准中规定要求的高度,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标准值严格( )执行。执行。 A80 B50 C60 D40 13新污染源的排气筒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高度一般不应低于一般不应低于( )。若新。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此高度时,其排放速率标准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此高度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值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执行。 A20m B10m C15m D5 m 55一、一般气象条件(一、一般气象条件(有风,有
35、风,U101.5m/s)的大气扩)的大气扩散模式散模式 高斯烟流(烟羽)模式高斯烟流(烟羽)模式(一)(一) 公式推导公式推导(二)(二) 实用公式实用公式 地面浓度公式地面浓度公式 地面轴线浓度公式地面轴线浓度公式2z2e2z2e2y2zy2)HZ(exp2)HZ(exp)2yexp(u2Q) z , y, x(C)2Hexp(uQ)0 , 0 , x(C2z2ezy2z2e2y2zy2Hexp)2yexp(uQ)0 , y, x(C571、小风、静风模式(、小风、静风模式(U100.5m/s)是一种简化的烟是一种简化的烟团模式,适用于地面团模式,适用于地面10高处的平均风速高处的平均风速1
36、.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粒径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颗粒物粒径15m的污染物,地面的污染物,地面10m高处的高处的平均风速平均风速1.5m/s,平坦地形,在模拟,平坦地形,在模拟的单元时间段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的单元时间段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5922222)(2exp2)1 (zegyzypHUXVYUQac3、薰烟模式、薰烟模式 伴随着日出辐射逆温自下而上消退,逆温消退到烟伴随着日出辐射逆温自下而上消退,逆温消退到烟流顶部时的污染流顶部时的污染 z方向均匀方向均匀2yf2fyff2yexpHu2QC(一)有效源
37、高(一)有效源高 H称为称为烟囱的有效高度烟囱的有效高度(烟轴高度,它由烟囱(烟轴高度,它由烟囱几何高度几何高度Hs和烟流(最大)抬升高度和烟流(最大)抬升高度H组成,即组成,即H=Hs+H),要得到),要得到H,只要求出,只要求出H即可。即可。 H:烟囱顶层距烟轴的距离。:烟囱顶层距烟轴的距离。 1、烟气抬升、烟气抬升(1)烟云抬升的原因有两个:)烟云抬升的原因有两个: 是烟囱出口处的烟流具有一是烟囱出口处的烟流具有一初始动量初始动量(使它们继续垂直(使它们继续垂直上升);上升); 是因烟流是因烟流温度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产生的静浮力。高于环境温度产生的静浮力。 这两种动力引起的烟气浮力运动称这
38、两种动力引起的烟气浮力运动称烟云抬升烟云抬升,烟云抬升有,烟云抬升有利于降低地面的污染物浓度。利于降低地面的污染物浓度。 1、烟气抬升、烟气抬升(2)烟气从烟囱排出,有风时,大致有四个阶段)烟气从烟囱排出,有风时,大致有四个阶段:(见见下页图下页图) a)喷出阶段;)喷出阶段; b)浮升阶段;)浮升阶段; c)瓦解阶段;)瓦解阶段; d)变平阶段:)变平阶段: 浮升阶段 瓦解阶段 变平阶段 喷出阶段 Hs H 图 烟气抬升与扩散 2、影响烟云抬升的因素、影响烟云抬升的因素 影响烟云抬升的因素很多,这里只考虑几种重要因素:影响烟云抬升的因素很多,这里只考虑几种重要因素: (1)烟气本身的因素)烟
39、气本身的因素 a)烟气出口速度()烟气出口速度(Vs):):决定了烟起初始动力的大小;决定了烟起初始动力的大小; b)热排放率()热排放率(QH)烟囱口排出热量的速率烟囱口排出热量的速率 QH越高烟云抬升的浮力就越大,大多数烟云抬升模式认越高烟云抬升的浮力就越大,大多数烟云抬升模式认为为 ,其中,其中=1/41,常取,常取为为2/3。 c)烟囱几何高度()烟囱几何高度(看法不一)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有影响:有人认为有影响: ;有人认为无影响。;有人认为无影响。 HQ32s2、影响烟云抬升的因素、影响烟云抬升的因素 (2)环境大气因素)环境大气因素 a)烟囱出口高度处风速:越大,抬升高度愈低。)
40、烟囱出口高度处风速:越大,抬升高度愈低。 b)大气稳定度:不稳时,抬升较高;中性时,抬升稍高;)大气稳定度:不稳时,抬升较高;中性时,抬升稍高;稳定时,抬升低。稳定时,抬升低。 c)大气湍流的影响:大气湍流越强,抬升高度愈低。)大气湍流的影响:大气湍流越强,抬升高度愈低。 (3)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四四 烟囱高度计算烟囱高度计算 为什么要设计烟囱为什么要设计烟囱?1.是降低污染物落地浓度的有效方式之一;是降低污染物落地浓度的有效方式之一;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表表 :燃煤、燃油(燃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燃煤、燃油
41、(燃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3 3、从理论上,在气象参数和源参数不变时,污染物的落地浓、从理论上,在气象参数和源参数不变时,污染物的落地浓度随烟囱高度增加而降低。度随烟囱高度增加而降低。锅炉房装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机总容量MW0.70.71.41.42.82.877141428t/h1122441010202040烟囱最低烟囱最低允许高度允许高度m20253035404527 五烟囱抬升高度五烟囱抬升高度 我国环评中建议的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公式我国环评中建议的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公式 1. 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 A. 当烟气热释放率当烟气热释放率Qh 2100
42、 kJ/s ,T 35K时。时。 uHQnHnSnH/210SaSvHTTTPaQQ/ )(35. 0asTTT 表表 no、n1、n2的选取的选取Qh,kJ/s地表状况(平原)地表状况(平原)non1n2Qh21000农村或城市远郊区农村或城市远郊区1.4271/32/3城市及近郊区城市及近郊区1.3031/32/32100Qh21000且且T35K农村或城市远郊区农村或城市远郊区0.3323/52/5城市及近郊区城市及近郊区0.2923/52/5 10 1. 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 B. 当当1700 kJ/s Qh2100 kJ/s时时; C. 当当Qh1700
43、 kJ/s 或者或者T35K时。时。 H(1.5VsD+0.01Qh)/U 2. 有风时,稳定条件有风时,稳定条件 3. 静风和小风静风和小风 83410098.050.5dzdTQHah131310098.0udzdTQHah例例1 某工厂一烟囱高度某工厂一烟囱高度45m,内径,内径1.0m,烟温,烟温100,烟速,烟速5.0m/s,耗煤量,耗煤量180kg/h,硫分,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试求气温20,风速,风速2.0m/s,中性条件下,距源,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轴线上轴线上SO2小时小时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Pa
44、=1010hPa)例例1 某工厂一烟囱高度某工厂一烟囱高度45m,内径,内径1.0m,烟温,烟温100,烟速烟速5.0m/s,耗煤量,耗煤量180kg/h,硫分,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效率取10%。试求气温。试求气温20,风速,风速2.0m/s,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距源距源450m轴线上轴线上SO2小时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小时浓度。(平坦地形、工业区、Pa=1010hPa)解:解: 求源强求源强Q(mg/s) =BS% 0.8 2 (1-) = 720mg/s 求出口风速求出口风速U(mg/s) 查表查表P=0.25。 求扩散参数求扩散参数 查表查表 y=50.1
45、9m;z=29.05m (0.5h取样时间)取样时间) 取样时间订正:取样时间订正: 订正为订正为1h取样时间:取样时间: y1h=1.23y0.5h 查查 则则 y1h=61.79 m, z不不变变2SOQs/m9 . 2)10Z(UUP10 求有效源高求有效源高 烟气量烟气量 Qv=(D/2)2Vs=3.9m3/s 温差温差 T=Ts-Ta=80 k 热释放率热释放率 Qh=0.35PaQvT/Ts =297.7 kJ/s 抬升高度抬升高度 H=2(1.5Vs D+0.01Qh)/U=7.2m 有效源高有效源高 He= H+H=7.2+45 = 52.2m 求求SO2小时浓度小时浓度32z
46、2zym/mg0087. 0)2Heexp(UQC 例例2某企业锅炉烧煤某企业锅炉烧煤20t/h,含硫量,含硫量3,燃烧后,燃烧后有有80的的S02自烟囱排出,脱硫效率为自烟囱排出,脱硫效率为85,若排,若排气筒有效烟云高度为气筒有效烟云高度为60 m,烟囱出口高度处的风,烟囱出口高度处的风速为速为6 m/s。在大气稳定度为。在大气稳定度为C级时,在排气筒下级时,在排气筒下风向风向800m处,垂直平均风向轴线水平距离处,垂直平均风向轴线水平距离70m处处评价点所增加的评价点所增加的SO2浓度值为浓度值为( )mg/m3。(已知已知y=8543,z=4925)75 (1)求求SO2的排放量的排放
47、量Q。 Q=203 802(1-85) =0.144(th)=40 000(mgs) (2)根据污染源下风向地面浓度公式:根据污染源下风向地面浓度公式: c(x,y,0,H)= c= =0.5052.718-1.078=0.172(mg/m3) ( 3)说明说明:题中给的题中给的“大气稳定度为大气稳定度为C级级”和和“排气筒下风向排气筒下风向800m处处”两两个已知条件好像没有用上个已知条件好像没有用上,其实这两个条件跟两个扩散参数有关其实这两个条件跟两个扩散参数有关,只是题中只是题中已把两个扩散参数算好了已把两个扩散参数算好了.76)22exp(2222zeHyYUQzy)25.492604
48、3.85270exp(25.4943.85614. 3400002222 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确定方法:国家规定,无组织排放计算法确定方法:国家规定,无组织排放计算法 (GB/T 13201-91): 式中: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标准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所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所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积S(m
49、2)计算,计算,r(S/)0.5;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查取。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表查取。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 h-1。D50. 02cmcL)r25. 0BL(A1CQ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特点与工作程序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特点与工作程序1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 查清建设项目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50、;查清建设项目周围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预测建设项目建成后可能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预测建设项目建成后可能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并作出评价;影响,并作出评价; 对设计中拟采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可形对设计中拟采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可形性论证,并提出建议;性论证,并提出建议; 使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控制使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控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容许的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容许的范围内。 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注意下述特点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注意下述特点: 大气流场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大气流场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自然净化能力自然净化能力 为了调查或探测大气的运动规律
51、,必将增加评价工作的为了调查或探测大气的运动规律,必将增加评价工作的难度和周期;难度和周期; 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如逆温层出现)大气污染物排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如逆温层出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限度,可能发生的大气污染风险事件及其影放总量的控制限度,可能发生的大气污染风险事件及其影响程度与概率;响程度与概率; 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的大气污染混沌状态及其临界风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的大气污染混沌状态及其临界风险与敏感区,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险与敏感区,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 正式工作阶段正式工作阶段 报告书编制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1.前期工作前期工作(1)进行初步
52、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2)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3)编制评价大纲、报批(如需要)编制评价大纲、报批(如需要)2.主体工作主体工作(1)现)现状调查状调查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源污染气象污染气象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2)影响预测)影响预测(3)影响评价)影响评价3.报告书编制报告书编制(1)提出环保措施建议和要求)提出环保措施建议和要求(2)阐明评价结论)阐明评价结论(3)完成大气环境部分(章节或专题)的编写)完成大气环境部分(章节或专题)的编写 弄清建设项目概况,进行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弄清建设项目概况,进行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3、响因素分析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评价区地形和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观测评价区地形和气象资料的收集和观测 评价区大气扩散规律的研究评价区大气扩散规律的研究 评价区污染浓度预测评价区污染浓度预测。 确定评价标准,评价预测结果,作出结论,确定评价标准,评价预测结果,作出结论, 提出预防和改善大气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提出预防和改善大气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二、工作等级的划分:二、工作等级的划分:重点重点记住记住 1 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 D 10%10%为半径的圆或为半径的圆或2 2 D D 10%10%为边长的矩
54、形,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边长的矩形,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且评价范围且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5km; 2 2 当最远距离超过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25km时,评价范围为半径为时,评价范围为半径为25km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50km的矩形区域。的矩形区域。 3 3 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200米的范围。米的范围。记住记住 题目:某地新建一项目,简题目:某地新建一项目,简单地形,主要污染物为单地形,主要污染物为SO2,N
55、02,HCL, 已知已知SO2,N02,HCL最大浓度占标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率分别为18.5%,10.3%,17.6%,且,且D10%为为2.3Km。请确定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请确定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该响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该项目是否有主导风向?如果项目是否有主导风向?如果有,主导风向是什么范围?有,主导风向是什么范围? 答案答案1:二级,边长为:二级,边长为5KM的正方形。的正方形。答案答案2:有主导风向,为:有主导风向,为E-ESE-SE范围。范围。 某某商品住宅建设工程商品住宅建设工程首期占地面积为首期占地面积为204123 m2,建筑,建筑面积为面积为240000
56、m2。开发建设。开发建设1幢酒店式公寓和幢酒店式公寓和30幢住宅幢住宅楼;居住总人楼;居住总人151 2 680人;机动车停车位人;机动车停车位520个,其中个,其中地上地上80个,地下个,地下440个。公建配套工程由室内游泳池、个。公建配套工程由室内游泳池、地下车库、变电站、生活垃圾站等组成。地下车库、变电站、生活垃圾站等组成。 本项目选址区西侧为某市饮用水水源、渔业用水区,属本项目选址区西侧为某市饮用水水源、渔业用水区,属地面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东侧为一条交通干道;地面水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东侧为一条交通干道;北侧隔马路是一所中学,中学北侧为一风景名胜古迹,北侧隔马路是一所中学,中学
57、北侧为一风景名胜古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1OOm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40m。项目周围水电设施齐。项目周围水电设施齐全,并建有市政污水管网。供暖采用自建燃煤锅炉房,全,并建有市政污水管网。供暖采用自建燃煤锅炉房,可研报告规定烟囱沿住宅爬楼设置,高度为可研报告规定烟囱沿住宅爬楼设置,高度为40 m,制冷,制冷采用中央空调系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1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影响是什么?2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为什
58、么?如何改正如何改正?3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案例案例分析分析2 1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响是什么? 项目位于交通干线旁边,周边有水源保护地、学校、高级项目位于交通干线旁边,周边有水源保护地、学校、高级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环境敏感目标,因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环境敏感目标,因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这些敏感点的保护,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这些敏感点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施工机械在靠近敏感点处运行,施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施工机械
59、在靠近敏感点处运行,施工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免经过这些敏感点等。尤其要注意禁工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免经过这些敏感点等。尤其要注意禁止施工过程的污水排入西侧的水源保护地。水源保护区内止施工过程的污水排入西侧的水源保护地。水源保护区内污水管网等设施应采取防渗措施。污水管网等设施应采取防渗措施。 项目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期的主要影响有施工扬尘、施工项目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期的主要影响有施工扬尘、施工噪声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噪声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 2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为什么?如何改正如何改正? 该项目烟囱高度设计不一定合理,该
60、项目烟囱高度设计不一定合理,锅炉大气污染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规定,规定,燃煤燃油锅炉烟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半径范围内的建筑3m以上。以上。 本项目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本项目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100m范围内建筑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物最高为40m。由于本项目锅炉为燃煤锅炉,烟囱高度。由于本项目锅炉为燃煤锅炉,烟囱高度为为40 m,不符合,不符合“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识水利工程管理基础考点梳理与预测题集含灌溉方向
- 2025版跨境电商商铺物业及国际物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勘察数据保密与防洪安全协议
- 二零二五年模具研发与购销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住宅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停车场车位租赁与环保补贴协议
- 二零二五版文化中心场地借用及活动策划合同
- 2025版路灯及景观照明采购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信用卡贷款担保合同
- 2025版离婚后续子女财产权保障及抚养费调整补充协议
- 安检岗位培训课件模板
- 2025-2030中国水产饲料原料和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抖音火花合同协议
- 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制度
- 2024年湖南益阳市安化县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5二手汽车场地租赁合同
- 高一新生入学纪律教育
- 茆诗松概率论教案
- 《Java程序设计任务式教程》课件 603 构造方法
- 军队基本医疗设备配备标准
- 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