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起燃爆事故谈液氧汽化充装的改进(一).doc_第1页
从两起燃爆事故谈液氧汽化充装的改进(一).doc_第2页
从两起燃爆事故谈液氧汽化充装的改进(一).doc_第3页
从两起燃爆事故谈液氧汽化充装的改进(一).doc_第4页
从两起燃爆事故谈液氧汽化充装的改进(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两起燃爆事故谈液氧汽化充装的改进(一)我厂自 1998 年 6 月 1 日起采用液氧汽化充装 (气)后,在 78 月间连续两次发生充装卡具高压软管燃爆事故。我们在浅析这两次事故的基础上,作了采用液氧汽化充装后的技术改进。1 事故的经过其一: 1998 年 7 月 6 日午后 1 时左右,医用氧气充装排靠东侧一组气瓶到压,操作工正在逐只关气瓶阀, 见靠东南侧一瓶的瓶阀处有火花,没等这位操作工反应过来,突然一声响,顿时黑烟布满了充填间,充填卡具高压软管燃爆断裂。操作工躲闪及时,没有受到伤害。据当事人反映,燃爆高压软管的气瓶的气瓶阀没关严 (当时表压为 78MPa)。其二: 1998 年 8 月

2、6 日午后 3:50 左右,工业氧充填排东侧一组气瓶到压,操作工正在逐瓶关瓶阀,突然听到嘭的一声,接着就是劈劈啪啪的响动,瞬时间满屋黑烟。一只气瓶充填卡具的高压软管燃爆断裂,并向正在关瓶阀的操作工前额和鼻梁子抽去,接着操作工又被气流冲倒。随后该气瓶在气体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斜着向上朝南墙飞去,撞倒南墙后,气瓶嘴朝下又向北的水泥地面砸去,瓶阀被砸碎,并把水泥地面砸了一个坑。瓶阀砸碎后,由于受力不均,气瓶底部又向西墙下暖气片撞去,把暖气片的翅片砸下一块,这时瓶子才算停下来。当我们赶到现场时,气瓶在东南方向上平躺着,瓶口下瓶体 13 以上变成了黑褐色,而且非常烫手。凭经验体查,该瓶的全温至少也在 1

3、20 以上,操作工的前额、右脸、鼻梁子被抽肿了;高压软管燃爆;瓶阀砸碎;气瓶有颜色变化。50 多年的制氧生产,很少出现高压软管燃爆事故,采用液氧汽化充装不久就出现这样的两次事故,令我们思考,液氧汽化充装与原氧压机充装,采用高压软管情况已不同了,必须作技术改进。2 事故的浅析这两次事故是一个事故的重演,只是第二次事故比第一次更加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1 排空设施与操作的问题(1)没采用液氧汽化充装之前,每瓶到压关阀后管路内体通过排风(空 )阀放出。改为液氧汽化充装之后,原准备排空设施与氧气袋连接,而后再经氧压机压人充装排,这是从避免氧气浪费的角度考虑的。但因种种原因没有连接上,造成排

4、空设备不齐备,这是造成高压软管燃爆事故的原因之一。(2)原来充填时为保证压力,都是到压后,先关瓶阀,后关切换阀。改为液氧汽化充装后,由于操作上的习惯,仍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瓶阀关闭有先后,有时关不严,有时忘关,再加上排空设施不健全,剩下一两瓶没有关或关不严,充填卡具的高压软管难以承受高热量高流量氧气的高压,这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二。22 高压软管内壁的材质是橡胶,实属易燃品李鸿瑞同志在他 “对现用充氧软管安全的一些看法”一文中指出: “橡胶软管绝对不能用于高压氧气的灌充。这是因为橡胶是极易燃烧的材料,在空气中用火柴一划就点着,在高压纯氧的条件下遇到细微火花 (有如静电跳火 ),便会瞬间燃起大火,

5、甚至危及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我们深有同感,两次事故所燃爆的软管内壁都是橡胶材质。我们做了点燃试验,果真一点就着。究其原因,正如参考文献 2所指出的, “高压高速的氧气在通过氧气瓶阀卡具和高压胶管内壁时,剧烈冲击摩擦钢丝网以及紫铜管内壁,从而放出强大的反应热。随温度升高,放出的热量急速增大,且瞬间发生的极高热量不易导出,高热高压高速气流与钢丝网产生打火作用,使卡具与高压胶管内壁纯氧摩擦起火,从而形成事故。”可燃物质在引爆能量 “三高”(高热、高速、高压简称 “三高 ”,下同 )气体作用下,燃爆高压软管是必然结果。采用液氧汽化充装后,在充填汇流排中,气体流速是原来的 6 倍,流经充填卡具高压软管的气体流速也是原来的 3 倍之多。原先制氧充气是间歇进行,而现在是连续 4 小时以上不间歇充气,两组换充间隔时间短。因此,高压软管的问题过去显得不突出,现在却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第二次事故之所以严重, 是因为已燃烧的橡胶颗粒被 “三高 ”气体压入瓶内,与高纯氧气作用,幸亏瓶阀砸碎,能量瞬间泄出;否则的话,氧瓶爆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