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_第1页
铁路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_第2页
铁路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_第3页
铁路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_第4页
铁路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23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道岔作为铁路线路连接的重要设备,是轨道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随着 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重轨和大号码道岔的采用,对转换设备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ZY7型系列电动液压转辙机及其配套的安装装置与外锁闭装置,是为 满足我国提速线路需要而研制的新型道岔转换系统。它能转换、锁闭国内现有各种规格、 型锁闭装置号的内、外锁闭道岔,并能正确反映尖轨及可动心轨辙叉的位置和状态。外能有效地克服尖轨在密贴时的转换阻力,可靠地锁闭道岔尖轨和基本轨(可 动心轨和翼轨),即使连接杆折断,外锁闭装置仍在起着锁闭作用,外锁闭能 够隔离

2、列车通过时对转换设备的振动和冲击,提高转换设备寿命和可靠性。 ZYJ7型电液转辙机于1997年通过了铁道部技术鉴定,同年12月获得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是我国提速道岔采用的唯一国内自行研制的新产品。2009年8月21日至25日我们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哈尔滨 铁路局管内林口站大修工程中涉及4组12号道岔、1组18号道岔液压转辙机的安装调试工作,由于该项工作技术条件新,站场行车密度大,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针对以上情况,公 司组织攻关小组,对施工安排、新技术的学习掌握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安排,严格执行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施工质量完全处于受控状态,并认真总结以往的施工经

3、验,在施 工作业前形成了本工法初稿用于指导施工。二ZY(ZYJ)7型电动液压转辙机的特点1、整套系统重量轻、安装简便灵活、易于维护、不妨碍工务养护。2、双杆锁闭尖轨在密贴位置。3、 两牵引点之间采用油管传输,可避免机械磨损和旷动,安装简便、适用于多点牵引。4、采用两点或多点牵引时,SH6型转换锁闭器和信号楼之间不必铺设电缆,也不必在信号楼内增设控制电路。5、采用铝合金壳体,做到整机重量轻、机械强度高、方便现场施工安装。6、整机采用液压传动、机械锁闭,达到磨损小、寿命长、锁闭可靠。7、油缸密封采用新型组合密封圈,降低了磨擦系数,各部管路接头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液压接头,油路系统密封可靠,不渗漏。8

4、、 采用专利技术的新型油泵,传动摩擦部位采用复合材料,提高了整机效率,单线电阻 达到54欧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电气接点有全封闭和不完全封闭两种结构,全封闭结构不需要清扫调整,做到了无维护。10、 机内配线采用了新材质,适应温度范围广、阻燃性好,配线采用定力压线钳压接工艺,保证了线环连接质量,线号采用定码套管,有利于现场维护。11、 溢流压力稳定易调整,不受气候温度影响。12、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ZY(ZYJ)7型系列电动液压转辙机及其配套的安装装置与外锁闭装置系统,能转换、锁闭国内现有各种规格、型号的内、外锁闭道岔,并能正确反映尖轨及可动心轨辙叉的位置和 状态。3电动液压转辙机型

5、号及含义Z Y J ? +? / ?+? 二动转换力 一动转换力 二动动程_动动程 派生顺序号设计顺序号,交流(直流无)I电液转辙机4 ZY(ZYJ)7型系列电动液压转辙机的型号、规格及主要技术指标型号电源电压AC三相(V)额定转换力(N)动程 (mm)工作 电流A动作时 间冬单线 电阻ZYJ7-240+140/1810+40703801810/4070240/1201.88.554ZYJ7-A 220+150/1810+40703801810/4070220/1501.88.554ZYJ7-B 220+140/1810+40703801810/4070220/1401.87.554ZYJ7-

6、B1 220+120/2500+45003802500/4500220/1201.89.054ZY7-B1 220+120/2500+4500160(直流)2500/4500220/1202.012ZYJ7-C 220+125/1810+40703801810/4070220/1251.87.554ZYJ7-D 200+100/1810+40703801810/4070200/1001.87.054ZYJ7-E 180+120/1810+40703801810/4070180/1201.87.054ZYJ7-F 180/400038040001801.85.854ZYJ7-G220+170+1

7、00/1810+1810+40703801810/1810/4070220/170/1001.89.554ZYJ7-H 200+120/1810+40703801810/4070200/1201.87.554ZYJ7-J 170/392038039201701.85.554ZYJ7-K 130/392038039201301.84.554ZYJ7-L 220/294038029402201.87.554ZYJ7-M 150/490038049001501.87.5545安装使用电动压液转辙机的工作环境5.1 大气压力不低于74.8kpa(海拔高度不超过2500m);5.2 周围空气温度在-40

8、-+60OC;5.3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0%(+25oC);5.4 周围无引起爆炸危险的有害气体;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非电化区段“ZPW-2000R型多信息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双线 双向和双线单向运行的区间和站内电码化的施工。四、工艺要求对每个单项工程实行首件工程样板制,每一个工程项目生产出的第一个产 品必须经过用户和建设单位认定后再进行全面施工,确保每项工程质量达到规定 要求。自动闭塞室内与既有设备结合部分,必须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核对新旧图纸和既有配线是否一致,对与设计不符的接点进行查找核对, 设计同意后及时修 改,利用“天窗”时间对与既有设备无关的空闲接点进行焊接,并通过信号机三

9、显改四显及加入调谐单元、匹配单元、 补尝电容提前插入,达到了缩短信停施工 的时间,减少对运输的影响,避免可能造成施工延时的目的。五、施工工法1、施工准备阶段1.1施工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组织实施和监督。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及遵守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准 上岗。1. 2首先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领会设计意图,清楚作业采用的操作规程和标 准,使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 3逐站逐区间进行施工调查,对临时设施及工点的设置、车辆走行道路材 料摆放地点,电缆径路,信号机位置、施工地理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选择最佳 方案,使人、材、机械、仪表处于最佳合理应用状态,达到

10、节约资源的目的,同 时要作好施工定测,复测工作。1. 4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现场测量电缆长度供 应,并确认卸料地点。1. 5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编制主要材料,设备型号、数量及供货时间。1. 6组织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对工程的重要性、工期要求、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等进行详细的交底,充分理解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要求和实际意图。1. 7对班组机具、工具、仪表进行检修及更换,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 8按合同要求申请开工。1. 9组织进场人员进行安全和工艺标准,验收标准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 施工。2、施工阶段2.1 根据设计提供的设计文件合理选择电缆经路,既要节约电缆,又要保证 劳

11、力有效运用。根据定测电缆长度进行电缆配盘,减少电缆接续点,合理利 用电缆。每个区段使用的电缆必须具有可追溯性。2.2 施工应及时、认真填写相应的表格,同时要坚持“三检制度”(预配检、敷前检、敷后检),并做好检测记录;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主管经理应跟 班组织检查;敷设电缆及接地铜缆过程中应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确认,电缆沟回填前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2.3 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测试中,屏蔽四线组测试按下述测试项目进行; 普通信号芯线的测试,只进行电缆芯线导通和绝缘电阻项目的测试。.2.3.1 电缆测试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测试项目表序 号项目单位标准换

12、算公式1导体直流电阻20 c时(芯线直径1.0mm)C/km23.5L/10002工作线对导体电阻/、平衡20 c时%100001000/L4工作电容(0.8KHz 1.0KHz)nF/km27 2L/10002.3.2电阻、电阻不平衡、工作电容测试记录见表直流电阻、电阻不平衡、工作电容测试记录表电缆,自编勺,:规格:屏蔽组别色另颜色直流电阻电阻不平衡工作电容(nF)I红红(Q)白蓝绿R绿红白蓝绿m白红四线组白蓝绿IV红白蓝绿V红白蓝绿VI红白蓝绿VU红白蓝绿测试日期 测试环境 测试仪表测试人技术负责人2.4工作电容测试测试屏蔽四线组工作线对的电容。即:在一个屏蔽四线组内,分别对红、白 芯线工

13、作线对和蓝、绿芯线工作线对进行测试01)将电缆盘内端电缆的芯线全部开路。2)将电缆盘外端电缆的钢带、铝护套、全部屏蔽层及排流线用一端带有鱼 尾夹的导线连接,连接后接到测试仪表的接地端。3)将电缆外端头任意一组内屏蔽四芯组的红、白线对或蓝绿线对连接到电 容测试仪的测试端子上。如图所示。4)测试电容值、填写测试记录。5)测试全部完成后在电缆盘上做标识,表示测试结束。2.5 根据设计图纸对电缆径路进行实测,建立电缆使用台帐。将每一盘电缆的使用情况详细填写在电缆配盘记录表 2.5-1中。表2.5-1站(区间)电缆配盘记录表在舁 厅P电缆自编 号端别原有长 度使用长度剩余长度使用地点备注1234配盘时间

14、:负责人:2.6 电缆地下接续2.6.1 数字电缆接续电缆的接续应采用经铁道部技术审查的接续工艺和接续材料。接续人员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电缆在距铁路、公路、道口、河流、 桥梁、涵洞2m范围内不得进行电缆的接续。同径路的两个接头盒间的距离不得 小于1m,准确记录接头坐标。雨、雪天气以及环境条件不符合电缆施工的要求 时,不能进行电缆的地下接续。地下接续的备用量集中放在接头的一端,长度不小于2nl电缆接续必须符合A、B端对接的原则。2.6.2 电缆接续工艺准备电缆接续工具和材料I开挖接头坑I清洁电缆端头*确认电缆A B端按照电缆接续工艺接续埋设接续标测量、记录接头坐标2.6.3 准

15、备工作2.6.3.1 根据电缆的外径尺寸大小,切割辅助套管,按辅助套管上的标线尺寸切割(辅助套管上的标线为辅助套管的内径尺寸)。2.6.3.2 组装密封挡环1)根据电缆外径的尺寸大小,选择与电缆外径相同的变径环。2)用专用切割刀沿变径环内孔壁将密封胶圈切割成孔状,切割后的密封胶 圈孔的直径应与电缆外径相同。3)组装密封挡环。2.6.3.3 按顺序依次将辅助套管一密封挡环(紧固螺母面向辅助套管侧)一钢带固定环套在电缆护套上(两侧电缆相同)。2.6.3.4 将主套管套在一侧电缆上。2.6.3.5 注意事项1)选择变径环组必须根据接续电缆的直径,严禁随意组合。2)密封挡环和钢带固定环在电缆中的位置,

16、要严格按组装顺序和零件位置 的方向安装。2.6.4 开剥电缆2.8.4.1 将电缆固定在电缆支架上。2.8.4.2 距电缆端头200mmt用电工刀环切电缆外护套一周,并向端头纵向切割将其除去。2.8.4.3 距外护套切口 15mnit用克丝电t将钢带(双层)折弯90。2.8.4.4 剥除将钢带折弯处至电缆端头 80mm勺电缆铝护套表面垫层,并将铝护套擦净。2.8.4.5 距电缆外护套60mmt,用钢锯环锯铝护套一周,当锯深为铝护套厚度的三分之二时,轻轻折断铝护套并将其抽出。2.6.5安装钢带固定环2.8.5.1将双层钢带的正反面、铝护套表面打毛处理(钢带要去掉防锈漆,铝护套要去掉氧化层)。2.

17、6.5.2 将钢带与固定环间用螺栓紧固牢靠;保留钢带固定环外露10mm勺钢带, 将多余部分剪去,再将固定环外的钢带整平。2.8.5.3将铝护套屏蔽网一端套在距电缆外护套切口50mm勺铝护套上,用喉箍将屏蔽网与铝护套紧固牢靠,然后将屏蔽网全部推向固定侧,露出电缆芯线。2.6.6电缆芯线接续2.6.6.1 将两侧电缆芯线分组、编号。2.6.6.2 非内屏蔽线组芯线接续除不进行屏蔽连接外,其它部分与内屏蔽线组芯线接续相同。2.6.6.3 内屏蔽四线组芯线接续1)距铝护套切口 50mmt将屏蔽线组的屏蔽层剪断,保留芯线。2)除去屏蔽层端口 20mme围的绝缘层,将屏蔽连接内衬管放置在芯线与屏蔽层问。3

18、)将屏蔽连接压接管放置在内屏蔽层外端。4)将小屏蔽套套穿入屏蔽线组的一端。2.6.6.4 芯线压接1)将芯线端头的绝缘层剥除6-8mm露出裸铜线。2)用压接钳先将电缆一侧的电缆芯线与压接端子筒压接,方法是:将裸铜 线穿入压接端子筒,通过检查孔观察裸铜线端头穿至压接端子筒的根部,然 后再用压接钳压接。3)芯线一端压接完成后,再用同样方法将另一侧对应的电缆芯线压接。全 部芯线压接完成后,检查核对压接的线组线对,确保芯线接续正确。4)在芯线压接过程中始终保证电缆芯线在压接端子筒内的位置正确。5)压接钳与压接端子筒及芯线呈垂直状,压接时压接钳不得晃动。6)压线应一次压紧,压接钳压紧后,能自动松开,表明

19、压接成功,严禁对 压接后的端子进行再次压接。7)压接钳与压线筒及芯线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得颠倒。8)用白布带或脱脂棉将电缆芯线与内屏蔽层之间的缝隙填塞堵牢,防止灌 胶时胶液沿电缆芯线向内屏蔽层渗漏。2.6.7 内屏蔽线组的屏蔽层连接2.6.7.1 将小屏蔽套沿电缆芯线拉至另一侧电缆的内屏蔽线组侧,将屏蔽连接压接管与内屏蔽层用专用压接钳在屏蔽连接内衬管处压接,专用压接钳。2.6.7.2 屏蔽线组的屏蔽层连接时应仔细操作,确保屏蔽线组内以及与其他芯线间的电气特性良好。2.6.8 铝护套、钢带连接2.6.8.1 将两侧电缆与铝护套之间的缝隙用密封带填塞,防止灌胶时胶液渗漏。2.6.8.2 将铝护套屏蔽

20、网沿电缆芯线拉至另一侧电缆的铝护套处,用喉箍将屏蔽 网与铝护套固定连接。再把屏蔽网接地线固定在电缆钢带固定环的固定螺栓上。2.6.9 安装固定拉杆2.6.9.1 将接续后的电缆芯线恢复直线状态。2.8.9.2 将固定拉杆固定在钢带固定环凹槽内(固定拉杆探出两侧钢带固定环凹 槽的长度应相等)。2.6.10接地2.6.10.1 电缆接续处需要接地时,应将内屏蔽线组的屏蔽层接地线复联后与铝 护套屏蔽网连接在一起,再与密封挡环上的接地端子连接,最后接到地线体。2.6.11盒体组装将两侧外护套切口 150mme围的电缆外护套用砂布打毛。2.6.11.1 将主套管移至电缆接续的中间部位。2.6.11.2

21、将两端的密封挡环推入主套管,外挡环与主套管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调整主套管注胶孔的位置,使接头盒落地后注胶孔与地面垂直向上。2.6.11.3 用扳手按对角、轮换的顺序紧固密封挡环的螺母,使密封胶片受挤压 后径向膨胀。当变径环均匀露出外挡环约 1mm寸,停止紧固;一端完成后再用同样方法安装另一端密封挡环。2.6.11.4 将辅助套管与主套管对接,用专用扳手拧紧,辅助套管注胶孔应与主 套管上的注胶孔在同一条直线上其角度差不大于15 。2.6.11.5 在辅助套管小口径端与电缆之间用密封胶带缠包,防止灌胶时胶液渗漏。2.6.11.6 紧固密封挡环的螺丝时,必须按对角轮换的要求均匀拧紧, 避免用力过大损

22、坏密封部件;2.6.12 灌注密封胶和膨胀胶将接头盒水平放入电缆接头坑底部,保持主套管注胶孔与地面垂直;两端电缆储备量呈“ Q ”状(或“ S s”状),盘放整齐。2.6.12 .1 灌注密封胶1)调胶:密封胶为双组份,密封胶 A组分(大桶)开盖后,先将盒底沉淀物 与胶液充分搅拌均匀,再将B组分(小桶)全部倒入A组分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2)灌胶:打开主套管上的两个注胶孔盖,将密封胶用漏斗从主套管上的一 个注胶孔向盒体内灌注,待胶液从另一注胶孔溢出后,等待 10分钟,补齐胶面; 再用专用扳手将两个注胶孔盖(有“。”型密封圈)拧紧。2.6.12.2 灌注膨胀胶1)调胶:将胶袋的中间卡条取出后,使

23、A、B胶液混合,然后用手反复揉搓 胶袋使A B胶液充分混合均匀。2)灌胶:将两侧辅助套管注胶孔盖打开,将膨胀胶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灌 注到两侧辅助套管内,待胶面溢出注胶孔后,立即用专用扳手将注胶孔盖(无 型密封圈)拧紧。2.6.12.3 注意事项1)密封胶混合时,必须将B组(小桶)胶全部倒入A组(大桶)内,保证A、B 胶配比正确。2)膨胀胶的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反应快,温度低时反应慢。当 操作环境温度较低时,应按胶体混合要求增加混合时间; 膨胀胶在调胶后应迅速 灌注,防止胶液在胶袋内膨胀。3)安装注胶孔盖时应将套有“型密封圈的注胶孔盖拧在主套管上,并 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拧紧至密封圈压平即可

24、, 避免用力过大造成胀裂注胶孔或扭断 注胶孔盖。2.6.13 电缆接续结束,清洁现场。2.7贯通地线的接续贯通地线采用的是截面积为25mm&包铜缆或35mmM铜缆,铜缆接续宜采 用压接或焊接方式,接续部分采用直型热缩套管防护。贯通地线接地电阻不大于 1 Q。2.7. 1贯通地线接续焊接工艺2.7.1.1 准备贯通地线接续工具、材料。2.7.1.2 在接续处挖1X 1m的接头坑,坑底平且与电缆沟同深。2.7.1.3 用清洁布将铜缆端头1m范围内擦拭干净,把长300mm内径15mmfe 缩套管套入接续铜缆一端。2.7.1.4 将电缆接续支架在接头坑内放置平稳,把铜缆端头固定在接续支架上。2.7.1

25、.5 用卷尺在接续铜缆端头各量出 50mme围,并做好标记。2.7.1.6 用板锤将两个铜缆端头头部50mnffi围内的外包铅锂掉,露出铜芯2 、(35mrmB同缆打毛后直接镀锡)。1.1.1.7 点燃喷灯,用喷灯和焊锡丝把铜缆端头50mme围内加热镀锡,锡镀好后关闭喷灯,注意不要烫伤。1.1.1.8 待铜缆端头降温后,将两个铜缆端头重叠50mn用1mm勺铜丝紧密缠 绕接头。1.1.1.9 重新点燃喷灯,用喷灯和焊锡丝将接头加热焊接牢固,确认不假焊。1.1.1.10 将热缩套管移至接头处,并在接头两端分布均匀。1.1.1.11 用喷灯在热缩套管四周均匀加热,观察热缩套管与铜缆密贴且流出热溶胶后

26、,移开喷灯,确认密封好后,将喷灯关闭。1.1.1.12 待热缩套管降温后,将接头从支架上取下,平放入坑中。1.1.1.13 取出坑内的工具及材料,把接头坑埋好夯实后隆起高出地面 100mm勺土堆。1.1.1.14 接续结束,收拾工具,清洁现场。1.1.2 贯通地线接续压接工艺1.1.2.1 用板锤将接续铜缆端头25mme围内的外包铅锂掉,露出铜芯(25mm裸铜缆打毛后直接压接)。1.1.2.2 将铜芯分别放入内径 7mnffi接管内,用专用压接钳压接牢固。1.1.3 分支地线与贯通地线的连接1.1.3.1 分支地线采用聚乙烯外护套截面积 25mrm股铜缆。1.1.3.2 铜缆和贯通地线接续可采

27、用焊接方式,接续部分采用热溶热缩带防护150mm1.1.3.3 按贯通地线的接续工艺操作。2.8 安装工程:按区间划分各施工作业组安装配线任务,实行首件产品认定制度。监理、用 户认定后在全面展开施工,保证专人安装、专人配线、统一检查,确保施工工艺 标准一致,施工质量优良。2.8.1 设备安装2.8.1.1 匹配单元(平衡线圈)、调谐单元定位2.8.1.2 匹配单元(平衡线圈)防护盒中心距机械绝缘节中心700mm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2220mm2.8.1.3 调谐单元防护盒中心距匹配单元(平衡线圈)防护盒中心2ml匹配单元(平衡线圈)防护盒边缘距所属线路中心不得小于 2220mm2.

28、8.1.4 匹配单元面向大地。2.8.1.5 平衡线圈面向钢轨。2.8.1.6 匹配单元、平衡线圈背靠背。2.8.1.7 用其配套螺栓(M10)固定在同一基础桩的固定板上。2.8.2 调谐单元安装2.8.2.1 调谐单元面向大地。2.8.2.2 用其配套螺栓(M10)固定在基础桩的固定板上。2.9 补偿电容当轨道电路较长时,钢轨呈现较高的感抗,当感抗值高于道磴电阻时,则对 信号传输有影响。为消除此影响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每隔一段距离加装一补偿 电容进行补偿,保证信号的传输。2.9.1 补偿电容的种类及规格表补偿电容的种类及规格表在舁 厅P电容容量(uF)频 率(Hz)l401700233200

29、0330230042826002.9.2 补偿电容安装定位1) 根据补偿电容间距,用线路里程走行测距车 (或钢尺)从进站(或出站)口开 始测量(以调谐单元钢轨连接线安装位置为起点);2)钻孔位置应在两轨枕问;3)在钻孔位置用红油漆及画笔做标记。4)钢轨孔用清洁布(毛刷)将钻孔内及周围的金属屑清除干净,当塞钉不能及时 安装时应在塞钉孔内涂黄油。2.9.3 补偿电容的安装1)补偿电容置于两轨枕问。2)用电容卡具用6mm长管固定在轨枕侧面,将补偿电容固定在轨枕侧面。3)用轨枕卡具用6mm长管固定在轨枕侧面,将引接线两端安装在卡具内。4)用钢轨卡具将引接线两端分别固定在钢轨轨底上。5)使电容引接线朝下

30、并与水平面成4560夹角。将塞钉用手捶打入塞钉孔中,塞钉头露出钢轨内侧 14mm6)塞钉两端涂长效防腐剂。轨道电路补偿电容配置表载频频率(Hz)1700序 号轨道电 路长度 Lg(m)补偿电容等 间距L(m)补 偿 电 容N F道砧 电阻Q .kmBP变比电 容 数 量 N( 个)minmax11451-150 047.148.9401.016:12921401-145 048.850.7401.016:12731351-140 048.850.8401.012:12641301-135 048.750.8401.012:12551251-130 053.355.7401.012:122612

31、01-125 053.556.0401.012:12171151-120 051.053.5401.012:12181101-115 051.053.6401.012:12091051-110 051.153.8400.911:119101001-105 051.154.1400.911:11811951-100054.658.0400.810:11612901-95055.058.5400.810:11513851-90055.359.2400.810:114载频频率(Hz)2000序 号轨道电 路长度 Lg(m)补偿电容等 间距L(m)补 偿 电 容N F道砧 电阻Q .kmBP变比电 容

32、 数 量 N( 个)minmax11451-150 047.148.9331.012:12921401-145 048.850.7331.012:12731351-140 048.850.8331.010:12641301-135 048.750.8331.010:12551251-130 050.953.1331.09:12361201-125 056.358.9331.09:12071151-120 053.656.3331.09:12081101-115 051.053.6331.09:12091051-110 051.153.8330.99:119101001-105 051.154.

33、1330.99:11811951-100054.658.0330.89:11612901-95055.058.5330.89:1r 1513851-90055.359.2330.89:114载频频率(Hz)2300序 号轨道电 路长度 Lg(m)补偿电容等 间距L(m)补 偿 电 容N F道砧 电阻Q .kmBP变比电 容 数 量 N( 个)minmax11451-150 047.148.9301.011:12921401-145 048.850.7301.011:12731351-140 048.850.8301.010:12641301-135 048.750.8301.010:12551

34、251-130 048.650.8301.010:12461201-125 048.650.9301.010:12371151-120 048.550.9301.09:12281101-115 051.053.6301.09:12091051-110 054.157.0300.99:118101001-105 051.154.1300.99:11811951-100054.658.0300.89:11612 1901-95055.058.5300.89:115;13851-90051.455.0300.89:115载频频率(Hz)2600序 号轨道电 路长度 Lg(m)补偿电容等 间距L(m)

35、补 偿 电 容N F道砧 电阻Q .kmBP变比电 容 数 量 N( 个)minmax11451-150 047.148.9281.09:12921401-145 048.850.7281.09:12731351-140 048.850.8281.09:12641301-135 048.750.8281.09:12551251-130 048.650.8281.09:12461201-125 048.650.9281.09:12371151-120 048.550.9281.09:12281101-115 051.053.6281.09:12091051-11051.153.8280.99:1

36、19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0101001-105 054.357.5280.99:11711951-100054.658.0280.89:11612901-95055.058.5280.8 19:11513851-90051.455.0280.89:115备注:1) .等间距设置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调谐单元与主轨道第一个补偿电容距离为50m 1mi主轨道补偿电容为等间距补偿,其间距计算公式为: L=(L-100)/(N-1)。其中,4L为补偿电容等间距长度(单位:m), L为主轨道电路从发送端调谐单元 至接收端调谐单元之间的距离(单位:m), N为根据优化设

37、计确定的补偿电容数 量。电气-电气区段:L=Lg-30m;机械-电气区段:L=Lg-17ml Lg为从SVAS SVA 之间的距离。如下图:eLg3 , J毕LB_ ii=k曲曲 _ _ Cl C(r-) Cn2) .主轨道每个补偿电容的位置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出,其安装误差允许在计算值 1m的范围内。2.10电气绝缘节内钢轨钻孔定位2.10.1 钻孔位置应在两轨枕间,误差范围见图 2.10-1所示2.10.2用红油漆(题笔)做钻孔位置标记4 . m0图2.10 1钢轨钻孔位置示意图为了尽快找到适合钻孔的位置,可采用如下方式定位:1 .在信号机前方10.511.3m处选定两轨枕中点作为 SVA钻孔

38、位置,同时向两 侧取15+0.15m作为BA钻孔位置,最后从BA反向取2+0.1m作为BP钻孔位置;2 .若两侧BP或BA钻孔位置落在轨枕上方,可向左或向右适当调整SVA钻孔位置以便使各设备钻孔位置均位于两轨枕之间。2.11 禁停标志牌安装2.11.1 设置位置2.11.1.1 在号点处,禁停标志牌安装在距信号机 24m位置(列车正向运行方向), 距线路信中心不小于 2900mm自差范围0+300mm)列车反向运行所属线路左侧。具体安装位置如图2.11-1所示4+0.6m线路中心,匹配单元调谐单元=i=n=n I n=15+0.15m15+0.15m0.1 -1m图2.11-1信号点处禁停标志

39、牌安装示意图4 一一, _ SN3-922)反方向行车时,禁停标志牌安装在距平衡线圈10m例J车正向运行方向),距线路中心不得小于2900mm误差范围O- +300mm)所属线路左侧2.12 箱、盒安装2.12.1 电气绝缘节处箱、盒安装2.12.1.1 信号点处变压器箱、方向盒安装变压器箱、方向盒设备布置示意图,如图 2.12.-1所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ZYJ7电液转辙机施工工法图2.12-1变压器箱、方向盒设备布置示意图2.13 信号机安装2.13.1 信号机柱定位,根据设计坐标位置,信号机机柱中心距线路中心2900mm2.13.2 在运营线上,应设驻站联络员,施工现场防护员

40、及现场指挥人员。 且“三 员”的通信工具应时刻处于畅通状态,如发现通信工具故障应立即停止施工。2.13.3 把杆固定在机柱坑两侧适当位置,与机柱立起方向成垂直状态。2.13.4 指挥人员将劳力合理的分配到叉杆、大绳部位。2.13.5 梯子安装1)将梯子与基础固定。2)将固定在机柱一侧的梯子支筋一端卸开(最上端的梯子支筋不卸开,但周 定螺丝应松到最大程度)。3)用两根大绳在梯子上部交叉固定,将梯子顺向机柱托起(梯子顶部应高于机柱顶部)。当梯子上部卡箍套入机柱后,从下至上逐步将各道支筋连接好,和 机柱平行一致。2.13.6 机构安装1)机构安装在线路侧,与机柱成 45。角。2)最低灯位中心距轨面为

41、 4500mm距机柱顶为1000mm2.13.7 信号机穿、配线2.13.8 机构配线1)机构配线采用阻燃型7XO.52mngg殳铜芯塑线绝缘软线。2)机柱下部引入口和下部引线口用 20mmi交管防护。3)灯序排列正面看自左向右:绿.红.黄,(和机构灯位排列自上而下一致)o4)线把高度走线方式与接管单位,共同制定。2.14 防雷及地线2.14.1 贯通地线2.14.1.1 贯通地线是由25mm&包铜缆或35mm勺裸铜缆组成。2.14.1.2 贯通地线与电缆同沟直埋于地下,埋设深度及过桥、涵、公路、水沟等障碍物时与电缆做同等防护。2.14.1.3 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Q。2.14.1.

42、4 室外箱盒及信号机等所有相关的金属设备外壳的安全地线、防雷地线及屏蔽地线都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以确保所有金属设备等电位,如图所示,非电化区段信号机可不设安全地线。也可将各地线用25mmi同缆环接后,连接到贯通地线上。各地线分别连接到贯通地线的接线方式,每个信号点需25mmi同缆约 100m区间贯通地线与各设备连接示意图2.15 室内设备安装及配线调试2.15.1 室内设备安装及配线:2.15.1.1 室内施工在进行施工图纸审核时,除核对配线图的一致性外,还必须 核对新图纸与旧图纸,旧设备配线的一致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报设计进行修改 签认。2.15.1.2 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设备安装,新旧组

43、合槽道接口部分采用钢锯割口, 钻眼后用连接铁连接新旧槽道,确保新旧槽道连接严密。2.15.1.3 施工时既有架配线用木板隔离防护,防止碰坏既有使用配线,既有组 合架设备加装安全防护围栏,防止影响既有设备使用。2.15.1.4 对站内电码化及区间结合电路,信停时要插入的接点必须提前核对, 有空接点的可提前插入,没有空接点的进行查找核对,经过设计同意后及时修改, 并作好记录,对信停时拆除的配线和增加的配线采用不同颜色的标识进行区分,封锁时根据标识的不同颜色进行拆线和增配线的施工,同时要根据作业单进行核对,确保拆线改线一次到位,保证施工封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15.1.5 槽道与槽道之间用10m

44、m扁平铜线连接。槽道与机柜之间用10mmi平 铜线连接。2.15.1.6 信号机械室内部的各种配线全部采用阻燃型。与数据通信线共槽的线 缆均应采用阻燃屏蔽线。发送、接收通道配线采用2X28X0.15双芯扭绞阻燃屏 蔽线;编码线采用2X16X0.15双芯扭绞阻燃线;其它配线均采用 23X0.15阻 燃塑料软线。2.15.1.7 室内线缆布线禁止出现环状。设备机柜上方走线槽中的电源线、柜间 通信线和信号联络线应分别放置。机柜内的接收及发送电缆线应分开放置。2.15.1.8 发送线通过移频柜上方左侧走线口布放在移频柜左侧。接收线通过移 频柜上方右侧走线口布放在右侧。发送线、接收线在走线槽内靠外侧布放

45、,其它配线靠内侧布放。2.15.1.9 根据电缆配线图进行电缆分线。接收和发送线分别从两侧线槽走线, 在槽内单独绑扎,不与其它配线绑扎在一起。扭绞电缆芯线组在线槽内不开绞。 电缆芯线与室外导通、测试,确认正确后与端子连接。2.15.1.10 走线槽道内设栅格,槽道被分成5条小槽道。其中A槽道布放电缆; B槽道布放电源线;C槽道布放发送线(此线为扭绞屏蔽线);D槽道布放通用线 (23 x 0.15等铜芯塑料软线);E槽道布放接收线(此线为扭绞屏蔽线)。3 .15.1.11汇集接地端子排与其它设备的连接:1)室内电源防雷箱接地端子(用两根25mm勺电缆)。2)移频柜内部移频组合外壳及移频柜柜门、移

46、频柜外壳可靠连接后,连接 到移频柜下部的接地端子上,然后连接到地线上。3)移频组合后面的电源防雷端子分别连接到汇集接地端子排上。4)移频柜顶部两侧分别用长度不大于 600mmg平铜线与走线槽道连接。5)移频柜门分别用6mmi同芯塑料线和柜体相连接。6)移频柜与移频柜或移频组合架之间分别用10mmi平铜线连接。7)从电源屏到移频柜电源线的屏蔽层与移频柜接地端子连接。8)区间电缆组合架装设模拟电缆单元时,发送、接收电缆屏蔽线分别绞合23成网与发送、接收电缆组合的外壳及区间电缆组合架架体良好连接,汇接后的发送、接收屏蔽线分别连接到汇集接地端子排上。3设备调试3.1 室外调试首先对信号机单送电试验,接

47、收、发送 BP电缆核对,保证试验顺 利。3.2 室内模拟试验前,首先把各信号点的接收、发送电缆长度,各闭塞分区长度 统计出来列表写明,根据调整表电缆按 10KM计算补偿,写出封连端子封连电缆 模拟连线,将所有区段调谐区检查执行条件端子(接收器后Z8、B8)封死,根据调整表按区段的实际长度频率封连发送功率、接收衰耗器封线调整正、反向电阻使接收器1、2正反向接入1 (主轨道)电压不小于240mV接入2电压不小于 500mV3.3 在既有自闭区段室内外试验时, 为保证开通顺利,首先要检查室外通道的准 确性,把每个信号点的接收、发送 BP的输出端连接,室内发送器调整为与接收 频率相应保证可靠接收,确保

48、设备通路及设备良好。3.4 主轨道内用0.15。的分路线分路时,接收器“接入1”插孔测试电压不大 于140mV接收器“接入2”插孔测试电压不大于700 mV在调谐区内发送调谐 单元处用0.15。分路线分路时,接收器“接入 2”插孔测试电压不大于150mV 3.5所有轨道区段调整完毕,轨道继电器正常工作后,可随着列车实际运行,观 察相应的信号显示和轨道占用情况。3.6开通验收试验1)区间通过信号机和轨道区段联锁试验及测试。2)主灯丝断丝报警试验。3)站间联系电路试验及测试。4)室内移频设备联锁试验及测试。5)灯光转移试验。6)发送器N+1试验及测试。7)接收器1+1试验及测试。8)接收故障、移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