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_第1页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_第2页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_第3页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_第4页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3/131 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细菌的分布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江河、湖泊、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空气中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海洋、土壤、空气中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细菌存在。在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细菌存在。在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以及与外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界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大量细菌存在。也有大量细菌存在。2021/3/132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1、土壤、土壤2021/3/133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021/3/134一、细菌在自然界的

2、分布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2、水、水2021/3/135 建议建议:不要引用生水不要引用生水!2021/3/136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3、空气、空气2021/3/137 2021/3/138 请思考请思考: 我们现在上课的教室中有没有细菌我们现在上课的教室中有没有细菌?哪哪些地方存在细菌些地方存在细菌?2021/3/139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正常人体的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正常人体的血液、内血液、内脏、骨骼、肌肉脏、骨骼、肌肉等部位是无菌的。等部位

3、是无菌的。2021/3/13102021/3/1311三、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三、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一)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 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称为正常称为正常菌群。菌群。2021/3/13122、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n生物拮抗作用生物拮抗作用n营养作用营养作用n免疫作用免疫作用n抗衰老、抗肿瘤作用抗衰老、抗肿瘤作用2021/3/13131.生物拮抗: 正常菌群与粘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在定植处形成一

4、层生物膜,对机体起占位性生物屏障作用。其机制是寄居的正常菌群,通过空间和营养竞争,以及产生代谢产物抵制病原菌定植或将其杀死。抗生素使用不当将会破坏这一保护作用,引起病原菌的侵入2.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在生命活动中,能影响和参与人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如肠道正常菌群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能合成维生素B和K被宿主吸收。所以,长期使用抗生素时,可抑制某些肠道杆菌生长,出现维生素缺乏,应与补充。此外,正常菌群还参与人体的胆汁代谢、胆固醇代谢及激素转化等过程2021/3/13143.免疫作用:作为与宿主终生相伴的抗原库,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物质对具有交叉抗原组份的致病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和杀

5、灭作用。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实验发现,无菌动物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使之建立正常菌群两周后,免疫系统发育与普通动物一样4.抑癌作用:动物实验发现在致癌剂作用下,无菌大鼠比普通大鼠的癌症诱发率高2倍。正常菌群的抑癌作用可能是其能将致癌物质转化为非致癌物质,此外与其激活巨噬细胞活性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5.抗衰老作用:肠道双歧杆菌有抗衰老作用。健康乳儿肠道中的细菌约80%是双歧杆菌,成年后这类菌逐渐减少,老年后产生有害物质的芽胞杆菌类增多。机体吸收有害物质后,加速机体衰老。正常菌群可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能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的损伤,有抗衰老作用2021/3/13153、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6、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在特殊情况下能引起在特殊情况下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疾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2021/3/1316 致病条件致病条件 引起机会感染常见的条件或因素引起机会感染常见的条件或因素: 2021/3/13174、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n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改变类、数量和比例发生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称为菌群失调。去平衡称为菌群失调。n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症:由于严重的菌群失调引起了由于严重的菌群失调引起了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则称为

7、菌群失调症。则称为菌群失调症。2021/3/1318第二节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n消毒消毒: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n灭菌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的繁殖体及芽胞)的方法。非病原菌的繁殖体及芽胞)的方法。n无菌无菌:物体上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物体上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n无菌操作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技术。n防腐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2021/3/1319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

8、菌法热力灭菌法 紫外线与电离辐射灭菌法紫外线与电离辐射灭菌法 滤过除菌法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灭菌法超声波灭菌法2021/3/1320(一)热力灭菌法(一)热力灭菌法n热力灭菌法分热力灭菌法分湿热灭菌湿热灭菌和和干热灭菌干热灭菌两大类。在同一温两大类。在同一温度下度下, , 湿热灭菌效果比干热灭菌好。这是因为湿热灭菌效果比干热灭菌好。这是因为: :(1)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强; (2)湿热中细菌易吸收水分,使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g水在100 时,由气态变为液态可释放出529cal的热量)2021/3/1321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物理消毒灭菌

9、法高温杀灭細菌高温杀灭細菌焚烧焚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最彻底的灭菌方法烧灼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干烤干烤-加热加热160-180 2小时小时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红外线红外线2021/3/1322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 焚烧与烧灼焚烧与烧灼:用火焰直接把微生物烧死。此法彻底可靠。适用于接种针、环、试管口及废弃的物品或尸体。2021/3/1323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 干烤干烤:加热至1601702小时可达到灭菌的目的。此法适用于玻璃皿、金属用具等的灭菌。电热鼓风干燥箱2021/3/1324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最有效的灭菌方法121.3、103.4kpa1

10、520分钟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水煮1005分钟(繁殖体)3小时(芽胞)流通蒸汽消毒法流通蒸汽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间歇蒸汽灭菌法法水蒸汽1001530分钟(繁殖体)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较低的温度(6130分;71.71530秒)杀灭致病菌2021/3/1325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同一温度下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原因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湿热的蒸汽有潜热2021/3/1326(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n压

11、力压力103.4KPa(1.05Kg/cm2)n温度温度121.3 n时间时间15-30minn效果效果杀灭包括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杀灭包括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n应用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2021/3/1327(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n100 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n杀死芽胞需一至数小时。n如在水中加入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增强杀灭芽胞作用,同时又可防止金属器械生锈。2021/3/1328(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流通蒸气法流通蒸气法: :温度不超过温度不超过100,1530分钟分钟, ,可杀死

12、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细菌的繁殖体。 间歇灭菌法间歇灭菌法: :把流通蒸汽加热的物品放置把流通蒸汽加热的物品放置3737温箱过温箱过夜夜, ,使其中芽胞发育成繁殖体使其中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次日再经流通蒸汽加热次日再经流通蒸汽加热, ,如此三次。如此三次。2021/3/1329(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保持物品中所需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生物、保持物品中所需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61.1-62.8 30min或 71.715-30s。主要用于主要用于牛乳、酒

13、类、饮料等食品的消毒。牛乳、酒类、饮料等食品的消毒。2021/3/1330二、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灭菌法二、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灭菌法1 日光与紫外线日光与紫外线原理原理: :紫外线波长在200300nm,具有杀菌作用,以265-266nm杀菌力最强。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 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杀菌特点杀菌特点: :(1)穿透力弱(2)杀菌效果和照射时间距离、强度有关。有效距离为23m,照射时间12h。(3)对眼睛角膜和皮肤有损伤作用。应用应用: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如手术室、病房)2021/3/1331二、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灭菌

14、法二、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灭菌法2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n包括高速电子、包括高速电子、射线和射线和射线等射线等n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n常用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常用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亦可用于食品、药亦可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消毒或灭菌。品和生物制品的消毒或灭菌。2021/3/1332辐射杀菌法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紫外线杀菌机理杀菌机理:波长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用,其中其中265266nm最强最强干扰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的复制与转录紫外线穿透力较弱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15、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特特 点点:应用范围应用范围: 空气消毒空气消毒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2021/3/1333杀菌机理杀菌机理:应用范围应用范围: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高速电子、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射线和 射线射线产生游离基产生游离基,破坏破坏DNA。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食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食品的消毒不破坏其营养成分2021/3/1334三、滤过除菌法三、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滤菌器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含有微细小孔, ,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

16、 ,大于其孔径的细菌等大于其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颗粒不能通过。n常用滤器常用滤器:薄膜滤器、玻璃滤器、石棉滤器薄膜滤器、玻璃滤器、石棉滤器n特点特点:只能除去细菌只能除去细菌,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L型细菌。型细菌。n应用应用: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的除以及空气的除菌。菌。2021/3/1335 干燥法干燥法 低温法低温法 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常用常用作保存菌种。作保存菌种。 冷冻真空干燥法冷冻真空干燥法 是目前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是目前保存菌种最好的方法。四四 其

17、他物理抑菌或杀菌方法其他物理抑菌或杀菌方法2021/3/1336n n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防腐剂对人体组织 都有危害,所以只限于外用或环境消毒。 局限于局限于: 1、体表(皮肤、粘膜、伤口的消毒) 2、手术器械消毒 3、排泄物及周围环境的消毒 二、 化学消毒灭菌法2021/3/13371.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如如酚类(高浓度酚类(高浓度)、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等)、醇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等; ;2.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 ,破坏蛋白与核酸的破坏蛋白与核酸的基团基团, ,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低浓度)如某些氧化剂、重金

18、属盐类(低浓度) ; ;3.3.损伤细菌的细胞膜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如酚类(低浓度)、表面如酚类(低浓度)、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活性剂、脂溶剂等。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机制机制2021/3/1338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n 消毒剂消毒剂微生物微生物 环境环境性质性质 浓度浓度数量数量种类种类有机物有机物温度温度酸碱度酸碱度作用时间作用时间2021/3/1339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用途及作用机制(一)种 类常用浓度用 途作用机制1.酚类 石炭酸2.醇类 乙醇3.重金属盐类 硝酸银4.氧化剂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5.卤素 氯 漂白粉 碘酒3%-5%70%-75%1%0.1%3%0.2-0.5ppm10%-20%2.0%-2.5%器械、排泄物消毒皮肤、体温计消毒新生儿滴眼皮肤、尿道、蔬菜、水果消毒创口、皮肤粘膜消毒饮水及游泳池消毒地面、厕所与排泄物消毒皮肤消毒 蛋白质变性损伤细胞膜,灭活酶类 蛋白质变性凝固、干扰代谢 氧化作用,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灭活酶类 氧化作用,蛋白质沉淀2021/3/1340种 类常用浓度用 途作用机制6.表面活性剂 新洁尔灭7.染料 龙胆紫8.醛类 甲醛9.酸碱类 醋酸 生石灰0.05%-0.1%2%-4%10%5-10ml/m加等量水蒸发按1:4-1:8配成糊状外科手术洗手,皮肤粘膜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