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除马蜂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_第1页
摘除马蜂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_第2页
摘除马蜂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_第3页
摘除马蜂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除马蜂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夏秋季,马蜂活动频繁,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百姓不胜其扰,纷纷报警。作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官兵,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上积极响应,走在前列,帮助群众摘除马蜂窝,消除百姓心头之痛,赢得了广泛赞誉。摘除马蜂窝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危险和艰辛,而且近年来消防部队承担包括摘取马蜂窝之类的各种社会救助任务日益繁重,特勤二中队今年以来,已经受理了将近 50 起摘取马蜂窝的救助任务。近年来,全国各地消防部队因为民摘取马蜂窝受伤的事例不在少数,包括四川、河南等总队都有出现过战士在排除马蜂威胁的过程中不幸牺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省。今天本人结合多年来参加

2、此类救助的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xx 的习性马蜂属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 (Vespidae),通常被叫做黄蜂或者马蜂,为捕食性昆虫,含有神经性或血液性毒素。常见的马蜂有两种:一种红黄或红褐色,俗称长脚马蜂,体长约 20 毫米,飞行时两条长腿拖在后面;另一种为黄色,体长,有许多黑斑或黑色条,俗称 “小马蜂 ”。人被马蜂蜇后,轻则红肿发烧,重则休克致命。民间有 “十只马蜂蜇死一头牛 ”之说,可见马蜂毒性之强。俗语所谓 “捅了马蜂窝 ”,指的就是这种可怕的蜂。马蜂体型大小不一,但多比蜜蜂要大,体表多数光滑,呈各色花斑。上颚发达,好鸣叫,喜蜇人。马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过集体生活

3、。蜂巢通常为吊钟形或层状形,一般筑巢于树梢或悬崖 ,居高临下,成熟的马蜂窝一般的直径在 40-50 厘米左右,重量约三到四公斤,马蜂少则数百只,多则数千只。马蜂的夜间视力极差,也不爱动,除了哨兵之外都躲在窝里。蜇人的是工蜂,为马蜂群里最基层的成员。1、营巢:马蜂一般选择在冬暖夏凉、温湿度适宜的场所营巢,如隐蔽的草丛、树洞或屋檐下,蜂巢呈球形。通常在 7 月上旬至 8 月上旬迁移到荫凉的树洞或土洞中进行第二次营巢,这次营巢使蜂巢迅速扩大,而且蜂数也急剧增加。1 / 52、出勤:马蜂多出现在晴天的早晚,阴天、多云或雨后则整天在蜂场活动。夏、秋两季每天出勤通常都有两个明显的高蜂,夏季在 5 时 30

4、 分和 16 时 30 分前后,而秋季则推迟 1 小时左右。马蜂在 18以下、 35以上时则活动减少, 2330是马蜂生存的最适宜温度。3、捕食:马蜂常盘旋于蜂场上空俯冲追逐猎捕蜜蜂、飞蛾等小型昆虫,捕杀后咬下胸躯做成肉团哺育幼虫。几只马蜂就可以将蜜蜂群巢门封闭,使出勤蜂销声匿迹。严重时马蜂还可以结伙将巢门咬开,直接闯入蜂群内捕杀蜜蜂。4、马蜂迷恋 “城市生活 ”,居民住宅楼成 “案件 ”高发地随着筑巢条件的不断变化,马蜂筑巢的地点也是越来越多,城市草坪的大面积铺设,使马蜂筑巢的习惯从大树转向了居民住宅。马蜂吃昆虫尸体,也很喜欢甜食,因此在不少菜市场周边都可以发现有马蜂窝。至于马蜂为什么喜欢在

5、城市居民住宅区安家,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甜食类生活垃圾多;第二、住宅的阳台、屋檐遮风挡雨,适宜马蜂居住和繁殖。一些学校 (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 )、医院、工厂企业、宾馆、政府机关等人群活动场所,都出现了马蜂的踪迹。二、摘除马蜂窝的危险性1、xx 毒性大,容易被蛰伤由于马蜂毒性大,在摘除马蜂窝的过程中,如果未加以防护或者防护不到位,都可能导致马蜂的群体性攻击,给救助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周围官兵和群众,造成不良影响。2010 年 9 月 1 日,河南林州市公安消防大队在铲除一巨型马蜂窝时, 22 岁的战士杨波,因防蜂服面罩被树杈划开长 10 余厘米的口子,马蜂从破损处侵入,面部不幸

6、被严重蜇伤,后经抢救无效牺牲。2、高空作业,危险性大2 / 5马蜂窝一般建在高处,如树枝下方、屋檐下方、窗檐下方、空调主机下方,甚至有的建在抽油烟机内部,这些部位低的有两三米高,高的有六七层楼高。摘除过程中,须登高作业,且有的地方无处下脚,无物可依,稍有不慎,将会导致救助人员从高空坠落。三、处置程序及措施消防官兵帮助群众摘除马蜂窝,是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如何将好事做好,需要灵活根据现场情况,科学制定处置程序和措施。(一)接警出动选择适宜的出警时间。一般来说,我们受理摘除马蜂窝的救助任务后都不选择立即处理。根据马蜂的习性,我们一般都应该将摘除马蜂窝的时间选在晚上。因为,马蜂在晚上这段时间

7、基本都归巢,有利一举歼灭;另一方面马蜂在晚上的视力较弱,活动能力较差,对人的攻击能力相应减弱。将可能用到的器材装备带齐,如登高用的六米拉梯、九米拉梯、挂钩梯、单杠梯等,防护用的防蜂服、简易防化服、空气呼吸器面罩、隔热服、胶靴等,安全防范用的安全绳等。(二)现场侦查消防官兵到场后,带队干部要立即带人在群众的带领下,深入现场进行侦查,弄清蜂窝的位置,周围的地形、地物,上下左右的房间及窗户开启情况。根据侦查情况,科学合理制定摘除方案。(三)个人防护方案制定后,一般明确 2-3 人进行作业,作业人员必须加强个人防护,身上穿着防蜂服,脚上穿着胶靴。没有防蜂服的,可用隔热服或简易防化服代替。穿简易防化服时

8、,头部可戴隔热服的头盔或戴上空气呼吸器的面罩。如果马蜂窝位置比较高,作业人员需要出窗作业时,腰部必须系上安全绳,以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四)疏散群众3 / 5为确保安全,严防马蜂蛰人,作业前应劝说群众不要围观,疏散到 50 米开外的地方。周围建筑物的门窗应关闭严实。(五)实施作业摘除马蜂窝常用的方法有火烧、喷药剂灭杀,也有使用高压水枪喷射。对于农村旷野、山区、大树下的马蜂窝,周围人员少,可采用火烧、高压水枪喷射。对于城市街区、居民家庭附近、人员密集地方的马蜂窝,喷药剂灭杀效果较好。对于高度不超过梯子高度的马蜂窝,可通过六米拉梯、九米拉梯、挂钩梯、单杠梯等登高,先用药剂喷杀,然后将其摘除,装入编织

9、袋内。对于位置较高,如 2 层以上楼层窗檐顶部,需要站在窗沿上作业的,应用安全绳将作业人员腰部系紧,两名官兵在室内拉紧安全绳,然后作业人员用药剂喷杀,将其摘除。对于位置比较隐蔽,如飘窗窗檐下方、空调主机下方,或者窗户高度较高,伸手够不着,或者业主不在家,不能从最近处窗户进行作业的,只有从高处通过安全绳慢慢将作业人员放下,待到马蜂窝位置处,用药剂喷杀,将其摘除。四、注意事项(一)个人防护要到位不论火烧、喷药剂灭杀还是使用高压水枪喷射,作业人员务必加强个人防护,从头到脚全身防护,头部、手部、脚步、脖子往往是防护中容易忽略的部位,应特别注意。高空作业,攀登梯子时,务必站稳。高空出窗作业,腰部必须系上

10、安全绳,并检查绳子安全性能,检查绳子有无摩擦部位,受摩擦部分必须垫上垫布。协助人员也要加强个人防护,如扶梯人员、拉安全绳的人员、前方指挥人员,只要距离马蜂窝较近,身体部位暴露在室外的,都要加强防护,以防马蜂蜇伤。为确保安全,前方人员应越少越好, 2-3 人为宜。作业时,作业人员出窗后,应尽可能将窗户关上,只留下一点缝隙以便安全绳穿过。4 / 5(二)周围群众要疏散。摘除马蜂窝时,群众都爱凑热闹,为防止马蜂伤人,应将周围群众进行疏散,疏散的越远越好。应提醒周围住户,将房间的外门窗关严。作业时,尽可能使用灭害灵等药剂进行喷杀,喷杀时间要充足。(三)群众工作要做好。摘除马蜂窝过程中,需要群众提供灭害

11、灵、编织袋等物,需要向外疏散,有时需要从相邻群众家中出窗作业,在向相关群众提出相应要求时,要耐心细致,将理由说清,情况说明,以取得理解和支持,要尽可能请报警人、当事人、物业部门协助做好相关工作,以防群众不理解,发生争执。(四)火烧时防火工作不可忘采用火攻摘除马蜂窝时,应对周围进行认真观察,看是否有大量可燃物品,同时做好消防车出水的准备,以防用火不慎,引燃树木、荒草。城市街区、居民家庭、人员密集地方的马蜂窝,严禁用火烧方法。(五)蜇伤后要科学积极救治消防队员在摘除马蜂窝的时候遭受马蜂的攻击是正常的事情,在不小心惹起马蜂袭击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反击,一定要原地趴下,或跳入水中,同时用衣物保护好头部颈部。如果现场人员被马蜂蜇到,要切记以下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