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桥人工湿地系统介绍_第1页
新海桥人工湿地系统介绍_第2页
新海桥人工湿地系统介绍_第3页
新海桥人工湿地系统介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輔大景觀系景觀設計於人工溼地的應用2008/10/27集合地點:新海橋人行陸橋下集合地點:新海橋人行陸橋下(板橋側)如何去:從新莊方向走新海橋人行步道過來即可,機車可停在新莊老街。新海橋車多,務必注意安全,互相照顧。攜帶物品:筆記本和筆,望遠鏡和相機方便觀察記錄,看情況攜帶雨具或遮陽工具。輔大景觀系景觀設計於人工溼地的應用2008/10/27新海橋人工溼地系統介紹A. 環境背景該工程係由台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主辦開發新海橋人工溼地工程,共分兩期,工程地點位於台北縣板橋市新海橋附近右岸。第一期工程西接新海抽水站排水渠道,南側為環河道路及河堤綠美化公園及腳踏車道,北臨大漢溪,東側則為新海抽水站,可利

2、用之河灘地約12公頃,濕地之南側為既有之河灘地綠美化空間,西側為清潔隊之垃圾車停車場與台北縣政府設置之休閒設施。B. 系統處理流程新海橋所收集之污水經收集系統至人工溼地詳細之處理流程為抽水井計量槽水生經濟作物 處理塘埤塘溼地生態 處理塘挺水性水生植物 處理塘生態系統 處理塘、最後透過漫地流處理 程序將處理過的水重新放流至大漢溪。其工程內容主要包括:進水井、人工溼地系統、放流井、生態池及其他景觀設施等工程施工及後續操作維護相關工作。處理單元功能說明一、密植挺水性水生植物,形成高覆蓋度的環境,營造為低溶氧、多密植區 (I)生物擔體的水域空間。三段式(水田濕地 )二、以物理性的吸附、過濾,生物性的無

3、氧消化為主,培養硝化菌成人工濕為優勢菌種。地開放水域一、密植沈水性水生植物,以營造高溶氧、多生物擔體的環境。(埤塘濕地 )二、以物理性的沈降 ,及生物性的好氧消化為主 ,以及硝化作用為主。密植區 (II)一、密植挺水性水生植物,形高覆蓋度的環境,營造低溶氧、多生物輔大景觀系景觀設計於人工溼地的應用2008/10/27(草澤濕地 )擔體的水域空間。二、以物理性的沈降、篩除,及生物性的無氧消化為主,以及脫硝作用為主。一、以維管束水生植物為優勢群落組成的生態系統,利用系統內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機制,將污染物移出系統外。生態處理塘二、濕地水體有效率地降解、移轉有機物,將廢水中的污染物質轉化為無害的副產物,進一步吸收營養鹽成為初級生產力。新海橋人工溼地第一密植區剖面圖輔大景觀系景觀設計於人工溼地的應用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