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体建筑毕业方案设计_第1页
某综合体建筑毕业方案设计_第2页
某综合体建筑毕业方案设计_第3页
某综合体建筑毕业方案设计_第4页
某综合体建筑毕业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综合体建筑毕业方案设计建筑学建筑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设计思想xxxx大学城中心区c7地块用地范围及外部条件图xxxx大厦项目设计招标文件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本小区位于xx省xxxx市xxxx水库南侧,所处区域为xxxx市划定的新区,交通环境便利,用地条件平坦。小区用地基本呈长方形,南侧临城市道路,北侧是已建成的别墅小区,用地内地势起伏平缓,无较大高差,适宜建设活动开展。用地南侧临xxxx市高隆湾,直线距离为1.5公里左右。二 项目概况2.1 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中心区C7地块,北区为仙林中心区的商务办公用地,东侧为湖面及环湖绿色开放空间,西侧学子路是贯穿整个仙林大学城中心

2、区的南北向主干道。2.2 项目内容拟建xx大厦为商务办公、酒店、商业综合性项目,地上部分六层,地下部分二层。用地面积10650平方米,建筑面积3215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018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063平方米。三 功能分析及布局3.1 方案简介本设计着力体现中建集团作为国有大型公司的企业形象,注重与场地周边环境的衔接,着力营造符合本地域的文化风采,与整个仙林大学园区相融合。建筑形体简洁明快,体现简约、现代的设计理念匹配中建集团的企业理念。突出建筑体量的雕塑感,大部分房间面向湖面景观,充分体现出地块的自然优势,并与对岸及周边的建筑形成呼应。3.2 功能分区 本方案南侧为酒店部分,设

3、置餐饮、会议、康乐、客房等主要功能。一层除餐饮、会议外还设置400人多功能厅一座。北侧方形主楼为办公部分。地下一层主要为商业,地下二层设置地下停车场。总体分区明确,互不干扰。3.3 规划布局地块南侧设置主出入口兼做办公入口,沿学子路设置次入口,将酒店入口设置在场地内侧与景观通道结合,利用景观形成人流导向,沿学子路结合景观设置布置多个下沉庭院, 均与商业入口结合。3.4 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结合道路沿线色彩控制界面,周边环境及建筑功能与体量等按照仙林新市区建筑色彩控制引导规划导则I-4地块一级色彩控制区的要求进行控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四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结构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

4、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和规程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5009-2001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GB50011-20011.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1.5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1.6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J220-20022.的主要内容 详见报告书3.采用的设计荷载 3.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商场 3.5KN/M2 走廊、楼梯 2.5KN/M2消防楼梯 3.5KN/M2 健身房 4.0KN/M2 客房、卫生间 2.0KN/M2办公室

5、、会议室 2.0KN/M2 阳台 2.5 KN/M2电梯机房 7.0 KN/M2上人屋面 2.0 KN/M2未尽说明处,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013.2拟建场地基本风压(50年一遇) 0.40 KN/M23.3拟建场地基本雪压(50年一遇) 0.65KN/M2二 设计说明1.概况:详见初设报告“建筑篇”2.设计结构的安全等级及标准 2.1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拟建场地类别参地质报考书。 2.2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 丙类;建筑防火等级为一级。 2.3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架

6、为三级。三 结构设计说明:1 基础设计1.1本工程地质报告尚未提交,基础方案待地质报告尚提交后确定。2 结构选型 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砼采用C25-C30,结构构件截面根据平面确定后计算给出。3 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3.1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 、柱 C25 C30,高层部分采用C30以上混凝土, 具体根据计算结果确定。3.2钢筋选用:梁,柱:主筋HRB400;箍筋:HPB400;强电设计一、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整个工程的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系统、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其中供电设计分界线在高压进线开关柜处,高压进线电缆之前(包括进线及电缆头)为供电单位设计,以后为我院设计。

7、二、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想。2、本院建筑、结构以及其他设备工种提供的设计资料。3、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2-90;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67-2006;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0016-2006; 汽车库建

8、筑设计规范 JGJ 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三、供电系统1、负荷分级: 主要负荷有:照明、空调、电梯、水泵、锅炉用电、厨房用电、各弱电设备等。其中经营 及设备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宴会厅、餐厅、厨房、康乐设施、 门厅及高级客房照明、主要通道等场所的照明用电,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消防电梯、主要客梯用电、生活水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排污泵等为一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本工程总设备安装容量为2700W,总计算视在功率为3000KVA,其中一级负荷计算视在功率为500KVA,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为30KW。2、供电电源: 对

9、一级负荷为二路电源供电,所有三级负荷为一路电源供电。本工程由市电提供二路电源,电源从何处引来由供电单位确定。另外,自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功率为800KW,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采用UPS电源作应急电源,EPS为应急照明备用电源。二路外来电源电压均10KV,电缆引进,二路电源分别同时供电,高压侧不设联络,低压侧互为备用(部分负荷)。 3、供电系统:在本建筑地下一层设一座变电所,设高压配电、低压配电、应急配电、值班、柴油发电 机房等。二路外来电源电缆引入变电所后,经高压配电分别接至四台变压器,其中二台变压器(2X800KVA)为照明用电及部分动力用电,另二台变压器(2X800KVA)为动力与

10、空调用电。经变压器降压至380/220V后配电至各用电负荷,低压侧母排设联络开关,当一路电源故障停电时,低压侧的重要负荷通过ATS装置自动切换至另一路电源,继续保持供电,此时柴油发电机自动起动但不供电,当二路电源均故障停电后,才由柴油发电机供给各一级负荷和部分二级负荷用电。二路外来电源的计量装置设在高压侧,每台变压器的低压侧母排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功率因数不低于0.9。四、低压配电系统1、消防用电设备等一级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并设有自投自复装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消防配电设备设有明显标志。2、配电干线选用YJV-WDZ

11、RYJV-1KV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沿防火桥架从配电室至强电井,在电井中明敷。消防动力配电干线选用NH-YJV-1KV耐火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应急照明支线选用NH-BV耐火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普通照明支线选用ZR-BV阻燃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所有支线均穿金属管沿墙及楼板暗敷。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暗敷时,保护层厚度须大于30mm,明敷时应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导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照明回路、插座回路由不同的回路供电。五、电气照明系统1、各区域照度标准确定如下:总服务台: 300LX中餐厅: 200LX

12、西餐厅: 100LX商场: 300LX办公、会议 300LX弱电机房: 500LX车库、通道 75LX洗衣房 200LX走廊 75LX2、应急照明本工程除了设置一般照明外,另设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包括应急备用照明和应急疏散照明,在总服务台、电话总机房、消防安保及BAS中心、各计算机房、高级套房、走廊、电梯厅、楼梯、柴油发电机房、变电所、宴会厅等重要场所均应设应急备用照明。各楼梯口、疏散口、疏散走廊均应设应急疏散照明。六、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系统1、建筑物防雷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MEB) 等装置。2、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 -S接地形式,零线自在变电所作重复接地

13、后,PE线与N线严格分开,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当绝缘破。七、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1、本工程中消防、动力负荷等公共用电负荷在地下一层配电室集中设置防火剩余电流监控探测器,漏电报警电流设为300mA。2、报警主机通过监控探测器检测线路漏电电流、过电流等电气性能,当被保护线路中被检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出报警信号,指示出报警部位,显示出测量结果和故障报号,并具有报警记忆与查询功能。3、本系统采用总线制系统,通过RS485通讯总线将各配电箱内监控探测器连接至报警主机,主机采用嵌入式控制系统,能发出报警和控制信号,显示报警位置,具有储存记忆功能,采集各探测器检测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报警主机设置

14、于消防控制室。弱电方案设计 一、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GB5020094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版) 2、建设单位对该建筑使用

15、功能、弱电设计标准的要求。 3、建筑工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总图及资料。 二、设计范围 本次方案弱电设计内容为:有线通信、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紧急及背景音响广播、火灾报警、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等有关系统。其余所列内容均为智能化系统设计,供业主参考。 三、设计内容1、通信网络系统: (1) 有线通信系统 宾馆、办公电话线缆由电话总机房引来。电话用户(包括直线、分机等)分别分布在各层各个客房、机房、服务台、办公、娱乐、多功能厅、餐厅、商铺等处。 每套标准客房内配设1门内线电话,安装电话用户出线盒3个;每套套房内配设1门内线电话,安装电话用户出线盒4个;餐厅、办公室、娱乐、多功能厅、大堂总台

16、、商场等根据需要配设直线或内线电话及出电话用户线盒。 (2) 无线通信系统 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在宾馆区域需设置DECT数字无绳电话系统设备(微小区小型收发基站),系统与主楼宾馆数字程控用户小交换机联网使用。 楼内移动通信中继传输系统 为了解决外界无线电波在整幢建筑物(地下层及地上各层)内可靠传播,并提高移动电话手提机通信传输的质量,需设置3套分布式移动通信中继传输系统,以支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GSM和CDMA系统的通信。 微小区BP机通信中继传输系统: 在宾馆各楼层内采用1套分布式BP机发射天线设备,主干线缆由宾馆主楼引来。 综合布线系统:在宾馆、办公信息通信布线系统采用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主干

17、线缆由主楼宾馆电话机房引来。语音主干线采用3类(或5类)大对数非屏蔽铜芯对绞线缆。水平子系统中配线架及线缆均采用6类非屏蔽4对铜芯对绞线缆。光缆主干线采用12芯光纤线缆,供传输数据信号使用。6类信息出线盒安装在各层各个客房、机房、服务台、办公、娱乐、多功能厅、餐厅及等处。 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系统: 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考虑了用户终端的需求。系统为5860MHz双向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主干线缆由主楼宾馆电视机房引来。电视用户终端分别安装在各层客房、办公、娱乐、多功能厅、餐厅、商场等处。 每套标准客房内安装1只电视用户终端出线盒;套房内安装23只电视用户终端出线盒;餐厅、办公室、娱

18、乐根据需要安装电视用户终端出线盒。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卫星电视信号经主楼宾馆电视机房卫星前端接收设备后,送至双向有线电视网络中,供有线电视用户收看。 VOD点播系统: 拟设置VOD点播处设置点播设备,信号由主楼宾馆VOD点播系统传来。 紧急及背景音响广播系统: 客房可接收5个节目,其中:2个为本地的无线电台广播、另3个为通过激光唱机,磁带卡座或电唱盘播放的音乐节目,广播人员可选择其中的4个进行播放。每一客房内配设扬声器1个及节目选择/音量调节器1只(内安装强切继电器),扬声器安装在床头柜内,节目选择/音量调节器则安装在床头柜前的控制面板上。在宾馆及辅楼设置背景播音设备,扬声器室内采用3瓦(或6

19、瓦),室外采用(防水型)20瓦。室内扬声器分别安装在商场、多功能厅、餐厅、娱乐、电梯轿厢、公共走道以及地下室等处。所有广播信号由大楼底层消防安保控制中心引来。平时作舒适的背景音响广播,当有紧急事故(如火灾、爆炸、地震等)发生时可自动或手动切换至紧急广播状态,以便及时疏散人群。 场景音视频系统:在各层餐厅、大堂、咖啡酒吧等场所均设置1块现场多路控制面板,使用人员能在现场充分调用音视频主控系统中各类符合自身场景、视听舒适优雅的音视频信号,向现场播放。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宾馆、办公等设置计算机设备,信号由计算机机房引来,供宾馆住客及前、后台管理人员的电脑终端及POS机联网使用

20、。交换机可采用背板容量大,具有较高的容错性能,并支持多媒体技术传输交换。交换机采用100/1000M bit/s交换为主干,10/100M bit/s交换到桌面。2 计算机无线网络系统:在宾馆、办公需设置无线网络收发基站设备,客人可租用宾馆的无线IP网卡设备连接手提电脑上网使用。无线网络收发基站与宾馆客房计算系统联网(或与当地因特网联网)。 电脑咨询服务系统在宾馆一层大堂内设置1台超薄型液晶17英寸多媒体触摸式电脑显示屏系统。 3 智能卡管理系统:4 拟在宾馆、设置1套感应式智能卡(一卡通)系统,供住店旅客、管理人员手持智能卡在餐厅就餐、客房住宿(可采用离线式)、娱乐场所及商场等处的读卡设备(

21、含POS机)上使用,并与宾馆电子门禁系统及宾馆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联网。3、安全防范系统: 电视监控系统: 在宾馆、办公区域室内外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楼梯间交换通道、重要房间、机房及电梯轿厢及室外重要场所安装低照度黑白或彩色摄像机,对各处监视点的场面进行监视观察,并针对重要的场面进行录像存档。信号引至主楼宾馆安保控制机房。 防盗报警系统:在宾馆、办公区域主要楼道、办公、重要房间、库房及机房等处安装各自相对应的双鉴式报警器、手动或脚踏报警按钮、门磁报警器,报警信号送至主楼宾馆安保控制机房,报警信号与电视监控设备联动,同时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网。 电子门禁系统: 在宾馆楼层内各主要机房、重要库房等处安

22、装智能卡电子门禁系统,以防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系统可与智能卡管理系统(一卡通)联网。信号引至主楼宾馆安保控制机房。 警卫巡更系统:在宾馆、办公区域电梯厅、楼梯处,别墅外等场所均设置巡更记录点,供宾馆保安人员巡更视察时记录使用。 紧急求助对讲系统:只预留紧急求助对讲装置出线盒。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为了对建筑物内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调节,使各种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节约能源、节省人力及确保建筑物内环境舒适,新建附加楼配置智能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1 BA系统的总体要求2 在选择系统时,既要满足系统的开放性、通信协议的标准化、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满足将来发展需要的可扩性、

23、技术的先进性,又要考虑系统的实用性,选择合适的系统。系统软件采用开放性、标准化合模块化设计,界面软件采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具有方便的人机会话系统。系统的上级网络控制器发生故障时,现场的控制器能独立工作。系统有密码保护功能和系统断电保护功能。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操作站之间的网络采用以太网,TCP/IP通讯协议,传输速度为10Mbps。现场控制总线采用LonWorks协议。 BA系统的监控内容空调系统:对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空调设备及环境监测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控制。给排水系统:对生活水池与水箱、消防水池与水箱、给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进行监视、测量、控制。电梯、自动扶梯系统:对其运行状态

24、进行监视、控制及紧急状态报警。供配电系统:对变电所内设备和应急发电机组的进行状态进行监视、电能参数测量和故障报警。照明系统:对一些重要场所的照明及建筑物立面照明进行监视和控制。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火灾报警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指令信号由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屏发出。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楼层区域报警显示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类型的选择原则如下: 办公室、电子计算机房、走道、楼梯间、电梯机房等场所选用感烟探测器; 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地下汽车库等场所选用感

25、温探测器; 电缆夹层、控制室的闷顶内等场所设置缆式线型定温探测器。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并且尽量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大楼的底层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屏,对消防设备进行联动和监视:消防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及工作状态显示、手动/自动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 各类防火门、防火阀、排烟阀的控制及状态显示; 应急广播的程序控制; 电梯的控制和楼层显示; 火灾区有关部位的非消防设备(空调设备和风机等)电源的切除;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的控制。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合用,在火灾时在消防控制室能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器强制

26、切换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消防专用电话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消防专用电话由消防控制室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引来。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变配电所、主要通风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灭火机房控制室等设置消防电话分机。 6、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IBMS): 根据需求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对建筑物内相关的弱电系统设备进行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管理。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4-88)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6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设计7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二、给水系统设计1水源、水压初步考虑引二路DN150市政给水接口,供基地生活、消防用水。2用水量估算小区最高日用水量206.8m3/d,最大时用水量25m3/h。3给水系统1采用市政供水直接供水方式。2商场、酒店、办公均由市政供水,设有独立的水表计量。三、消防系统设计消防系统设计1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