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软恢复二极管新进展作者:日期:软恢复二极管新进展扩散型张海涛 张 斌(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厂)2201)双基区二极管(北京1021信箱4 0 2室,北京10?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扩散型双基区结构的快速软恢复二极管。二极管基区由传统的轻掺杂衬底基区N-与扩散形成的较重掺杂的N区(缓冲基区)两部分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软度因子提高到了1.0左右,较传统的P IN二极管有了较大改善。关键词:二极管 快速软恢复Ne w De ve lo pme nt o f So ft R e co v ery Diode: ?D iode wi th D oub 1 e Base Regi ons
2、b y the D iff u sionZh an g Haita o , Zha n g Bin(P ower E le ctro nics F a ct o ry of Tsing h ua U niversi t y) ?( P . O . Box.1021 , Be ij i ng, Chi na, Post Code:102 20 1 )Ab st ract: Th isp a perintroduces a fast and soft r ec ove rydi ode w ithdoub le ba s e region s b yd iffu s ion. The base d
3、es i g n o f the dio de c onsi stso f tw o regio ns :conventi onalligh tlyd oped sub s tra teN- and am or e h eavily dop e d re gion N (buf fering region)b ythe di ff usion.T heresult s of tes t i ndicatethat the reverser eco v erysoftne ss o f the di odes isincrease d t o abo ut 1.0,and i sm ore im
4、p rov ed than th e co nvention al PI Ndiod e.Key wo r ds:d iode,f ast, soft recovery?1引言?广泛应用于功率电路中的PIN二极管具有较高的反向耐压,而且在通过正向大电流密度的情况下,由于基区电导调制效应,正向压降较小。为了提高耐压,传统PIN二极管采用深扩散缓变结构,造成关断前存在着大量存贮电荷使得反向恢复时间延长;为了减小压降,这种高压二极管通常又需要设计成基区穿通结构,以减薄基区,从而使得反向恢复特性更硬,越来越不适应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了缩短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提高反向恢复软度,同时使得二极管具有较高
5、的耐压 ,在传统PIN二极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N型缓冲基区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即二极管的基区由基片的轻掺杂N衬底区及是采用外延工艺实现1。由于我室没有外延设备,国内虽有外延设备,但高阻厚膜外延的目前水平尚难满足大功率二极管的要求,因此我们决定尝试利用传统扩散工艺制作N缓冲基区结构,以期达到提高二极管反向恢复软度的目的。2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分析2. 1反向恢复过程分析?反向恢复过程短的二极管称为快恢复二极管(F ast Recove r y Di o d e)。高频化的电力电子电路要求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短,反向恢复电荷少,并具有软恢复特性。?所有的PN结二极管,在传导正向电流时,都
6、将以少子的形式储存电荷。少子注入是电导调制的机理,它导致正向压降(VF)的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有利的。但是当在导通的二极管上加反向电压后, 由于导通时在基区存贮有大量少数载流子,故到截止时要把这些少数载流子完全抽岀或是中和掉是需要一 定时间的,即反向阻断能力的恢复需要 ?经过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就是反向恢复过程,发生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定义为反向恢复时间(t rr )。图1为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的电流和电压波形示意图。上。即?(1) ?正向偏置,电流为正向电流。在图1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和电压波形示意图?其中,IRM为反向恢复峰值电流, VRM为反向峰值电压,Q R为反向恢复电荷,tr r为反向
7、恢复时间,这几个参数是器件设计及应用中十分重要的参数。从时间t=tf开始,已经导通的二极管加反向电压VR ,原来导通的正向电流IF以d i F/dt的速率减小。这个电流变化率由反向电压和开关电路中的电感决定,并且外加反向电压的绝大部分降落在电路电感当t=t 0时,二极管中的电流降至0。在这之前二极管处于 t0时刻后,正向压降稍有下降,但仍处于正向偏置,电流开始反向流通,形成反向恢复电流irrt 0到t1称为少数载流子存储时间ta,这期间,一部分内部储存电荷通过反向被快速抽出,二极管反向电流从零上升至其峰值I R M,P N结电压则略有一些减小但仍是正向的。由于二极管上的低电压,t a期间二极管
8、上功率损耗很小。然而 ,开关器件中的功率耗散很高,这是因为功率开关器件在承受电路满电压的同时,还承载了全部的二极管反向电流, 而t a期间二极管的反向电流是相当大的在tt1之后,空间电荷区开始建立, 少数载流子通过复合而消失,反向恢复电流迅速下降,下降速率为dirr /d t,在线路电感中产生较高的电动势,这个电势与电源电压一起加在二极管及与其反并联的功率开关器件上,所以二极管及功率开关器件承受很高的反向电压VRM从t1到t 2这段时间称为复合时间tb,测试标准规定,t 2由电流在0.9IRM与0.25 I RM处的连线在时间轴上的交点决定。从t 0到t2这段时间称为反向恢复时间trr, t
9、b与ta之比即为二极管的软度因子S。可见,t1之后二极管基区剩余越多的少数载流子,即复合时间tb越长,二极管的软度因子就越大。2 .2反向恢复参数分析通常用软度因子S ( S oft n e s s f act o r)来描述反向恢复的软硬特性:S兰=鱼=生-1(2 )反向恢复电流的下降速度 dir r /dt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若dirr /d t过大,由于线路存在电感L, 则会使反向峰值电压 VRM过高,有时出现强烈振荡,致使二极管或开关器件损坏。VRM与d irr /dt的关系如下。?VS )其中,L为电路总电感,VL附加感生电势。可以推导出di r r/dt、V RM I RM及Q
10、R与软度因子s的关系如下:dtdt(4 )5)2 =碗dt(6)?高二极管的软度因子S,可以显著减小反向恢复的dirr/dtt r r,如果软度因子S由目前的0.3提高到1.0,_则 dirrQR可以降低35%,这将大大提高功率器件及电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1 .上(7) ?由式37可见,提、丨R M及VRM例如,对于相同的反向恢复时间/d t和附加感生电势 VL可以降低7 0%,IRM和? 3 软度因子的影响因素由软度因子定义可知,它其实就是反映二极管在反向恢复的t b过程中基区少子因复合而消失的时间长短。所以,软度因子与少子寿命控制方法、基区宽度和扩散浓度分布、元件结构及结构参数等有密切的关
11、系。在空间电荷区扩展后的剩余基区内驻留更多的残存电荷,并驻留更长的时间将提高软度因子。2. 4提高软度因子的主要方法提高软度因子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择合适的少子寿命控制方法。在诸多少子寿命控制方法中扩金器件的软度因子较大,但漏电流大,高温特性差;而电子辐照器件软度因子最小,但高温特性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折中考虑。二是在二极管的结构设计上做文章, 能够提高软度因子的二极 管结构有多种,如自调节发射效率结构、凹形阶梯阴极短路结构、辅助二极管结构、外延二极管结构及外延 双基区结构等。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具有外延双基区双基区结构的二极管。3双基区二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双基区二极
12、管主要特点是它的基区由 N区和N区两部分组成,N-是原始硅片的轻掺杂衬底区,N区则为较重掺杂区,掺杂浓度高于 N-区,但远低于N+区。我们 称N基区为缓冲基区或缓冲层。N区通常用外延方法获得 ,我们为条件所限,采用了传统的扩散方法制作。?双基区结构可以显著改善二极管的软度,这是由于缓冲层的杂质浓度高于衬底的浓度,在反向恢复过程中使得耗尽区到达缓冲层后扩展明显减慢。这样,经过少数载流子存储时间之后,在缓冲层中还有大量的载流子未被复合或抽走,使得复合时间相应增加,从而提高了二极管的软度因子。为此,有两个条件需要满足:一是二极管的N基区必须足够窄,以保证额定电压下的空间电荷区展宽能够进入缓冲层;二是
13、缓冲层的浓度应适宜,浓度不宜过高,以保证缓冲层具有电导调制效应,但也不宜过低,以保证空间电荷区不会穿通缓冲层。?这种双基区二极管的横截面结构及浓度分布如图2和图3所示。?阳扱ppN图2致基区二跟骨酋构示資團團9现茎区二极管液恆分布示資團?二极管的阳极则由轻掺杂的P区与重掺杂的P +区镶嵌组成 ,该P P+结构可以控制空穴注入效应,从而达到控制自调节发射效率和缩短反向恢复时间的目的。P区和P+区的杂质浓度及结深主要考虑保证二极管不仅具有足够的反向阻断能力,而且在低电流密度下空穴注入效率低,大电流密度下才 有高注入效率。低的空穴注入效率使阳极侧注入载流子浓度下降,转入阻断状态时,PN结处较早夹断,
14、在规定电流换向速度d i/d t下,反向峰值电流小,同时,由于基区中性部分仍有较多载流子存在,使软度因子得到改善。二极管的阴极则与一般二极管相同,由重掺杂的N+区构成。4?实验方案及工艺流程?为便于实验比较,我们主要设计了4种实验方案:结构上分为双基区结构的二极管和普通结构的4种组合方案。4种方案采传统PIN二极管2种;少子寿命控制方法分为扩金和电子辐照2种。如此产生用了电阻率和片厚完全相同的原始硅片,除了传统PI N二极管没有N缓冲层外,其余的 P、P+、N等的扩散浓度和结深、以及工艺过程都完全一样,最终片厚也一样。?根据管芯的设计要求,制订双基区扩磷(N缓冲层) 磨片扩铝 (P)氧化,光刻
15、扩硼(P+)氧化 扩磷(N 扩金二极管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割圆烧结蒸铝退火磨角保护芯片测试封装成品测试5实验结果?对上述4种方案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了测试比对。测试条件如下:?在正向峰值电流I F M= 1 000A的条件下测试正向峰值压降VFM;在正向电流IF M= 80 A,反向电压VR=1 0 0V,正向电流下降速率 d 1 F/d t =4 0A/gs的条件下测试反向恢复时间trr以及反向峰值恢复电流IRM;并分别于室温及15 0C下测试反向重复峰值电压 VRRM= 0 0 0V下的漏电流IRRM。测试结 果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为多个样品所测数据的平均值,编号代表不同结构与工艺
16、的分类号,其含义如下:?1 双基区结构二极管,扩金控制少子寿命;2双基区结构二极管,电子辐照控制少子寿命;?3传统PI N二极管,扩金控制少子寿命;4?传统PIN二极管,电子辐照控制少子寿命。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岀,双基区二极管(表中1、2类)较传统PI N二极管(表中3、4类)具有较小的反向恢复时间、反向恢复峰值电流和di rr / d t,其软度因子也大大提高,但是它的正向压降略大,尤其是采用电子辐照控制少子寿命的二极管。而采用扩金方法控制少子寿命的二极管与采用电子辐照方法控制少子寿命的二极管相比较,扩金二极管具有较小的正向压降、反向恢复时间和反向恢复峰值电流,较大的软度因子,di rr /
17、dt也偏小,只是反向漏电流偏大,所以具有双基区结构的二极管最好选用扩金的方法 来控制少子寿命。表1双基区二极管的测试结果?分类编号样品数量(个)正向压降V FM( V)反向恢复时间trr( gs)软度因子 S=tb/ta 反向恢复峰值电流I RM(A) dirr/ d t (A/卩s) 漏电流IR RM(rrA) ( VRR M=2000V)反向恢软度d i rr /漏电流I RRM分类样品正向压复时间因子反向恢复d t(mA)数量降VFm峰值电流( Vrrm=2编号t rr ( gS= t b/(A / g(个)(V)I RM (A)000V)s)s)t a25C15 0C11 01 .881 . 21 .009 .415.60. 22 100252. 571. 240. 5514. 933. 90.176 53101.721.950.517.8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司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巩固)
- 2024-2025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能力提升)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满分必刷)
- 2025店铺雇佣合同模板
- 框架协议委托代理
- 民宿拍摄合同范本
- 2025综合承包建设合同
- 2025租房转让合同范本协议书
- 2025年钢材:一级钢项目建议书
- 2025店铺买卖合同样本
- 医院培训课件:《产前准备-为顺产做准备》
- 《管理学原理》(课件)
- 长城汽车2025人才测评答案
- 幼儿园法制教育讲座
- 河道的管理和防护课件
- 绿化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知识培训
- 技能人才评价命题技术规程
- 中职不等式的试题及答案
- 深信服aES产品技术白皮书-V1.5
- 浙江省金华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独立作业英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