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土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_第1页
散养土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_第2页
散养土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_第3页
散养土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散养土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精品文档】散养土鸡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发布日期:2014-03-08浏览次数:32916散养土鸡可利用和扩大鸡的活动空间, 使鸡群得到充分的运动,因此散养鸡十分活泼,切羽毛比圈养鸡有光泽,肉味也要比圈养鸡鲜嫩。 然而,就散养鸡目前的养殖情况来看,也存在一定盲目性。 为此,多年以来就如何满足散养鸡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更合理地选择适合当地的生态养鸡模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示范与研究。一、散养鸡“营养+风味”的阶段性管理方式“营养”是指在育雏阶段,以满足雏鸡营养需求为重点,给雏鸡饲喂合理的全价配合饲料。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

2、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该特点决定了雏鸡营养水平、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注重雏鸡的营养,加强本阶段饲养管理,是确保育雏效果的关键。“风味”是指在放养阶段,以提升鸡肉风味为重点,充分利用农户现有饲草料资源,适当配制一些成本较低的精料补充料, 主要靠鸡在山坡、草地等自然环境中自由采食各种昆虫、植物及种子,增加动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本阶段以降低饲料成本、加强运动、减少脂肪沉积、适当控制生长速度等手段为主, 注重培养土鸡特有的口感和风味,适应消费市场,提高养鸡效益1。二、育雏阶段的饲料配制和饲养管理(一)雏鸡全价饲料的配制实例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

3、了适合本地区农户使用的不同阶段雏鸡全价配合饲料,饲喂效果可完全满足品种需求,原料充足,价格合理,育雏期成活率可达95%以上。现已成为当地和周边农户选择的最佳育雏料之一。1.配方一。 (02周龄雏鸡料)玉米56.0 %,麸皮6.0 %,蚕豆4.65 %,黄豆粕20.0 %,菜籽饼3.0 %,胡麻饼3.0 %,鱼粉3.0 %,食盐0.35 %,预混料4.0 %。2.配方二。 (34周龄雏鸡料)玉米59.0 %,麸皮5.0 %,蚕豆4.65 %,黄豆粕19.0 %,菜籽饼3.0 %,胡麻饼2.0 %,鱼粉3.0 %,食0.35 %,预混料4.0 %。3.配方三。 (57周龄雏鸡料)玉米62.0 %,

4、麸皮6.0 %,蚕豆3.65 %,黄豆粕15.0 %,菜籽饼4.0 %,胡麻饼3.0 %,鱼粉2.0 %,食盐0.35 %,预混料4.0 %。(二)雏鸡饲养管理关键措施一个合理的全价配合饲料是育雏的物质基础,也是首要条件,但是,根据雏鸡生理特点,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也十分重要。把握好“两开”,做好“三控”和“三度”工作是育雏成败的关键。1.“两开”。 即雏鸡的开水和开食, 要采取先开水、后开食的原则。雏鸡出壳后还有一部分卵黄尚未吸收完,雏鸡饮水能加速这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饲喂雏鸡要做到:开食饲料以营养丰富、易消化、适口性强的全价配合饲料为宜,料槽要足,饲喂次数根据日龄增加逐渐

5、减少。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所以不能过食, 若过食则会引起消化不良, 造成消化道疾病,喂八成饱则可。2.“三控”。 即控制好鸡舍通风、光照和疾病的发生。(1)控制通风。 雏鸡群在高湿、高密度饲养的条件下,育雏舍内由于呼吸、粪便及潮湿垫料散发出大量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使空气受到污染。对鸡舍通风的目的在于排除鸡舍内有害气体和更换新鲜的空气,并使舍内相对湿度不致逐渐增高。正确的做法是:育雏期每天上午12点左右,将向阳面的窗户适当打开,让空气对流,窗叶成半开状态,防止冷风直吹雏鸡,开窗时间一般为1 h。 为防止舍温降低,通风前可先提高舍温12 ,通风完毕降到原来的舍温。(2)控制光照。 光照可促进

6、雏鸡采食饮水,增加运动,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预防疾病,提高生产性能。 雏鸡3周龄时,在晴天(气候比较暖和)的中午可把雏鸡放到舍外,晒太阳、运动12 h,这样既可促进雏鸡生长发育,又可促使雏鸡逐步适应自然环境。(3)控制疾病发生。幼雏个体小,抗病力差,一旦发生疫病,则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 因此,要搞好雏鸡的防病驱虫工作。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用0.01 %的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雏鸡的饮水, 进行胃肠道的消毒。 此外,进行一次预防性的球虫病防治,可选用驱虫净或虫克星等药物; 每天饲喂后将食具冲洗干净,并用消毒剂消毒;注意搞好育雏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垫料要勤换勤晒,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饲料、药物

7、要严格按标准饲喂,严禁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严防饲料中毒;若有病死雏鸡,应及时解剖、诊断、防治,做到有病早治,无病先防,病死鸡深埋或焚烧,严格消毒,彻底消灭传染源。3.“三度”。 即把握好温度、湿度和密度。(1)适宜的温度是养好雏鸡的关键。一般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13日龄为3435 ,47日龄为3233 ,7日龄后每周降23 ,直到20 为止,约经过6周时间,雏鸡就可以适应自然环境。(2)雏鸡舍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育雏舍内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宜雏鸡的生长发育, 比较理想的湿度为:第1周龄相对湿度为70 %75 %,第2周龄下降到65 %,从第3周龄开始,尽量保持在55 %60 %。(3)还要注意

8、雏鸡群的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因为密度与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着直接关系。 一般情况下是第1周时30只/m2,第2周时25只/m2,第3周时20只/m2,第4周时15只/m2,第5周时10只/m2左右。 另外,雏鸡的饲养密度还必须根据品种、季节、性别、鸡舍结构、通风条件和饲养方式等灵活掌握。三、放养阶段精料补充料的配制及鸡群管理方式(一)精料补充料的配制比例一般根据雏鸡生长情况、气候条件等决定开始放养的时间,一般在5周龄左右即可放养。 雏鸡进入放养阶段后,可通过1周的时间逐步将育雏全价饲料更换成自制的精料补充料。 补充料根据放养鸡可自

9、由采食到的营养以及农户自产的农作物、草料等现有原料,适当加入预混料等进行配制。 近年来,在当地北部山区,山地放养鸡示范基地,采用了以下补充料配制比例:玉米60.0 %,麦麸12.0 %,苜蓿草粉15.0 %,菜籽饼3.0 %,胡麻饼2.0 %,豌豆3.7 %,食盐0.3 %,预混料4.0 %。 放养期120 d,出栏体重达2 kg左右,放养期成活率达98 %以上。 养鸡纯收入平均1520元/只,效益明显。(二)生态散养鸡群管理方式利用荒山、野坡、林地、草场、果园等资源,根据条件实行农户散养和规模养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一是农户散养,即饲养混合雏鸡、公鸡饲养100 d左右作为土鸡出售,留下母鸡产蛋1个周期后淘汰,适合普通农户选用,不需要专门的饲养人员,家庭成员可兼顾完成,投资小,省力、方便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