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项目导入流程_第1页
新模项目导入流程_第2页
新模项目导入流程_第3页
新模项目导入流程_第4页
新模项目导入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模项目导入流程惠州市XX)实业有限公司Huizhou Silver Basis In dustrial CO.,Ltd.新模项目导入流程文件编号:QP-003版次:A/0制/修订 日期DCN NO.修订內容摘要页 次版本/ 版次总页 数制/修订审核批准2019-03-201首次发行1A/ 05文件编号QP-003共8页第2页目的规范新项目的导入程序,指引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向,满足客户项目开发进度及产品品质需求,使项目推向大批量顺畅生产,令公司实现营运目标。范围适用于惠州银宝山新实业有限公司所有新产品的导入。职责3.1 项目部:(项目部主管)321322新项目分配,并制定项目开发计划。负责组织

2、新项目前期产品结构及后加工工艺检讨评审/产品的排模。3.2.33.2.4负责生产物料的标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推行。3.2.5项目部成员进行奖金/绩效考核。3.2.6所有项目总协调,总负责。3.2 项目部(项目工程师/组长)3.3.1所有对内对外的技术及进度沟通窗口,项目领头人。3.3.2负责客户工程资料的索取,归档管理;客户需求DCN/EC限项目信息的宣导。3.2.83.3.33.3.43.3.53.3.63.3.73.2.93.3.103.3 注塑部主导成立PDT小组,并召开新项目导入会议(会签会议或E-MAIL会议)。负责外购辅料/专用塑胶原料/专用油漆及其他外协加工等物料打样安排,确认

3、,承认;负责安排开发各制程模治具。负责模具开发/修改进度跟进,修改模效果确认;各制程现场技术性指导及进度跟进。组织召开项目开发各阶段试模样品检讨 /喷油及装配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制程问题检讨,解决。负责开发中各阶段会议召开(如试产前 /量产前启动会议,试产后/量产后总结会议等)。负责开发中各阶段工程资料(如BOM产品2D/喷油区域图等)输入输出、受控、电脑归档;以及工程样板签发。协助项目部主管工作。(注塑工艺工程师/主管)指导各项目组员解决项目开发中疑难问题,新技术新工艺引进,攻关。3.3.1产品模具成型技术调试,出具成型试模记录表;参与试模样品检讨,并提出具体改善建议。3.3.2成型制程标准工

4、艺参数制定,SOP制作。3.3.3制程夹治具开发、制作、校验。3.3.4持续改善素材产品质量,提升产能,降低损耗。文件编号QP-003共8页第3页335负责注塑试模、试产品质异常处理及效果跟进。336负责注塑试模打样、试产跟进,物料输送安排。3.3.73.3.8协助项目工程师完成试模检讨。3.5 装配科(装配科长)负责对注塑部宣导项目信息,对作业人员的作业手法执行培训。3.5.13.5.2组装制程标准工艺参数制定,sopH作。3.5.3制程夹治具开发、跟进、校验。3.5.4持续改善产品组装质量,提升产能,降低损耗。3.5.5负责装配打样、试产品质异常处理及效果跟进。3.5.6负责装配打样、试产

5、跟进,物料输送安排。产品组装机器设备技术调试,组装工艺改良,新技术新工艺验证。3.5.73.5.8协助项目工程师完成打样。3.6 营销部(跟单员)3.6.1接收客户订单并组织评审后转化成内部订单发至计划部3.6.2试产、量进度跟进,反馈客户交期。3.6.3客户订单汇总、核对,出货安排。3.7 模具部(跟模工程师/主管)3.7.1设计参与前期客户产品图档模具结构方面的检讨。3.7.2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修改及维护,向项目提供新开模具制程排期及产品EC修改模周负责对装配部宣导项目信息,对作业人员的作业手法执行培训。期。3.7.3参与试模样品检讨,出具体修改模资料,模具修改进度及试模跟进。3.7

6、.4协助项目工程师完成临时紧急修模工作。3.7.4模具周期规定(直板12天,滑盖/翻盖15天,夹具7天)。3.8 品质部(QE工程师/主管)3.8.1负责客户产品检验标准的索取,与客户沟通达成一致,并制定各制程SIP。3.8.2负责向项目工程师提供 T1试模样品尺寸报告及其他常规要求的测试报告。3.8.3参与开发中各阶段品质检讨,现场指导,追踪确认;客诉品质问题解决。3.8.4负责对本部宣导项目信息及客户品质标准,并对各制程QC执行培训。3.8.5制定品质控制计划并落实。3.8.6协助项目工程师完成检讨。文件编号QP-003共8页第4页387配合项目工程师样品签发(项目针对产品结构、颜色判定;

7、品质针对产品外观判定)。3.9米购科(采购员/主管)3.9.1物料供应商开发,管理;第二第三供应商的开发。3.9.2协助项目工程师新项目物料打样,跟踪。并负责产品报价,交期3.9.3试产、量产原物料、辅料及其他外协加工物料的采购,跟催。3.10计划科:生产物料控制(计划员 /主管)3.113.10.13.10.23.10.33.10.4试产、量产计划的安排,并回复交期。试产、量产原物料请购,物料管控。生产完成情况汇总。协调项目打样按排。营销部(业务经理)维护老客户及开发新的客户资源3.11.13.11.2新客户前期评估及项目立项3.11.3提供相关客户资料(包括BOM表 ,产品3D,ID工艺图

8、等)给项目部,安排报模具及产品报价3.11.4与客户确定产品及模具价格,签订合同.并保管好相关的资料.4作业流程参照【新项目导入作业流程图】5作业规范5.1项目评估及立项5.1.1由营销部对客户背景,销售渠道,订单量及合作可信度进行评估。5.1.2由项目部组织进行项目前期产品结构及后加工工艺评审/模具结构检讨等。5.1.3由营销部发出新产品立项通知单,由副总经理或其代理人批准评估通过,项目正式立项。5.2产品模具开发阶段(K0)5.2.1项目部接营销开出的有关新项目启动的新产品立项通知单 后项目开始启动,由项目工程5.2.25.2.3师召开项目导入启动会议(会签会议或E-MAIL会议),成立新

9、项目 PDT小组(项目工程师/模具工程师/成型主管/装配主管/采购员/QE工程师/PMC/销售/跟单员等)介绍客户及项目背景,产品工艺流程及品质要求等,并将PDT小组信息发给客户。由项目部给模具部提供项目开模产品 3D图档及开模指令单及其他附加要求。模具部在收到开模资料后 24小时内给项目部提供模具进度表,并由项目部转发给营销或客户.文件编号QP-003共8页第5页524由项目部主管制定新项目开发计划;525由项目工程师向客户索取 3D图/ID效果图/BOM/产品2D图/辅料2D及其他工程资料,对客 户资料进行规范管理。526由品质工程师向客户索取品质检验标准,并与客户沟通达成一致后受控发行。

10、527由项目工程师依客户产品工艺填写新项目产品夹/治具开模具通知单安排夹具制作,由项目设计工程师组根据产品 3D,按照要求和标准安排夹具设计,并由项目主管/喷油主管/供应商进行审核夹具图纸,然后,将图档提供到模房,由模房工程根据新项目产品夹/治具开模具通知单开模。5.2.8由项目工程师依客户产品工艺填写新项目产品夹/治具开模具通知单,将产品图档发给组装部PE由采购或组装安排外发或由模具部完成,由装配主管/PE工程师跟进及验证。5.2.9由项目工程师开去外购打样需求通知单给采购,安排新塑胶原料/新油漆/新油墨及辅料打样、跟进。5.2.10由项目工程师安排产品 2D图受控发行。5.2.11由项目工

11、程师对客户 DCN发至模具部,并采用项目 DCN&EC履历记录表规范管理。5.3 产品第一次试制(TO)5.3.1由模具部负责人依填写邮件加电话通知形式知会项目模具完成;5.3.2项目工程师依客户要求开立试模打样通知单(务必填写清楚完整),经项目部主管核准后,分发给相关部门进行产品第一次试制,TO试模由注塑部通知:项目工程师 /QE工程师/跟模工程师需至现场跟进。5.3.3注塑科长负责模具成型技术调试,按试模打样通知单要求试制素材样品,出具成型试模记录表,并附三种以上状态样板;依项目要求安排样品送达项目工程部,跟模工程师根据样品状况对模具状况初步评审和修改,项目工程根据客户检讨状况做最终模具修改。5.3.4装配部负责装配技术调试,按项目打样通知单要求组装样品,由组装/品质部提供样品测试报告,同时验证相关夹治具状态,并在 2天内完成调整;依项目要求安排样品送至项 目部。5.3.5项目工程师负责结构确认及进度协调。5.3.6营销/项目工程师完成T1客户送样,并跟进客户进度动向,样品状态和信息反馈。5.3.7项目工程师组织跟模工程师/试模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