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电子教案_第1页
第五课.电子教案_第2页
第五课.电子教案_第3页
第五课.电子教案_第4页
第五课.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课陶罐和铁罐上课时间:课时;第一课时测验题;读课文并回答问题教学内容;词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的词语学习提示中的生字、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重点掌握“和睦、羞耻、氧化、渣滓、傲慢、遗落、碰撞、碎片、倒塌、恼怒、荒凉、骄傲、看不起、谦虚、懦弱、轻蔑、奚落、相提并论、覆灭、翻来覆去、朴素、美过程与方法: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情感与价值观:5、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民族团结教育;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教学难点:会读

2、,会写,会用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教学用具:课文图片、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揭示课题: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4、认读生字词语。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

3、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开火车反复进行。三、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四、检查步骤1、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词。在小组中讨论不懂、不会运用的词语,由小组成员集体考虑如何运用,如有困难,由全班共同讨论解决。2、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各组挑出几个自己认为较难的词语让其他组造句,看哪个组用疑难词语造句又多又好。3、造句练习:分小组用学习提示二三四中出现的词语造句。4、听写词语或指定一两个学生朗读,其他人听写。五、小结本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进一步熟读本课的生

4、词语,要能流利地读、写、运用。2、做练习一至四题。3、用13个重点词语造句。积累优美的字词句。板书: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一、词语积累1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2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3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如:性格懦弱。4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5恼怒:气恼,发怒。如:十分恼怒。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7和睦相处:相处得好,不争吵。8羞耻:不光彩,不体面。如:不知羞耻。9理会:理睬。如:谁也没理会他。10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如:岁月流逝。11覆灭:全部被消灭。如:全军覆灭。12覆盖:遮盖。如:覆盖上积雪。13渣滓:物品提

5、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14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二、近反义词近义词:骄傲-高傲 谦虚-谦逊 懦弱-软弱轻蔑-轻视 确实-实在 争辩-分辩恼怒-发怒 羞耻-差辱 理会-理睬流逝-消逝覆灭-消灭 倒塌-坍塌惊讶-惊异 朴素-质朴 兴奋-激动反义词:骄傲-谦虚 懦弱-坚强 羞耻-光彩傲慢-谦恭 朴素-奢华 兴奋-镇静第二课时 课文学习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习课文19自然段,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初步感悟文章寓意,知道不能用自己

6、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过程与方法:1、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情感与价值观:1、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2、感悟文章寓意:本文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文章的补白”以及各种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课时重点: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课时难点: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说他

7、们什么特点。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板书课题二、感知大意。1、小声读全文: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末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指名汇报。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3、分段。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4、请给课文分成两段。(1)学生默读分段。(2)汇报分段情况。明确:全文有十七个自然段。第一至九自然段:讲铁罐奚落陶罐,陶罐据理力争。第十至十七自然段:讲许

8、多年代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不复存在了。课文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三、细读课文。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9)。思考以下问题:1、铁罐的傲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哪几个方面反映了陶罐的美好品德?2、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板书:奚落3、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4、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

9、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6、生回答老师的问题7、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

10、?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请同学们看书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8、指导朗读19自然段。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梳理前9段内容。2、作业:熟读

11、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一、揭示课题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说他们什么特点。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板书课题二、感知大意。1、小声读全文: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末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指名汇报。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3、分段。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4、请给课文分成两段。(1)学生默读分段。(2)汇报分段情况。明确:

12、全文有十七个自然段。第一至九自然段:讲铁罐奚落陶罐,陶罐据理力争。第十至十七自然段:讲许多年代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不复存在了。课文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三、细读课文。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9)。思考以下问题:1、铁罐的傲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哪几个方面反映了陶罐的美好品德?2、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板书:奚落3、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4、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5、请同学们自

13、读课文思考: 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6、生回答老师的问题7、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

14、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请同学们看书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8、指导朗读19自然段。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

15、内容演一演。四、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梳理前9段内容。2、作业: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概内容。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第三课时 深化学习课文内容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句型,要求能结合情景使用,能够模仿造句。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1、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1、课文2及拓展阅读短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根据提纲陈述课文大意,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情感与价值观:1、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

16、的比,更不能因此而。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课时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课时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教学过程:一、导入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看看发生了什么样的戏剧性变化。二、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1、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2、想一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3、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

17、?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4、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5、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6、小黑板出示陶罐的话,体会陶罐的优秀品质。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

18、受了。”从这句话看出什么?明确: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学习,宽厚待人。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四、讨论寓意。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指名汇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五、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六、总结课文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

19、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六、作业:1、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2、课后练习第三、第四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组长签字:课文二 修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过程与方法: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复述课文。情感与价值观:4、懂得“有些珍贵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有闪闪发光的外表,更多的则是朴素、自然和默默无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2、读课文,理解课

20、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1、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别人,自尊自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交流法教学用具:小黑板、生字词卡片教时准备:两课时教学过程:第四课时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过程与方法:3、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与价值观:4、懂得“有些珍贵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有闪闪发光的外表,更多的则是朴素、自然和默默无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意思。难点: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1、。教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你看见修车的人你会怎么想?(学生说)是啊,修车的人他们的衣服被油污沾染,很脏很脏,但他们却在默默无闻的为许许多多的提供方便,做出自已的贡献。所以说有些珍贵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有闪闪发光的外表,更多的则是朴素、自然和默默无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修车的故事。二、学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1、板书课题2、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词语。3、板书词语并一一加以解释同时,让学生口头造句。4、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5、造句练习: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并仿照造句。快一个月也没顾得上去修。于是,我赶忙把那辆车推

22、到摊前。看样子他的年龄和我差不多,眼睛很大,亮亮的,只是皮肤有点黑。我一边悠闲地瞧他修车,一边对他说。我宁愿不修,也不能让他敲竹杠。学生先思考,再仿照句式造句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1、老师范读。2、领读、齐读,老师及时纠正发音上的错误。3、开火车读。师边听边从旁点评。(你读地真感人,我也被你打动了)四、根据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抽读2、文中“抱病休息”意思是什么?、没发骑了、放在车棚里、需要休息 、病得挺重3、“我”取笑修车人是因为?、他太年轻、觉得自己比他优越、他是农村人、他双手脏4、最后“我”对修车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友好、佩服、尊敬、讥笑5、下面哪一项不是在修车过程中“我”心里想的?

23、、面对修车人觉得自己很优越、认为修车人想多要“我”的钱、认为他同样优秀、修车人技术不行6、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学生回答)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的话,用真情来读好它四、小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五、作业。1、熟读课文,2、熟记课文生字词,并用课文生字词造句。板书: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 第五课时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过程与方法:3、能准确的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情感与价值观:4、懂得“有些珍贵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有闪闪发光的外表,更多的则是朴

24、素、自然和默默无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1、懂得“有些珍贵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有闪闪发光的外表,更多的则是朴素、自然和默默无闻。”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看着板书,复述课文大意。1、板书课题2、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一两名学生读课文。4、板书课文重点词语,让若名学生看着板书口头回答问题,复述这一课的内容。二、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一)指名9位学生分段对课文19段。其余同学思考下列问题:(挂出小黑板)1、修车人为什么在宿舍楼前摆摊?2、我怎样对待修车人的?四人一小组,思考讨论,推举代

25、表小组发言。(二)指名学生对1016段。其余同学思考以下问题:3、最后我为什么笑的不自然?4、你对“义务服务”了解多少?你认为有必要这样做吗?四人一小组,思考讨论,推举代表小组发言。三、通过故事,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修车是一篇叙事散文,通过“我”讲在学校宿舍楼门前修自行车的一则小故事,反映了修车人的大公无私,“我”的卑微和渺小。故事告诉我们:有些珍贵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有闪闪发光的外表,更多的则是朴素、自然和默默无闻。四、阅读课文后的短文生物圈。读短文,提炼有用信息,说说短文讲了些什么事物及原理?五、小结与作业1、做第二课练习册。板书: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组长签字:第六课时真实交际与作文指

26、导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敢说、想说到说好的愿望。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2、培养学生用汉语直接思维并能用汉语回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3、选择联系身边“谦逊自省,善待他人”美德方面的生动事例,训练学生选材。4、在写作前,让学生叙述能体现自己与老师深厚感情的故事,构思作品,培养学生列提纲的能力,使学生作文前成竹在胸。情感与价值观:5、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由衷而发。6、联系身边“谦逊自省,善待他人”美德方面的生动事例,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尊重别人,自尊自信,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具备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教学重点、难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有感而发,由衷而发。教学方法:谈话法、激情导入法、归纳法学法指导:讨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明确:骄傲通常是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自满。谦虚又是什么意思呢明确: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