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议观摩课点评-黄恕伯_第1页
武汉会议观摩课点评-黄恕伯_第2页
武汉会议观摩课点评-黄恕伯_第3页
武汉会议观摩课点评-黄恕伯_第4页
武汉会议观摩课点评-黄恕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1. 用风速仪与用风速仪与U形管压强计来研究飞机的举力形管压强计来研究飞机的举力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两个因素都体现了两个因素都体现了经历了一个研究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研究的过程一、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2. 演示实验的设计重视证据的充分性演示实验的设计重视证据的充分性有液体,有气体,有大于大气压的情况,也有有液体,有气体,有大于大气压的情况,也有小于大气压的情况,管径粗细设置为小、大、大、小于大气压的情况,管径粗细设置为小、大、大、小有说服力。小有说服力。一、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3. 全课

2、结构全课结构演示实验和演示实验和解释得出:解释得出:流体的流速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大压强小。学生分组选学生分组选择器材探究择器材探究并介绍:流并介绍:流速大压强小。速大压强小。演示和解释:演示和解释:飞机举力的飞机举力的产生(风速产生(风速仪和仪和U形管)形管)流体流速与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压强关系的应用(生活应用(生活中的现象)中的现象)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但对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还欠充分但对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还欠充分 课标要求: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标要求: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应用。(红字是(红字是2011年版增加的内容)

3、年版增加的内容)一、一、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3. 全课结构全课结构演示实验和演示实验和解释得出:解释得出:流体的流速流体的流速大压强小。大压强小。学生分组选学生分组选择器材探究择器材探究并介绍:流并介绍:流速大压强小。速大压强小。演示和解释:演示和解释:飞机举力的飞机举力的产生(风速产生(风速仪和仪和U形管)形管)流体流速与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压强关系的应用(生活应用(生活中的现象)中的现象)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现了自主探究的过程但对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还欠充分但对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应用还欠充分 二、光现象复习课二、光现象复习课1.引入性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性游

4、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复习课在导学案上填写回忆的知识,有没有必复习课在导学案上填写回忆的知识,有没有必要?要?4.把复习课作为观摩课,意义重大。通常的复习把复习课作为观摩课,意义重大。通常的复习课模式是课模式是 “ 罗列知识例题解答学案训练罗列知识例题解答学案训练”。可。可不可以还有其它的方式?不可以还有其它的方式?3.在复习课中做实验,值得提倡。在复习课中做实验,值得提倡。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总的思考总的思考1.不采用简单的回忆、复述、解答题目的方式。不采用简单的回忆、复述、解答题目的方式。2.创设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情景,在解决问题中创

5、设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情景,在解决问题中复习知识和应用知识。复习知识和应用知识。3.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回忆知识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是回忆知识的过程,也是深化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深化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再认识过程。4.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提高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提高能力的过程。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复习线索复习线索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界面上同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界面上同时发生两种现象:时发生两种现象:1.反射:光线返回至原介质中。遵从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返回至原介质中。遵从反射定律。2.折

6、射:光线进入至另一介质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至另一介质中。发生折射。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实验思路实验思路眼睛看到物体,是从物体发出(反射)的光进入眼睛看到物体,是从物体发出(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确定了物体、眼睛的位置,就确定了光线。了眼睛。确定了物体、眼睛的位置,就确定了光线。由此,刻度尺上的各个刻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由此,刻度尺上的各个刻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点光源,这些刻度到眼睛的连线,就是这些刻度发出点光源,这些刻度到眼睛的连线,就是这些刻度发出的光射入眼睛的光线。的光射入眼睛的光线。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三、光的反射和折

7、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如下图)(如下图)眼睛看见水面下眼睛看见水面下方刻度尺的刻度,是水方刻度尺的刻度,是水下刻度发出的光经水面下刻度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进入眼中;折射后进入眼中;眼睛看见水面上眼睛看见水面上方刻度的倒影,是上方方刻度的倒影,是上方刻度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刻度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眼中。反射后进入眼中。由此可以确定入由此可以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射光线。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实验器材实验器材(如下图)(如下图)先研究折射:先研究折射:把眼睛放在竖把眼睛放在竖直尺的前上方观察直尺的前上方观

8、察水下尺的刻度。水下尺的刻度。观察水下刻度、观察水下刻度、水平尺刻度、竖直水平尺刻度、竖直尺顶端刻度的重合尺顶端刻度的重合点,这就是同一根点,这就是同一根光线通过的三个位光线通过的三个位置,由此可以画出置,由此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线。水平水平 25.2深度深度 61.2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水平水平 25.2深度深度 61.2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再研究反射再研究反射(

9、如下图)(如下图)把水染成深色,这样可以看到插入在水中竖直尺水面把水染成深色,这样可以看到插入在水中竖直尺水面上方刻度的倒影。上方刻度的倒影。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三、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另一种复习思路再研究反射再研究反射 在照片在照片上作一水平线。上作一水平线。 水平线在三支尺子上的刻度记录了同一光线水平线在三支尺子上的刻度记录了同一光线的三个位置:发光点、水面反射点、观察点。从而确定了反射的三个位置:发光点、水面反射点、观察点。从而确定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光线和入射光线。把眼睛放容器外竖直尺的斜上方观察倒影如右图。把眼睛放容器外竖直尺的斜上方观察倒影如右图。(如下图)(如下图)69.9、18.0、55.371.2、14.6、54.229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7372717069686766656463626160605958575655545352515049484769.9、18.0、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