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儿童斜视矫正的微结构压贴三棱镜_第1页
用于儿童斜视矫正的微结构压贴三棱镜_第2页
用于儿童斜视矫正的微结构压贴三棱镜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于儿童斜视矫正的微结构压贴三棱镜摘要: 针对儿童斜视辅助治疗的色散问题,提出了 利用微棱镜阵列组消除压贴三棱镜中的色散现象的设计方 案。通过压贴三棱镜平移光线,用微棱镜阵列组进行色散补 偿,设计了一个新颖的组合光学系统。阐述了微棱镜阵列组 色散补偿的基本原理,并利用几何光学软件仿真了组合光学 系统的色散、透过率等光学参数。点列图以及扩散函数图等 仿真结果表明,微棱镜阵列对于减少压贴三棱镜的色散有较 明显的效果。关键词: 压贴三棱镜; 微棱镜阵列; 微结构三棱镜; 色散中图分类号: O 435 文献标志码: Adoi : Abstract : To solve the dispersion p

2、roblems in the presson prism ,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hat using micro prism array to compensate dispersion phenomenon of the presson prism. In this paper , a new combined optical system is formed , using the presson prism to translate light and using the micro prism array to compensate disper

3、sion. Additionally ,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s introduced , and the geometric optical softwar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persion and transmittance of the optical system. All the analysis figures , including spot diagram , PSF and so on, show an obvious effect in using micro

4、prism to compensate dispersion of the presson prism.Keywords: presson prism ; micro prism array ; micro structure prism ; dispersion引言斜视是一种很常见的眼部疾病,在20092012年期间,我国医学人员对广东汕头地区 9 所城乡中小学校和广 西玉林市城区部分幼儿园进行斜视筛查,结果斜视患病率分 别为 2.95%和 3.13%12。斜视不仅严重阻碍儿童的视觉发育, 而且还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内众多医疗机构 采用压贴三棱镜作为儿童斜视的辅助治疗手段,并取得

5、了较 明显的效果 34 。与传统的三棱镜相比,压贴三棱镜具有精 度高、质量轻、厚度薄等优点 5。然而,由于镜片的光学设 计问题,一般的压贴三棱镜存在色散。在佩戴这样的压贴三 棱镜眼镜后,可能出现图像失真现象。目前,常用的消除色 散方案有:采用楔形镜与棱镜对组合系统产生负色散量以消 除色散 6 ;采用 1/4 波长延迟器产生相位延迟达到消色散的 目的 7。但在,以上方案不适用压贴三棱镜中的色散消除, 本文提出了利用微结构三棱镜阵列来消除压贴三棱镜中的 色散现象。 1 设计原理1.1 单组棱镜对的消除色散原理单组棱镜对的光线传播 情况如图 1所示,棱镜 2的入射面平行于棱镜 1 的出射面, 并且棱

6、镜 2 的出射面平行于棱镜 1 的入射面。光线从棱镜 1 出射后发生色散,由图 1 可知,影响色散的光路长度为8 l=2LcosB (1)式中:B为光线色散角;L为棱镜1和棱镜 2 之间倾斜的距离。根据群色散原理,对光路长度相对于波 长取二阶导数,由文献 8得d2ld入2=4Ld2nd入2+2n-1n3dnd 入sin 0 -2dnd入2cos 0 (2)式中第一项为正色散,第二项为 负色散。如果实现正负色散相互抵消,即可达到棱镜组消除 色散的效果。1.2 微棱镜阵列组的消除色散原理图 2 为本文提出的微 结构三棱镜阵列消除压贴三棱镜中色散的方案。光线从压贴 三棱镜阵列入射后发生折射,进入微棱

7、镜阵列组后再次发生 折射,最后平行出射。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压贴三棱镜采用 的是PVC材料,这种软质材料的压贴三棱镜可以通过真空贴 膜的方式贴在镜片内层上。在本文中,所设计的压贴三棱镜 和微结构三棱镜采用 PMMA 材料,它们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 技术做组合固定。同时,为了减少两者的对准误差,在组合 固定时,需对压贴三棱镜和微结构三棱镜做共轴测试。当一束白光进入压贴三棱镜阵列(称为折射元件)时, 由于白光是复色光(即包含不同波长的单色光) ,因此在发 生折射的同时发生较大的色散,其折射角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换言之, 对于折射元件, 其色散角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 如图 3 所示。对于较小的棱镜阵列,

8、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衍射 光栅,称其为衍射元件。为了实现较好的衍射效果,只取一 级衍射。在一级衍射时的色散角表示为9 e =入D (3)式中:D为折射元件的高度;入为光波长。由式(3)可知色散角随 波长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衍射元件产生的色散能补偿光线 经过折射元件的色散。如果衍射元件的尺寸足够小,则足够 补偿折射元件带来的色散。1.3 微棱镜阵列组结构参数计算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压 贴三棱镜平移光线和用微棱镜阵列组进行色散补偿。对于作 为折射元件的压贴三棱镜,要求其衍射效应最小,其光线传 输情况如图 4 所示。根据图 4 可以计算其光的衍射强度为 I(入,a ) =IOsin n d入sin an

9、d/入(4)式中:10为折射角 为0时的光强;a为折射角;d为两三角棱镜之间的距离; W 为棱镜长,一般在微结构下, W 等于 d9 。当 W 取值范 围为200300卩m时,由于存在衍射效应,光强将减弱; 而当W取值范围为8001 000卩m时,光线经过折射元件 后会发散。因此, W的最佳取值范围为 600800卩m。另 外,对于衍射元件的微棱镜阵列,根据文献 10,取每一个 微棱镜的长度为1520卩m。2光学设计软件仿真与分析采 用几何光学设计软件对压贴三棱镜与微棱镜阵列的组合系 统的光学性能进行仿真,以评估其色散、光强透过率等性能指标。本文讨论了一个折射元件的情况,并且折射元件三棱镜的顶

10、角为 30。图 7和图 8 分别为上述两种系统的像差图,光线之间的距离只与EY方向有关。图中粗实线代表绿色光,波长为 0.586卩m;细实线代表蓝色光,波长 为0.486卩m ;虚线代表红色光,波长为0.656卩m。图7和图 8 显示三线分立,说明两种系统都存在色散,但是,图 7中EY方向刻线的最大标度为 5卩m,图8中EY方向刻线 的最大标度为1卩m,这说明,增加了衍射元件后,系统色 散减少了。图 9和图 10分别为上述两种系统的点列图。图 中三角形代表红色光,圆形代表蓝色光,方形代表绿色光, 三点分立,说明两种系统存在色散,但是,图 9 中的三个点 的标度为18卩m,而图10中则为2卩m,

11、这进一步说明, 增加衍射元件后,系统色散减少了。图 11 和图 12 分别为上 述两种系统的点扩散函数 (PSF图。同样,对于点扩散函数, 图 11 中出现了三个峰值,而图 12 中只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峰 值。这更进一步说明,增加衍射元件后,系统色散减少了。 此外,在组合系统中,透过率是一个重要参数。光线在穿过 棱镜后,光强会有一定的损失。图 13和图 14分别为上述两 种系统的透过率图,比较图 13和图 14,棱镜系统在加了衍 射元件后,透过率几乎没有减少。根据光学设计仿真软件中 的透过率数据显示, 在未加衍射元件时系统的透过率为 0.908 5,当加了衍射元件后,其透过率为0.906 0,即

12、棱镜系统的透过率基本没损耗3 结论压贴三棱镜是一种用于儿童斜视治疗的有效器件, 然而,压贴三棱镜的色散问题限制了其光学性能的发挥。本 文提出采用压贴三棱镜平移光线,采用微棱镜阵列组进行色 散补偿的方案,形成一套新颖的组合光学系统。不仅对该方 案的设计原理和结构参数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且利用 几何光学设计软件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本文的工 作对于研制新型的压贴三棱镜斜视治疗眼镜具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参考文献:1 林世斌,黄育强, 马迪,等.汕头地区城乡中小学生斜 视现况(2009 2010年)横断面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 科杂志, 2013,21 (3):2431.2 唐业卫 .玉林

13、市城区 1 535名学龄前儿童斜视状况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 , 20 (3): 139140.3 李巧娴,甘晓玲 .压贴三棱镜在共同性内斜视的应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18(3): 101103.4 滑会兰, 苏鸣, 陈璐, 等.压贴三棱镜辅助治疗部分调 节性内斜视儿童的临床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0, 18(2): 7274.5 王小兵.压贴镜片的原理与特点J.眼科,2013,22( 1):6 杨盛谊, 李港, 陈檬 .楔形镜与棱镜对系统负色散量的 分析J.激光杂志,1998, 19 (4): 3033.7 马万里,陈良尧,周仕明,等 .消色差的 1/4 波长延迟器的几何光学设计J.光子学报,2001 , 30 (2): 236239.8 王宁,陆雨田,孔勇 .棱镜对色散补偿系统的时域ABCD矩阵分析方法J.光子学报,2004, 33 (9): 10401043.9 杨险峰,叶梅,叶虎年.Nomarski偏光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