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具设计从入门到精i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第一章 塑 料一、塑料的分子结构:塑料主要成份是树脂,树脂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二、塑料的成份:1. 树脂:主要作用是将塑料的其它成份加以粘合,并决定塑料的类型(热塑性或热固性 ) 和主要性能,如机械、物理、电、化学性能等。树脂在塑料 中的比例一般为 4065%。2. 填充剂:又称填料,正确地选择填充剂,可以改善塑料的性能和扩大它 的使用范围。3. 增塑剂:有些树脂的可塑性很小,柔软性也很差,为了降低树脂的熔融 粘度和熔融温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改进塑料的柔韧性,弹性以及其 它各种必要的性能,通常加入能入树脂相容的不易挥发的高沸点的有机化 合物。这
2、类物质称增塑剂。 增塑常是一种高沸点液纳或熔点固体的酯类化合 物。4. 着色剂:又称色料,主要是起美观和装饰作用,包括涂料两部分。5. 稳定剂:凡能阴缓塑料变质的物质称稳定剂,分光稳定剂、热稳定 剂、抗氧剂。6. 润滑剂:改善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对设备或模具的磨擦和 粘附,以及改进塑件的表面光洁度。三、塑料的工艺特性:塑料在常温下是玻璃态,若加热则变成高弹态,进而变成粘流态,从而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可以用许多高生产率的成型方法来制造产品,这样就能节省原料、节省工时,简化工艺过程,且对人工技朮要求低,易组织大批量 生产。7. 收缩率或称缩水率。 设计前一定先问供货商的缩水率,模具设计时 采
3、用计算收缩率 =常温模具尺寸 - 常温塑件尺寸8. 比容和压缩率。9. 流动性。是塑料成形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流动性好的易长毛边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设计时配合的间隙,气槽的深度等要根据不同材料的流动性设计尺寸。10. 吸湿性、热能性及挥发物含量。吸水的塑料有的在塑料成型后直接放于水中让它吸饱水后再进行使用,有的塑料吸湿性特别大,比例有1 : 10011. 结晶性。12. 应力开裂及熔体液裂。13. 定型速度。四、塑料种类:1. 热塑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都是线型或支链型高聚物,因而受热变软,甚至成为可流动的稳定粘稠液体,在此状态时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 一定形状的塑件,冷却后保持既得的形状,
4、如再加热又可变软成另一种形状,如此可以进行反复多次。这一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其变化是可逆的。 (反复多次成型)塑料种类:a. 聚氯乙烯 (PVC)产量大,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包装。b.c.e.聚苯乙烯 (PS) 聚乙烯 (PE) d. 尼龙 (PA) f.是最早的工业化塑料品种之一。聚炳烯 (PP)g.聚甲醛 (POM)聚碳酸脂(PC)可用于食品包装,镜片。h.ABS塑料i.聚砚 (PSU) j.K. 氟塑料聚苯醚 (PPO)l.聚酯树脂N. 有机玻璃( PMMA )2. 热固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是体型高聚物,因而在加热之初,因 分子呈线型构具有可熔性和可塑性,可塑制成一定形状
5、的塑件,当继续加热 时,分子呈现风状结构,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树脂变成不溶和不熔的体 型结构,使形状固定下来,不再变化。如有加热也不软化,不再具有可。在 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一定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因此,变化过程中不可逆 的。(一次成型)种类:A.酚酸塑料PFB. 氨基塑料C. 环氧树脂EPD.酚醛塑料(PF)又称电木,用于电气开关,热固性材料。第二章通用注射成型系统及工作循环一、通用注射线型系统,是指热塑料的通用注射成形系统,其包括用来成型的和最后成型好的塑件,以及用来保证塑件成型的注射机和注射模待组成。常用注射成型系统:1.机身2.电同及油泵3.注射油缸4.齿轮箱5.
6、齿轮传动电同6.料斗7.螺杆8.加热器9.料筒10.喷嘴11.定模固定板12.模具13.导柱14.动模固定板15.合模机构16.合模油缸17.螺杆传动齿轮18.螺杆花键19.油箱重点:1.料斗 干燥、储料作用(一般在成型之前要对塑料作干燥)2. 螺杆 核心部位,起混料、碾料、产生压力、推料等作用3. 喷嘴与模具上的主胶道相连接二、塑料成型种类:射出成型、压铸成型、吸塑成型、吹塑成型、发泡成型 、挤压成型等。三、工作循环:计量塑化注射充模保压增密制品冷却开模 顶件 取件 闭模 后加料四、1.单色模具注射机分立式、卧式、角式等。2. 单色多模注射机。3. 多色单模注射机。4. 多色多模的注射机。塑
7、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立式注射机:料斗在上面,母模在上,公模在下,开模时母模上开,公模不动注射压力 (Pa)线型时间螺杆转速喷嘴接力 喷嘴温度 喷嘴球半径 螺杆直径 螺杆长径比四、注射机装置部分技朮参数:1. 公称注射量 (g 或 m3)2.3.注射速度4.5. 指压 6.7.注射行程8.9.加热功率10.11. 料筒温度12.13. 喷嘴孔直径 14.15. 螺杆有效长度 16.17. 螺杆的压缩比五、合模装置部分技朮参数:1. 锁模力 (合模力 ),是指注射机的合模机构对模具所能施加的夹紧力 (KN) 。2. 合模速度 (m/s) 动模转动最高速度。3. 开模力 (KN) 为取出制品,模具开启
8、最大力。4. 开模速度 (M/S) 开模时,动模移动速度。5. 顶出力 (KN) 顶出装置的最大推力。6模温控制参数C),模具要求恒定的温度值。7. 合模装置的基本尺寸。第三章 塑 件一、塑件的基本内容1. 立体空间内容,几何结构,尺寸及精度。2. 塑件表面的内容、标记、符号、文字、表面图案、图形、粗糙度。3. 静态、动态性能,机械、物理、化学等性能。4. 环境、人机工程。5. 塑料的选择。6. 成本、价格。7. 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实现的可行性,经济性等。二、几何结构及尺寸精度1. 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设计。1-1.形状:塑件的形状应尽可能保证有利于成型原则。1-2.脱模斜度:由于塑件
9、冷却后产生收缩,会使塑件紧紧包住模具型芯 和型腔中的凸起部分(主要包模仁),为了便于取出塑件,防止脱模时撞伤 或擦伤塑件,设计塑件时,其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均应具有足够的脱模斜 度。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 压缩成型较大的塑件时,要求内表面的脱模斜度大于外表面的脱模 斜度。b. 常用脱模斜度值为 11.5,也可小到 0.5。c. 对于高度不大的塑件,可不取脱模斜度。1-3.壁厚:塑件的壁厚与使用要求及工艺要求有关。a. 在塑模成型上,壁厚过小,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阴力较大。b. 壁厚过大,会造成用料过多,增加成本,且会给成型工艺带来困难。 在塑件上还会产生气泡,缩孔、凹痕、翘曲等
10、,影响产品外观。c. 在成型工艺上还要求塑件各部位的壁厚尽可能均匀。1-4.加强筋:它是塑件中经常会用到的增加塑件强度的办法,其优点:14. 使塑件壁厚均匀,即节约了材料,又提高了强度,还可避免塑件中外观缺陷。b. 增加塑件的刚性。c. 沿料流方向的加强筋还能降低塑料的充模阴力。加强筋的设计要求:15. 为了增强塑件的强度及刚性,加强筋应设计得矮一些,多一些 为好。b. 加强筋之间的中心距应大于两倍的壁厚。c.对于薄壁塑件,也可将其设计成球面或拱曲面形状。1-5.支承面:以塑件的整个底面作为支承面是不合理的。通常利用的是边 框支承或底脚支承。1-6.圆角:塑件上除了使用上要求必须采用尖角之外,
11、其余所有转角处 均应采用圆弧过渡,因为尖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塑件强度。采用圆 角的优点主要有两方面:a. 避免应力集中,提高了塑件强度及美观。b. 模具在淬火和使用时不致因应力集中而开裂。1-7.孑L:塑件上的孔是用模具的型芯来成型的,在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 点.Ja. 孔应设置在不易削弱塑件强度的地方。b. 在孔之间及孔与边缘之间均应有足够的距离 (一般应大于孔径 ) 。c. 对于盲孔,在挤塑或注射成型时,其孔深不得大于孔径的 4 倍。1-8.合页的设计:合页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16. 对于塑件本身壁厚小的中间薄膜处应相薄,壁厚大的,薄膜处应 厚一些,但不得超过 0.5mm。b. 合页部
12、分的厚度应均匀一致。c. 成型时,塑料必须从塑件本身的边通过中间薄膜流向另一边,脱模 后立即折曲几次。1-9.止转凸凹:塑件上设计的止转凸凹一般是为了便用握持和塑件成型 后易于拧出,在设计时应当注意:凸凹纹方向与脱模方向一致性及模具 便于加工性。1-10.螺纹:a. 塑件上的螺纹可以模塑时直接成型,也可在模塑后机械加工成型。2mm17. 模塑的螺纹其外螺纹直径不宜小于 4mm内螺纹直径不宜小于,精度不高于 3 级。18. 为防止塑件上螺孔的最外围螺纹崩裂或变形,应使孔始端有一深 度0.20.8mm的台阶孔,螺纹末端也不宜延伸到与底面相接。1-11.齿轮:a. 齿轮各部分的尺寸有如下的规定:a-
13、1. 轮缘宽度最小为齿高的 3 倍。a-2. 辐板的厚度应等于或小于轮缘厚度。a-3. 轮壳厚度应等于或大于轮缘厚度。a-4. 轮壳外径最小应为轴孔径的 1.53 倍。a-5. 轮壳长度应相当于轴径。b. 在设计齿轮时,还应注意:b-1. 尽量避免截面的突然变化。b-2. 尽可能加大圆角及圆弧过渡的半径。b-3. 轴与孔尽可能不采用过盈配合,可采用过渡配合。1-12. 嵌件:嵌件的用途:a.增加塑件局部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b. 增塑件的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提高精度。c. 降低塑料的消耗及满足其它多种要求。2. 嵌件表面形式:菱形滚花、直纹滚花、六边形、切口、打孔、折弯、压 偏
14、等。3. 嵌件的设计要 求:3-1. 为了防塑件应力开裂,嵌件周围的塑料层应有足够的厚度,同时嵌 件本身结构不应带有尖角。3-2. 单侧带有嵌件的塑件,因两侧收缩不均匀,造成很大的内应力,会 使塑件产生弯曲或断裂。3-3. 为了防止嵌件受到塑料流动压力产生位移或变形,嵌件应牢固固定 在模具内。3-4. 嵌件设计应尽量用不通孔或不通螺孔。3-5.为了避免鼓胀,套筒嵌件不应设置在塑件的表面或边缘附近。3-6.为了提高嵌件装在模具里的稳定性,在条件许可时,嵌件上应有凸 缘,并便其凹入或凸起 1.52mm。3-7. 当嵌件自由伸出长度超过嵌件支承的直径 2倍时,垂直于压塑方向 的嵌件应有支承柱。3-8
15、. 当嵌件为螺杆时,光杆部分与模具的配合部分应具有 IT9 级精度的 间隙配合。3-9. 为了使嵌件与塑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嵌件的表面应具有止动的部 分,以防嵌件移动。第四章 塑膠模具的基本結構塑膠模具依總體功能結構可分為:成型系統,澆注系統,排氣系統,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一.澆注系統:定義:模具中從注射機噴嘴開始到型腔為止的塑料流動通道。其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及泠料穴組成。相關的一些中英文對照CAV.NO 第几號模窩RUNNER 澆道GATE澆口CAVITY 型腔(一).主流道:1. 定義:主流道是指從注射機噴嘴與模具接觸的部位起, 到分流道為止的 這一段。2. 設計上的注意事項:(1).
16、主流道的端面形狀通常為圓形。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2) 為便于脫模,主流道一般制作都帶有斜度,但如果主流道 同時穿過多塊板子時,一定要注意每一塊塊子上孔的斜度 及孔的大小。(3) 主流道大小的設計要根據塑膠材料的流動特性來定(4) 主流道在設計上大多采用圓錐形.(如圖示)制作時要注意:A. 小端直徑 D2=D1+ (0.51mm)B. 小端球半徑 R2=R1+ (12mm)(其中D1、R1分別為注射機射出口的直徑及注射頭的球半徑 )澆3澆口套由于主流道要與高溫塑料及噴嘴接觸和碰撞,所以模具的主流道 部分通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襯套,簡稱澆注套或澆口套(1) .其作用主要為:A. 使模具安裝時進入
17、定位孔方便而在注塑機上很好地 定位與注塑機噴嘴孔吻合,并能經受塑料的反壓力, 不致被推出模具B. 作為澆注系統的主流道,將料筒內的塑料過渡到模 具內,保証料流有力暢通地到達型腔,在注射過程 中不應有塑料溢出,同時保証主流道凝料脫出方便(2)結構形式有整體式和分體式整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做成一體分體式:即台肩與構成主流道部份分開制作 日本的工業標准:JIS 中國的工業標准: SJB(二)。分流道:定義:主流道與澆口之間的一段,它是熔融塑料由主流道流入型腔的過 渡段也是澆注系統中通過斷面面積變化及塑料轉向的過渡段,能使塑料得到 平穩的轉換。1. 截面設計A.般設計截面為圓形B從加工方便性來
18、看一般設計為 U形,V形,梯形,正六邊形C. 分流道的斷面形狀及尺寸大小,應根據塑件的成型體積,塑件 壁厚,塑件形狀,所用塑料工藝特性,注射速率,分流道長度 等因素來確定。2. 分流道的布置形式有平衡式進料和非平衡式進料兩種形式。平衡式 進料就是保証各個進料口同時均衡地進料,非平衡式進料就是各個 進料口不能同時均衡地進料,一般要做模流分析來進行評估。(三).澆口1. 定義:澆口又稱進料口或內流道。它是分流道與塑件之間狹窄的部份, 也稱澆注系統最短小的部份;2. 作用:能使分流道輸送過來的熔融塑料的流速產生加速度, 形成理想的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流態,順序,并速速地充滿型腔,同時還起著封閉型腔防
19、止熔料倒流的作用, 并在成型后便于使澆口與塑件分離。3澆口的形式:內側澆口1.側向澆口:普通側澆口(邊緣澆口): v外側澆口扇形澆口:常用來成型寬度較大的薄片狀塑件平縫式澆口護耳式澆口隙式澆口/ 一般點澆口潛伏式澆口(我公司大多采用此種方式)盤環型澆口2.點澆口:輪輻式澆口爪形澆口園環形澆口3 澆口位置的選擇(1) 澆口選擇有阻擋物最近的距離。(2) 澆口的尺寸及位置選擇應避免產生噴射和蠕動。(3) 澆口應開設在塑件斷面最厚處。(4) 澆口位置的選擇應使塑料流程最短,料流變向最少。(5) 澆口位置選擇應有利于型腔內氣體的排出。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6) 澆口位置的選擇應減少或避免塑件的熔接痕增
20、加熔接牢度。(7) 澆口位置的選擇應防止料流將型腔,型蕊,嵌件擠壓變形。(四) .冷料穴1結構:冷料穴是用來儲臧注射間隔期間產生的冷料頭的,防止冷料 進入型腔而影響塑件質量,并使熔料能順利地充滿型腔,冷 料穴又稱冷料井。2拉料形式:( 1)鉤形(工形)拉料杆( 2)球形拉料杆3. 圓錐形拉料杆4拉料穴:A.帶頂杆;B.不帶頂杆第五章 成 型 部 分 设 计一、 分模面的确定为了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从密闭的模具内取出,以及为了安放嵌件,将模具适当地分成两个或若干个主要部分,这些可以分离的接触表面,通称为分模面。分模面的表示方法:1. 模具分开时,分模面两边的模板都作移动;2. 模具分开时,其中
21、一方模板不动,另一方模板作移动A. 分模面的数目有:单分模面、双分模面、多分模面B. 分模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曲面C. 分模面与开模方向关系有:平行于开模方向、垂直于开模方向、与开模方向成一斜角选择分模面考虑原则:19. 塑件质量考虑,确保塑件尺寸精度甲、同轴度要求的部份应在公模内成型,若放在公母模内成型,会因合模不准确而难于保证同轴度乙、 选择分模面时,应考虑减小由于脱模斜度造成塑件大小端尺寸差异,若模窝设在公模,会因脱模斜度造成塑件大小端尺寸差异太大,当塑件不允许有较大的脱模斜度时,采用这种结构使脱模困难,若塑件外观无严格要求,可将分模选在塑件中部,它可采 用较小的脱模斜度有利
22、于脱模确保塑件表面要求:分模面尽可能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部位以及塑 件外观的要求20. 注射机技术规格考虑:甲、锁模力考虑:尽可能减少塑件在分模面上的投影面积。当塑件 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接近接近于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面积时 ,有 产生溢料的可能,模具的分模面尺寸在保证不溢料的情况下,应 尽可能减少分模面接触面积,以增加分模面的接触压力,防止溢 料,并简化分模面的加工乙、模板间距考虑:分模面的确定要保证公母模开模行程最短21. 模具结构考虑精密機械事業處CABLE模具制造課制作甲、尽量简化脱模部件i. 为便于塑件脱模,应使塑件在开模时尽可能留在公模,只要 使塑件与公模的结合力大于塑件与母模的结合
23、力即可,尽可 能使塑难看 与母模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而不要把塑件与 模具的结合力都放在公模ii. 当塑件的外形简单,但内形有较多的孔或复杂孔时,塑件成 型后必然留在模仁上,此时模窝可设在母模上,开模后可用 推板顶出塑件,若模窝设在公模上,使脱模困难iii. 当带有金属嵌件时,因为嵌件不会收缩包紧模仁,所以模窝应设在公模,否则开模后塑件留在母模,使脱模困难iv. 若塑件的模仁对称分布时,应迫使塑件留在公模上,采用顶管脱模v. 若塑件有侧孔时,应尽可能将模仁设在公模部份,避免母模抽芯,否则造成脱模困难乙、 侧抽芯机械考虑i.应尽量避免侧抽芯机构,若无法避免侧抽芯,应使抽芯尽量短ii.由于斜滑块合模
24、时锁紧力较小,对于投影面积较大的大型塑件,可将塑件投影面积大的分模面放在公母模合模的主平面 上,而将投影面积较小的分模面作为侧向分模面,否则斜滑精密機械事業處CABLE模具制造課制作-15 -块的锁紧机构必须做得很庞大,或由于锁不紧而溢边丙、量方便浇注系统的布置:分模面的确定不妨碍浇注系统的正常 开设丁、便于排气:为了有利于气体的排出,分模面尽可能与料流的末端重合戊、 便于嵌件的安放:当分模面开启后,要有一定的空间安放嵌件己、模具总体结构简化,尽量减少分模面的数目,尽量采用平直分 型面。还应考虑模具是否便于加工,便于成品取出,还有分模面 应尽量选择在产品的棱线上面22. 模具制造难易性考虑:能
25、确保模具机械加工容易第六章 一般凹模结构设计一.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1. 分模面的确定从分模面与开模的方向来看,有平行于开模方向,垂直于开模方向,与开模方向成斜角。2. 分模线:分模线不要影响产品外观 , 尽量选择在产品棱边上。产品的外表面是由母模制作,产品的内表面是由公模仁成型制成。3. cavity 数量的确定:3-1.是根据所用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量。( 切记算出之数值不能四舍五入 , 只能取小) 。3-2.根据注射机的最大锁模力确定型腔数量。3-3.根据塑件精度确定型腔数量。3-4.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备注:注射机的规格主要是用机器吨位或锁模力,
26、另一种是用注射量确定。二.一般母模的设计:凹模是成型产品外形的主要部件。其结构特点:随产品的结构和模具的加工方法而变化。镶拼的组合方式的优点:对于形状复杂的型腔,若采用整体式结构,比较难加工。所以采用组合 式的凹模结构。同时可以使母模边缘的材料的性能低于母模的材料,避免了 整体式凹模采用一样的材料不经济,由于凹模的镶拼结构可以通过间隙利于 排气,减少母模热变形。对于母模中易磨损的部位采用镶拼式,可以方便模 具的维修,避免整体的母模报废。镶拼的组合方式的缺点:组合式凹模的刚性不及整体式的易在塑件表面留下痕迹,模具结构比较 复杂。(镶拼式的结构可以平衡变形量)。1.整体式凹模a. 完全整体式母模:
27、它是由整块材料制作而成,这种结构比较简单,不易变形产品的质量好 ,如果产品塑件比较复杂,采用一般的加工方法制造母模型腔就较困难。所 以完全整体式的适合简单的塑件。b. 整体嵌入式母模块:它属于一种完全整体式凹模的演变,即将完全整体式凹模变为整体式凹模块直接嵌入到固定板中,或先嵌在模框中 模框在嵌到固定板中的形式。固定板 或模框墊板完全整体式凹模整体嵌入式母模块2.完全整体式凹模块+局部镶拼嵌入,是在守全整体式凹模块或整体嵌入式凹模块的易损坏的部位及难加工的部位,如图所示:A.图所示的结构比较简单,但结合面要平整,否则会有塑料流入使毛边加厚。B.图所示的结构,采用圆柱形配合,塑料不易流入。3.
28、完全镶拼嵌入式母模块。上图是O上图所表示的是底部大面积镶嵌组合式凹模。种侧壁和底部大面积的母模结构,镶拼凹模块可直接嵌入到固 定板中,或嵌入到模框,模框再嵌入到固定板中23.模具一般顶出机构设计一.推块顶出机构平板状带凸缘的塑件,如用推板顶出会粘附模具时,则应使用推顶出 机构。因推块是形腔的组成部分,所以它应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表面粗 糙度。它的复位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依靠塑料压力,一种是采用复位杆。二利用成型零件顶出机构有些塑件由于结构形状和所用塑料关系,不宜采用顶杆,顶管,推板 ,推块等顶出机构,此时可采用成型镶件或凹模带出塑件。前面讲的推块出 属于成型镶块顶出机构。三多组件综合顶出机构
29、它是指将前面所讲的几种顶出机构综合起来实现顶出的目的。常用的有顶杆加顶板,顶管加顶板四气压脱出机构使用气压脱模要设置压缩空气通路和气门,加工较简单,适用于轻的,薄的软性塑料脱模。五斜滑块脱出机构当塑件上具有与开模方向不同的内外侧孔或侧凹等阻碍塑件直接脱模时 ,必须采用斜滑块脱模机构。即将成型侧孔或侧凹的零件做成活动的型芯。 在塑件脱模时先将活动型芯抽出,再从模中顶出塑件,完成活动型芯抽出和 复位的机构叫做抽芯机构。精密機械事業處CABLE模具制造課制作斜滑块抽芯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24. 抽芯方向与开模方向垂直25. 抽芯方向与定模偏一定的角度26. 抽芯方向与动模偏一定的角度斜滑块抽芯机构零
30、件设计27. 斜导柱 (斜销)的设计28.1 斜导柱长度和所需最小开模行程计算29.2 斜导柱所受的弯曲力计算30.3 斜导柱截面尺寸设计31.4 斜导柱的斜角设计32.5 斜导柱的安装固定形式及表面要求33. 滑块的设计2.1 型芯与滑块的连接形式2.2 滑块的导滑形式2.3 滑块的定位装置设计34. 压紧楔块的设计3.1 压楔块的形式3.2 压楔块的楔角抽芯时的干涉现象及先复位机构设计 常用的先复位机构有以下几种形式 :精密機械事業處CABLE模具制造課制作35. 楔形滑块先复位机构36. 摆杆先复位机构37. 杠杆先复位机构38. 偏转杆先复位机构39. 连杆先复位机构40. 弹簧先复位
31、机构 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甲、 斜导柱在定模 ,滑块在动模的形式 乙、 斜导柱在动模 ,滑块在定模的形式 丙、斜导柱与滑块同在定模的结构 丁、斜导柱同在动模的结构定距分型拉紧机构1 弹簧螺钉式2 摆钩式3 滑板式4 导柱式六.弯销分型与抽芯机构其原理和斜导柱抽芯机构一样 ,所不同的是在结构上以矩形断面的弯销 代替了斜导柱 .它的优点是斜角可以做大一些 .七. 斜导槽分型与抽芯机构第八章 温度调节系统与排气、引气系统设计一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塑件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模具上需要添 加温度调节系统以达到理想的温度要求。 温度调节系统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 分为冷却系统
32、和加热系统两种 。一:冷却系统一般注射到模具内的塑料温度为 200摄氏度左右,而塑件固化后从模具 型腔中取出时的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下。热塑性塑料在注射成型后,必需对模 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使熔融塑料的热量尽快传给模具,以便使塑件可靠冷却 定型并可迅速脱模,提高塑件定型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于熔融粘度较底,流 动性较好的塑料,如聚乙烯 ,尼龙,聚苯乙烯等,若塑件是薄壁而小型的 ,则模具可利用自然冷却;若塑件是厚壁而大型的,则需要对模具进行人工 冷却,以便塑件很快在模腔内冷凝定型,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小知识:热传递的三种形式 1 :传导 2 :对流 3 :辐射 冷却介质有冷却水和压缩空气,但用冷
33、却水普遍得多。这是因为水的热 容量大,成本低,且低于室温的水也容易获得。用水冷却即在模具型腔周围 或型腔内开设冷却水道,利用循环水将热量带走,维持恒温41. 冷却装置的基本结构形式甲、 简单流道式2螺旋式3隔片导流式4喷流式精密機械事業處CABLE模具制造課制作导热杆(导热棒)及导热型芯式42. 冷却装置设计分析43. 冷却装置设计的基本考虑甲、尽量保证塑件收缩均匀,维持模具热平蘅乙、冷却水孔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对塑件冷却越均匀。丙、 水孔与型腔表面各处应有相同的距离丁、 浇口处应加强冷却戊、 降低入水与出水的温差己、 要结合塑料的特性和塑件的结构,合理考虑冷却信道的排列形 式庚、 冷却水信
34、道要避免接近塑件的熔接痕部位,以免熔接不牢,影 响强度辛、 保证冷却信道不泄漏,壬、 防止与其它部位发生干涉癸、 冷却信道的进出口要低于模具的外表平面11、 冷却水信道要利于加工和清理2 冷却装置的理论计数3 冷却系统的零件冷却系统主要用到以下几种零件(1) 水管接头(冷却水嘴)精密機械事業處CABLE模具制造課制作(2)螺塞(3)密封圈(4)密封胶带甲、软管(6) 喷管件(7) 隔片(8) 导热杆二 加热系统1 电加热电加热为最常用的加热方式,其优点是设备简单,紧凑,投资少,便于安装,维修,使用,温度容易调节,易于自动控制。其缺 点是升温缓慢,并有加热后现象,不能在模具中交替地加热和冷却。2
35、 .煤气和天然气加热成本低,但温度不易控制,劳动条件差,而且污染严重三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外围设施 主要为了确保温度调节系统的正常工作,服务于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装置:2. 循环冷却水塔3. 压缩空气系统4. 模温控制器5. 模温速冷机二一,排溢设计排溢是指排出充模熔料中的前峰冷料和模具内的气体等。广义的注射模 排溢系统应包括浇注系统部分的排溢和成型部分的排溢。象浇注系统主流道 和分流道末端的冷料穴等也是一种溢排形式,通常所说的排溢是指成型系统 的排溢。模具型腔在塑料充填过程中,除了型腔内原有的空气外,还有塑料受热 或凝固而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气体,尤其是在高速成型时,考虑排气是很
36、必要 的。一般是在塑料充添的同时,必须将气体排出模外。否则,被压缩的气体 所产生的高温,引起塑件局部碳化烧焦,或使塑件产生气泡,或使塑件熔接 不良而引起塑件强度降低,甚至阻碍塑件填充等。为了使这这些气体从型腔 中及时排除,可以采用开设排气槽等方法。有时排气槽还能溢出少量料流前 锋的冷料。排气槽的开设位置选择1)应开设在型腔最后被充满的地方2)最好开在分型面上3)应尽量开在型腔的一面4)最好开在开设在嵌件或壁厚最薄处5)严禁开设在对着操作人员的方向小知识:透气性金属材料(比黄金还贵的材料)加工注意点:1粉末烧结而成2研磨冷却时禁用酒精及水3加工面及成型面要用放电加工来疏通气孔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議
37、12、 引气设计对于一些大型深腔壳型塑件,注射成型后,整个型腔由塑料填满,型腔 内气体被排除,此时塑件的包容面与型芯的被包容面基本上构成真空。当塑 件脱模时,由于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造成脱模困难,如采用强行脱模,势 必破坏塑件质量。因此必须加设引气装置。常见的引气形式有:1 镶拼式侧隙引气2 气阀式引气(1)弹簧气阀式(2)顶杆气阀式第九章 安装 定位与导向系统一 锁紧零件主要为内六角螺丝与沉头孔。其中螺丝有公制与英制之分,牙间角分别为60与55。书写方式:公制 螺牙大径 * 牙距英制 外径尺寸 1英寸内螺牙个数螺丝与沉头孔采用大的间隙配合 ,常用的沉头孔尺寸如下:规格沉头孔直径沉头孔深度过孔直径M24.53.02.5M36.03.53.5M47.54.54.5M59.05.55.5M610.56.56.5M813.58.58.5M1016.510.5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炸鸡店打工员工合同范本
- 液压闸刀转让协议书范本
- 物品转让协议书合同范本
- 特色餐饮服务合同协议书
- 物业管道修理合同协议书
- 香蕉生意转让协议书范本
- 火锅串串店合伙人协议书
- 测绘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砌墙抹灰包工合同协议书
- 江苏劳动仲裁协议书范本
- 财务离职保密协议及竞业限制合同范本
- 市政工程施工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培育钻石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领英大制造行业人才全球化报告-马来西亚篇
- 心肺复苏双人培训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化学试卷(广东卷)(空白卷)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初级社工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 日本所有番号分类
- 文化认同产生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