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共6_第1页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共6_第2页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共6_第3页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共6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 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笔者在这几年的 工作中,充分利用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音乐 欣赏中不断地探索。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教学既要开阔学生的音乐视 野,又要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教科书只是教学的依据和基础,相对内容 较少。而实际上任何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 象、深化审美理解的校内外音乐资源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只局限 在教材的内容当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因此,在课堂上, 笔者结合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欣赏一些他

2、们感兴趣 的、热门的各类音乐作品,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多方面地提高了他 们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多媒体在音乐欣 赏课中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倾听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石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一般来说, 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字,而且,教师和学生都要进入倾听状态,只有 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在听音乐之前,教师可以提 出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一、两个问题来听;或者指出在听的过程 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例如:我们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之 前,笔者向学生们提出三个问题: 1. 歌曲可分为几段? 2. 说出各段的

3、演 唱形式。 3. 各段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为了让他们在欣赏作品时自由畅想、各抒己见,我们必须坚持靠“多次聆听”来进行审美, 这是最能发挥学生思维力、 想象力、 创造力的途径 当个别作品依靠学生“听”来理解会有很大难度时,教师可借用多媒体视 频播放作辅助,引导学生通过“看”来理解作品。例如,在欣赏梁祝 时,在“看”的问题上, 教师应多花一点时间, 针对学生“看什么”和“怎 么看”精心筛选,既要符合教材、年龄、身心特点的审美规律,激发学生 形象思维,又要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欣赏,充分体现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 学习心理。在中学音乐欣赏教材中,不少音乐作品是根据文学名著或民间传说改 编而成的,且往往

4、篇幅较长,学生常常听了几分钟后就开小差,以致不能 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耐心地听完全曲,就大量选 取相关的电影片断,配上背景音乐播放。欣赏音乐的核心是“听”而不是 “看”,其最大的特点是音乐的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学生 缺少了形象思维这一过程,无法对作品有自己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想象, 是音乐教学的误区。因此,要从课堂实效出发,真正做到以听觉审美为主,视觉审美为辅 的原则, 坚持让学生在聆听中去感受、 体验音乐的内涵, 想象音乐的意境, 参与音乐的创作,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目的。二、想象是音乐欣赏教学的翅膀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

5、,这 是启发学生想象和联系的关键。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幻灯、录 像,都可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欣赏教学是初中音 乐课中一个比较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内容,它 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认知过程,很多老师在上欣赏课的过 程中,往往侧重于“听”,而忽略了“赏”,更不愿让学生去“想”,这 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利。其实,欣赏教学就是一个由听到想、再 由想到表演的创作过程。例如,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笔者将音乐主题内容制

6、作成跳舞的 动画效果, 帮助学生从直观的感知出发, 去想象理解和感受当时音乐场面。 在学生熟悉音乐主题后, 笔者还出示一些画面, 让学生听赏时边听边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它的情绪,是热烈奔放的,还是抒情优 美的;是欢快喜悦的,还是缓慢忧伤的,等等。其次要通过对音乐背景、 作者、节奏特点、旋律风格及涵义等的介绍,使学生对听赏内容有大致的 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同样,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更需要将 视觉、听觉、动作与想象相结合来理解和感受音乐。例如, 在亚细亚平 原上,课本用四幅画揭示了乐曲的内容。利用这些生动的画面,帮助学 生从直观上进行感知,然后再播放音乐让学生想象和感受

7、音乐所表现旷野 上的的马蹄声、骆驼队和马队前进的步伐、以及渐渐远去,慢慢消失在平 原的情景。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深化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 采用讲故事或描述情景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但作为 教师,要注意的是切勿对学生合理的想象轻易的否定,似乎音乐描写的一 定要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要敢于鼓励学生去想。三、多媒体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血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和学生的实际,尽可能有的放矢地利用现代化设备最大限度的为教学服 务,合理处理聆听音乐与观看视频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巧 妙地运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感

8、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全 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枯燥教学变为 趣味的教学,多媒体能使学生的视线不再单纯的固定在黑底白字的黑板 上,让课本知识都生动起来,将相关讲解内容配上各种声音、颜色,用唱 歌的形式把他们的情感表达出来。音乐除了声音美外,形式也至关重要, 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受官所接受。如在教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保 卫黄河时通过放映多媒体黄河壶口瀑布的视频,使学生从形象、色彩、 音乐、旋律等视觉方面有身临其进的感觉, 能强烈感受到乐曲的气势磅礴、 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不可战胜的力量。使学生了解抗日战时期中国人民 英勇抗击侵略者,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

9、神,深刻感受到作品的意义与内 涵,并使用权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使音乐形象更鲜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流露。运用多媒体可 以把音乐作品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在讲解欣赏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时,我自已制作了幻灯片,伴随着古 朴典雅的音乐,通过媒体播放一幅幅山水画面:将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 升上东山,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把大自然迷人的景色,一幕幕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从 中获得美的享受,让优美的音乐和多彩自然风光画面,唤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由此看来

10、,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学 生获得信息和知识也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采取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的结合,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 的效果,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课堂给 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学生的知识面会更广。现代教育需要我们掌握 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提高课 堂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总之,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 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 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 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音 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 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电脑科技的进步、我国经济的繁荣,笔者相信 多媒体电脑很快就会普及到各级学校的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