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度初级质量工程师考试前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1、设事件 A 与 B,且 A B,P(AB) =()。DX12345p0.20.30.30.10.1C、B;D、;A、Q;B、A;2、设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P (X=斗口 2;直加32,1,2( C )。已知第一样本中发现 1 个不合格品,且此批产品最终被接收,则第二样本的状况为A.发现2个不合格品;B.发现1个不合格品;C未发现不合格品;D未发现合格品。7、采用 GB/T2828.1 一次抽样方案对产品进行验收,根据要求检索出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为( 50; 12),一次加严抽样方案为( 50 ;01 ),开始时使用正常抽样方案,连续抽
2、检了 6 批,每批抽检 50 件,其中含有的不合格品数分别为: 1,2,0,2,1,1,有( B )批产品不被接收。A、5;B、4;C、2;D、 68、 对一个产品批来说,是否被接收,关键取决于生产方和使用方验收时对检验批的质量要求,在GB/T2828.2 中 规定了极限质量 LQ ,它是与( )的接收概率相对应的质量水平,是( A )不希望的质量水平。A .较低 使用方 B .较低 生产方 C.较高 生产方 D .较高 使用方9 、当 OC 曲线确定时, LQ 值的变化对( D )的影响大。A、产品质量B、样本量C、接收数D、使用方风险10 、在 GB/T2828.2 中,模式 B 适用于(
3、 D )。A.生产方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B 使用方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C 生产方和使用方都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D.生产方认为是连续批而使用方认为是孤立批的情形11、 当某使用方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抽样验收时,经常出现被拒收,这说明生产方出厂检验所用抽样方案的(A )风 险较大。A .使用方B . 生产方C .第三方12、在 GB/T2828.1 中,加严检验是( C )执行的,而放宽检验是()执行的。A、非强制性,强制性; B、强制性,强制性;C、强制性,非强制性; D、非强制性,非强制性;13、 某采购方要求所得到产品的不合格品率不得超过0.1% ,这个要求针对的参数为( D )。A、LQ=0.1 B
4、、 ASN=0.1C、 p0=0.1D、 AQL=0.114、 对于计数调整型抽样计划,选择检验水平时,GB/T2828.1 要求( C )。A、优先选用S-1水平;B、优先选用川水平;C、一般使用H水平;D、选用生产方风险小的水平;15、检验了 100 件产品,发现了在 2件产品上有 5 个不合格,其批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为( B )A、2.5;B、 5;C、 2;D、 25016 、一个调整型的抽样计划是根据( C )设计出来的。A、极限质量;B、批量应大于250 ; C、对总体的质量要求 AQL ;D、ATI的要求;17、 对于计数型抽样方案,在相同的OC曲线下,样本量最小的抽样方案是(
5、B )。A、调整型一次抽样方案;B、序贯抽样方案;C、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D、调整型二次抽样方案;18、 要求一批产品的不合格品率不得超过2.5% ,使用( 2; 0)抽样方案进行抽检,该抽样方案在不合格品率等于 2.5%时的接收概率为 0.95 ,关于该抽样方案的风险正确的有( C )。D、使用方风险0.05 ;A、使用方风险 0.95 ; B、生产方风险 0.95 ; C、生产方风险 0.05 ;第四章1、在常规控制图中,设TU _TL =0.6,目前CP =1,要达到6匚控制,无偏移的过程能力应为(A、0.3 ; B、0.6 ; C、1.2 ; D、0.92、 设 n=5,X =100,
6、 S= 1.0A3=1.427,其 X 图的上控制限 UCL= ( C);A、100.4281 ; B、100.1427 ; C、101.427 ; D、104.2813、在常规控制图中,当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将此过程判异的概率为(A )。A、0.273% ; B、0.5% ; C、4、过程能力指数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A、过程能力指数越高,不合格品率越高;C、过程能力指数越低,不合格品率越低;5、当工序有偏离时,提高 Cpk的途径为(A、缩小公差;B、增大离散度;5% ; D、4.81%( B )。B、过程能力指数越高,合格品率越高;D、过程能力指数越低,合格品率越高。C )。C、减
7、小偏离量;D、以上都不正确。6、已知某质量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其中J =400 ,二=1,设过程处于稳态,公差界限为400 _ 4,过程能力指数Cp为(C )。A、0.67B、1.0C、1.33D、 1.677、如果某产品的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则过程能力指数满足(B )。A. CpCpkC.Cp CpkB.Cp 二 CpkD.| Cp |- Cpkd;若将子组样本量扩大至n=180,在p不变8、做p图时,子组样本量 n=90,得到上控制限到中心线间的距离为的情况下,得到的控制限到中心线间的距离为(D )。 A、d ; B、d/2 ; C、dJ2 ;D、d/J29、 在XR图中,
8、控制界限的宽度直接取决于(C )。A、抽样次数; B、生产过程总量;C、子组极差均值;D、规范界限。10、当控制图的质量指标为“单位产品上的缺陷数”时,控制图应选();当控制图的质量控指标为不合格品率时,控制图应选(B)。A、p 图,c图;B、c 图,p 图;C、p 图,u 图;D、u图,p图。11、过程能力的数值()越好,过程能力指数()越好。DA.越小,越小B.越大,越小C越大,越大D.越小,越大12、一批钢筋的直径要求M=10 0.03mm ,实测样本均值为10mm,样本标准差s =0.01mm, c4=0.94,则过程能力指数Cp为(B)。A、2.0 ;B、0.94 ;C、1.33;D
9、、1.67 ;(C )。13、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A.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不变B 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C .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D .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14、 在控制图中,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可能的原因有(D )A、没有不合格品;B、过程能力指数降低了;C、参数发生了变化;D、数据分层不够;15、 在控制图中,连续 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 C区以外,可能的原因有(C )。A、工具磨损;B、过程能力指数降低了;C、参数发生了变化;D、没有不合格品;16、 绘制分析用 X -S图时,应(D )。 A、先做均值
10、图,判稳后再做 s图;B、均值图与s图同步做出;判稳后再做均值图;C、s图判稳后,直接将 X -S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D、先做s图,17、为了建立控制图,在500分钟内,抽取了 125件产品,以下正确的有(B )A、每4分钟抽取一个;B、每20分钟抽取一个子组,每个子组 5件,共抽25个子组;组内间隔尽量短;C、每10分钟抽取一个子组,前 25个子组,每组3件;后25个子组,每组2 件;D、每10分钟抽取一个子组,前 25个子组,每组2件;后25个子组,每组18、在X -S中的X图中,描入图的点的纵坐标是(A、子组均值;B、一个单值; C、子组极差;子组标准差;19、在X-Rs中的图中,描入
11、图的点的纵坐标是(A、子组均值;B、一个单值; C、子组极差;子组标准差;第七章1、当某产品的两个质量特性互有因果关系时,用质量控制图首先控制A、“果”的质量特性;B、“因” “果”同时; C、质量特性的波动;D、“因”的质量特性2、在流程图中“决策”用(B )表示。A、椭圆;B、菱形;C、箭头;D、矩形3、某质量改进小组画出的排列图“其他”项目比例很大,其原因是(B )A、没有关键少数B、分类不当C、具有次要多数D、A + C4、通过(D )可以发现关键的少数。A、流程图;B、树图;C、控制图D、排列图;5、 使用排列图的目的是为了找出(C )A、非关键的多数;B、非关键的少数;6、PDCA
12、循环即( E ) A、策划 B、实施7、PDCA循环对策实施后,总结经验并实施标准化是(C、关键的少数;D、关键的多数。C、检查D、处置 E、A + B + C + DD )阶段。A、策划B、实施C、检查D、处置8、排列图是用于表示对发生(C )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的简单图示技术。A、原因B、现象 C、频次D、问题9、 质量改进是消除(D )问题。A、偶发性;B、不合格品的;C、可靠性差的;D、系统性;10、 在DMAIC改进流程中,确定基准是( B )阶段的活动要点。A、界定;B、测量;C、分析;D、改进11、 PDCA循环可分为四阶段( D )步骤。A、四B、五C、六D、七12、 因
13、果图是表述和分析(B )关系的一种方法。A、原因 B、因果C、结果D、过程13、 评价QC小组成果的依据是(D )。A、专家评审;B、质量文件评审;C、管理评审;D、现场评审;14、 直方图矩形的高度表示该组内数据的(C )oA、中间值;B、最大值;C、频数;D、最小值二多项选择题第五章1、在下列随机变量中,(CD )是连续随机变量。A、玻璃瓶上的气泡数;B、投骰子时3点出现的次数;C、钢丝的抗拉强度;D、灯泡的寿命;2、设事件A与B相互对立,则有(BDE)。A、P(AB)=1;B、P(AB)=0 ;C、P(AB)=P(A)+ P(B);D、P(A)+ P(B) =1;E、事件A与B互不相容;
14、3、设事件A与B互不相容,则有(BD)oA、P(AB)=1 ;B、P(AB)=0 ;C、P(AB)=P(A)+ P(B);D、AB=;E、A与B相互对立;4、设随机变量XN (1,彳),则(ABD)。A、P(X 1)=0.5 ;B、P( 1 : X : 0)二 P(2 : X : 3);C、 P(1 :X :2) =P(2 :X :1)D、 P(0 : X : 1) = P(1 : X : 2)5、 设来自于同一正态总体中第一样本为:x2xn,第二样本为:x1 5 x2 5. xn 5第一样本的均值为:x100,第一样本的方差为:S2 =4 ;则有(BD )oA、第二样本的均值=100 ;B、
15、第二样本的均值=105 ;C、第二样本的方差=9 ;D、第二样本的方差=4 ; E、第二样本的方差=29 ;6、 u 一.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以下正确的有(BD ) oA、U0.37 70.63 -1 ; B、U0.37 U0.63 = 0 ; C、U0.37 : U0.36 ; D、U0.37 - U0.36 ;E、I U0.37 | - | U0.36 | ;7、 记两个随机变量 X与Y的相关系数为r,bx为回归方程,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CD )A、r与b同号; B、r与b异号;C、Lxy与b同号; D、r与Lxy同号;E、Lxy与r异号;8、 两个变量(x, y),其观测值为(为,
16、y) i = 1 , 2,n。若显著性水平为 a,简单相关系数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D )oA、|r| w 1 ;B、r = 0 , x、y间存在线性相关;C、r=- 1,完全负线性相关;D、相关系数检验的临界值表示为ri(n 2);9、记两个随机变量 X与Y的相关系数为r, y?二a bx为回归方程,下面叙述正确的有( AC )。A、若 r0,则 b0 ;B、若 r0 ; C、若 r=0,贝U b=0 ;D、若 r=0,则 b0 ;10、测得合金中碳含量与合金强度的数据如下:碳含量111213141516合金强度39.841.041.543.043.244.1根据此数据算出(AD )
17、。A、r0 ; B、r0 ; C、b 0 ; E、b=0 ; F、r=0 ;1、 一批产品批量为 2000,对该批进行抽样检验,使用的抽样方案为(80; 2),在样本中发现了 2件不合格品,有(BCE )A、拒收该批;B、接收该批; C、样本不合格品百分数为 2.5 ;D、该批不合格品百分数为0.1E、样本不合格品率为 2.5% ;2、影响OC曲线形状的因素有( ABCE )。A、生产方风险;B、使用方风险;C、样本量;D、批量;E、接收数3、 影响批接收概率的直接因素有(ACD )A、n; B、N ;C、p D、AcE、生产方风险F、使用方风险4、 在抽样检验中,生产方风险是指(CD )。A
18、、合格批被接收的概率;B、合格批被拒收时,使用方承担的风险;C、合格批被拒收的概率;D、合格批被拒收时,生产方承担的风险;5、对于GB/T2828.2,模式B抽样方案其检索要素有( ABDF )。A、批量B、LQC、AQLD、检验水平E、ASNF、抽样方案类型6、 规定了 LQ的模式A孤立批抽样方案适用于对( BCD)的检验。A、连续批B、质量不稳定的产品批C、新试制出的一小批产品D、给出使用方风险质量E、同时给出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7、 使用方要求提高得到产品的途径有(DE)。A、连续批B、要求更大的 AQL C、要求更小的 ASN D、要求更小的 AQLE、要求更大的 Cpk8、
19、 不同的OC曲线表明抽样方案不同的(ACD )。A、接收概率值B、样本C、样本量D、接收数E、产品质量9、抽样检验使用于以下(BCD )的场合。A、不允许有不合格品B、贵重产品的破坏性检验C、流程性材料D、检验费用很高10、 调整型抽样方案中的加严检验可以(AC )。A、保护使用方利益;B、降低样本量;C、降低使用方风险;D、降低生产方风险;E、保护生产方与使用方双方的利益;11、 在抽样检验中,AQL是(BD )。A、对检验批的质量要求;C、检验水平;B、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D、检索抽样方案的重要参数E、接收概率。12 、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抽样检验可以分为(BCE )抽样检验。A、
20、 标准型 B、计件C、计点D、调整型 E、计量13、将抽样方案从( 50,0)改为( 20,0),将会( BCE )。A、增大生产方风险B、增大使用方风险C、减小生产方风险D、增加检验成本E、减低检验成本14、 对于破坏性测试,使用小样本量进行抽样检验,应使用(DE )。A、一般检验水平I;B、 一般检验水平nC、一般检验水平川;D、特殊检验水平 S-1 ;E、特殊检验水平 S-2 ;15、 抽样检验标准 GB/T2828.2 适用于对(BD )的检验。A、连续批B、孤立批;C、给出生产方风险质量;D、给出使用方风险质量;E、同时给出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16、 对于GB/T2828
21、.2,模式A抽样方案其检索要素有(ABF )。A、批量 B、LQ C、AQLD、检验水平E、ASNF、抽样方案类型17 、计数调整型抽样计划包括( ABDE )。A、正常抽样方案B、加严抽样方案;C、标准型抽样方案;D、放宽抽样方案;E、转移规则;18、 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计划,对规定检验批不正确的(BCD )。A、某车间将某条生产线上 1小时的同种产品构成一个检验批B、甲车间与乙车间生产的同种产品构成一个检验批C、某工人一天内生产的直径不同的螺钉构成一个检验批D、老师傅与学徒工在一天内在同一台设备上加工出来的齿轮19、 轴承厂T长期生产某型号的轴承,但他不是汽车厂S的长期供货商,汽车厂 S为
22、了应付急需,从轴承厂 T采 购了一批( 2000 个)轴承,汽车厂 S 对轴承的入厂检验应采用( BC )抽样方案。A、模式A孤立批B、模式B孤立批 C、以LQ为质量指标的 D、以AQL为质量指标的 E、监督20、 使用计数调整型抽样计划,交检批的批量为3000 件,使用( 125, 7),检测是非破坏性的。对交检批的处理, 正确的有( BCD )。A、当d=5时,将3000件全部接收;B、当d=5时,剔除这5件,接收其余的将 2995件;C、当d=9时,剔除这9件,接收其余的将 2991件降级使用;D、当d=9时,将3000件全部按报废处理;21 、某厂试制了一批产品,要通过抽样检验其批质量
23、,应使用(ACE )的抽样方案。A、孤立批B、连续批C、GB/T 2828.2 中模式 AD、GB/T 2828.2 中模式 BE、用LQ检索F、用AQL检索22、A类不合格是指被(BD )最为关注的不合格。A、生产方B、顾客C、质量处D、使用方23、某厂试制了一批产品,要通过抽样检验其批质量,应使用(ACE )的抽样方案。A、孤立批B、连续批C、GB/T 2828.2 中模式 AD、GB/T 2828.2 中模式 BE、用LQ检索F、用AQL检索第七章1、 当控制对象为“均值和离散程度”时,控制图可选(BD )。A、p图;B、XR图;C、u图; D、XS图。2、 常规控制图中的 8种判异准则
24、应用于( AD )图。 A、X ;B、R ;C、S; D、X ;3、 在常规控制图的均值图中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 C区以外可能是由于( CE )A、子组量太小;B、数据虚假;C、均值增大D、测量有误E、均值减小4、 统计过程控制的目的是(BC )。A、消除不合格品;B、减少过程的波动;C、保持过程均值处于稳定状态;D、消除过程的波动;5、 在常规控制图中,当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以下正确的有(BC )。A、过程能力指数大于1 ;B、可以预计当前的过程质量;C、不存在异常因素;D、不存在偶然因素;E、过程质量很好;6、过程能力指数(BD )A、与过程质量特性值的分布中心位置无关;
25、B、Cpk CpC、 过程质量特性值分布中心位置与规范中心偏移越大,Cpk越高;D、 过程质量特性值分布中心位置与规范中心偏移越大,Cpk越低;7、 常规控制图的构成部分有 (ABE )。A、子组数值描点序列;B、中心线C、下公差界限(LSL );D、上公差界限(USL ) ;E、上控制限(UCL )和下控制限(LCL )8、 在控制图中未发现出界点且图中点子随机排列,可以认为(BD )A、过程能力已满足要求B、过程达到了统计稳定状态C、过程不需进一步调整D、还需分析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9、 为保证控制图正确反映过程的实际情况,应注意(ABC )A、合理确定子组容量;C、合理确定取样间隔时间;
26、10、过程能力(BD )。B、应在过程稳态下进行评定;B、在建立图时,X - R子组组数最好大于 20组;D、对数据事先进行挑选,异常的予以剔除;A、与过程是否稳定无关;C、.要求的公差带宽度有关;D、与过程的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有关;B、与规定的公差带宽成正比;11、过程能力指数 Cp( BC ) o A、与过程质量波动幅度(标准差)成正比;C、与过程质量质量波动幅度(标准差)成反比D、与规定的公差带宽成反比12、 下列控制图中,主要用来控制或分析质量特性值分散程度的图有(ABE )。A、R图 B、S图C、X图D、X图E、民图13、某生产车间使用分析用控制图一段时间后,认为根据控制图理论可以将其
27、转化为管理用控制图,这表明(BE )。A、生产过程正趋于稳态B、生产过程达到了稳态C、已无使用方风险D、生产过程不会再受异常因素的影响E、过程能力指数满足了要求14、生产控制方式由3 b 演进到6 b 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BD )oA、 3 b 控制方式下,过程无偏移时的不合格品率为B、 3 b 控制方式下,过程无偏移时的不合格品率为C、6 b 控制方式下,过程无偏移时的不合格品率为D、6 b 控制方式下,过程无偏移时的不合格品率为2.7 X 1027 X 10;-62 X 10;2 X 1015、控制图中的两种错误,其正确的解释为(AD )oA、生产正常而点子偶然出界,点出界就判过程异
28、常,这是第一类错误;B、第一种错误的实质是漏发警报;C、第二种错误的实质是虚发警报。D、过程异常,当点子仍然在控制界限以内时未判异常,这是第二类错误;16、作为分析用控制图,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AB )oA、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B、分析该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是否满足要求;C、计算过程的不合格品率;D、计算过程的偏移系数。17、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的途径有(BD ) oA、要求减小过程能力指数C pk ;18、19、20、B、要求增大过程能力指数Cpk ;应用p图时,每次抽取的样本量可以根据合理子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B、始终保持抽取的样本数相等;D、尽量多抽取样本;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29、(BEF ) oC、ABACE要求增大AQL ;D、要求减小AQL ;A、保持相等;B、不等;C、无限大;D、以上都不对。A、同一子组的样品在短时间内间隔抽取;C、过程平稳时少抽取样本;E、过程质量不稳定时,提高抽取子组的频率。6二值越大C pk值越大;B、Cpk值越大合格品率越高;C、Cpk值越大合格品率越低;D、6;值越大合格品率越高;E、6-值越大合格品率越低;F、6二值越大C pk值越小;B、为了防止新员工再犯同样错误;C、为了在新水平上开展质量控制;D、为了防止过程会回到原来状况;E、为了得到管理层的表彰;5、在质量改进选择课题时,可选择的方面有(ABDE )A、成本;B、环境; C
30、、利润;D、交货期E、安全21、在X -R中的X图中,描入图的点的横坐标是( CD )。A、按子组极差大小排列;B、Cpk值; C、生产时间序列D、子组序列号22、 能监测分布中心是否偏移的控制图有(AC )。A、均值图;B、极差图; C、单值图;D、标准差图;E、移动极差图;23、 在常规控制图中,均值图上下控制限的间距可通过(ABDE )计算出。A、过程能力;B、6二;C、公差限;D、样本标准差估计值;E、样本极差估计值;第八章1、 质量改进的目的为(BD )。 A、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B、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C、致力于消除偶发性的问题;D、致力于消除系统性的问题;2、 质量
31、改进的七步骤包括(BDEF )。A、制定方针;B、选择课题;C、制定战略;D、掌握现状;E、采取对策;F、确认效果;3、 关于PDCA循环的特点,正确的有( BDE )。 A、可以根据情况裁减阶段;B、不可以裁减的4个阶段;C、可以环环相接,不可以环内套环;D、大环套小环;E、每循环一次提高一步;BCD ) A、为了通过质量体系认证;4、在质量改进过程中,将成功的对策进行标准化的主要原因是(6、质量改进的总结内容包括(ABD )。A、找出遗留问题B、总结已解决问题C、调整程序文件D、下一步计划质量因素引起的波动分为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偶然波动可以避免;B、偶然
32、波动不可以避免;C、采取措施不可以消除异常波动;D、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异常波动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使用排列图其正确的有(BC )。A、找出最好的策略;B、可与因果图结合起来使用;C、其目的是找出关键的少数;D、估计其分布。排列图关于其他项的作用有(ABA、避免排列图中项数过多;B、为了突出关键的少数;C、用统计学管理质量;D、最低资源成本。10、因果图是通过(CD )促进问题的解决。A、把握现状;B、制定目标;C、分析原因; D、寻找措施;11、根据各组数据的多少画出的直方图分为:BD )直方图。A、分析用B、频数;C、控制用;D、频率;E、正交性;12、 绘制因果图时要求(BC )。A、将产
33、品中的所有质量特性都在一张图上绘制出来;B、确定原因尽可能具体;C、确定原因时通过大家集思广益;D、可与PDPC法联合使用;13、 数据分层的主要目的是(AB )。A、使层间差异大B、使层内差异小C、使层内层间差异相等D、安排工艺流程。14、 直方图出现锯齿型,可能的原因有(BDE )。 A、有两种不同的且平均值相差很大的分布混合在一起;B、作频数分布表时分组过多;C、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数据;D、测量方法有问题;E、读错测量数据15、 QC小组有以下(BCD)特点。A、高度纪律性;B、广泛的群众性;C、严密的科学性;D、民主性三、综合分析题(单选和多选组成)1、已知规格限=160 _ 20,
34、设在加工过程中取得数据,算出X =163.652,s = 5.265,B 2.089,A3 = 1.427,C4 =0.94 ;A、6.354 ;B、10.999 ;C、4.697 ;D、8.453 ;A、186.954 ;B、210.329 ;C、171.165 ;D、208.483 ;A、0.84 ;B、1.29 ;C、1.19 ;D、0.98 ;A、0.8984 ; B、1.139 ; C、1.1921 ; D、0.9758 ;(1) 、则 UCLS=( B )(2) 、贝U UCLX =( C)(3) 、Cp=( C ) o(4) 、则 Cpk=( D )2、某机械产品的规格为1000
35、 0.5mm,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Cp= 1.67、Cpk = 1.25。(1)该过程的偏移系数 k约为(A、0.67 ; B、0.25 ;C、1.0 ; D、0.4。(2)该过程的合格品率 p约为(C )oA、68.27% ; B、95.45% ; C、99.99% ; D、0.01%。(3)若该过程的Cp不变,而使用方要求 Cpk = 1.33,你认为最合理的措施为(D )oA、缩小分散程度;B、放宽公差带;C、加强质量检验;D、减少偏移量。3、 某种规格的轴,其直径要求为18mm 0.2mm。长期检验结果表明,其直径均值为尸18.05 (mm ),标准差为(T = 0.039。(1) 该生
36、产过程的偏移系数 k为(B )oA、0.5 ; B、0.25 ;C、1.0 ; D、0.4。(2) 该生产过程的能力指数 Cpk 为( C )o A、1.33 ;B、2.0 ; C、1.28 D、1.67。4、 已知规格限=1000 _0.3,设在加工过程中取得数据,算出X =999.95, S = 0.075, B 2.089 , A3 =1.427 ,c4 =0.94 ,(1 )求 Cp( 2)求 Cpk(3)求 UCLS (4)求 UCLXA类不合格,对检验A类不合格采用的抽样方案5、某厂生产螺钉,质量特性有长度、直径与罗纹。直径不合格为为:正常抽样方案(80; 1 2),加严抽样方案(
37、80 ; 0 1);长度不合格与螺纹不合格都为B类不合格,对检验B类不合格采用的抽样方案为:正常抽样方案(80 ; 5 6),加严抽样方案(80 ; 3 4 )。检验了 8批螺钉,其中对直径检验,各批的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数分别为:0,1,3,1,2,1,0,2 ;对长度检验,各批的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数分别为:2,3,2,4,2,4,2,1对螺纹检验,各批的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数分别为:3,3,3,2,1,0,2,3D )批应予接收。D、4。C)批应不予接收。C、5D、3B类不合格数是(B )。C、92.187 ;D、0.(1)对A类不合格,这8批中有(A、3 ;B、2 ;C、8(2)对B类不合格
38、,这8批中有(A、0 ;B、1 ;(3)这8批样本的平均每百单位产品A、57.813 ; B、5.7813 ;(4)这8批产品中有( A )批可交付使用方。A、1 ; B、3 ; C、4D、0A、57.813 ; B、92.187 ; C、5.7813 ;6、在抽样检验中,设 AQL=1.5,其正常抽样方案为( 了 12批,样本不合格品数如下:1,0,3,0,1,0,(1)这12批中有(C)批应不予接收。A、4 ;B、1 ;(2)估计该生产过程的平均不合格品百分数是( CA、57.813 ; B、92.187 ; C、5.7813 ;(5)估计该生产过程的平均每百单位产品B类不合格数是(C )。D、0.;50,2),加严抽样方案为(50,1),从正常检验开始,抽检2, 3, 1,2,0, 1。C、2D、3)。D、0.;7、对某钢板材的长度要求为20 1mm,并要求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汽修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 化学专业巡检试题及答案
- 海南省省直五指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内江木纹铝扣板施工方案
- 2026届河北省保定市六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测试卷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高二(上)期初考试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垃圾房建筑施工方案
- 快递分拣人力承包协议书
- 医疗损害责任界定-洞察及研究
- 浙江省G12名校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卷
- 人民防空防护设备管理办法
- 2025年海南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监控维护维修协议书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第2号)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咸味香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空间机器人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医院药师职业技能大赛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