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农村老照片,带我们走进遗失的美好童年_第1页
一组农村老照片,带我们走进遗失的美好童年_第2页
一组农村老照片,带我们走进遗失的美好童年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组农村老照片,带我们走进遗失的美好童年转眼又是一个麦收季节来临,重型收割农机轰鸣着奔驰 向四乡 . 思绪不禁回到了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童年的打麦 场. 可惜,那时的我们只记得劳动的苦和太阳的毒,根本不懂什 么是付出 . 这几天清晨,总是伴着布谷鸟的叫声醒来,一年 的收获就从这里开始。谨以此文献给现代父母们,教育下一 代,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小时候踩垛不在行,刷的一 下滑下来!那时我们还有收麦假,跟着大人一起下地,没有 防晒霜,没有收割机,有的是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收完 麦子后,毛驴是家里必不可少的劳动力。那时候我们要把麦 子一车拉回家,现在姥爷家里还有当时带的草帽。早上把割 回来的麦子散

2、落到场里, 先让太阳暴晒, 然后一遍一遍的翻, 等到下午太阳把麦秆晒干了,再让拖拉机一遍一遍碾,直到 麦粒与麦杆脱离。那时候最怕的就是帮大人张口袋,一股土 腥味,还是忍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往里灌。那时候看着大人把 麦秸一层层堆起来,觉得好厉害。扬麦场景,那时候还可以 用的是四轮拖拉机带着风扇,风老大了。更多的时候只有等 到起风的时候才能扬麦子。现在老家已经看不见这样的土坯 房了,对于城里人来说, 这已经成为了艺术了。 趁天还没黑, 大家争分夺秒的把晒干的麦子装进口袋,夏天的雨水说来就 来。农村的日子,就是从白天到黑夜不停劳作的生活。年龄 越大的人扬场水平越高,尘土和柴屑飞走了,麦粒堆积的很 干净。

3、小孩子无忧无虑地坐在口袋上,或者躺在麦堆上,尽 情地玩耍。晒麦子,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大场了,好还念以前 的大场,晚上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晚上装起来,白天又倒出 来晒,一遍又一遍的暴晒,一直到全部晒干,每一粒小麦蕴 含着农村人的汗水与辛劳。炎热的盛夏,忙碌的季节,丰收 的喜悦,乡亲们的追求。炎热的夏季,大树底下凉快至极, 但劳作的人们没有机会享受这一丝清凉。只有年迈的老人借 择韭菜的机会在大树底下做暂时休息。扬麦的确是一个难以 掌握的技术,一个真正的庄稼汉是必须掌握的。麦粒和麦穗 分离要经过很多次扬场分离。盛夏抢粮,老人 , 孩子全民参 与。别提多热闹了 . 曾记得先辈们高超的割麦技术,又快又 多,

4、麦茬又短又平。而现代收割机割的麦茬,完全不能比 勤劳的农村人, 淳朴的脾性, 自给自足的人生态度。 认真点, 每一粒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谁知盘中 餐,粒粒皆辛苦。脱粒后软绵绵的麦草需要有技术的农民一 层一层堆积成优美的形状,以便后来喂牲畜或做饭生火之用。 从高处鸟瞰麦场上顶着烈日辛苦劳作的人们,这些场景勾起 多少 70 后、80 后的美好回忆。 没有风扇的, 通常靠自然风, 好像没风了, 等一下。 收回来没碾的麦子, 这是机器收割的, 杂乱一片。那时候只有少数有条件的用电风扇扬场。这样不 知道省去了多少力气 .这一袋袋沉甸甸的麦子,是我们一年 的辛苦换来的劳动成果。这些场景你都还记得吗?爷爷爸爸 扬场过后身上总有一层的灰,麦壳又扎又痒,白色的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