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乞讨引发交通事故由谁承担责任_第1页
拦路乞讨引发交通事故由谁承担责任_第2页
拦路乞讨引发交通事故由谁承担责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拦路乞讨引发交通事故由谁承担责任被告人孙某上路拦车要钱 , 两次引起交通事故造成 2 人死亡 3 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 检察院以涉嫌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 全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 法院对第二次交通事故以被告人构成交 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3 年。 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一:法院认定被告人孙进虎构成交通肇事罪不妥,理由如下: 1: 被告人孙进虎不符合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资格,不宜定为交 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年满 16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 能力的一般主体,包括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 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其中交通运输人员具体包括 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交通设备的操纵

2、人员、交通运输活 动的直接领导、指挥人员、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 , 非交通 运输人员如非司机违章开车等。上述人员都属直接从事交通运 输业务或者承担保证交通运输安全责任的人员,具有一定的职 业性,这应是法律规定的该罪主体范围的应有之义。 本案中被告人孙进虎为乞讨上路强行拦车,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交通安全法第 63 条规定: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 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交通安全的其他行 为。不管孙进虎拦车是乞讨还是乘车,都应属于行人一类。对 于行人是否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理论界尚存在争议。 笔者认为,行人不具有从事交通运输业或者保证交通运输安全 的职业职责,相对于机动车一

3、方,其属于弱势一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采纳曾经提出的所谓“撞了白 撞”这一说法,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 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该法体现了对 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及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民事赔偿方面尚且 如此,故在刑事谦抑原则下的刑事责任则应有更大的宽宥性, 即对行人是否应承担交通事故的刑事责任应更慎重。另外,虽 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 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第二款有将主体扩及乘车人的范围, 但其对扩大的主体进行了限定,且仅以共犯论处。按照罪刑法 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现行 法律,司法解释

4、未作明确的规定下,对交通肇事罪主体不应作 扩大解释,为此,行人不宜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2:本案中,被告人孙进虎同样的强行拦车,同样造成交通事 故伤亡,但因第一次事故中加入了第三辆车驾驶员的过失的共 同作用从而认定孙不构成犯罪,对第二次事故则以孙制造了险 情,造成驾驶员措手不及酿成交通事故而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 罪。结果的发生有时是一因、有时是多因的共同作用,本案第 一次事故是因孙的强行拦车与驾驶员的过错共同作用引发的, 都属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由于存在其他原因的共同作用从而 认定孙不构成犯罪,而对第二次事故却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就造成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二:检察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5、罪提起公诉,也与本案 被告人的主观要件不相符合。本案被告人违反交通安全法规是存在故意,但对交通事故后果 却是过失,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故意犯罪,其对 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应是明知而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的发生, 故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 构成犯罪。三:被告人孙进虎的行为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本案被告人为了乞讨采取强行拦车的 方法,违反交通法规是故意的,但对交通事故后果则仅存在过 失。其次,在客观方面,本案的关键是被告人上路拦车行为是 否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的危险性相当、足以危害公共安 全的行为。由于“其他危险方法”在未引起严重后果之前往往 难以明确显示其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所以在司法实践中一般 当用其他危险方法造成严重后果时才追究刑事责任。本案在客 观方面, (1) 被告人上路拦车引起两次交通事故,造成 2 人死 亡 3 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危险性应与决水、失火、爆炸、 投毒相当,被告人实施了这种危险方法, (2) 已经造成了危害 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 , 致不特定的多数人重伤 , 死亡,如果未造 成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