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遗传课件_第1页
数量性状遗传课件_第2页
数量性状遗传课件_第3页
数量性状遗传课件_第4页
数量性状遗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第十章第十章 数量性状遗传数量性状遗传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前述的遗传现象前述的遗传现象是基于一个共同的遗传本质,即生物体的遗传表现直接直接由其基因型所决定可根据遗传群体的表现变异推测推测群体的基因型变异或基因的差异。质量性状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的特点:的特点: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变异变异不连续不连续(discontinuous) 。在杂种后代的分离群体中 可采用经典遗传学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其遗传动态。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生物界中还存在另一类遗传性状另一类遗传性状,其表现型变异是连续表现型变异是连续的的(cont

2、inuous) 数量性状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 。例如例如,人的身高、动物体重、植株生育期、果实大小,产量高低等。通过对表现型变异的分析推断推断群体的遗传变异借助数量统计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数量性状的类别数量性状的类别:.严格的连续变异严格的连续变异:如人的身高;株高、粒重、产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细度、强度等;.准连续变异准连续变异(Quasi continuous variation):如分蘖数(穗数)、产蛋量、每穗粒数等,但大测量值时,每个数值均可能出现,不会出现有小数点的数字。但有的性状即有质量亦有数量性

3、状的特点,所以有人提出质量数量性状质量数量性状的概念。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第一节第一节 群体的变异群体的变异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6生物群体的变异 表现型变异、 遗传变异。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群体内各个体间遗传组成的差异。当基因表达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异当基因表达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异:个体表现型值(phenotypicvalue,P)是基因型值基因型值(genotypic value,G)和随机机误随机机误(random error,e)的总和,P=G+e。其中:其中:随机机误随机机误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所处小环境中的随机效应。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7在数理统计分析中,通常

4、采用方差方差(variance)度量某个性状的变异程度。遗传群体的表现型方差表现型方差(phenotypic variance,VP) 基因型基因型方差方差(genotypic variance, VG)机误方差机误方差(error variance, Ve) 。VP =VG + Ve。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具有各种效应,主要包括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具有各种效应,主要包括:加性效应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A):基因座(locus)内等位基因(allele)的累加效应;显性效应显性效应(dominance effect,D):基因座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

5、课件8基因型值基因型值是各种基因效应的总和,对于加性显性模型G=A+D。表现型值表现型值也可相应分解为P =G+e =A+D+e 。群体表现型方差 分解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机误效应三种方差分量(VP=VA+VD+Ve)。对于某些性状,不同基因座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即上位性效应上位性效应(epitasis effect,I)。基因型值基因型值和表现型值表现型值 G=A+D+I 和P=A+D+I+e,群体表现型变异群体表现型变异 VP=VA+VD+VI+Ve。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9假设假设只存在基因加性效应(G=A),4种基因数目的F2群体表现型值频率分布列于下图。当机误

6、效应不存在时当机误效应不存在时:如性状受少数基因(如15对)控制,表现典型的质量性状;但基因数目较多时(如10对)则有类似数量性状的表现。当存在机误效应时当存在机误效应时:表现型呈连续变异,当受少数基因受少数基因(如15对)控制时,可对分离个体进行分组;但基因数目较多基因数目较多(如10对)则呈典型数量性状表现。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0多基因(polygenes)控制的性状一般均表现数量遗传的特征。但是但是一些由少数主基因(major gene)控制的性状仍可能因为存在较强的环境机误因为存在较强的环境机误而归属于数量性状。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1生物所处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对

7、群体表现也具有环境效应环境效应(E);基因在不同环境中表达也可能有所不同,会存在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GE)。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型值可细分为:P=E+G+GE+e,群体表现型变异也可作相应分解:VP= VE+ VG+VGE+Ve。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2下图为四个品种(GlG4)在个环境(ElE3)中的产量表现。不存在不存在GE互作互作,4个品种在3种环境中的表现同步提高。当存在当存在GE互作时互作时,4个品种在各环境中的表现不同。品种品种3和4在环境1中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在环境3中却表现较差。品种品种1和2在环境1中产量较低,但环境3中却表现良好。品种品种

8、3和和4:环境1中产量性状基因表现优于其它品种;品种品种1和和2:产量基因则适宜在环境3中表达。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3. 加性显性遗传体系的互作效应:加性显性遗传体系的互作效应: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AE)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DE)个体表现型值表现型值:P=E+A+D+AE+DE+e;表现型方差表现型方差:VP=VE+VA+VD+VAE+VDE+Ve。. . 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体系的互作效应: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体系的互作效应:个体表现型值表现型值:P=E+A+D+I+AE+DE+IE+e表现型方差:表现型方差:VP=VE +VA +VD +VI+VAE+VDE+VIE+Ve。GE互作

9、效应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4第二节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数量性状的特征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5数量遗传学数量遗传学是从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门科学,但与孟德尔遗传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与孟德尔遗传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61918年年费希尔(Fisher R. A. ) 发表“根据孟德尔遗传假设对亲子间相关性的研究”论文 统计方法与遗传分析方法统计方法与遗传分析方法结合结合 创立了数量遗传学数量遗传学。1925年著研究工作者统计方法研究工作者统计方法一书(Statistical Methods for Research Workers),为

10、数量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首次提出方差分析方差分析 (ANOVA)方法, 为数量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71数量性状具有以下特点特点: . 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性连续性:杂交后代难以明确分组,只能用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P1 P2 F1 表现介于两者之间F2 连续变异连续变异表表 5 5 - - 1 1 玉玉 米米 穗穗 长长 的的 频频 率率 、 平平 均均 数数 、 方方 差差 和和 标标 准准 差差 长 度 ( c m ) 世 代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1、1 9 2 0 2 1 N X S V 短 穗 亲 本 ( N o .6 0 ) 4 2 1 2 4 8 5 7 6 .6 3 2 0 .8 1 6 0 .6 6 6 长 穗 亲 本 ( N o .5 4 ) 3 1 1 1 2 1 5 2 6 1 5 1 0 7 2 1 0 1 1 6 .8 0 2 1 .8 8 7 3 .5 6 1 F1 1 1 2 1 2 1 4 1 7 9 4 6 9 1 2 .1 1 6 1 .5 1 9 2 .3 0 7 F2 1 1 0 1 9 2 6 4 7 7 3 6 8 3 9 2 5 1 5 9 1 4 0 1 1 2 .8 8 8 2 .2 5 2 5

12、 .0 7 2 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8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19. 对环境环境条件比较敏感敏感: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的影响,亲本与F1中的数量性状也会出现连续变异的现象。如玉米P1、P2和F1的穗长呈连续分布,而不是只有一个长度。但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但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0质质量量性性状状数数量量性性状状变异类型种类上的变化( 如红、白花)数量上的变化( 如高度)表现型分布不连续连续基因数目一个或少数几个微效多基因对环境的敏感性不敏感敏感研究方法系谱和概率分析统计分析. 数量性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控

13、制数量性状的基因较多、且容易出现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1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22.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瑞典瑞典遗传学家Nilsson-Ehle (尼尔逊尼尔逊 埃尔埃尔) 于1909 年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研究后提出多基因假说多基因假说,经后人试验论证而得到公认。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3多基因假说要点多基因假说要点: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数目很多;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效应相等;3各个等位基因

14、的表现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作用是累加性的。数量性状的深入研究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多基因假说。如如主效基因与微效基因、基因效应大小可以不同、基因间存在上位性效应等。rR2121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4由于F1可以产生等数R和r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当某性状由一对基因决定时F1可以产生同等数目产生同等数目的雄配子()和雌配子( ),雌雄配子受精后,F2表现型频率为:22121) rR(22121) rR(221212212122121) rR( ) rR( ) rR(当性状由由n对独立基因决定对独立基因决定时,则F2的表

15、现型频率为:n22121)rR(或641R:646R:6415R:6420R:6415R:646R:641Rr)21: R21(r)21: R21(01234563 22n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5当n=3时,代入上式并展开,即得:当n=2时,代入上式并展开,即得:161R:164R:166R:164R:161Rr)21: R21(r)21: R21(01234222n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6 亦可用杨辉三角形杨辉三角形中双数行 (即第二列中的2,4,8)来表示 , 如下图:11121 n1133114641 n2151010511615201561 n31721353521

16、7118285670562881 n4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7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杂交后代中不能得到明确比例 需对大量个体需对大量个体进行分析研究 应用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分析平均效应、方差、协方差等遗传参数 发现发现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借助于分子标记分子标记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作图技术,可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标出单个基因位点的位置、确定其基因效应。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8研究表明,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可由少数效应较大的主基因控制、也可由数目较多、效应较小的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主基因:控制某个性状表现的

17、效应较大的少数基因;微效基因微效基因:数目较多,但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小;修饰基因修饰基因:基因作用微小,但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基因型 的作用。 如小家鼠小家鼠有一种引起白斑的显性基因,白斑的大小由一组修饰基因所控制。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29超亲遗传超亲遗传:在植物杂交时,杂种后代出现的一种超越双亲超越双亲现象。 如水稻的两个品种:P 早熟早熟(A2A2B2B2C1C1) 晚熟晚熟(A1A1B1B1C2C2) F1 (A1A2B1B2C1C2) 熟期介于双亲之间熟期介于双亲之间 F227种基因型(其中A1A1B1B1C1C1的个体将比晚熟亲本更晚更晚,而A2A2B2B2C2C2的

18、个体将比早熟亲本更早更早)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0第三节第三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的基本统计方法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1数量遗传学研究数量性状在群体内的遗传传递规律 目的:目的:将总表现型变异分解为分解为遗传和非遗传部分。统计参数统计参数 (Parameter):均值(Mean)、方差(Variance)、协方差(Covariance)和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等提供可以解释遗传变异和预测变异在下一代表现程度所需的信息。 在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时,需采用数理统计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的方法。平平 均均 数数

19、: 表 示 一 组 资 料 的 集 中 性 , 是 某 一 性 状 全 部 观 察 数 ( 表 现 型 值 ) 的 平 均 。 nikii ininninx fxxxxx1111211)( 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2表 示 平 均 数 估 计 值 、x表 示 资 料 中 每 一 个 观 察 数 、 n 表 示 观 察 的 总 个 数 、 k 为 组 数 、 f 为 频 率 ,ni1表 示 从 1 至 n 的 累 加 。 1平均数():平均数():例例 如如 表 中 玉 米 短 穗 亲 本 穗 长 : cm632. 657865555 或 cm632. 657886215411kiiix

20、 fn 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3niiniin xnxnV12212) (11) (11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4标准差标准差和方差方差:表示一组资料的分散程度,是全部观察数偏离平均数的重要参数。 V V 和和 S S 越大越大,表示这个资料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2方差(方差(V)和标准差()和标准差(S) :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5例如表13-1中的短穗亲本短穗亲本(n = 57): 样本均值:样本均值:632. 68)(7)(6)(5)(57857245721574665.056/)737.25062544()632.6578872462154(

21、222221571V或或样本方差:样本方差:815.0665.0S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6又如:又如:甲班:805,其分数范围为80(35)=9565;乙班:803,其分数范围为80(33)=8971。乙班同学间成绩的差异要小于甲班乙班同学间成绩的差异要小于甲班。又如:又如:甲乡:800斤50斤,该乡产量差异大,但增产潜力也大;乙乡乙乡:800斤30斤,该乡产量差异小,稳产性好稳产性好。一般:一般:育种育种上要求标准差大,则差异大,有利于单株的选择选择;良种繁育场良种繁育场则标准差小,则差异小,可保持品种稳定稳定。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7在统计分析中,群体平均数群体平均数度

22、量了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表现;群体方差群体方差则度量群体中个体的变异程度。对数量性状方差的估算和分析是进行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XYC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8其中其中xi和yi分别是性状X和性状Y的第i项观测值,和则分别是两个性状的样本均值。由于存在基因连锁基因连锁或基因一因多效基因一因多效,同一遗传群体的不同数量性状之间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可用协方差度量协方差度量这种共同变异的程度这种共同变异的程度。如两个相互关联的数量性状(性状X和性状Y),这两个性状这两个性状的协方差的协方差CXY可用样本协方差来估算:) ( ) )( (111111y xnii inyi xniin

23、XYn y xyxC XYYXXYVVCr3协方差(协方差(C)和相关系数()和相关系数(r) :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39协方差值受成对性状度量单位的影响协方差值受成对性状度量单位的影响。相关性遗传分析常采用不受度量单位影响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样本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为:YXXYVVCr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0第四节第四节 遗传参数的估算遗传参数的估算及其应用及其应用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1数量遗传学数量遗传学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生物体表现的表现型变异表现型变异中归因于遗传效应遗传效应和环境效应环境效应的分量 并进一步分解遗传变异中基因效应的变异基因效

24、应的变异分量分量以及基因型基因型环境互作变异环境互作变异的分量。eGFVVV2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2早期早期数量遗传研究的群体,一般采用一般采用遗传差异较大的二个亲本杂交 分析亲本及其F1、F2或回交世代的表现型方差 估算群体的遗传方差或加性、显性方差。基因型不分离的纯系纯系亲本亲本及其杂交所得F F1 1的变异归因于环境机误变异(Ve),基因型方差等于基因型方差等于0 0。F F2 2世代变异世代变异 包括包括分离个体的基因型变异和环境机误变异()。可以估算基因型方差()。eFGVVV21FeVV一、遗传效应及其方差和协方差分析:一、遗传效应及其方差和协方差分析:浙 江 大 学数

25、量性状遗传课件43对于动物动物和异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由于可能存在严重的自交衰自交衰退退现象,常用F1表现型方差估算环境机误方差, 。对于自花授粉植物自花授粉植物,也可用纯系亲本(或自交系)表现型方差估计环境机误方差: ;或采用亲本和F1的表现型方差: 。)(2121PPeVVV)(12131FPPeVVVV665. 01PV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4560. 32PV310. 21FV075. 52FV310. 2eV765. 2310. 2075. 52eFGVVV由于遗传实验只能观察遗传世代的有限个体有限个体,因此所得的各项方差都是样本方差群体方差的估计值群体方差的估计值。现

26、以表13-1中玉米穗长玉米穗长试验的结果为例,计算各项方差分量。各世代表现型方差的估计值为:各世代表现型方差的估计值为:e DAe GFV V V V VV 2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5再增加两个回交世代再增加两个回交世代(和),就可以进一步估算加性方差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显性方差:111PFB212PFB)(2212BBFAVVVVeFBBDVVVVV221)(基因型方差基因型方差(VG)的进一步分解的进一步分解:如假设不存在假设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互作效应(VGE=0)和基因的上位性效应上位性效应(VI=0),F2的表现型方差可以分解为:世世 代代 平 均 抽 穗 日 期 (

27、 从 某 一 特 定 日 期 开 始 ) 表 现 型 方 差 估 计 值 P1( 红 玉 3 号 ) 1 3 .0 1 1 .0 4 P2( 红 玉 7 号 ) 2 7 .0 1 0 .3 2 F1 1 8 .5 5 .2 4 F2 2 1 .2 4 0 .3 5 B1 1 5 .6 1 7 .3 5 B2 2 3 .4 3 4 .2 9 世世 代代 平 均 抽 穗 日 期 ( 从 某 一 特 定 日 期 开 始 ) 表 现 型 方 差 估 计 值 P1( 红 玉 3 号 ) 1 3 .0 1 1 .0 4 P2( 红 玉 7 号 ) 2 7 .0 1 0 .3 2 F1 1 8 .5 5 .

28、2 4 F2 2 1 .2 4 0 .3 5 B1 1 5 .6 1 7 .3 5 B2 2 3 .4 3 4 .2 9 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6FPPeVVVV(2131)1=87. 8)24. 532.1004.11(31, ,06.29)29.3435.17(35.402)(2212 BBFAVVVV 42. 287. 835.40)29.3435.17()(221eFBBDVVVVV 表5-2 小麦抽穗期及其表现型方差例:表5-2小麦抽穗期小麦抽穗期及其表现型方差的实验结果。各项方差分量估计值的计算结果为: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7各项方差分量估计值为:采用单一组合采

29、用单一组合的分离后代表现型方差估算估算遗传群体的各项方差分量,实验简单、计算容易,但不能估算不能估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方差分量。所估算的基因型方差分量也只能用于分析也只能用于分析该特定组合该特定组合的遗传规律,而不能用于推断其它遗传群体的遗传特征。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850年代以来发展的多亲本杂交组合世代均值多亲本杂交组合世代均值的分析方法,如北卡罗莱纳设计北卡罗莱纳设计I (NCI设汁)和设计设计II (NCII设计)的分析方法、双列杂交双列杂交的分析方法等分析一组亲本及其杂交F1遗传变异。可以采用方差分析方差分析(ANOVA)的统计方法分析遗传群体的实验资料。如果如果一组亲本是

30、从某遗传群体抽取的随机样本随机样本,可把群体表现型的方差分解为各项实验方差分量 进一步估算群体的遗传方差分量。这种方法可克服可克服单一组合分离后代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49 遗传率遗传率或遗传力遗传力:指遗传方差(VG)在总方差(VP)中所占比值,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遗传率遗传率是度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占表现型变异相对比率的重要遗传参数。 遗传率大,早期选择效果好,如株高、抽穗期等性状; 遗传率小,早期选择效果差,如穗数、产量等。二、遗传率的估算和应用:二、遗传率的估算和应用:1 1概念:概念:eDAeGPVVVVVV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0表现型

31、方差简单地分解为:表现型方差简单地分解为:eDADAPGVVVVVVVH2. 广义遗传率广义遗传率(heritability in the broadsense,简称H2)简单的数量遗传分析,一般假定一般假定遗传效应只包括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而且不存在基因效应环境效应的互作。通常定义广义遗传率广义遗传率为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eDAAPGVVVVVVh2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1. 狭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heritability in the narrow sense,简称h2)通常定义狭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质质量量性性状状数数量量性性状状变异

32、类型种类上的变化( 如红、白花)数量上的变化( 如高度)表现型分布不连续连续基因数目一个或少数几个微效多基因对环境的敏感性不敏感敏感研究方法系谱和概率分析统计分析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22 2导致群体表现型发生变异的遗传原因:导致群体表现型发生变异的遗传原因:. 遗传主效应产生的普通遗传变异普通遗传变异,由遗传方差(VG)来度量:. 基因型环境的互作效应产生的互作遗传变异互作遗传变异,由基因型环境的互作方差(VGE)来度量。遗传率也可分解为二个分量遗传率也可分解为二个分量:普通遗传率普通遗传率(general heritability)和互作遗传率互作遗传率(interaction

33、heritability)。适用于广义遗传率(H2)和狭义遗传率(h2)。222GEGHHH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33 3遗传率的组成:遗传率的组成:. 广义遗传率广义遗传率(H2):其中2GH是普普通通广广义义遗遗传传率率( g e n e r a l h e r i t a b i l i t y i n t h e b r o a d s e n s e ) ,定义为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PGGVVH2) ;2GEH是互互作作广广义义遗遗传传率率( i n t e r a c t i o n h e r i t a b i l i t y i n t h e b r o

34、a d s e n s e ) ,是 基 因 型 环 境 互 作 方 差 占 表现 型 方 差 的 比 率 (PGEGEVVH2) 。 222GEGhhh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4. 狭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 (h2)其中2Gh是普普通通狭狭义义遗遗传传率率为累加性遗传主效应的方差占 表现型方差的比率;2GEh是互作作狭狭义义遗遗传传率率为累加性的 基因效应与环境效应互作的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累加性的遗传主效应累加性的遗传主效应是可以被选择所固定的遗传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加性加性的上位性效应、母体加性效应等。 广广 义义 遗遗 传传 率率 PDEAEPDAGEGVVVVVVHHH222

35、 狭狭 义义 遗遗 传传 率率 PAEPAGEGVVVVhhh222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54 4遗传率的计算公式:遗传率的计算公式: 广广 义义 遗遗 传传 率率 PAAEDEAEPAADAGEGVVVVVVVVHHH222 狭狭 义义 遗遗 传传 率率 PAAEAEPAAAGEGVVVVVVhhh222. 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 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65 5遗传率与育种选择的关系:遗传率与育种选择的关系:根据性状遗传率的大小,容易从表现型鉴别鉴别不同的基因型较快地选育出优良的新的类型。狭义遗传率较高的性状狭

36、义遗传率较高的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收效比较显著:而狭义遗传率较低的性状狭义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则在杂种后期世代进行选择。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7第五节第五节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8经典数量遗传分析方法分析控制数量性状众多基因的总遗传效应,但无法鉴别基因的数目、单个基因在基因组的位置和遗传效应。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 构建构建各种作物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作物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简称QTL)定位分析方法 估算数量性状基因位点数目、位置和遗传效应

37、。常用常用QTL定位定位(QTL mapping)方法如下: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59QTL定位分析方法的定位分析方法的类别:类别:QTL定位的基础是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多态性分子标记不是基因多态性分子标记不是基因,不存在遗传效应。如分子标记覆盖整个基因组,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Qi)两侧会有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两侧会有相连锁的分子标记(Mi-和Mi+) 表现遗传效应。分析分析表现遗传效应的分子标记推断推断与分子标记相连锁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置和效应。按分子标记的方法按分子标记的方法 将QTL定位分析方法划分为单标记单标记分析法分析法、区间作图法区间作图法和复合区间作图法复合区间作

38、图法等。eGPM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60一、一、 单标记分析法:单标记分析法:通过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或似然比检验,比较单个标记基因型(MM、Mm和mm)数量性状均值的差异。如存在显著差异如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说明控制该数量性状的QTL与标记有连锁。单标记分析法假定单标记分析法假定,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变异受分子标记的遗传效应(GM,固定效应)和残差机误(随机效应)控制,遗传模型是: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61单一标记分析法不需要完整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单一标记分析法不需要完整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故早期的QTL定位研究多采用这种方法。缺点缺点:. 不能确定标记是与一个或多个QTL连锁;

39、. 不能无偏估计QTL的位置和遗传效应;. 检测效率不高,所需的个体数较多。eGPQ 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62Lander和Botslein(1989)发展了IM定位方法。IM假定:假定: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变异受一对基因的遗传效应(GQ,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控制,遗传模型是:该模型中遗传效应是遗传效应是QTL的效应的效应。方法:方法:以以正态混合分布最大似然函数和简单回归模型借助于借助于完整的完整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计算计算基因组的任一相邻标记(Mi-和Mi+)之间存在存在和不存在不存在QTL(Qi)的似然函数比值的对数似然函数比值的对数(LOD值值)。二、二、 区间作图法区间作图法(

40、interval mapping,IM):eGGPMQ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63根据整个染色体上各点LOD值可描绘描绘出一个QTL在该染色体上存在与否的似然图谱。当当LOD值超过某一给定的临界值时值超过某一给定的临界值时,QTL的可能位置可用LOD支持区间表示。QTL的效应则由回归系数估计值推断。. 优点:优点:. 如果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QTL,可无偏估算QTL的位置和效应;. 检测效率较高,可减少QTL检测所需的个体数。. 问题:问题:. 如果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QTL,与检验区间连锁的QTL会影响检验结果,使估算的QTL位置和效应出现偏差:. 每次检验仅用两个标记,未充分利用其它标记信息。浙 江 大 学数量性状遗传课件64三、三、 复合区间作图法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Zeng(1993)提出了把多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与区间作图区间作图结合起来的CIM方法。要点:要点:检测某一特定标记区间时,将与其它QTL连锁的标记也拟合在模型中以控制背景遗传效应。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