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硕部分试题_第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硕部分试题_第2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硕部分试题_第3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硕部分试题_第4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硕部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 试题注意事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2.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3.草稿纸另发,考试结束,统一收回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种子萌发时(B胚根 )发育成植物的主根。A胚芽 B胚根 C 胚轴 D子叶2、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叫(A原生质)A原生质 B细胞质 C染色体 D原生质体3、植物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D叶绿体)A质体 B线粒体 C有色体 D叶绿体4、一个花粉母细胞可产生(D 4)个花粉粒。A 1 B 2 C 3 D 45、导管分子的端臂上有(A穿 )孔。A穿 B纹 C皮 D筛6、根尖深入土壤生长的推力来自( C伸长区 )。A

2、 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7、韭菜割后生出新叶是由于( B居间 )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A顶端 B居间 C侧生 D次生8、糊粉粒是植物储藏( A淀粉)的颗粒。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色素9、小麦的茎中没有( D中柱鞘 )。A表皮 B维管束 C机械组织 D中柱鞘10、成熟胚囊中有(A 1)卵细胞。A 1 B 2 C 3 D 4成熟胚囊有( 8 )个细胞。分别是: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1个大的含有2个极核的中央细胞通常为7个细胞组成的8核胚囊,包括在珠孔端的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和在合点端的3个反足细胞,以及这两群细胞之间1个大的含有2个极核的中央细胞。受精后,受精卵在

3、胚囊内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种皮是由(珠被 )发育而来,果皮是由(子房壁 )发育而来。2、分生组织根据在植物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 顶端 )、( 居间 )、( 侧生 )。3、花根据传粉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虫媒 )、( 风媒 )。4、十字花科雄蕊为(四强雄蕊),豆科的雌蕊为(二体雄蕊 )。5、棉花的果实为( 蒴果 )果。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胞间连丝 2、纹孔3、原生质 4、年轮 5、组织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细胞液泡的形态结构及功能。2、画出小麦根初生结构理论图并标示。3、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构造,比较与其相适应的功

4、能。4、简述胚囊的发育过程。5、简述菊科植物的识别要点。6、旱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征。7、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其利用规律。8、简述维管束的概念及其类型。五、综合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较有哪些进化的结构及功能?2、简述输导组织的种类、结构与功能。3、试述被子植物小孢子的发生及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和结构。植物学一、1 枝条长高是由于( )分生组织活动所致。2 老树皮最外围细胞的细胞壁发生了( )的变性3 小麦茎具有( )分支特性,茎内维管束为( )类型,花为( )媒花4 杨树属于( )科,茎增粗是由于( )活动的结果:年轮是期茎此生构造中( )部分的细胞大小及色素沉

5、积收气候变化导致差异产生的5 向日葵为( )花序6 丁香茎具有( )分支方式二、淀粉粒与花粉粒纹孔与皮孔攀缘茎与缠绕茎伞形花序与伞房花序瘦果与颖果三简述植物细胞中质体的种类及功能简述植物体内薄壁基本组织的种类与功能举例说明茎有哪些变态类型单、双子叶植物纲的分类有哪些形态解剖依据双受精后到果实成熟阶段的苹果花各部分如何发育的四根据不同植物大类群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论述植物的进化规律五写出临时制片方法观察单、双子叶植物叶片气孔形态特征的过程与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农业)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生态金字塔生物多样性3 内禀增长率农林业系统生物学放大作用边缘效应协

6、同进化生态位收益外泄逆行演替二,简答题(每题分,共分)举例说明食物链加环的类型试述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与牧业的关系何谓生态对策?比较对策者与对策者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生物种间关系的类型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有哪些?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内涵和战略目标分别是什么?我国农田养分平衡中存在哪些问题?比较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农业的异同三,论述题(每题分,共分)结合实际谈谈限制因素定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 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45分)1.系统 2.生产者 3.生态环境 4.生殖潜能 5.群

7、落垂直结构 6竞争 7.环境容纳量8.生态对策 9.年龄结构 10.原生演替 11.生活型12.生物群落 13.温周期现象 14.生态位 15.农业资源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70分)1.生态系统的特点什么?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有哪些?3.影响种间竞争关系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水生演替系列。5.温度的生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简述生态对策的类型及其特点。 7.种间正相互作用包括哪些方面?8.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9.我国农田养分平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0.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及其二级结构。三、论述题(共35分)1.论述群落演替顶级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15分

8、)2.论述农业生态系统如何实现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20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态学 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1.生态系统 2.生境 3.种群4.生态位5.环境容纳量 6.生态增长率7.生态金字塔 8. 食物链9.边缘效应 10.群落演替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1.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简述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简述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4.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5.简述水土流失的防止措施。6.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体系。7.简述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8.比较K对策和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三、

9、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温度对生物作用的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2.食物链加环的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 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1.生态效率 2.生态位 3.环境容纳量 4.食物链 5.边缘效应 6.竞争排斥作用 7.群落演替 8.最小因子定律 9.生态增长率 10.生态型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1.简述研究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2.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简述生态适应性对生物生存进化的影响。4.比较R对策与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5.简述次生演替及其

10、阶段特征。6.什么是水循环?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7.简述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模拟或优化生态系统的模型。8.什么是生物学放大作用?简述其对人类的危害。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论述生态系统中的C循环,并说明森林的生态作用。2.论述我国光、热、水资源分布影响植物水平分布的状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态学 试题一、名词比较(每小题5分,共25分)1.生态型与生活型 2.生态位与生命表 3.生物调控与系统结构调控4.生态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5.生态平衡与生态阈值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简述植物耐阴性对植物的影响及其鉴别方

11、法2.什么是生态对策?简述R对策与K对策的特点。3.简述顶级群落与顶级群落理论。4.什么是生态系统,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什么是生态因子,说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规律。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组成及其结构特征。2.试述生物对水分的适应及干旱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学一1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2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3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12、。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4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后回到环境中,各种元素运动路线所包含着的活有机体的有机阶段和由各元素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的阶段所组成的循环运动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5 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6 生理有效辐射:太阳光中的不同光对植物的光和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影响是不同的。其中,红橙光能够被叶绿素吸收,蓝紫光能够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这部分光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

13、射7 生产效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8 群落交错区: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亦称生态过渡带。9 偏利共生10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二1 以森林植被为例,简述一个小集水区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小集水区水量平衡公式表示为:降水量 = 林冠截留量+蒸发散量+地表径流量+壤中径流量+土壤含水增量2 简述生态系统服务的意义3 简述Raunkiaer生活型系统划分依据和生态学意义划分依据:根据植物体在度过不良时期(冬季严寒 夏季干旱)对恶劣

14、条件的适应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具体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陆生植物分五类生活型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距地面25厘米以上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在地面之上,25厘米以下 地面芽植物:更新幼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再不利季节,地上部分全枯死,即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或水中, 一年生植物:只能在良好季节生活的植物,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良季节生态学意义:被认为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所以他们的组成可以作为某地区生物气候标志4 简述划分群落的主要依据以及主要分类单位5 简述光周期现象及其类型昼夜间光照和黑暗的交替及它们的长度对植物开花结实有很大的影响

15、,有些植物需要长夜短昼才能开花结实,另外一些则相反,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1短日性植物 指只有在日照长度小于某一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延长日照就不能开花结实,如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粟、烟草、甘薯和棉花等原产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2长日性植物 指只有在日照长度大于某一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缩短日照时数就不能开花结实,如大麦、小麦、燕麦、豌豆、油莱、甜菜、胡萝卜、洋葱、蒜和菠菜等原产高纬度的植物品种。 3中间性植物 这类植物在长、短不同的日照下都能正常的开花结实,如番茄、四季豆、黄瓜、菜豆及一些早熟的棉花品种。 将植物分成长日性或短日性等类型,其光照时间界限是不易截然划分的,大多数植物的界限一般可

16、定为1214h,即要求光照时间大于这一界限才能开花的为长日性植物,小于这一界限的为短日性植物。三1 试述生态恢复的目标及其过程目标:使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于被损害前的自然状况的管理过程,这种恢复不仅包括结构与功能的恢复还涉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恢复。2“退耕还林”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试述农田退耕的植被自然恢复属于那种演替类型,以及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3 试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四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计算A B两个群落物种多样性 产生其差异的原因,资料入校(1) A群落中有四个物种,其个体数均为25(2) B群落中有四个物种,其个体数分别为1、9、20、70例如,设有A,B,C,三个群落,各有两个物种组成,其中各种个体数组成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