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共犯之浅析_第1页
片面共犯之浅析_第2页
片面共犯之浅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片面共犯之浅析 【摘 要】:片面共同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历来存在着肯定和否定的纷争,纷争的焦点主要在于论者所持的基本立场不同。片面共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正视和解决该问题,有利于完善对片面共犯人刑事责任的追究。【关键词】:片面犯罪;共同犯罪;片面合意片面共犯是片面共同犯罪的简称,是指共同行为的一方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并协助于他人的犯罪行为,但他人却不知其给予协助,因而缺乏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 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片面共同犯罪的关键特征是在于主观方面是片面合意,即一方有同另一方共同犯罪的故意,而这种合意又是片面的,另一方对这种合意并不知情。我国传统理论界认为

2、,成立共同犯罪以行为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为主观条件。片面共犯行为人之间若没有意思联络,不具备真正意义的“共同”犯罪故意。在我国现行以“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的共犯制度之下,片面共犯面临相当尴尬的局面。片面共犯与全体加功者在意思相互联络之下实施犯罪的典型共犯情形相比,具有相当的边缘性。但对于此种行为,恐怕谁也无法否定其具有刑事政策上的应受刑罚处罚性,关键在于如何定论此种犯罪。一、我国刑法理论关于片面共犯的观点片面共犯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其赖以存在的依据,主要有以“犯罪共同说”存在的否定说和以“行为共同说”存在的肯定说。1、犯罪共同说犯罪共同说也称“客观说”,为古典学派所主张。该理论认为,共同犯罪是数人

3、共同参与实施一个犯罪,或者说两人以上就完全相同的犯罪成立共同犯罪。它要求行为人不仅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且要有共同的犯罪意思联络。但如果两人分担犯罪行为的实施,而各人所引起的犯罪事实属于不同的犯罪的事实的,虽出于两人的协力加功,也不能成立共同犯罪。犯罪共同说还指出,所谓共同犯罪意思联络指每一个行为人不仅知道自己实施着某一犯罪,而且知道有人与自己共同实施着某一犯罪,而且共犯人对于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结果及法律责任都有概括的认识,且彼此之间的认识是相互的。因此,片面正犯因没有彼此之间的意思联络而不成立共同犯罪,由此否定片面共犯之概念。2、行为共同说行为共同说也称“主观说”,为近代学派所主张。共同犯罪之

4、共同是指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只要客观的实行行为相同或部分相同就可以成立共同正犯。在“意思联络”方面,彼此之间是否有意思联络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只有一方有意思的联络或只要一方有利用或补充他方的行为,他方并不知情,也构成是共同犯罪。犯罪是行为人恶性的表现,如果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进行观察,不仅数人共犯一个犯罪事实是共同犯罪,凡是数人通过共同行为而实现各自企图的,也为共同犯罪。据此,不管各行为是否有责任能力,只要其中一共同行为人符合主体条件,也不管各行为人的罪过是否相同,只要行为相同,则共同犯罪成立。依据此种理论依据,必然得出片面共犯成立的结论。二、片面共犯成立的依据1、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从片面共犯的分

5、析来看,实践中一方暗中协助另一方犯罪的情形,造成的危害结果与暗中协助存在因果关系,此种行为的危害性较之一般犯罪更为隐蔽、更为危险、更为严重。片面犯罪虽不同于共同犯罪,没有共同犯罪人之间的意思联络,作案分工没有事前协商,仅单方面通过隐蔽的手段或协助的手段与他人实施共同犯罪之故意,但无论是片面共犯的主观恶性还是其客观行为的现实危险性,其行为对社会秩序的侵害也已达到刑法不足以保护的程度,所造成的后果也比单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理应按共同犯罪来处罚。如,甲、乙与丙矛盾颇深,甲想杀丙却又不想承担责任,便将乙妻子与丙通奸的照片寄给乙,乙看到照片后恼怒不止,将丙杀害。本案中,甲将通过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

6、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如果认定乙为单独犯罪,将甲的帮助行为与乙的实行行为割裂开来,就无法找出追究甲刑事责任的依据,因为甲的帮助行为不是我国刑法所单列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甲的刑事责任也较难认定。2、符合共同犯罪的立法精神承认片面犯罪的存在,是使那些表面上未达到犯罪的行为人,接受与其行为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相适应的刑事处罚。在主观上,片面共犯人意图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知道自己在与他人共同实施同一犯罪,对正在实施犯罪行为的性质、结果及法律责任都有概括的认识。片面共犯实施犯罪行为,往往意图自己逃脱法律的制裁,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其主观恶性比一般共犯更重。如果否认片面共犯的共犯性质,就不利于有效的打击犯

7、罪。在客观上,片面共犯者是利用了他人的犯罪行为,同样侵害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甚至在多数场合下,正是片面共犯者提供的帮助行为或利用行为使他人的犯罪行为得以实现,其实质危害性比被利用者更为严重。如果片面共犯者不能被纳入共犯行列而得以逃脱本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就违背了共同犯罪的立法精神。3、片面共犯的存在,在我国刑事立法史上亦有先例可循在我国古代刑法思想中就出现了“共犯关系”这一范畴的思想萌芽。唐律中对共犯犯罪以彼此是否交流,分为双面共犯和片面共犯。唐律中大多共犯则为双面共犯,即双方或各方事前合谋的共犯,典型的如贼盗律中的共谋强盗罪、共谋盗窃罪。而片面共犯是双方并不预先谋划,但另一方对已经犯罪或正在犯

8、罪的行为故意放纵的共犯。在这种情况下,先进行或已进行的犯罪者,不知道也不必要知道后者的故意放纵。厩库律说,库藏的主守“不知盗者”,最重处二年徒刑,但是“故纵”者各与同罪。以上二例中的“知情”、“放纵”都是故意,同前面犯罪人的犯罪不要求交流共谋。 钱大群:唐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第240页。 三、司法实践中关于片面犯罪的规定 事实上,有关片面共犯问题已经在我国刑法条文中有所体现。例如,刑法第198条第4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分析这一刑法规定,我们不难发现,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人,有可能与实施诈骗

9、者之间具有通谋,此种情况下,对其作为共犯处理应该不存任何问题,但是,为他诈骗提供条件的人,完全可能与实施诈骗者之间不具有通谋,即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但实施诈骗者则并不知道自己的保险诈骗行为是在他们的帮助之下完成的,按照刑法规定,对实施帮助者也应该按照保险诈骗罪的共犯论处。同时,从上述法条中,并未对行为人的“意思联络”加以任何形式的限制,仅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在为他人犯罪提供帮助即可。有学者认为,这些法条只是总则中关于共犯的强调规定,实则不然。刑法第153条对走私罪共犯的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

10、寄或者其他方面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该条款使用“通谋”一词,表达了共犯之间的意思联络形式,从而排斥了片面共犯的情形。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行为人单方面帮助他人实施犯罪,立法已经有选择地按照共犯来予以认定。综上,片面共犯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具有社会危害性,无论持肯定说还是否定说者几乎都认为它是一种犯罪,争论的焦点只在于如何合理解决片面共犯者的犯罪性问题。肯定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刑法法律面前,还是有路可循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对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进行全新理解、解释,为界定片面共犯的处罚提供明确的理论标准,进而将片面共犯归属于共同犯罪。

11、片面共犯现象的存在,需要我们用更全面更深刻的方式来解读新的法律现象,改变既有的共犯双向意思联络的定势,从社会现实和司法实践的角度重新界定。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