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漆膜附着力测定法1.定义、目的及意义 漆膜与被涂物件表面通过物理和化学力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2.GB/T 1720-79(8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划圈法)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5210-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3.检验方法要点介绍3.1 GB/T 1720-79(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划圈法)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 3.1.1 测试原理 将样板固定在一个前后可移动的平台上,在平台移动的同时,做圆圈运动的唱针划透漆膜,并能划出重叠圆滚线的纹路,对漆膜的破坏作用,除垂直的压力外,还有钢针做旋转
2、运动所产生的扭力。 3.1.2 材料和仪器设备 附着力测定仪:试验台丝杆螺距为1.5mm,荷重100g、200g、500g;标准回转半径为5.25mm(可调) 马口铁板:120mm50mm (0.20.3)mm 3.1.3 操作要点 测试前先检查唱针针头是否锐利,如不锐利应予更换。再检查划痕与标准回转半径是否相符,不符时,应及时加以调整。测定时将样板固定在试验台上,使唱针尖端接触到漆膜,均匀摇动摇柄,转速以(80100)转/分为宜。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划痕标准图长(7.50.5)cm。划完后,取出样板,除去划痕上的漆屑。 3.1.4 结果表示 用4倍放大镜或目视观察划痕的上侧,依次标出1、2
3、、3、4、5、6、7七个部位,相应分为7个等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以上完好,则定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应认为坏损。以漆膜完好的最低等级表示漆膜的附着力,结果以至少两块样板的级别一致为准,1级最好,7级最差。 3.1.5 注意事项 3.1.5.1唱针针头必须锐利,否则应及时更换。 3.1.5.2标准回转半径应符合要求。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3.2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3.2.1 测试原理 根据样板底材及漆膜厚度用不同间距的划格刀具对漆膜进行格阵图形切割,使其恰好穿透至底材,评价漆膜从底材分离的抗性。按漆膜从划格区域底材上脱落
4、的面积多少评定,分05级,0级最好,5级最差。 3.2.2 材料和仪器设备 单刀; 多刀:间距分别为1mm、2mm;不适用于漆膜厚度大于120m或坚硬涂层或施涂在软底材上的涂层。 透明压敏胶粘带:宽25mm,粘着力(101)N/25mm 3.2.3 操作要点 根据底材及漆膜厚度选择不同刀刃间距的刀具;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根据底材及漆膜厚度选择不同刀刃间距的刀具: (060)m,硬底材,间距1mm; (060)m,软底材,间距2mm; (61120)m,硬或软底材,间距2mm; (121250)m,硬或软底材,间距3mm。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切割试验: 一块样板上可进行三组切割,每组之间边缘
5、距离应大于5mm,同时距样板边缘也应大于5mm。如果是木质底材或类似材料,则应沿与木纹方向呈45方向进行切割。切割时刀垂直于样板表面,均匀施力,匀速切割。所有切割都应划透至底材,每个方向切割数为6。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结果判定:对于软底材: 切割完毕,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观察漆膜脱落现象。对于硬底材: 切割完毕,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在硬底材的样板上施加胶粘带,除去胶粘带最前面一段,然后剪下长约75mm的胶粘带,将其中心点放在网格上方压平,并使其与漆膜完全接触。胶粘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mm。在贴上胶粘带5min内
6、,拿住胶带悬空的一端,并以尽可能接近60的角度用(0.51.0)s的时间将其撕离。观察漆膜脱落现象。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 3.2.4 结果表示 根据标准中对05级的划分规定对漆膜划格区域脱落情况进行判定。以三组切割评定一致的结果报出。 3.2.5 注意事项 3.2.5.1正确选择刀具并检查刀刃是否锋利。 3.2.5.2胶粘带的粘贴及剥离角度、时间应按标准规定。 3.2.5.3木纹的方向和结构可能影响试验结果,而且明显的木纹会使评定不能进行。 3.2.5.4本方法不适用于厚度大于250m的涂层.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3.3 GB/T 5210-2006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3.3.1测试原
7、理 在规定的速度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拉开时单位面积上所需的力表示该涂层的附着力。3.3.2材料和仪器设备拉力试验机 试柱:用金属加工而成,直径为20mm或7mm 胶粘剂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3.3.3 操作要点 制备样板; 试验组合的选择; 测量。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试验组合的选择:3种1)在坚硬的和易变形的底材上通用的试验方法(使用两个试柱): 将胶粘剂均匀的涂在两个清洁干净且直径相同的试柱的表面上。将试片放在两个表面涂有胶粘剂的试柱的中间,两个试柱应位于试片的中央且同轴心排列。胶粘剂固化后,使用切割装置沿试柱的周线切透至底材。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
8、件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2)使用单个试柱从单侧进行试验的方法(仅适合坚硬底材): 将胶粘剂均匀的涂在未涂漆的、清洁干净的试柱表面。 胶粘剂固化后,使用切割装置沿试柱的周线切透至底材。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1外圆环 2涂有胶粘剂的试柱 3涂层 4底材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3)试柱法,其中一个试柱作为已涂漆底材: 将胶粘剂均匀的涂在一个未涂漆的、清洁干净的试柱表面,把试柱的涂有胶粘剂的表面与另一个试柱涂有受试产品的表面相连。 在胶粘剂固化剂内,将试验组合置于定中心装置内定位。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1涂漆试柱2漆膜3胶粘剂4涂有胶粘剂的试柱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测量: 破坏强度:胶粘剂固化后,立即把试验组
9、合置于拉力试验机下。小心地定中心放置试柱,使拉力均匀地作用于试验面积上而没有任何弯曲动作。对涂漆底材平面垂直方向施加拉伸应力,该应力以不超过1MPa/s的速度稳步增加,试验组合的破坏应从施加应力起90s内完成。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破坏形式:破坏形式:A 底材内聚破坏;A/B 第一道涂层与底材见的附着破坏;B 第一道涂层的内聚破坏;B/C 第一道涂层与第二道涂层间的附着破坏;N 复合涂层的第n道涂层的内聚破坏;n/m 复合涂层的第n道涂层与第m道涂层间的附着破坏;-/Y 最后一道涂层与胶粘剂间的附着破坏;Y 胶粘剂的内聚破坏;Y/Z 胶粘剂与试柱间的胶结破坏。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课件3.3.4 结果表示 对每种破坏类型,估计破坏面积的百分数,精确至10。至少在6个试验组合上重复进行系列试验。以平均破坏面积百分数及破坏类型来表示结果。如:涂料体系在平均3MPa的拉力下破坏,检查表明第一道涂层的内聚破坏面积平均大约为20,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砖围墙施工方案(3篇)
- 第91号汽车吊租赁合同
- 纸杯子销售合同范本
- 电梯门禁施工方案(3篇)
- 小区门禁施工方案(3篇)
- 2025-2030中国脱硝行业销售动态及供需趋势预测报告
- 医院委托公司合同范本
- 吕小雨数学试卷
- 南京市高三一模数学试卷
- 屋面堵漏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电梯安全培训课件内容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 应聘副研究员汇报
- 2025年中考历史(河南卷)真题评析
- 手术室时间管理课件
- 2025版线上直播场推广服务合同模板
- 高一上学期数学学法指导课件2024.9.14
- GB/T 45845.1-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第1部分: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管理指南
- 呼吸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肿瘤内科胆囊癌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