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文两篇陋室铭原文及译文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
2、有什么简陋的呢?文学常识: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铭: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用韵 _的特点。一、重点实词虚词1、山不在高(在于) 2、有仙则名(出名)3、有龙则灵(灵验,神奇)4、斯是陋室(此,这)5、 惟吾德馨(只)(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长到,蔓延)7、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可以调素琴(弹奏)9、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扰乱)10、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劳累)(形体,身体)11、无丝竹之乱
3、耳(助词,不译) 12、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无义)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来来往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没有学问的人。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不加装饰的古琴,看佛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使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
4、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8.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阅读理解: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2.写陋室环境清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表现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写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作者以古人自况,暗示“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7.作者认为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惟吾德馨8、中心思想: 作者为陋室
5、作铭,描绘了陋室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意味。9、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10、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 陋室铭写的是“陋室”,其实“陋室”不陋,这样说并不矛盾。作者先用新颖的,易为人们容易理解的比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引入正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就是说,房子虽然简陋,但我的德行却是高尚的。“惟吾德馨”与结尾“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点出文章的灵魂。孔子以“君子”自
6、居,作者以“品德好”自居。诸葛亮、扬子云也都是品行高尚的人。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扬子云在简陋的亭子里写出了太玄经。在作者看来,君子连同他们居住过的“陋室”同样名闻于天下。所以,只要德行高尚,虽身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就是“陋室”不“陋”的深刻内涵。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
7、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
8、等。本文选自周元公集。重点字词解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 (6)濯(zhu)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9)亵(xi)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10)焉:助词。(11)隐逸:指隐居的人。
9、(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14)噫(y):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宜,应当。简答1、作者运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种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2、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托物言
10、志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 此句是总提句,为下文将要说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4、莲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5、菊之爱有哪两重含义?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什么?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6、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既照应上文“与独爱莲”,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事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11、。7、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同时又是花中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个感叹句,表现了作者对追逐名利的事态的鄙弃和厌恶。文言知识积累一、一词多义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 名之者谁?(动词,命名)丁:往来
12、无白丁(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庖丁解牛(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逍遥游)其日丙丁(天干的第四位)(吕氏春秋)二、古今异义有仙则名。(名,古义:出名。今义:名声,名称。)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身。今义:样子。)惟吾德馨。(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渊博。今义:指鸿雁,书信。)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指丝绸和竹子)三、词类活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著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名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作动词,此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以为有了芳馨。)无
13、丝竹之乱耳。(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混乱)无案牍之劳形。(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四、特殊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为了强调宾语“何陋”,用“之”将其提到动词谓语“有”之前,翻译时的语序应为“有何陋”。)省略句谈笑有鸿儒(谈字前面省略主语“吾”,句意:我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简介:此句后面的“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都是省略主语,是无主句。)中考回放2011.襄阳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14、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玢) (1)淡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14把下
15、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5 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16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2012.甘肃(一) 陋室铭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
16、”用法相同的是(2分)A何陋之有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醉翁之意不在酒7翻译下面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答:9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5分)(2010湖南省岳阳市市)陋室铭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7、 )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案牍之劳形 ( )11、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B、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12、翻译(2分)孔子云:何陋之有?1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2010重庆市,912,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18、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4分)可爱者甚蕃 蕃:濯清涟而不妖 濯:不蔓不枝 枝:(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4) .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6.C 7.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8.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9.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答案】10、(1)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这;(3)调弄,这里指弹(琴); (4)使劳累。(每小题1分,共4分)11、D(2分)1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释了“陋”1分,注意了句式和语气1分)13、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答出“类比”或“以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1分,答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突出陋室不陋”1分)(1)多 洗涤 长枝节 很少 (2)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电梯销售合同范本
- 大型合同范本
- 房屋转卖装修合同范本
- 多人承包鱼塘合同范本
- 校外配餐机构合同范本
- 铲车司机雇佣 合同范本
- 购车定金电子合同范本
- 街区商业招商合同范本
- 特殊空调租赁合同范本
- 养老机构常用合同范本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背诵提纲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急诊急救试题(附答案)
- 变电站新员工培训课件
- 会所会议室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中科海光:2025年深算智能:海光DCU行业实战手册
- 信息服务费 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