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农民工困境思考_第1页
无地农民工困境思考_第2页
无地农民工困境思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无地农民工困境思考“没有了土地, 我还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么?” 22 岁的 新生代农民工魏以一种开玩笑的口气向记者质疑。她现在上 海打工,虽然近期还没有回家的打算,但她仍渴望自己的名 下也拥有一份土地,就像村里的大多数农民一样。记者在、 江苏等地采访中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出现一个特殊 群体:“无地农民工”。如果这个群体在城市找不到工作, 无论滞留城市还是回到农村,都可能面临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的困境,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基层官员建议, 应对“无 地农民工”现象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对策。新生代农民工出 现新群体:无地农民工 22 岁的农民工魏现在上海市一家鞋 厂打工。虽然她的

2、户籍仍在田营镇魏窑村,但在老家却没有 土地。村里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最后一次土地调整时,她家因 计划外生育人口且未缴足计划生育罚款,她没能分到土地。 很多像魏一样的新生代农民工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作为农 民,她没有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作为工人,她被鞋 厂永久接纳的可能性也很小。对此,省市市长孙提出了“无 地农民工”的概念。他分析说,“无地农民工”的存在主要 有两个原因。一部分无地农民是计划外超生人口,他们受计 划生育政策影响未能分到集体土地,还有一部分是农村土地 30 年不动政策实施后的新生儿。 “无地农民”长大成人外出 务工,就成了“无地农民工”。“无地农民工”的年龄层次精品文档

3、基本都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范围。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群 体的人数会越来越多。目前,“无地农民工”数量已经具有 一定规模。市政府劳动部门已经关注到无地农民工现象。据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汝粗略估计,市228 万外出农民工中有“无地农民工” 60 万人,估计今后每年有 10 万没有土 地的新增劳动力进入社会。以魏窑行政村魏窑自然村为例, 该自然村目前共有 2200 多人,上世纪 90 年初,魏窑自然村 对土地进行了最后一次分配;当时有50、 60 名计划外出生人口没有依法缴纳计划外生育社会抚养费 ( 即计生罚款 ) ,没 有分到土地; 1990年 8月以后出生的人口, 也不能分到土地。 这些人现在

4、已经成为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干部魏天和粗略估 算,截止到 2008 年底, 魏窑自然村无地农民累计人数在 400 人以上。边缘中的边缘:“无地农民工”不等同于失地农民 “无地农民”和失地农民不同。失地农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 出现的,其丧失土地过程是显性的,失地农民不仅有一大笔 土地补偿款,还会被政府纳入城镇职工保障体系,在就业、 养老、医疗等方面得到行政力量的照顾。但“无地农民”一 直处于隐性状态,游离于政府的目光之外,还无法享受到政 府的额外关照和重视。农村耕地资源日渐紧张已经成为一个 无法回避、日益逼近的难题,“无地农民工”是由此产生的 一个典型群体。汝认为,由“无地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可以 看

5、出,农村中土地资源不均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农村,精品文档 有的家庭女儿多,女儿出嫁后,剩下两个老人种着 10 多亩 地;有的家庭儿子多,常常 10 多个人口,土地还不到 5 亩。 对于一些人均耕地连 0.2 亩都达不到的家庭,土地已经逐渐 丧失了基本社会保障的功能。务农收入不再是他们日常收入 的主要来源。“无地农民工”的出现凸显出土地资源不均衡 趋势现象。魏说,在他们村,有的家庭孩子已经考上大学, 在外地工作了 5、 6 年,脱离了农村户口,但这些人一边领 着工资,各种社会保障齐全,名下还有一份土地。这对魏这 样的无地农民工而言,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无地农民 工”的未来走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6、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分析, “无地农民工”群体分化为三类:第一类能在城市定居并成 为市民,有着医疗、养老等保险。在当前户籍、社保、教育 等现有制度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能在城市拥有稳定工作、 收入和固定住所并定居城市的,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第一 类;第二类人在城市工作多年,随着青春消逝,其就业选择 范围越来越窄, 甚至面临失业, 但由于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 不愿回农村,仍选择留在城市,成为城市中的赤贫者;第三 类将返回农村, 耕种父母或亲属的土地, 或者租种他人土地, 以此为生。后两类人将可能是“无地农民工”群体的主要去 向。在社会经济平稳的条件下,当他们丧失劳动力时,不管 他们滞留城市还是返回农村,

7、他们的未来生活保障和养老问 题都会面临难题;如果遭遇社会经济环境突变,这些无地农精品文档民工找不到工作,同时他们在农村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来保 障基本生活,他们就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 谈及未来的打算,魏说:“最近还没有回家的打算,还要再 打几年工, 但我终究还是要回到农村的。 我现在在工厂上班, 每月都能拿到工资,没有想过以后回到农村没有土地如何生 活生存,等到时候再说吧。”“无地农民工”:可能成为不 稳定因素基层乡村干部分析认为,土地资源不均衡分配目前 还不会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当前,几乎所有的年轻人一毕 业就会选择外出打工,不选择留在家中种地。没有土地的年 轻农民的父母都是有土

8、地的,从农村习俗来看,这些土地不 仅是其父母的基本保障,也是他们自己的最基本的生活来源 保障。所以土地资源不均衡目前尚不足以成为一个显性问 题。但以后如果土地分配不均趋势加剧,则无论是回到农村 的“无地农民”,还是留在城市的“无地农民工”,都可能 成为不稳定因素。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从未雨绸缪的 角度来看“无地农民工”问题,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对这一群体进行完整系统的统计调查, 对这一群体在地区分布、大致人数等方面有宏观的数据掌 握,以便对其有宏观的把握,了解这一人群的动态,从而能 有的放矢,进行合理的统筹和管理,这个工作应该说是应对 这一问题的根本工作。第二是对于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不平衡 的现状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改革。在不违反大前提、不引发新精品文档矛盾的前提下,允许部分这类矛盾相对尖锐的地区进行试点 改革,探索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不平衡的方法。第三是继 续加快城市化速度和水平,把一些有能力又有意愿留在城市 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在这方面,破除农民工进城务工、定 居的户籍、教育、社保等政策壁垒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 样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尝试性的改革和调整。在城市化 过程中,继续加大中小城镇的发展非常重要,在越来越多的 大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