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19第4章附3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学习目标:1.学习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2.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流水地貌1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塑造而成的地貌。2 .河流地貌(1)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差大,水流急,对河道有强烈的下切作 用,往往形成峡谷和瀑布。(2)中下游:水流减缓,河谷变宽,往往形成冲积平原。(3)入海口:沉积作用显著,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4)出山口: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山麓冲积 扇。3 .喀斯特地貌(1)在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的地区,
2、常因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 而形成特殊地形,称为喀斯特地貌。(2)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峰拄一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3)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溶洞、地下河,溶洞中妗育的石钟乳、石笋、 石柱。【二】风成地貌1 .风成地貌是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沉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2 .风蚀地貌主要有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沙丘、黄土高原都 属干风力沉积地身九【三】海岸地貌海蚀地貌主要有高耸的海蚀崖二 深邃的海蚀洞、造型奇特的海蚀星 海积地 貌主要有沙滩、沙洲、贝壳堤。【四】山岳地貌1 .褶皱山(1)在地声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弯曲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
3、皱。(2)由褶皱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2 .断块山(1)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 断层。(2)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断块山。3 .火山(1)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 地表形成火山。(2)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有的火山口中部是低凹的封闭 洼地,积水形成湖泊。(3)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沉积而成的锥. 形体,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自主诊断1 .所有的谷地都属于流水地貌。()2 .峰林、峰丛、石笋、石柱都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3 .河口三角洲、沙丘和黄
4、土高原都属于沉积地貌。()【提示】1.x 谷地不都是流水地貌,如非洲东部大裂谷是断裂陷落而成的地貌2. X 石笋、石柱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3. V 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沙丘和黄土高原属于风力沉积地貌 都是沉积地貌。合作探究攻重难流水地貌及具形成归纳总结1.河流的沉积地貌位置形成特点冲积扇出山口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 泥沙在山前沉积卜来,形 成山麓冲积扇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扇 缘,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 沉积颗粒逐渐变细冲积平原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水流减缓, 河谷变宽,泥沙沉积形成 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三角洲入海口河流入海口处,河水流速 减慢,泥沙在河口前方, 形成三角洲大都呈二角形
5、,河网密布2.三角洲发育的影响因素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规律 ,因此,河流含沙量、海洋潮流作用、入海口的海滨地区地势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角洲的发 育。丰富的泥沙来源。这主要取决于河流输沙量的大小。 黄河中游地区严重的 水土流失,就为黄河三角洲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 走,在河、海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成长。海滨地区地势平坦,对波浪具有消能作用,有利于泥沙沉积,促进三角洲 的发育。1.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如以下图)。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从
6、上游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深B、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C、图中的水体一定是海洋D、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B 根据材料,扇三角洲是由临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从上游 到下游,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来越浅,A错;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 B对;河流入海口处,地势落差小,没有推动冲积物由高处向低处的动力,所以 扇三角洲一般不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处,C、D错。风成地貌及具形成归纳总结分布形成特点风蚀干旱、半干旱风力吹起岩石的碎屑,并挟带沙风蚀蘑菇上部粗地貌地区(例如雅 丹地貌)和滨 海地区石磨蚀岩石,形成风蚀城堡、风 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大,近地面处细小,呈蘑菇状风积
7、地貌干旱内陆及邻 近地区(例如 塔克拉玛干沙 漠、黄土高原 的黄土)风力吹扬沙尘,当风力减弱或气 流受阻时,沙尘便降落到地面, 形成各种风积地貌。风中的沙粒 受阻堆积卜来形成沙丘,如果地 表植被稀少,沙丘在风力作用卜 发生移动,形成流动沙丘。风中 的黄土沉积下来,形成黄土地貌颗粒大、比重大 的先沉积,颗粒 小、比重小的后 沉积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 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 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 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才(谷)相间的地形。沙山及沙
8、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 主要原因分别是()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C 该地全年以偏北风特别是东北风为主,而沙山位于临湖西南一侧,且由 松散沙粒组成,故沙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来自枯水期露出 的湖滩。沙山上的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冬季风势力强且经过湖面时摩 擦力较小,风力侵蚀作用强,形成垄槽相间的地形。褶皱山与断块山归纳总结类型形成图示举例科迪褶 皱 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 大的挤压作用卜,岩 层会发生弯曲义形,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 曲,叫作褶皱。由褶山系、阿尔 卑斯皱发育而成的山岭和 谷地,统称为褶皱山马拉雅山
9、系断 块 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 大压力和张力,超过 了岩石的承受能力 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 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 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就形成了断层。由断 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 谷地,统称断块山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 汾河 谷地3.以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形成图中地貌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A 此题主要考查地貌的成因。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山地,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所以A项正确。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周双基1 .以下属于河流冲积(洪积)扇地貌景观的是()【答案】 A2 .下面是某同学在旅游中拍摄的两幅地貌景观图,图 1中岩石A
10、处发育凹 沟,图2中红色山群陡峭。形成上述景观的共同的原因是 ()图1图2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岩浆活动【答案】 B3.以下图属于风成地貌景观的是()【答案】 A我国干早、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 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据此回答45题。4该地区可能位于()A、河西走廊B、青藏高原C、三江平原D、江南丘陵5形成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答案】4.A 5.C6以下图为日本富士山景观,该地貌属于()A、褶皱山B、断块山C、火山D、角峰【答案】C7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地处
11、世界著名大河 黄河的入海口处, 北临渤海湾 , 东靠莱州湾, 总面积约为5 450 平方千米。受黄河影响, 这里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地方。(1)河流侵蚀容易形成沟谷地形,其形态呈 (、U型/ V型)。(2)分析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3)在黄河流域内,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河段及地形区是,其地形地表形态的突出特点是。【答案】(1)、V型(2)河流下游,流速减慢,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黄河含沙量大。(3)中游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8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1 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岩, 并且气温 , 降水总量 , 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3)分析喀斯特地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