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9卷第1期2010年2月淮阴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ixin Institute of lechnologVol. 19 No. 1Feb. 2010手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趋势探究顾炎辉I,石莹2Q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1 :2.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信息技术系,江苏淮安223003) 摘要:蘆着技术平准化、手机产业价格兗0的环境出现,手机的人机交互界面心1)给手机市场提供了新的卖点,同时凭借 族企业固冇的山继续提高*户的忠诚度,渴班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动力.于机ui的新设计与功能开发足根抑:各种客户祥 体的暮好及使用习惯而进行的。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其开
2、发范用和潜力正在无限扩大。这些新的趋势使得界 面交互可能不再冏于某个具体产品本身与用门的互动,它町能涉及到与使用环境、其他用门Z间的交流。根据对当询手 机技术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在人机交互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关注,提出了“泛交互”的概念,并对新的趋如新的设计进行了展 琨和探讨.关键词:m设计;人机交互:可用性 中图分类号:TN929. 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7961 C010)01 -54-04Treatise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bile Phone Interface DesignGU Yan - hui1, SHI Ying2(.Fac
3、ulty of Artistic Design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 hnology, Huai an Jiangsu 223003, China;2. The Infonn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Hiuiiyin Cominen ial School, Huai an Jiangsu 223003, China) Abstract: VI i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homogenization and the price com)etitie environ
4、ment, the mobile phone man - machine interface Cser Interface) provides a new selling point for the mobile phone market. Meanwhile, enterprises can increase customer adherence through the (JI, so it is considered a new industry moineiituni.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oliile phone I I design and feature
5、 is based on a variety of customer groups acconling to the preferences and habits of the applicants, with the expansion of mobile phone users with different age, gender, religion, environment, lifestyle diversity, scope and potential of its develop- inent are being infinitely extended, rkcconling to
6、 the analysis of curnmt inol)ile phone technology and focus on foreign countries related human - 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the concept Hextensive interactionn is put forwanl. Then, the prospect and research on the new design and nen trends are proposed.Key words: user interface des
7、ign; human - machine interaction; availal)ility第19卷第1期2010年2月淮阴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ixin Institute of lechnologVol. 19 No. 1Feb. 2010第19卷第1期2010年2月淮阴工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ixin Institute of lechnologVol. 19 No. 1Feb. 2010收稿日期:2()09-09-23基金项目:淮阴工学院科研基金项冃HGC2917389).作者简介:顾炎辉Q98I-),男,江苏海门人,助教,碩士,从事现代产品设计与理论方
8、面的研究.0引言于机作为H常生活中最常见,几乎是更新速 度最快的个人电犷川品终端和电f用品集合体, 越来越多地介人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携 带电话,而更多的是一个娱乐、生活、资讯的集合 体。英终端性质也决定了丁机在人机交互方面也 必须更加的人性化、趣味化、功能集成化。随着技 术的快速发展,于机的功能止在以门诞生以來前 所未有的速度得到迅速拓展,其至原本作为核心 功能的通讯己不再是唯的重要功能,而越來越 多地与其他诸如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技术融介,这 些都将使得于机的交互方式发生改变,同时还意 味着英交互界面也会发生诸多变化。1手机技术发展趋势1.1手机的3G时代来临2008年4月1日,随着中
9、国移动面向北京等8 第1期顾炎辉,右莹:手机人机交互界ifii设计趋势探究57个城市,止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 试商用T作,标志着我国笫三代移动通信BG)标 准TD的商业化应用止式起航。其后中国电信、中 国移动纷纷开展其3G标准的商业化应用,至2(X)9 年1月7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了第三代移 动通信经营牌照。至此,国内三人运营商均亮出 了口己的3G品牌,中国电信市场“3G帅立”时代 止式到來。所谓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 网等多媒体通信结介的新代移动通信系统。相 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QG)和第二代GSM、CD- MA等数字于机QG),3G网络能处理图像、音乐、 视频
10、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 会议、电f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通俗点说,3G就 是能让我们享受到更快的无线上网速度、更丰市 的手机多媒体服务的先进通信网络。3G的业务发展趙势,可以浓缩为宽带化、多媒 体、实时性、交互式、个性化、移动性和安全性,不 管人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所需要的各种媒介 都可以得到。从技术角度来看,3G上流技术己经 比较成熟。工信部电了信息司副司氏赵波表示, 未来3年内,3G将创造1万亿的投资和消费,运营 商进行网络建设投资4000亿,川户购买于机、上网 卡等3G终端的消费将达到4000亿,而视听等3G 信息服务业创造消费1000亿-2000亿。有机构 预测,未
11、来5年,3G厲接投资约1.5万亿,对中国 GDP的贡献约10万亿。到2011年底,全国3G用 户数将超过3亿。于机的3G时代离中国普通的 消费者越来越近了。1.2技术带来4C融合3G是个计算机 Computer)、通倍 Comniu- nication )和消费类电 /产品 Consumer electrics )交 叉影响的时代。然而,多普达通讯总裁杨兴平h? 士却提出了 3G时代4C融合的理念,当内容Content )11 现的时候,这第四个C便成为连接前三个 岛的桥梁,实现内容与计算机、通信、消费电(的 哲C融合”。其中,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技术,通讯 是信息社会的一项基础设施,消费电是人与
12、信 息系统的接口,而内容是信息社会的资源,N者融 合形成个无缝的幣体。-个整合的时代即将来 临,有人预言,未来有-天Telecom行业这个词或 许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CET行业,即有线、娱乐 和通信行业。技术融介的趋势也反过來促进丁机 的功能不断拓展,从第代于机到现在的智能卩 机,3G T-机可以说是颠覆空的发展进程。随着这 种融介节奏的加快,于机的交互界面将越来越多 地学习和借鉴相关的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2终端业务功能拓展随着3G时代的来临,于机终端业务功能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国内3G产业链虽然启动较 早,但没有被真止激活,只有个别儿个国际化进程 较快的企业在3G投资上开始有所收获。3G
13、在中 国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其优势也是不容 忽视的,英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一机多用3G机机多用的创新功能诉求使得消费者 丁持部丁机便可实现移动电视、移动上网、可视 通话等需求,这不仅仅是一种功能集成,更是一种 功能创新。3G于.机媒体止是挖掘了消费者潜在的 需求欲望,并使其成为现实。因此,如果说3G需 求在中国或是在世界上短何时间内还没有达到预 期的话,那么这只是时间问题,止如DVI)在初期 没有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却好像是在夜 Z间便取代了 VCD。任何新事物都要经j -个从 不被接受到被认可的阶段。2.2忠实用户集成了游戏,动画彩铃等功能的3G于机媒体 能吸引人部分热
14、爱尝试新鲜事物的中苛年群 体,这部分人是2G移动通信技术中数据业务、增 殖业务的上要消费者,门然会成为3G于机媒体中 多媒体业务的忠实川户,利用中苛年群体做为市 场的切入点,普及3G于机媒体概念,使越来越多 的人了解3G、支持3G、使用3G。为3G的普及和 向4G的发展做好准备。2.3渗透生活各个层面3G于机媒体在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可以实现 手机刷卡、手机消费、手机乘车、网上订票、遥控家 用电器、全球定位系统、共至结合了测说功能。T- 机功能几乎无处不在了,它止悄无声息地改变着 人们的生活方式。很多通信厂商已经完成终加制 造,但还没有投入商川。这些新的功能使3G f-机 媒体在吸引年轻人的同时
15、,以英更商务,更便捷的 功能辐射更大范用的市场群体。目前,电信189号段己经放号,移动3G网络 铺设也已经进入2期,可是中国人陆广大的消费者 对于什么是真止3G,使用它后将能获得多少不同 于2.5G,或是更先进T2.5G的消费感受这些问题 仍然还在茫然期。资费、速度、用八隐私保护等多 个层1何的系列问题都冇待于我们在更大程度上 去认识3G。肖然,除了于机终端技术的实现外,还有运营 商的増值业务的展开、对新业务开发和推广。T- 机的特殊性在于,终端功能再强大也离不开产业 价值链分1冶作。传统运营商在3G到来之后,角 色也在发生很人变化,改变传统通信业务经营的 单形彖,介入数字传媒业,推动笫五媒体
16、的发 展。3用户界面的发展趋势于机用户界面设计之孩心在于方便用户。所 谓多通道技术是指通过不同的交互渠道视觉、听 觉、触觉等)进行交互的技术。而不同的渠道决定 了交互方式亦不相同。例如:手势识别一于势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手势 实现高速通信,快速传达大量的信息。鼠标操作 运用的就是于势输入技术,通过限标的运动和方 向变化来传达信息。语音识别一市场上己出现语音识別工具 如:语音命令控制、语音拨号、简单的数据输入尊 工具。语音识别技术产品的界面设计垂点在显示 部分,用户在语音输入后的命令执行情况信息反 馈,成为人与于机进行沟通的雨要渠道。表情识别一表情识别的关键在怎样识别和 记录人的农悄变化,而表悄变
17、化是跟随情绪变化 产生的离级神经运动。于机或计算机对于面部农 情的识别主要通过跟踪面部表怙、对不同的表情 进行编码达到面部表悄的识别。多通道界面技术的发展将大人提烏人机交互 的自然性和离效性。然而,手机功能的增加并没 冇带來界而上的脱胎换f,除非新的交互技术和 界面技术应用,否则于机界面的形态将基本维持 现冇的状态。数字化、网络化家庭将成为现实,于 机将以乞种“不起眼”的、小羽与隐形的形式进入 人们的H常生活空间。随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我 们使用的大多数产品之间都能无线和无限通信, 界面系统将实现多通道、多媒体的自然、雋效、智 能化。界面无处不在,交流无处不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界面止悄悄地融入我
18、们的 日常生活中,变成生活的部分。Ubiquitous Input 应该是将來的个方向,尽管现在面临着些因 难:一方面是硬件上的问题,另方面是交互方面 的。我们对于在ubiquitous环境中的交互情况还 了解得很冇限,在ubiquitous环境中这种模式将不 再是匸要交互环境,未来的交互需要具备多通道 和H适应的特点。对于界面交互的这种广阔性, 暂且用“泛交互” Extensive interaction)来指称。4泛交互及其影响4. 1 从 dual - purpose speech 看泛交互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GUV (Graphics, Usability& Visualization
19、)与计算机学院对 dual purpose speech的移动对话的运用展开了研究。上要 利用了声音界面的声音输入与输出(Voice I/O)、 对话表格 Dialog Tabs)和自然语言 Natural Language) 该研究主要是针对计算机领域的移动计 算(nobile computing )。从研究的影像资料来看, 这种移动计算的实际运川价值在于人们的H常生 活和交流。因此,移动计算技术的产品栽体选择 了同样具有移动本质的于机。研究者还比较了和 PDA的传统的乎写笔输入和运用声音界面的& 界,发现语音输入更为4接,减少用F操控的输 入、采用口然对话是种有效的趙势。这些实际 运用也1
20、F常吻介之前提及的因于机本身技术所带 來的功能变革趋势,也就是说,4C的融合再次呈 现。不论是从何领域的技术研究出发,最终还是 会影响到与川户直接对话的界rfri设计上。多通道 输入,包括声音、视觉识别、于势等以及输出将扮 演更重要的角色,未来的界面形式可能将与典型 的GUI风格的界面大相径庭。这些界面可能是隐 形的、不再局限r传统人机“对话”界面的形式,如 用势來控制台机器或产品,通过身体的移动 來操控产品,或产品能识别人脸方向并做出相应 的响应与反馈等等。泛交互意味着“泛界面”,1/0 通道得到了前所未冇的拓展。4.2对交互可用性Usability)的影响曲上述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可见,所冇
21、的努 力都逼调了减小人在使用界而时的认知负荷,让 用户集中注意力于事情本身或“一心多用”,而非 机器或者界面。这反映了人机交互中,机1E悄悄 地匸动为人服务,逐渐做到让机适应人,从追求容 易实现到容易和容易使用上,明显用户 本身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情感方面的因素。这恰恰 是界面设计可用性考察的价值之所在。前面阐述 了于机界面是由不同类型的界面综合的,事实是, 综介意义在于必要的组成,即交互通道的多元化、 多通道用户界而才是必然的交互趋势。多通道用户界面具冇以下几个基木特点:其 一,多个感觉和效应通道。尽管感觉通道侧乖于 多媒体信息的接受,而效应通道侧帝于交互过程 中控制与信息的输入,但两者是密不可
22、分、相耳配 介的关系;其二,三维的和接操纵的界面。人生 活在三维空间中,习惯于看、听和操纵三维的客观 对象,并希望及时看到这种控制的结果。多通道 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反映了这种本质特点;Jt三,允 许非椿确的交互。允许使用模糊的表达于段可以 避免不必要的认识负荷,冇利于提高交互活动的 白然性和高效性:多通道人机交互技术上张以充 分性代替精确性;其四,互双向性的界面。人的感 觉和效应通道通常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如视觉町 看、可注视、护可控制、可触及等,多通道用户界面 使用户避免生硬的、不自然的、频繁的、耗时的通 道切换,从而提高口然性和效率。例如视线銀踪 系统可促成视觉交互双向性,听觉通道利用三维 听
23、觉定位器6D Auditory Localizer)实现交互双向 性,这在单通道川户界面是难以想象的;英五,交 互的隐含性。有人认为,好的川户界面应半使用 户把所有注意力均集中于完成任务而无需为界面 分心,即好的用户界面对用户而言应当是不存在 界血。追求交互口然性的多通道用八界面并不需 婆用八说明每个交互成分,反Z是在口然的交互 过程中隐含地说明。5多通道用户界面是手机UI设计的 发展趋势应该说,不同类别的界面的可用性要素是有 所差别的,因为交互的特质就决定了井同比如 实体用户界面6UI)和声音用戸界面间 就有显著的差别,一个“实”、一个“虚”。这就存 在了整合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整合的放终目 的是使于机作为个产品,它的整体界面臻于最 佳的可用性。英次,界面设计的评佔也冇所侧重, 英于段也不尽相同。手机产品本身的界面设计还 要适当考虑Jt他同类产品和使用关联的产品界 面。不能因为追求设计的新颖,而使之成为交互 “断层”。交互界面在不同产品之间以乞式务样内 容嵌入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根本H的在于使人 们摆脱产品的技术和操作上的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肃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北省郧阳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铜仁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化学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2031年中国应急通信车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2026届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游戏公司创业计划规划方案书8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广与品牌建设方案
- GB/T 45846-2025标准大气
- 麻醉教学课件气管插管
- 脑电波技术课件
- 2025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机制-洞察阐释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讲课件
- GB/T 3241.1-2025电声学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第1部分:规范
- 仓库托盘流通管理制度
- 上市公司信用管理制度
- 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测算、驱动因素与经济效应探究
- 富蕴县蒙库铁矿铁精矿浆管道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