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1_第1页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1_第2页
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理解哲学基木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2. 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的依据。两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3.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际,能够说明生活中必的冋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冋一性的冋须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题。自主*探究区课前自学课堂百动探究一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木问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木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提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

2、方面的内容,一是存在和思维何者是本原的 问题,二是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作用两个方面的内容。2. 哲学基木问题的内容(1)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木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 答,是划分可知 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探究升华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 石头。约翰生博士 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 ”至

3、今,对这个冋题的回答仍有两种观点:一是先 有石头后有对石头的感觉;二是先有对石头的感觉后有石头。(1) 材料中两种观点的分歧是围绕什么问题产生的?(2) 这两种观点分别属于哪个阵营?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之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木原的问题。材料中两 种观点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木原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第一种观点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名师点拨哲学的基木问题 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 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地位:对这一问题的不

4、冋 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 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 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何者为第一性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有无同一性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不可知论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提醒: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基木问题而是哲学基木问题的第一方而;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 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 者。不过,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典例1 (2013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

5、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 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 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答案A解析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证明了客观世界是可知的,A项正确;B项是唯心主义观点,不选;D项错误,哲学的智慧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选;C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故答案选Ao探究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

6、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丕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木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探究升华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为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在神九发射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师要而对和处理发射计划与发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三位航天员要而对和处理自己的太空计划和具体操作实际的关系。不仅如此,学生要而对和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的关系,教师要而对和处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1) 上述材料涉及的

7、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答案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 的基木问题。(2) 你能谈谈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正确处理好这一哲学问题的重要性吗?答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为主观和客 观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才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主义,有利于把事情办好。否则,就会 脱离实际,陷入唯心主义泥潭,在工作和生活中导致失败。名师点拨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木问题?第一,从方法论角度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它决定着实际工作是坚持从实际 出

8、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客观实际。它首先是人们在 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 的基木问题。第二,从地位和作用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切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一切哲学必须首先回 答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世界木质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世界观的根本问题。第三,从世界观角度看,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木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是哲学的基木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 一问题回答的不同,决定了哲学性质的不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是由于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 答,才成为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唯物主义的根木方向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根本方向是错误的。典例2 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是利

9、大于弊的,其积极的作用是主流;但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 说,则是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答案B解析即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对互联网的认识问题都会涉及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说明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B项正 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方法点拨:最佳型选择题解法最佳型选择题就是在

10、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符合或基本符合,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 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它的最大特点是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之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题干与选 项之间往往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它的另一特点是在题干的问句中常常有“符合”“主要” “根木”“全 面,,“决定性,,“最主要出”等限定条件。解答最佳型选择题主要就是抓中心,即通过概括题干的中 “最突 心,来提炼题目的设问指向,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与选项的联系,若选项与题干存在着直接的本 质的联系则选,某个选项与应选选项之间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之间是间接联系,则该选项不能入选。知识归纳整合人们无法1叫避1何者是車脫曲

11、什么 哲学不能冋避思维和用庄的|是什么災系阿题H新闻播报2013年5月3031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党的十八输后,我国经济耳会发 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弓L 中,我国发展阶段、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存在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 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围绕不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围绕促进社会公正深化改革,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改革。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风险、创造新的优势,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努力实现中华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度思考试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答案(1)思维和存在的关

12、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木问题,是我们首先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 题。我们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会议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站在了新 的历史起点上。制定的2013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四大指向,正确地处理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 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2013年要围绕 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围绕不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围绕促进社会公正深化改革,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改革,体现了上述观点。反愦711练区川练体验咸功1

1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木原的问题 B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和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B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而的内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不正确。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 学划分为()A .唯物论与唯心论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 .唯物论与不可知论D .唯心论和可知论答案B解析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3.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下列不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物是观念的集合A .B .C . D .答案A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所以排除。4.哲学基木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 .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