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细 胞人体组成的基本结构组组 织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器官器官 系统系统 人体人体 细胞细胞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各种不同形状的细胞1.红细胞 2.脂肪细胞 3.肌细胞 4.骨细胞 5.神经细胞细胞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第一节 细胞的概况一、细胞的形态形态多样:不同的形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功能(功能决定形态)。“变形金刚”-红细胞和部分白细胞。大小(体积)差别很大:较小的如淋巴细胞,人体最大的细胞-成熟的卵细胞(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细胞)。二、细胞的化学组成主要元素:c、h、o、n、
2、p等,其中c为最关键元素。因为有机物的定义就是含碳化合物(除外c0、co2、碳酸盐等)。(一)水(二)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存在,主要生理功能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生物电传导、参与新陈代谢等。(三)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约3万种,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组成各器官,参与重要的生理活动及细胞的一切活动。(四)核酸:是大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糖,分子量从几十万到几百万。rna是dna片段的转录,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脂质、多糖等 细胞膜的分子构型 液态镶嵌模型二、细胞质(图) 基质:细胞中的胶状物资,呈液态,是细胞质基本成分。 细胞器:
3、 线粒体 核蛋白体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中心体 细胞骨架1、线粒体 细胞能量代谢中心(即是细胞内氧化、储能、供能的场所)。2、核蛋白体 核蛋白体,又名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基地。 游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本身的结构蛋白。 结合(与粗面内质网)核糖体主要合成向细胞外运出的蛋白质。 3、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含核糖体) (不含核糖体) 与细胞核核膜连接 不连接合成向细胞外运出的蛋白 功能较复杂 4、高尔基复合扁平囊扁平囊小泡小泡大泡大泡 形成面形成面成熟面成熟面功能:高尔基复合体对来自粗面内质网功能:高尔基复合体对来自粗面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糖化与浓缩,的蛋白质
4、进行加工、修饰、糖化与浓缩,使之变为成熟的蛋白质,然后进行包装,使之变为成熟的蛋白质,然后进行包装,运输到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外。 5、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功能:分解各种外源性的有害物质或内源性功能:分解各种外源性的有害物质或内源性衰老受损的细胞器衰老受损的细胞器 6、中心体功能:参与细胞分裂功能:参与细胞分裂三、细胞核 1、核膜:两层膜,分别称为内膜和外膜,核膜上有孔,称为核孔。 2、核液 3、核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4、染色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 细胞核结构模式图细胞核结构模式图第三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5、功能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被动转运:指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过程而言,此过程不消耗能量,其交换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1、单纯扩散:o2、co2及其它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测穿过类脂双层而扩散,不消耗细胞能量。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亲水性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于细胞膜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不消耗能量而使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分类: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特点: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3、主动转运 膜上的“泵”(载体蛋白)将离子、营养物质和代谢物等小分子物质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耗能运输
6、。所耗能量由具atp酶活性的膜蛋白分解atp提供。例如正常生理条件下,人红细胞内k+的浓度相当于血浆中的30倍,但k+仍能从血浆进入红细胞内,na+浓度比血浆中低很多,但na+仍由红细胞向血浆透出,呈现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上坡”运输。 4、入胞与出胞 对象:大分子或物质团块。 入胞方式:吞噬、吞饮。4、入胞和出胞 入胞:又名胞吞作用,指质膜内陷将所摄取的液体或颗粒物质包裹,逐渐成泡,脂双层箍断、融合,形成细胞内的独立小泡。根据所摄物的物理性质不同把胞吞作用分为两类:胞饮作用由质膜包裹液态物质形成吞饮小泡或吞饮体的过程;吞噬作用为各种变形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所特有,吞噬的物质多为颗粒性的,如微生
7、物、组织掉片和异物等。 出胞:又名胞吐作用,指细胞内分泌物、突触小泡等有膜结构内的物质排出细胞。当它们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膜相融合,封闭的膜结构开放,内容物排入细胞外。二、细胞生物电现象 细胞或组织无论是安静还是活动时,都具有生物电现象。 利用生物电的医学应用: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细胞外记录)细胞外记录0-+(2)细胞内记录)细胞内记录-+00 mv0 mv-90 mv概念: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膜电位的产生机制离子流学说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na+浓度,细胞外是细胞内的12倍;k+浓度,细胞内是细胞外的39倍;细胞外的主要
8、负离子是氯离子,细胞内的主要负离子是有机负离子。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对na+几乎没有通透性,有机负离子因分子体积大,不能通过细胞膜。静息膜电位的形成过程k+ a- a- a- a- a- a- k+ k+ k+ k+ 0-+k+ k+ k+ a- a- a- a- a- a- k+ k+ k+ k+ 0ek +a- k+ k+ k+ a- a- a- a- a- a- k+ k+ k+ k+ 0-+a- k+ k+ 细胞膜内侧内侧外侧k+ a- a- a- a- a- a- k+ k+ k+ k+ 0-+a- k+ 静息膜电位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100mv 70mv (rp) 60mv 0mv +30mv 复极化复极化极化极化去极化去极化超极化超极化极化极化超极化超极化去极化(除极)去极化(除极)复极化复极化 超射超射反极化反极化二、动作电位(ap) 及其产生机制1、概念: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快速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过程,是细胞兴奋的标志。+50mv0 mv-70 mv给予刺激给予刺激动作电位的产生 上升支的形成:细胞受到刺激(阈电位)能够使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细胞外na+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内流,从而出现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当内流的na+在膜内形成的正电荷足以阻止na+的净内流时,导致na+内流停止,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施工培训考核课件
- 改造提升整治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文明驾驶学习培训课件
- 安全文明礼貌培训课件
- 猫眼部疾病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教育自评课件
-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呼唤声为何经久不绝
- 废物油桶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民营企业培训课件
- 狂野大数据课件
- NEDD4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继发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启示
- 车辆按揭押金合同协议
- 耳穴压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24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 内镜标本规范处理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2电流、电压和电位
- 2025年通力扶梯e1试题及答案
- 老年临床营养支持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 《李白的诗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