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采集于《网箱养殖技术》_第1页
知识采集于《网箱养殖技术》_第2页
知识采集于《网箱养殖技术》_第3页
知识采集于《网箱养殖技术》_第4页
知识采集于《网箱养殖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知识采集于网箱养殖技术1、网箱养鱼综合小水体密放精养措施实现高产的原因:在养殖的过程中,网箱内、外水体不断地进行交换,带走网箱内鱼了0+保持较高的溶解氧,因而网箱内在鱼群高密度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缺氧及水质恶化,并保证了网箱内养殖的鲢、鳙鱼所需的饵料生物不断得到供应。鱼饲养在网箱内,避免了敌害生物的危害,并能及时发现鱼病,保证有较高的存活率和绝好的回捕率。2、网箱养鱼称为游牧式渔业:网箱养鱼具有机动、灵活的优点,可分批投资,逐步发展。由于饲养管理方便、捕捞容易、设置网箱的水体一旦环境不适宜时,又可随时移动位置。3、网箱结构和装置方式:包括网箱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和箱距等。4、网箱养鱼日常管

2、理工作应围绕投饵、防逃、防病、防敌害、防止网眼堵塞,保持网箱壁的清洁,不影响水的交换。5、网箱的大小: 1-15平方米的网箱属小型网箱。网箱面积在15-60平方米的为中型网箱。大型网箱面积在60-100平方米,更大的有500-600平方米。一般说,网箱的面积不宜过大,过大操作不便,抗风力差。但过小的网箱产量虽高,但造价高。目前大多使用20-40平方米大小的网箱,即54米,55米,6 6米,65米等规格。6网箱高度网箱的高度依据水体的深度及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来决定。目前多用高2.5-3米之间。水体深亦可用高2-4米左右的网箱。但网箱底与水底的距离最少要在0.5米以上,以便底部废物排出网箱。7网目

3、大小原则:应根据养殖对象来决定,以尽量节省材料,又达到网箱水体最高交换率。通常放养4厘米夏花鱼种,用网目1.0厘米的网箱;放养11-13厘米的一龄鱼种,用网目2-3厘米的网箱;养成鱼的网箱,用3-5厘米网目的网箱。8网箱排列的方式和密度网箱排列方式的原则:应考虑保证每个网箱都能进行良好的水体交换,管理又方便。网箱间应尽可能稀疏错开呈“一”或“品”字形排列。9、网箱的密度:应根据水质条件和管理条件而确定。以养殖鲢、鳙鱼的等为主的不投饵网箱,网箱可占大水面的1%,水质较瘦的为0.5%。养殖吃食性的鱼类为主的投饵网箱不超过大水面3,要根据水域本身的水流情况、水质肥度、溶氧量高低而定。若水流动好,肥度

4、适中,溶氧高则可以多设置网箱,反之则少。10网箱设置的水层一般不超过3米,因浮游生物的分布,在2米以内的水层中占58.7%,而2-4.2米占41.3%。浮游动物数量水深1米以内的水层小于1-2米的水层,尤其以2-3米处密度最大。所以,凡水质肥、浮游植物丰富的水域,网箱应设置在较浅水层,但网箱底离水底应在0.5米以上。在水质较瘦的水域,或养鳙鱼为主的网箱,可酌情设置在较深一点的水层内,但不宜过深。11、网箱位置的选择:水面宽阔,水位稳定,背风向阳,水温高,水深4米以上,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无污染,酸碱值为中性偏碱的水域为好;选择自流水或有潮汐的水体。水流速度一般最好是0.05-0.2米/秒,以保

5、证氧气的供应。水流过急,常使箱内鱼类顶流游动,消耗体力,影响生长;以养鲢、鳙为主的网箱,应选择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一般以每升水含浮游植物量200万个以上,含浮游动物3000个以上为肥水)、透明度30-50厘米、水中含泥沙杂质较少的水域。水质浑浊,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12、鱼种入箱前的准备工作:网箱下水前应仔细检查破洞、开缝。鱼种入箱前3-5天要提前将网箱安装好,放入养殖水域,网衣经浸泡和附生藻后,可使网箱充分展开,并可避免擦伤鱼体。夏花入箱前10天,开始在原来池塘内拉网锻炼,不少于3次,锻炼时密集的时间要遂次加长,这是保证入箱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鱼苗需远途运输时,经过3次锻炼后,将待运

6、的鱼苗放入另一口水质清新池塘设置的布池中,经过一个晚上的吊水,第二天早晨起运,提高鱼的成活率。13、要适当搭配5%左右的罗非鱼、鲫、鲤、鲴或团头鲂等杂食性、刮食性鱼类清除网壁上的附着藻类等。14、放养密度:一般水域培育鱼种每立方米放养夏花50-200尾,较肥水质可放200-400尾,特别肥沃的水质可放500-600尾,出箱规格13厘米左右;培育二龄鱼种时,一般每立方米放养10-13厘米鱼种20-60尾。目前,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成活率可达80%以上,而多数单位在60%左右。15、生产中,网箱鱼种的死亡主要出现在进箱初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在锻炼和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使鱼受伤而引起的。故鱼种进箱时要

7、进行严格的体表消毒,进箱后一周左右检查一次,并进行补充。16、投饲鱼类放养规格:一般放养建鲤鱼尾重要求60克以上,100克左右更好;奥尼罗非鱼50-80克;鲢、鳙尾重在50克以上,鱼种规格要求尽量整齐。放养密度:放养50-80克的奥尼罗非鱼,每平方米适宜密度为200-400尾;放养70-100克的建鲤鱼,每平方米适宜密度为150-200尾。增肉率:一般按1:8的增肉率计算,即要求产800公斤成鱼的网箱一定要放足100公斤鱼种,并要求一次放足。配养鱼:再搭配10左右的鲢、鳙鱼。网箱规格:即网箱培育鱼种时,最好随着鱼的生长而及时更换不同规格的网箱养殖。一般从鱼种到养成鱼采用三个规格的网箱。如夏花以

8、上鱼种用网目为1.1厘米的网箱培育;8厘米鱼种用网目为2厘米的网箱;11-13厘米的一龄鱼种,用网目为2.5-3厘米的网箱;20厘米以上的鱼种,用网目为5-6厘米的网箱。这样,不但可以改善网箱中水的交换,而且可以节约网箱的成本。17、4月底5月初水温18-20左右时投放苗种。18、鱼种的起捕、运输、进箱注意事项(1)提前停食:鱼种起捕前应停食1-2天,并拉网锻炼。(2)吊箱:鱼种运输前应“吊箱”3-5小时,促其将排泄物充分排出。(3)快速计量计数和装车,让鱼种离水时间尽可能短。(4)合理控制运输密度:应根据天气、水温、距离灵活掌握运输密度,确保运输过程中不缺氧。(5)注意水温情况:罗非鱼在起捕

9、、运输过程中,易造成机械损伤、水温20左右易感染水霉病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应选择晴天水温25以上时捕捞和运输较为合适。同时应注意调节水温温差,装鱼前池塘水温与活鱼箱水温,下鱼前活鱼箱水温与网箱养殖水体的水温均不得超过2,方可进行操作,温差超过2以上,应先行调温,调温时间也应在20分钟以上。(6)用活动网箱运输。鱼种到达码头后,调整好温差,即可下鱼,湖面运输最好选用活动网箱,将鱼直接下到活动网箱里,再缓慢移至养殖区,这样可避免运输过程中罗非鱼缺氧,但要注意运输速度不能太快,防止挂破网箱逃鱼。(7)用食盐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用2-3%的食盐在活鱼箱中消毒,防止霉病的感染。19、网箱养鱼的日常管理

10、定期检查网箱。 时间:一般每周检查1次,一般在风浪小的天气,上午或下午进行检查。 内容:特别注意水面下30-40厘米的网衣,该处因常受漂浮物的撞击,以及水老鼠等敌害侵袭,很容易破损逃鱼;再检查底网及网衣与网框连结的各点,这些地方的网衣容易磨损或撕裂而形成漏洞;凡缝合接线处都要仔细检查,防止发生松结;遇洪水冲击,障碍物牵挂或发现网箱中鱼群失常,要及时检查网箱,发现漏洞,及时补好。防风防浪。在暴风雨汛期洪水来临之前,要检查框架是否牢固,加固锚绳、木桩,防止网箱沉没和被洪水冲走,防止被漂浮物撞击。适时移箱。干旱时,水位下降,网衣有搁浅的危险,要把网箱往深水位移动;洪峰到来之前,要把网箱往缓流处移动,

11、避开洪水冲击,如遇到污染水质入箱,应及时将网箱移至安全适宜场所。 坚持勤洗箱。网箱下水后,易着生青泥苔等藻类粘附堵塞网目,影响水体交换,增加网箱体重,腐蚀网片材料,潜伏鱼类病原体,严重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必须及时捞出网箱中的残渣剩饵和死鱼,坚持定期清洗网箱。要防止有毒污水流入网箱区,还要防止偷窃、人为破坏等。平时做好生产记录,详细记载每箱鱼种投放时间、数量、重量、规格、饲料用量、水温、气温及天气情况、鱼病用药种类及用量、产量、出箱规格等原始资料,便于生产总结,进行成本核算。20、投喂饲料投饵率: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18-23,投饵率掌握在2-3%;6月至9月底,是鱼类的生长旺季,日投饵率掌

12、握在3-7%;10月至11月底,随着水温下降,日投饵率掌握在3-1%;具体投饵量还要视天气和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粒径及蛋白质含量:饲养50克左右的鱼种,采用粒径为2-3毫米、粗蛋白含量为30-32%的全价饲料;饲养100克的鱼种,可投喂粒经为3-7毫米、粗蛋白含量为28%-30%的全价饲料。”四定”投饵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毒,一般腐烂变质的饲料不要喂鱼,有些饲料可药物浸泡后再喂,以防鱼病发生。 定量。定量是根据鱼体大小,在不同季节、时间有节制的合理投饲。7-9月是鱼类的摄食高峰,一定要使鱼类吃好吃饱。至于每日的投饲量,要根据鱼类的摄食、天气、活动等情况灵活掌握。每次以30分种吃

13、完为宜。投饲后很快吃完,要适当增加投饲量;如投饲后长时间吃不完,则应减少投饲量;天气晴朗应多投,闷热、下雨时少投;鱼体健壮,活动正常时多投,发病期少投或不投。 定时。一般每天投喂3-4次,上午8-9时,下午14-15时,傍晚18-19时;7-9月鱼类的生长旺季,每天可投喂4-5次,早上6-7时,上午9-10时,中午12-13时,下午15-16时,傍晚18-19。 定位。投喂饲料一定要在网箱内设置饵料台,防止浪费,也便于检查摄食情况,可用筛子垫纱布或用光滑的竹篾制成,悬吊在40厘米的水中。21、清洗网箱清洗网箱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网箱下水后,3-5天后就会附着大量污秽,以后被一些藻类或其

14、他生物所附着称青泥苔。严重时堵塞网眼,影响网箱内外水体交换,若不及时清洗容易造成箱内水质恶化。水质越肥,附着物越多;网目越小,着生程度越严重。一般在1米水层内最多。清洗网箱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人工清洗零星分布的网箱,常用人工清洗,每隔5天左右将网衣提起,用扫把、树枝、毛刷等洗刷和拍打。机械清洗大面积作业时,把网箱一边吊起,用高压水枪冲洗,把网箱上污物落掉。生物清除箱内混养吃附着藻类的鱼类,如鳊鱼、罗非鱼、鲴类等。此法不单省工、省钱,还增加单位面积的鱼产量。阳光曝晒将网体一半露出水面,让烈日曝晒,在气温37-38时,晒网约55分钟,气温30-31时,曝晒85分钟就可把网箱上附着的丝状藻类等生物晒死

15、。然后转换晒另一半箱体。或将附着物较多的网箱换下后,放在阳光下曝晒,晒死附着生物,然后拍打清除。聚乙烯经常曝晒易老化,不宜常晒。沉箱法将封闭式的网箱沉入水下3-5米深处,使藻类在弱光环境中,光合作用不足而死亡脱落。药物清除法将网箱各部分的网片轮流露出水面,洒上石灰水或草木灰,使附着生物得不到阳光而死亡。用0.7-1.0ppm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洒在网片上,对杀灭丝状藻类有一定效果。22、网箱越冬水域地点的选择:凡水质良好,水深超过3米以上,冬季水位相对稳定的水域,都可以进行网箱越冬。结构:越冬用的网箱采用封闭式,网箱的框架要牢固耐用,并且保持相当的浮力。用木框作框架,要附一定的塑料浮子,以免木框长

16、期浸泡吸水而下沉。沉子可用铸铁、陶瓷、石块等。无论用哪种材料做框架、浮子、沉子,都必须以保证网箱在水下网形正确、浮力足够并且水层适当。成活率: 入箱前鱼种要经过锻炼。网箱培育的鱼种转入越冬箱时,稍加密集即可锻炼;池塘培育的鱼种应经过两次以上的拉网锻炼。 入箱鱼种应在2.5寸以上,才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入箱鱼种擦伤后,易感染水霉病而死亡,这是越冬鱼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避免伤害鱼种,操作中动作应细心,应在10左右的低温下进行操作。放养密度:越冬鱼种放养密度与水的溶氧和越冬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越冬水层最低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则在这种水层设置的网箱中,投放鱼种可按8-20公斤/立方米的密度

17、安排。如进行二龄鱼种培育或以成鱼养殖为目的,密度应小些。以秋冬入箱一次放足为妥。 越冬网箱不得沉底,至少应保持距水底0.5米以上距离。23、病害防治防病:鱼种入箱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或用1:1的小苏打和食盐溶液浸泡510分钟。鱼种入箱后用漂白粉或硫酸铜挂篓,在发病季节来到以前用磺胺类药物、大蒜等制成药饵投喂,结合拉网检查,用药物浸洗鱼体。常见病治疗。二、零星采集1、原籍型乳酸菌多多越好达100万个/克都可以的,只要成本承受得了,植物源性乳酸菌20万/克;芽孢杆菌20万个/克;酵母菌30万个/克,复合菌效果更好。 以上为推荐的平均值,幼小的动物相对要多用一些,微生物制剂越早使用效果

18、越好。 外源性微生物菌种如果添加得太多,则由于机体例如黏膜免疫系统会识别为抗原,所以,刺激产生免疫抗体蛋白,但是如果太多,则机体过于疲劳,消耗营养过多,影响料肉比,甚至 造成拉稀;这是过度反应。但如果是肠黏膜性原籍型乳酸菌,例如双岐乳杆菌,粪肠球菌等,可以多多越好,对免疫刺激小,但可以在黏膜上形成乳酸菌屏障,有相应的定植点,产生定植抗力,抵御病毒病菌,豆粕抗原,霉菌毒素等的作用;2、大多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标示都是休眠菌,根本谈不上活性。芽孢杆菌形成【芽孢】就进入休眠状态,进入肠道需要激活时间;乳酸菌干燥后活菌数会很低,达不到有效数量;冻干粉成本很高给动物用只是炒作;瓶装有益菌能活下来无非也是芽孢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