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微分学基础_第1页
实验一 微分学基础_第2页
实验一 微分学基础_第3页
实验一 微分学基础_第4页
实验一 微分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实验实验报告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 学号:2 姓名:康萍 时间:2016.03.22实验一 微分学基础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Mathematica的一些基本功能来验证或观察得出微积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1、 函数应用及图像2、 数e3、 积分与自然对数4、 调和数列5、 双曲函数2、 实验环境 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Mathematica7.0软件。3、 实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使用Mathematica4.0软件可绘制函数图像。4、 实验的内容和步骤及得到的结果和分析实验1 函数及其图像1.1 Taylor级数1.1.1(1)实验内容: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同一个

2、区间上的函数图像的图像,观察哪一条与正弦函数的图像最接近。(2)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PlotSinx,0.8x,x,1.2x,x,-Pi,Pi(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在具有不同斜率k的过原点的直线中,时的直线与正弦曲线在原点附近最接近;且从原点出发沿直线前进与沿正弦曲线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在原点附近很小的一段旅程内两条线路几乎看不出任何差别,但继续下去,两条线路就分道扬镳了:直线沿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而正弦曲线则开始转弯,两条线路越离越远。1.1.2(1)实验内容: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区间上正弦函数图像及多项式的图像,观察这些多项式函数的图像逼近正弦

3、曲线的情况。(2)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PlotSinx,x-x3/6,x-x3/6+x5/120,x-x3/3!+x5/5!-x7/7!,x,-Pi,Pi curve1=PlotSinx,x,-Pi,Pi,PlotStyleRGBColor1,0,0; curve2=Plotx-x3/6+x5/120,x,-Pi,Pi,PlotStyleRGBColor1,0,1; curve3=Plotx-x3/3!+x5/5!-x7/7!,x,-Pi,Pi; Showcurve1,curve2,curve3(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通过图像可以看出,次数越来越高

4、的多项式函数的图像越来越好的逼近正弦函数的图像,这些多项式是的泰勒级数 的前若干项组成的。1.2 函数的升降、零点和极值1.2.1(1)实验内容: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函数及其导数的图像,观察()当时y的图像的升降情况及当时,y是否有极大值或极小值;()观察得出方程的根的近似值a,比如a=2.5,最后求出在x=2.5附近的根的更精确的近似值。(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Plotx-x3/6,1-x2/2,x,-4,4; FindRootx-x3/6,x,2.5(3)实验结果: x2.44949(4) 结果分析:当时,y的图像在区间上升,在区间上下降;当,在区间上

5、上升,在区间上下降。观察得出的根近似的有。通过编程得出,在x=2.5附近的根的更精确的近似值为2.44949.1.2.2(1)实验内容:设对n=3,4,5,6,7依次求出在x=3附近的零点,观察:随着n的增加,所求出的零点有何变化趋势?有何道理?(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fx_,n_:=Sum(-1)k*x(2*k+1)/(2*k+1)!),k,0,n;DoPrintFindRootfx,n,x,3.0,n,3,7(3) 实验结果: x3.07864 x3.14869 x3.14115 x3.14161 x3.14159(4) 结果分析:随着n的增加,所求

6、出的零点越来月稳定于3.141附近,因为随着n的增加的图像越来越接近于的图像,因此由求得的根也就越来越接近与的根。1.3正弦函数的叠加1.3.1(1)实验内容:分别画出区间上的函数 其中2m-1可以试验从小到大不同的值。比如2m-1=9,19,519等。分别观察所得的函数图像随着这个n值的增加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fx_,n_:=SumSink*x/k,k,1,n,2;fx_,n_:=表示定义一个以x,n为自变量的函数。 Plotfx,9,x,-2Pi,Pi fx_,n_:=SumSink*x/k,k,1,n,2; Plotfx,

7、519,x,-2Pi,Pi(3) 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由于每一项都是以为周期,经过求和之后的函数当然还是以为周期。观察图像可知,当n值很大时,图像越来越接近于“方形”的波。一般的,由于函数都以为周期,他们的实系数线性组合(也就是实数倍之和) 仍以为周期。改变各个系数就得到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像,只要不要太连续,就能得到所有的以为周期的函数的图像。1.3.2(1)实验内容:分别取n=30,300,3000,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区间上函数的图像。观察当n增加时向逼近的现象。(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fgsin=PlotSinx,x,-4Pi,4Pi,PlotS

8、tyle-RGBColor1,0,0;px_,n_:=x*Product1-x2/(k*Pi)2),k,1,n;fgproduct=Plotpx,30,x,-4Pi,4Pi;Showfgsin,fgproduct可得的实验结果.fgsin=PlotSinx,x,-4Pi,4Pi,PlotStyle-RGBColor1,0,0;px_,n_:=x*Product1-x2/(k*Pi)2),k,1,n;fgproduct=Plotpx,300,x,-4Pi,4Pi;Showfgsin,fgproduct可得的实验结果.fgsin=PlotSinx,x,-4Pi,4Pi,PlotStyle-RGBC

9、olor1,0,0;px_,n_:=x*Product1-x2/(k*Pi)2),k,1,n;fgproduct=Plotpx,3000,x,-4Pi,4Pi;Showfgsin,fgproduct可得的实验结果.(3) 实验结果:n=30n=300n=3000(4)结果分析:由图像可知:当增加时,向逐渐逼近,当足够大时,的图像与完全重合.1.4 无极限的函数列1.4.1(1)实验内容:在区间-1,1上做出函数的图像,观察图像当时的变化情况。在的附近仍然看不清楚,可以再放大,将区间改为-0.01,0.01甚至-0.001,0.001。(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10、: PlotSin1/x,x,-1,1 PlotSin1/x,x,-0.01,0.01(3) 实验结果: (4) 结果分析:看得出当时曲线在和之间振荡,越接近于0就振荡的越快,越“疯狂”。在的附近仍然看不清楚,可以再放大,将区间改为-0.01,0.01甚至-0.001,0.001,可以看出区间越小,曲线震荡的越“疯狂”,图像更加一塌糊涂。1.4.2(1)实验内容:从以上曲线中取一部分点,比如令,则当k增加时x向0趋近,相应的y值分别是,。这样就在曲线上取出了3000个点。将这3000个点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看它们组成的图形是什么样子?能否辨别出哪些点组成一条曲线?(2) 实验步骤:在Mathe

11、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T=Table1/k,Sink,k,1,3000; P=ListPlotT d=44; T1=Table1/k,Sink,k,3,3000,d; T2=Table1/k,Sink,k,6,3000,d; P1=ListPlotT1,PlotJoinedTrue,PlotStyleRGBColor1,0,0; P2=ListPlotT2,PlotJoinedTrue,PlotStyleRGBColor1,0,0; ShowP,P1,P2(3) 实验结果: 图一 图二(4) 结果分析:图一不但不是一塌糊涂、杂乱无章,反而很有规律,呈现出一些美丽的图案组成的网。通过

12、利用祖冲之说的近似值(约率),从而44约等于的7倍,接近,从某一个开始的一连串点组成图一的曲线中的一条。实验2 数e2.1.1(1)实验内容:观察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的变化趋势。(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DoPrint(1.0+1/10n)(10n),(1.0+1/10n)(10n+1),n,1,7(3) 实验结果: 2.59374,2.85312 2.70481,2.73186 2.71692,2.71964 2.71815,2.71842 2.71827,2.7183 2.71828,2.71828 2.71828,2.71828(4)结果分析:当n趋

13、于无穷大时数列都趋近于2.71828,最后稳定于2.71828.2.1.2(1)实验内容: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面三个函数的图像,观察当增大时图像的走向。(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Plot(1+10(-x)(10x),(1+10(-x)(10x+1),E,x,1,4 Plot(1+10(-x)(10x),(1+10(-x)(10x+1),E,x,2,4 Plot(1+10(-x)(10x),(1+10(-x)(10x+1),E,x,3,5(3) 实验结果: (4)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当n增大时,严格单调递减。随着n的无穷增大,无限接近,趋于共同的极

14、限e=2.70828.以这个为底的自然对数。2.1.3(1)实验内容:计算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点后30位。(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DoPrintN1+Sum1/(k!),k,1,n,30,n,5,30(3) 实验结果: 2.71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7 2.755555555555555556 2.796825396825396825 2.726984126984126984 2.719223985890652557 2.738447971781305115 2.7492865 2.716856394634172412 2.

15、7759011 2.722974791228759483 2.799446428546957647 2.7345033 2.7779585 2.7748171 2.7272834 2.7449067 2.7743173 2.7711087 2.7579257 2.7740431 2.7746878 2.7747126 2.7747135 2.7747135 2.7747135 2.7747135(4) 结果分析:上面的对数表反映了自然对数的产生过程。在科学中广泛应用以e为底的的自然对数的更直接的理由是:它使涉及到对数的微积分和积分公式变得更为简单。2.2.1(1)实验内容:通过运行Mathem

16、atica语句,计算当,时,的值。观察当x趋于0时,是否趋于某一极限值(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DoPrintLog10,1.0+10.0(-n)/(10(-n),n,1,7(3) 实验结果: 0.413927 0.432137 0.434077 0.434273 0.434292 0.434294 0.434294(4) 结果分析:当x趋于0时,越来越趋近于0.43429附近,最后稳定于0.434294.2.2.2(1)实验内容:通过运行Mathematica语句,计算当,时,的值。观察当x趋于0时,是否趋于某一极限值(2)实验步骤:在Mathemati

17、ca7.0输入语句如下: DoPrintLog1.0+10.0(-n)/(10n),n,1,7(3) 实验结果: 0.00953102 0.0000995033 9.99510-7 9.999510-9 9.9999510-11 9.9999910-13 1.10-14结果分析:当x趋于0时,趋于极限值 1.10-14实验3 积分与自然对数(1) 实验内容:画出函数在区间0.1,10上的图像,观察图像的形状,看他像是什么函数的图像,求出函数的参数。(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Sx_:=NIntegrate1/t,t,1,x; PlotSx,x,0.1,10在

18、求这个对数的底时,它应满足条件S(b)=1,从图像上可以看出b比3稍小一些,从而以3作为初始值,利用牛顿切线法,用递推关系式 求出近似值。输入语句如下: ga_:=a-(Sa-1)a NestListg,3,4(3) 实验结果: 3,2.70416,2.71825,2.71828,2.71828(4) 结果分析:观察可以看出,图中所画图像很像是对数函数的图像。计算结果发现b恰是自然对数的底e。实验四 调和数列(1) 实验内容:将坐标的点依次连接成光滑曲线,观察曲线的形状,它与什么函数的图像形状类似?并进行验证。(2) 实验步骤:在Mathematica7.0输入语句如下: Hn_:=NSum1/k,k,1,n; t=Tablen,Hn,n,1,100; pic1=ListPlott为了验证,输入语句如下: pic2=PlotLogx,x,1,100,PlotStyleRGBColor0,0,1; Showpic1,pic2为了更准确的刻画,输入语句如下: c=H100-Log100; pic3=PlotLogx+c,x,1,100,PlotStyleRGBColor1,0,0; Showpic1,pic2,pic3(3) 实验结果: (4) 结果分析:从结果看,若将这些点集依次连接成光滑曲线,好像是对数函数的图像。观察发现点集连成的曲线与的曲线并不重合,但趋向于“平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