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sinensis_第1页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sinensis_第2页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sinensis_第3页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sinensis_第4页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sinensi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感染科感染科概述概述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胆汁淤引起胆汁淤积、肝损害的寄生虫病积、肝损害的寄生虫病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虾而感染临床特征: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肝肿大,临床特征:上腹隐痛、疲乏、精神不振肝肿大,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少数患者可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少数患者可发生肝硬化发生肝硬化病原学病原学 病原体病原体:华支睾吸虫 形态学:形

2、态学: 成虫: 虫卵: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一种。卵内有一个成熟的毛蚴 生活史生活史: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寄生部位:肝内的中小胆管 感染型:囊蚴 寿命:10-30年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染源: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哺乳动物和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 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率与生活 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成虫的机械刺激及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胆管上皮增生、管腔狭窄、虫体堵塞 胆汁淤积和胆管扩张 胆管堵塞继发细菌性胆管炎、胆囊炎。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肝纤维化病理解剖病理解剖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腺

3、瘤样增生,胆管壁增厚,胆管周围淋巴组织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潜伏期潜伏期:1-2个月 轻度感染:轻度感染:无症状。在粪便中发现虫卵 重度感染:重度感染: 急性:急性:感染后1个月左右,突发高热、寒战,肝大,血中嗜酸粒细胞升高,肝功能损害 慢性:慢性:起病缓慢,消化系统症状,神经衰弱症状,肝肿大(左叶) 慢性重复感染:慢性重复感染:营养不良体征,胆汁性或门脉性肝硬化。儿童可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并发症并发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门脉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胰管炎、胰腺炎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上皮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常规:嗜酸粒细胞增多,轻度贫血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

4、:肝功能轻度改变,球蛋白增高虫卵检查:虫卵检查:确诊。了解感染程度及治疗结果。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阳性率高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elisa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肝内光点不均,斑片状回声,肝内胆管扩张。mri-肝内雪花状改变诊断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虫卵检查:虫卵检查:直接涂片、集卵法等。十二指肠引流液查虫卵血像:血像:嗜酸粒细胞增多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elisa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其它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其他肝胆及肠道寄生虫病预后预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预合并病毒性肝炎时,预后较差后较差治疗治疗病原治疗病原治疗:首选吡喹酮。总剂量90-150mg/kg,每日3次,连服2日。丙硫咪唑对症与支持疗法:对症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