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客观原因分析 煤炭需求增加推动了煤矿超能力开采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过高,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产出,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直接原因。超能力开采已经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成为我国煤矿各种事故的重要导火索。 小煤矿违规开采引发煤矿事故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约有万个煤矿,其中万个是乡镇煤矿、个体煤矿,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占,而重大或特大事故占。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小煤窑业主竞相逐利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较小的事故风险成本又不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由于当前煤炭行业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加之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导致在

2、矿难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小煤窑的破坏性、掠夺性开采屡禁不止,接近疯狂。小煤矿的掠夺性开采在损耗煤炭储量的同时,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安全投入少,引发的恶性安全事故必然居高不下。 自然条件的变化使煤矿安全面临新的危险 ()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我国大中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突出矿井占。小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左右。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突出危险区域也在不断扩大。 ()地下水防治难度增大。近年来,随着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大,井巷工程的掘进速度加快和随着煤矿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尺度的变化,水害产生的条件、水害威胁的程度以及

3、水害形成的机理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给井下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和补给强度的分析造成很大难度,从而增加了水害治理的难度。 ()我国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中精查资源量仅占,详查资源量仅占,绝大部分为地质工作程度极低的普查找煤资源量。 ()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滞后。大多数新技术与新设备处在摸索阶段,尚不成熟、不稳定。 主观原因分析 利益当先促成了矿井超能力生产 近几年来,煤炭市场逐渐好转,煤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面对难得的机遇和可观的利益,煤炭企业抢抓时机,夜以继日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长期超通风能力和矿井提升能力生产,必然导致矿井积弊丛生,隐患重

4、重,发生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安全管理的放松埋下了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放松有如下表现: 第一,历史安全欠账太多,而后期投入严重不足。这些历史安全欠账,使煤矿职工在不可知的危险中作业,随时都有爆发和集中突现的可能。 第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滑坡。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的“命根子”。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对质量标准化工作产生松懈思想和厌倦情绪,加上不菲的投入,更会促使煤矿业主在产量、进尺与质量标准化面前,让质量标准化让道,导致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隐患。 第三,安全培训不到位。目前,我国煤矿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现状是:管理人员往往是理财的好手、经营的能手、安全生产的生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尤其是专业院校毕业的采掘机运通等人才更是缺乏。相当多的煤矿企业对职工的培训也是走走形式,象征性地发个上岗证,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 第四,一些煤矿干部作风浮飘。相当数量的煤矿干部不愿下井或下井次数少,对不断变化的井下作业环境及安全状况不甚了解;或是到井下走马观花式地过一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难以准确掌握井下真实情况,更谈不上现场解决问题。 第五,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浓厚。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