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语法第3节虚词_第1页
第5章语法第3节虚词_第2页
第5章语法第3节虚词_第3页
第5章语法第3节虚词_第4页
第5章语法第3节虚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考题:思考题:p27-11p27-11 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词”的“很学生、很男人”,“副+抽象名词”的“很青春、很现代”,“副+专有名词”的“很雷锋、很中国”。你对这些语法现象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第三节第三节 虚词虚词一、定义一、定义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的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二、特点二、特点1、要依附于实词或语句来表示语法意义;2、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不能单独成句;3、不能重叠;4、是个封闭的类,每类词数目有限,但使用频率很高。三、种类(三、种类(4 4类)类)介词、连词、助

2、词、语气词(一)介词(一)介词 介词介词,其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构成“介词短语”,主要作用是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表示时间、处所、方向: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在、由、向、于、至、趁、当、当着、沿着、顺着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按照、遵照、依照、依据、根据、据、靠、本着、用、通过、拿、比表示原因、目的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表示施事、受事: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归、由、把、将、管表示关涉对象: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

3、、关于、跟、和、同、给、替、向、除了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也可以作补语和定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也可以作补语和定语:在校门口等你把那本书递给我我按照说明书把这个模型组装好了把信放(关于学生会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介词短语可以表示多种语义关系:介词短语可以表示多种语义关系:见见p28 介词与动词的辨别:介词与动词的辨别: 因为大部分介词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所以存在介词与动词同形的情况,例如“在、比、给、拿、到、跟、由、让、对、向、朝、往、用、靠、通过”等。区别:区别:1、动词能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2、动词能加动态助词或重叠他在家里住吗?(介词) 他在家吗?(动词)他比我干劲大。(介词)

4、他和我比干劲。(动词)他给我买书。 (介词) 他给我一本书。(动词)练习:练习: 分辨下列句中的词是介词还是动词。别走那么快,我跟不上。 有什么事跟我说。我帮她管账。 我们管他叫老狐狸。这个镇子三面临山。 他临走前来找过我。他手里拿着一把扇子。 你不要拿我开玩笑。他借了一笔外债。 他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大家赶天亮再走。 他把羊赶进了山里。等你有了工作,日子就好过了。放学后,我在体育馆等你。 (二)连词(二)连词连词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主要连接词、短语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及、或连接词语或分句:连接词语或分句:而

5、、而且、并、并且、或者主要连接分句:主要连接分句:不但、不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与其、因为、所以个别用法:见p29连词与介词的辨别:连词与介词的辨别: 有的连词和介词同形,需要注意辨别。例如“和”类连词“和、跟、同、与”都存在同形的介词。区别:区别:1、“和”类连词所连接的两个词语一般是联合关系,一般 可以互换位置,介词则不能;2、连词前不能出现状语,介词可以;3、“和”类连词有的可以省略或改用顿号,介词不可。朱老大和众多乡邻要出去找马。(连词)老大不和我商量,就辞掉了承包下来的活路。(介词)我和同学们对起答案来,他们答得都不如我准确。(介词)练习:练习: 判断下面句子中的“和、跟、同、

6、与”的词性。小王和小张一起在灯下读法语书。他的胳膊跟腿在车祸中都受了伤。没工夫同你多说,咱们法庭上见。车快开了,我不得不和同窗四年的兄弟们说再见。事实上,她与此事毫无瓜葛。我国政府领导人民同不法分子和犯罪分子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老人家待他跟亲儿子一样。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三)助词(三)助词助词助词,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的语法意义的词。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得、地动态助词动态助词:着、了、过、看比况助词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其他助词其他助词:所、给、连 1、结构助词、结构助词 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有3个:“的的”,用于定语后;“地地”,用

7、于状语后;“得得”,用于补语前。另外在书面语,有时会用古汉语的结构助词“之之”。见p312、动态助词、动态助词 动态动态,指动作或性状在变化过程中的情况,是处于哪一点或哪一段,并不是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所以,和英语比较来说,动态助词表示的是“体”而不是“时”。例如:昨晚,我正在寝室看着书,一个陌生人来敲门。你明天中午吃过午饭来办公室找我。“着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着”眼于时段,强调变化过程,因此后面不加结果补语或时量、动量补语。“了了”,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即已成为事实。“了”着眼于时间点,表明动作、性状已经实现,所以后面可以加结果补

8、语或时量、动量补语。“过过”,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性状。“看看”,用于重叠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读轻声,表示尝试。“的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我八点钟吃的早饭。你在哪儿借的这本书?“来着来着”,用在句末,一般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你刚才说什么来着?我一点钟正往教室赶来着。注意,“的”偏重于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等;“来着”偏重于强调动作本身。见p323、比况助词、比况助词 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有“似的、一样、一般、般”,常和动词“好像”配合使用。4、其他助词、其他助词“所所”,用在及物动词前,组成

9、名词性短语,如“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与“为、被”组成“为所”、“被所”结构,表示被动。“给给”,紧靠动词前,表示被动,口语色彩较浓,删去不影响句子基本意义。“连连”,用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前面,与“也、都、还”呼应,组成“连也/都/还”,表示隐含比较。(四)语气词(四)语气词语气词语气词,用来表示语气的词。主要用于句末,也可用在句中主语、状语后面。共有4种语气:陈述陈述:的、了、吧、呢、啊、嘛、呗、罢了(而已)、也罢、也好、啦、嘞、喽、着呢疑问疑问:吗(么)、呢、吧、啊祈使:祈使:吧、了、啊感叹感叹:啊语法特征语法特征:1 附着性强2 常跟句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六个基本语气词:六个基本语气词: 的、了、呢、吧、吗、啊见p34表格语气词语气词“的的”与助词与助词“的的”辨析辨析:他是卖菜的。(结构助词)这本书是新出版的。(结构助词)那样说是可以的。(语气词)他是会来的。(语气词)他今天会回来的。(语气词)区别:区别:1、“的”后能否加上相应的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