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代词之指示代词)_第1页
语法(代词之指示代词)_第2页
语法(代词之指示代词)_第3页
语法(代词之指示代词)_第4页
语法(代词之指示代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指示代词三、指示代词 用来指示人或事物的代词。指示代用来指示人或事物的代词。指示代词最常代替名词、形容词、副词。词最常代替名词、形容词、副词。(一)(一)近指近指代词代词意思相当于意思相当于“这这”兹兹 早期近指代词,尚书诗经中较常见。早期近指代词,尚书诗经中较常见。主宾(这)定。注意充当状语时意思不是主宾(这)定。注意充当状语时意思不是“这这”,而是副词义,而是副词义“越发、更加越发、更加”,后来写,后来写作作“滋滋”此此 斯斯 是是 三者用法基本相同,但不同古籍使用三者用法基本相同,但不同古籍使用频率有差别,频率有差别,如如论语言论语言“斯斯”七十一例,七十一例,而不言而不言“此此”。

2、主宾定。主宾定。 “此若此若”意思也是意思也是“这这”,常作定语,常作定语之之 作为近指代词,主要作定语作为近指代词,主要作定语若若 尔尔 然然 除了除了“这这”外,有外,有“如此如此”的含义,可的含义,可充当状谓(类似用法的还有充当状谓(类似用法的还有 “云、云云云、云云)例:例:振古如兹。诗经振古如兹。诗经 周颂周颂 载载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经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经 晋卦六二爻卦晋卦六二爻卦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周南周南 桃夭桃夭之二虫又何知?庄子之二虫又何知?庄子 逍遥游逍遥游子谓子贱,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

3、斯?取斯?”论语论语 公冶长公冶长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孟子 告子上告子上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诗经是效。诗经 小雅小雅 鹿鸣鹿鸣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 八佾八佾是心足以王矣。孟子是心足以王矣。孟子 梁惠王上梁惠王上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是女子不好。子不好。”史记史记 滑稽列传补滑稽列传补(二)(二)远指远指代词代词意思相

4、当于意思相当于“那那”彼彼 夫夫 最常用。彼指示性强,可作主宾定;夫最常用。彼指示性强,可作主宾定;夫指示性相对弱一些,多作定语。指示性相对弱一些,多作定语。“彼其、彼彼其、彼之之”往往用作定语,意思是往往用作定语,意思是“他的、那的他的、那的”其其 厥厥 匪匪 多作定语。多作定语。 “匪匪”仅见于诗经仅见于诗经尚书等古老文献;尚书等古老文献;“其其”还有特指用法,还有特指用法,指特定的对象,这种用法时只作定语。指特定的对象,这种用法时只作定语。例:例: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 魏风魏风 伐檀伐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三年率时

5、农夫,播厥百谷。诗经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诗经 周颂周颂 噫嘻噫嘻匪风发兮,匪车偈兮。诗经匪风发兮,匪车偈兮。诗经 桧风桧风 匪风匪风(三)无指(无定、无定指)(三)无指(无定、无定指)代词代词或或 所指内容为其中一部分。译为所指内容为其中一部分。译为“有的、有的、有些、有人、有时有些、有人、有时”等等莫莫 靡靡(多与(多与“不不”连用)连用)无无 毋毋 否定性否定性无指代词,译为无指代词,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没有谁、没有什么”例:例:或谓孔子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文子奚不为政?论文 为政为政子曰:子曰:“莫我知也夫!莫我知也夫!”论语论语 宪问宪问东南西北,莫可奔走。西汉东南西北,

6、莫可奔走。西汉 桓宽盐铁论桓宽盐铁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大雅大雅 荡荡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 高祖高祖本纪本纪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史记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史记 酷吏酷吏王温舒列传王温舒列传无可奈何无可奈何 无与伦比无与伦比(四)旁指(四)旁指代词代词他、它、佗他、它、佗(作此义时读(作此义时读tu或或t)别的、别的、另外的、其他的另外的、其他的。常作定语和宾语。常作定语和宾语。例:例:亲戚或余悲,佗亲戚或余悲,佗(他)(他)人亦已歌。陶渊明人亦已歌。陶渊明挽歌挽歌(五)兼词(合音字、急语)(五)兼词(合音字、急语) 形

7、式上是单音节,实则兼有两个词的形式上是单音节,实则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多是合音词。如意义和作用,多是合音词。如“盍(何盍(何不)不)”、那(音、那(音nu奈何)、旃(音奈何)、旃(音zhn,之焉)之焉)等。等。焉焉 介词介词“于于”与近指代词与近指代词“之、是、之、是、 此此”的合音,整体上相当于一个介词短语的合音,整体上相当于一个介词短语“在在这这”,常用于句尾,后虚化为语气词。,常用于句尾,后虚化为语气词。例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宣宣公二年公二年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论语 里仁

8、里仁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孟子 梁惠王上梁惠王上诸诸 出现在句中为代词出现在句中为代词“之之”与介词与介词“于于”的合音的合音;出现在句末则是代词出现在句末则是代词“之之”与与语气词语气词“乎乎”的合音。的合音。例:例:公伐诸鄢。左传公伐诸鄢。左传 隐公元年隐公元年闻斯行诸?论语闻斯行诸?论语 先进先进补充:补充:那那 音音n旧读旧读nu,后作,后作“哪哪”,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东汉时出现,作状语,多用于问原因、方法东汉时出现,作状语,多用于问原因、方法(为什么、怎么样);音(为什么、怎么样);音n旧读旧读nu ,唐以,唐以后开始作为与后开

9、始作为与“这这”相对的远指代词相对的远指代词这这 “這這”本是本是“适(适)适(适)”的俗体,意思的俗体,意思是前往,后借用表示迎接之义(说文是前往,后借用表示迎接之义(说文這,迎也。),唐以后才开始作为与這,迎也。),唐以后才开始作为与“那那”相对的近指代词使用。今简化为相对的近指代词使用。今简化为“这这”练习文段四练习文段四 孟子孟子去齐,去齐,充虞充虞路问曰:路问曰:“夫子若有不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豫色然。前日虞虞闻诸夫子曰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不尤人。” 曰:曰:“彼一时,此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