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1页
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2页
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3页
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4页
RLC串联谐振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项目:r,l,c串联谐振电路姓 名:*学 号:*学 院:信息学院专 业:物联网工程指导教师:*日 期:2018.6.10一实验目的1.学习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2.学会利用公式计算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f0和品质因素q,以及通频带宽f3.学会利用示波器读出r,l,c串联电路谐振频率f0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dgj-1电工试验台三实验内容涉及的基本理论1. 在如左图所示的r、l.c 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的频率f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 而变。取电阻r上的电压u。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的幅值维持不变时,在不同频

2、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o之值,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uo/ui;为纵坐标(因ui不变,故也可直接以uo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右图所示。 2.在f=fo=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xl=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ui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i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ui=ur=uo,ul=uc=qui,式中的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3、电路品质因数q值的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根据公式q=测定,uc与ul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c 和电感线圈l 上的电压;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

3、f2-f1,再根据q=fo/(f2-f1) 求出q 值。式中f1为谐振频率,f2和f1 是失谐时,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最大值的1/ (=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点。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四实验内容及数据1.基本电路图2. 先求出谐振频率,再求出f2,f1,在这之中再取几组不同的频率进行测量表一:r=500f(khz)8.008.338.509.199.509.8010.3010.50u0(v)0.851.701.181.361.511.361.091.00ul(v)6.7

4、78.499.5111.3813.1612.5110.599.82uc(v)9.4110.8611.6312.8013.0910.447.947.08ui=4vp-p, c=0.01f, r=500, f0= 9.19hz ,f2-f1= 1.97khz ,q= 4.66表二:r=1kf(khz)6.006.508.509.199.509.8013.1014.00u0(v)1.461.692.362.482.402.371.701.54ul(v)1.622.033.704.104.214.294.154.00uc(v)4.214.184.354.093.923.731.981.67ui=4vp-p, c=0.01f, r=1k, f0= 9.19khz ,f2-f1= 6.6khz ,q= 1.395 实验思考1. 对于rlc串联电路,在f=fo=处,为谐振频率,在发生谐振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