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锋个人研究方案2014.10_第1页
文锋个人研究方案2014.10_第2页
文锋个人研究方案2014.10_第3页
文锋个人研究方案2014.10_第4页
文锋个人研究方案2014.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镇市红枫第二小学(2014年4月2017年6月)研究贵阳市级课题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文锋个人课题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资料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文锋个人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

2、界各国所借鉴,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2013年学校申报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之后在一次培训中贵州省教育厅兰岗老师特意提到了我们清镇的瓜灯文化很让人仰慕,紧接着我有幸拜读了贵州省教育厅兰岗老师的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进行优秀民族民间美术文化保护与传承教育的实验研究后一直在思索关于清镇当地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其次是在这几年不断带学生参加清镇市每年中秋节的雕瓜灯(既是在当地盛产的可食用南瓜上雕刻出不同的图案)赛的实际情况,发现参加的人越来越少,都不够专业,也很多次的带学生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每年中秋节的

3、“雕瓜灯”比赛后才发现很多孩子不会在圆形的南瓜上画画、更不会拿刻刀、更不用说印刻和阳刻于是我想为清镇的传统瓜灯文化做点什么,让这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并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对清镇更多的传统质文化进行保护与继承。二、课题界定:传统文化: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以优秀国学经典蒙发儿童,辅以

4、优秀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使儿童具有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入门知识、修养和能力。然而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随着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间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长期空白,已导致中国最珍贵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悄然淡化。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美术工作者自身对本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陌生和缺乏理解,甚至对民间艺术缺乏浓厚情感和基本素养,那么如何能担负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教育?尤其在思考研究方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界定不很清楚,于是跑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查及相关资料:其中一本文化月刊遗产特意讲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不然我们不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价值衡量之后的传统

5、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有交叉,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经过价值衡量后的文化精华。比如裹小脚抽大烟不能列入非遗名录。另外清镇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荟萃特意强调保护“瓜灯文化”,听到“瓜灯文化”一词我就明白了,它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个小瓜灯了,而是我们清镇的一种地方文化的代表, 尤其是姚海英(清镇非物质文化办公室主任、原清镇图书馆馆长)告诉我她们将大力支持这一研究,并会在需要的时候请瓜灯传承人到学校来对学生进行面授.感动着有人与我同行的冲动之余使我信心满满的确定以“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自己的研究主题。三、研究的预期目标:总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

6、养、审美情趣及融传统文化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活动开展等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具体目标: 1探索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2为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实施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案例。四、研究主要内容1.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a.小学生学习清镇传统瓜灯文化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活动等)b.学习与未学习清镇传统瓜灯文化的学生差异研究2清镇传统瓜灯文化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3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从我做起。五、研究方法: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针对我

7、校的教师对传统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教学方法及学生参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思考分析,找出清镇传统瓜灯文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为实施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可行性意见。个案研究法: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尝试性的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究,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将探究得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新的教学中,观察教育教学效果,研究成功与不足,总结经验找到最理想的实践教学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合理策略、研究方案,组织学习并用以指导研究实践。实验法与观察法:通过自己一定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主动对清镇传

8、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观察过程和结果,从而检验研究假设的可行性,并不断将观察、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有效性策略。撰写研究报告。六、研究思路:以美术课为载体,自己对所研究的班级进行课题的研究。1确定课题及研究内容。2制定研究方案,加强课自身理论学习。3调研学生对清镇瓜灯文化的理解及学习情况,讨论并总结我校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通过探究与实践,总结出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实践的有效途径。写出专题案例和总结材料,形成研究成果。展的具体措施七、预计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清

9、镇传统瓜灯文化教育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难点:分析研究清镇传统瓜灯文化教育与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关系。八、课题研究实施步骤:准备阶段:2014年4月至8月阅读相关书籍完成清镇传统瓜灯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论证,形成调研报告。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1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如组织调查研究、个案研究、案例研究等活动,并开展经验交流,专题研讨等评比活动。2课题组按计划实施课题研究,整理和分析资料。课题研究人员在开展好相关活动的撰写活动方案,典型案例等。主要成果:教师反思、案例、论文、课例。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2月至6月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撰写个人研究报告。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辑,接受专家鉴定,推广成果。 以红枫二小中心,延伸到清镇各个乡镇,从小学美术教育为切入点,进行清镇瓜灯文化的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作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感受与理解,让清镇的瓜等文化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并通过对中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