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总结._第1页
“数据结构”课程总结._第2页
“数据结构”课程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据结构”课程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1994年开始为我校专科生开设“数据结构”课程,2004年开始为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 由于本门课程的教学从教材、讲授、实验指导都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该课程的教学体系科学、完整, 教学手段与方法先进,课程特色鲜明, 2006年被评为赤峰学院本科层次精品课。几年来,数据结构课题组成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门课程进行了建设和改革。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和特色1学科地位“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的特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和相应

2、的算法, 并熟练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巧。 “数据结构”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部分专业课的先导课,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编译原理”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所以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因此,该课程在专业建设的地位十分重要。“数据结构”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特别是存储结构和有关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上机实例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计算机能够正确运行的程序,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课程特色根据课程建设的规划和我系实际,我们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开展讨论,并就

3、实验、图书资料等方面进行建设。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精品课建设要求,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采用国内经典教材,结合前沿的研究领域和最新科研动态,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课堂教学与大作业相结合, 上机实践为补充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师队伍建设1良好的学缘结构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是影响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的培养。在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5 名教师中,教授 1 名、副教授 2 名、讲师 2 名,学历结构为硕士 4 人、学士 1 人,45 岁以下 3

4、人,35 岁以下 2 人。本教师梯队学历层次较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便于本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2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互相听课,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等方式,经常交流教书育人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以范体贵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研究梯队,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昂的教学热情,同时具备较高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 教学梯队成员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申报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课题, 并参加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选派范体贵、 门爱华两位老师参加全国计算机年会和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 与国

5、内其他高校著名学者进行了教学、 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注重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和交流, 学习其他院校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选派主讲教师门爱华老师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做访问学者, 访学期间门老师听取了本课程的讲授,经常与讲授本门课程的资深教授严蔚敏老师、殷仁昆老师进行交流、学习。二位老师都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为我校本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请国内著名高校学者来我系讲学传授经验,在教学、 科研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2008 年 10 月清华大学著名数据库专家冯建华教授来我系讲学,课题组成员与冯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3开展科学研究,

6、积极申请科研立项数据结构课题小组成员积极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几年来发表相关论文30 余篇,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四个,赤峰市科技局科研项目一个,院级项目一个,其中 3 个项目已经完成并通过验收。 目前在研的一个科研项目是与清华大学合作申请的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课题, 相信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和合作, 对我系的科研工作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使我系科研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课题组成员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范体贵、门爱华、张国祥、王玉红四位教师分别获得“赤峰学院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范体贵、门爱华两位教师多次获得“赤峰学院科研成果优秀奖”的奖励。王玉红老师获得“毕业实习优秀指

7、导教师“称号,门爱华老师 2007 年、 2008 年连续获得“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 在学校和系里的大力支持下, 鼓励现有教师提高学历与引进高学历教师相结合, 经过几年的建设, 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科梯队。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名校进修或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 门爱华、董洁、王玉红分别考取了东北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已圆满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三、教学内容、教材建设1理论环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之首,作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应于学科中问题求解的理论、抽象和设计的方法论,

8、本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分为概念表述、构建数据模型、设计算法三个层面,突出数据组织方法与处理技术,贯穿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新思想和新观点。理论学时设置为 72 学时。2. 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上机实践和课程设计重在培养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在基本的课程实习基础上 , 自 2001 年起开设了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使课程的实践环节总学时数增加到 60 学时。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规范要求,突出关键技术要点,贯穿基本技能训练主线,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提高了学生组织数据与进行编写大型程序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

9、程设计题目(动态更新、完善):航空客运订票系统;电梯模拟;简单行编辑程序;工资管理系统;医院排队看病活动的模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3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为此,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课程的发展需要,在本课程教材的选用上注重教材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选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教授等编写的数据结构(C 语言版)作为教材,本书内容丰富、体系结构严谨、概念清晰、易学易懂,也是多所院校指定的考研参考教材,完全适合我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需要。任课教师则多方面参考相关教材, 选择部分编写精彩的内容充实到教案中。任课教师们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前沿知识

10、, 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介绍给学生,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教学要求,编写了数据结构上机指导与习题就解答,并正式出版了数据结构实验教程一书,该书作为自治区教育厅统编教材已在各高校广泛使用。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讲课、讨论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并用,以科学、生动灵活的讲授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师在认真组织课堂讲授, 注意各环节正常运行的同时, 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讲解, 做到课程内容既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又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教学内容灵活,既有必讲的内容,也有针对不同专业需要和特点选讲的内容。通过布置适量的

11、课后习题,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课上所学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我们在选择习题时,一方面注重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知识的灵活应用, 使学生能多角度、多方法地解决问题,既锻炼他们的系统性思维, 又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两周安排一次习题课,由指导教师集中解决同学课上课下遇到的问题。上机实践是学生对本门课程所学知识的一种全面、综合的能力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通常,实习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实习题注重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目的让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运

12、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培养从事软件开发设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实践能使书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作用。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小”算法,而实习题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可以多人合作,有利于一整套软件工程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此外,实践环节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机器是比任何教师都严格的主考官。2教学手段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我们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软件。 将授课内容制作成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数

13、据结构辅之以形象的动画, 动态演示抽象的复杂数据结构的变化, 用板书补充某些推导过程并完成和学生互动的内容, 改变了以前课堂教学单调的弊病,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算法的实现过程, 让学生熟悉算法实现的环境和方法, 增强了该门课的实践性,提高了课堂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们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本着强化算法的思想, 在现有数据结构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算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五、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1教学科研论文1)The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for The Thermal Cond

14、uction of The Thermal Equipment 。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Physics, Rinton Press, US, (2005) 199-202(SCI)2)基于访问控制列表的路由器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与网络24,(2004) 52-53 ( 核刊 )3)信息系统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学术版) ,2005.225-26( 核刊 )4)可信网络基本概念与基本属性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 2007.55)基于包过滤技术路由器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研究。计算

15、机应用研究 ,2007,vol236)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eofTru-Network 。 2008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7)路由器防火墙对冲击波、震荡波病毒的过滤研究。赤峰学院学报 2005.167-688)菲涅耳圆孔衍射的数值模拟。 赤峰学院学报2006.19)复杂轴承流体动力学特性的边界元分析。润滑与密封2006.3 (核刊 EI核心刊源 )10)三叶轴承流体动力学特性的边界元分析。润滑与密封2006.5 (核刊 EI核心刊源 )11)164-182H

16、f核的低能谱和电磁跃迁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8(12),(2004)119-122 (核刊 , SCI收录 )12)基于访问控制列表的路由器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与网络2004.2413)赤峰学院校园网路由器、交换机的选型及远程登录。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4.5 81-8214) XML数据库存储策略综述计算机科学2005年 9 月(核刊)15) XML数据库结构连接算法之研究 计算机科学2007年 6 月(核刊)16)XML中 XPath 包含关系判定算法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8 年 10 月(核刊)17)基于关系数据库的 XML数据的存储研究赤峰学院学报 2

17、006年 3月18) XML数据库模式匹配算法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07年 5月19) Internet 蠕虫的分析与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 4月20)如何防止外部网络的攻击赤峰学院学报2004年 2 月21)射频 IC 卡消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10月22) XPath 片断的分析与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 1 月23)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 XML编码技术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 4 月(核刊)24) VC+实现图形、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思路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2 月25)基于 IP 组播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6月26)论文个性化 W

18、INDOWS系统“开始”菜单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4月27)浅谈 DEBUG程序的主要命令用法赤峰学院学报2007年 5 月28)powerpoint 技巧在课件制作中的妙用赤峰学院学报2006年 1 月29)浅谈用 MASM运行汇编程序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 1月30)XML数字签名浅析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 5月31)网络层的静态路由选择综述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 3 月32)离散数学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业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 1 月33)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油井工矿数据挖掘的应用研究赤峰学院学报 2009 年 1 月2. 教研课题1)赤峰学院校园网项目赤峰学院2002年 -2003年 (已验收)2)基于 IP 网 QOS动态控制研究内蒙教育厅2005年 -2007年(已结题)3)基于结构索引 XML模式匹配方法研究内蒙教育厅 2005年 2007 年(已结题)4)XML数据库研究赤峰学院200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