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设计计算_第1页
第三章设计计算_第2页
第三章设计计算_第3页
第三章设计计算_第4页
第三章设计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设计计算设计流量:10000=416.7由于进水水位太低,固在进水口位置设置提升井使得水位提升。提升内水力停留时间为5min。提升井大小为:35深度为:4m,超高为0.3m总深为:4.3m长宽为:3m3m3.1:格栅1:细格栅1):栅条间隙数:设栅前水深0.5m ;过栅流速v=0.6m/s; 栅条间隙b=0.01m;栅条安装倾角细栅间隙数按公式 取n=38式中:最大设计流量 格栅倾角 ( )h 格栅水深 (m)v 过栅流速 ( )2):栅槽宽度:设栅条宽度为s=0.01mb=s*(n-1)+b*n=0.01*(38-1)+0.02*38=0.75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

2、道宽=0.35m,其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 (查表得) =0.08m6):栅后槽总高度:设栅前渠道超高h=0.5+0.08+0.3=0.887):栅槽总长度: =0.55+0.275+0.5+1.0+=2.08m8):每日栅渣量:在格栅间隙38mm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1000污水产0.01w=0.670.2式中 :w1 栅渣量标准(污水)当格栅间隙为:1625mm 时w1=0.05 到0.1当格栅间隙为:3050mm 时w1=0.01 到0.03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所以采用机械格栅设一座细格栅间,其

3、尺寸为4m5m。格栅选用:xgc型旋转式格栅除污机3.2:调节池:1):中和池:1.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0000m3/d=417m3/h中和时间:t=10min有效水深:h=3m超高h1=0.3m1.2:设计计算:有效容积设计取 设计为矩形(尺寸长):4.84.8=23.1m2总高度h=h+h1=3.3mph调节在中和池的上方设置ph监测仪调节装置。2):调节池的计算:1):有效容积v=qt=1666.4式中 :v调节池的有效容积,()q平均进入流量,()t停留时间,(6h)2.2:有效水深:取h=5.0m3): 表面积a调节池面积为a=500 池宽b取20m,则池长l=25m本设计里

4、调节池内污水停留时间6小时4): 总高h设超高h1=0.5mh=h+h1 =5+0.5=5.5m5):.进水管径设进水流速为,取400mm6):.搅拌器的选型在调节池的对角线上设两台搅拌机,型号为mrpgs-100-2.2-3b1。7):.出水选择出水采用潜污泵出水。调节池计算示意图3.3:提升泵房:水泵的选择:1:设计水量为10000 m3/d,设离心泵3台,两开一备,则单台流量为所需扬程为9m2:型号:200wq250-15-18.5主要性能参数:流量:250m3/h 扬程:15m功率:18.5kw转速:1470r/min泵重:520kg排出口径:200mm3.4:混凝沉淀池1:混凝沉淀池

5、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池,机械混合池借助搅拌桨的作用达到形成絮体的目的,其优点是能够适应水量变化,水头损失少,如配上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则更容易使反应状态达到最佳。机械絮凝池是利用电机经减速装置带动搅拌器对水流进行搅拌,使水中的颗粒相互碰撞,完成絮凝。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机械絮凝采用旋转的方式,搅拌器采用桨板式,搅拌轴有水平式和垂直式两种。本设计采用的是垂直轴机械反应池。其结构见图3-3:图3-3:垂直轴机械反应池结构图1:反应池容积反应时间取t=20min,设计流量q=10000m/d=416.7m/h,设为两组, q1=q/2=208.5 m/h总容积1):反应池尺寸确定采用二格串联,每池设置一台搅拌

6、机每格容积v/2=33.75m则每个池平面尺寸为:长*宽:4.0m*4.0m则水深h=33.75/(4.0*4.0)=2.25m反应池超高取0.45m,则池总高度为2.8m反应池分格,中间设墙作为挡板,反应池分格隔墙上的过水孔道上下交错布置。:2);叶轮直径叶轮直径取格宽的87%,其直径为d=4.0*0.873=3.48m 设计中取d=3.5m叶轮桨板中心点线速度采用:桨板长度取1.5m (桨板长度与叶轮直径之比1.5/3.50.75)桨板宽度取0.15m,每根轴上桨板数设8块,内,外侧各4块。旋转桨板面积与絮凝池过水断面之比为:,满足10%20%的要求。每块桨板宽度为桨板长度的0.1,满足1

7、/101/15的要求。池壁设四块挡板,尺寸为0.2m*0.2m,其面积与过水断面面积之比为:3):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及转速式中: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mm); 桨板轴中心至外桨板外缘的距离(mm); 桨板轴中心至内桨板内缘的距离(mm)。设计中取=1750mm, =800mm式中:第一格叶轮转速(); 第一格叶轮桨板中心线速度,(); 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mm);叶轮线速度:v1=0.5m/s,v2=0.3m/s,v3=0.2 m/s ,d=2.55m第一格n1=3.75r/min, =0.375第二格n2=2.63r/min,=0.263桨板宽长比=4 符合要求(7):总污泥量:本

8、设计污泥产率以y=0.35干污泥量用下式计算式中:污泥干重,; y活性污泥干产率, q污水量, , , 分别为进水总ss,出水中ss活性部分量,出水ss浓度 ,进出水值,湿污泥量:每个沉淀池污泥部分容积:沉淀池没8小时排次泥:沉淀池泥都污泥量为:(8):污泥斗容积:污泥斗设在沉淀池的进水段,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深入污泥斗底部,为防止污泥斗底部积尘,污泥斗底部尺寸一般小于0.5m,污泥斗倾角大于。设计中取:沉淀池污泥斗上口尺寸=4.3m;沉淀池污泥斗下口边长=0.5m;污泥斗高度:=3.3m=22.8 17.9 利用重力,压到集泥井集泥井里的污泥每天使用直径200的管道排泥,直接排到污泥浓缩池,

9、每8h一次。(9):沉淀池的总高度h: h=h1+h2+h3+h4式中:h1沉淀池超高,m;取0.5m h2沉淀区的有效深度,3.0m; h3缓冲区高度,取0.3m h4污泥斗的高度,3.3m h=h1+h2+h3+h4=0.5+3.0+0.3+3.3=8.13m2.2):进水布置经过混凝反应池的污水到达过渡区,通过穿墙孔口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离0.8m(一般为0.5m-1.0m)处设置档板,结构为钢体,防止短流。档板高出水面0.1-0.15m,取0.1m,浸没在水面部分,取0.2m,防止短流。2.3): 出水布置采用集水支渠,最后汇流到总的出水槽,出水堰符合为250立方米/dm。出水堰长度0

10、.1157103/2.5=40m,设6条支渠,两边对称布置,那么每条支渠的长度2.6m,支宽度为0.6m,总的出水槽宽0.5m,深0.5m。采用90度三角堰集水,堰上水头为0.04m,跌水高度为0.5m混凝剂的选着,鉴于刚调节过ph ,选着硫酸亚铁做混凝剂3.5: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的作用:降解、打断长链的大分子,提高废水的生化指标。设计参数来自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p679 废水种类cod去除率bod去除率/bod/cod比值变化水力停留时间/h污泥水解率印染废水20很低大为提高61050对于水解酸化反应器,为了保持其处理的高效率,必须保持池内足够多的活性污泥,同时要使进入反应器的废水

11、尽量快地与活性污泥均匀混合,增加活性污泥与进水有机物的接触。为此,在此水解酸化池内设置软性组合填料。(1).设计流量:(2).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容积:式中:q设计处理流量,( ); 进水有机物浓度,(); 容积负荷,(),在此取0.45。(3).水解酸化池的形状和尺寸:水解酸化池设2座反应器的有效水深:5.5m单个反应池的面积:反应池设计成矩形:长宽:20m10.1m水解酸化池高度计算:设计超高为填料离池底高度为:水解酸化池设计高度总反应容积:总有效容积:停留时间:(4).填料设计填料设计:设计3层填料,每层填料高1.4m两层间兼局0.2m 底层填料高出池底0.7m,最上层填料离水面距离为0.9

12、m 填料率为:填料用e2型软性填料有关填料的技术性主要指标为:型号纤维束长度束间距安装间距纤维束量数/单位重量成膜后基本重量空隙率%理论比表面积e2140mm70mm140mm7292.533999%1987(5).水解酸化池的进出水系统:1):水解酸化池的配水系统:1.1): 配水系统形采用多管多孔配水方式,每个反应器设1根d=200mm的总水管,20根d=50mm的支水管,支管分别位于总水管两侧,同侧每根支管之间的中心距为2.5m,配水孔径取20mm,孔距2m,每根水管有3个配水孔,每个孔的服务面积2.5*2=5(),孔口向下。1.2)布水孔孔径:流速布水孔 320=60个 ,出水流速为2

13、.2,取20mm布水设置在离水解酸化池底部200mm处。(2)水解酸化池的出水系统:出水采用锯齿堰堰上出水:出水流速为水由管道送至配水井3.6:接触氧化池1:确定设计参数(1):平均时污水量:(2):进水浓度浓度=200(3):出水浓度=25(4):的去处效率:(5):由给排水手册五查的:1):填料容积负荷:m=600g2):有效接触时间:t=7h3):气水比: =152: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计算:(1):有效容积(填料体积):(2):氧化池总面积:设h=3m,分3层,每层高1m。f=973(3):每格氧化池面积:采用40格氧化池,每格氧化池面积为:f=24.425每格氧化池尺寸: lb=4.9m

14、*5.0m(4):校核有效接触时间:t=7.03h(5):氧化池总高度:=3m, =0.6m, =0.5, =3, =0, =1.5m=3+0.6+0.5+(3-1)*0+1.5=5.6m(6):污水在池内实际停留时间:(7):选用软性组合式生物填料,所需填料体积:2.8):采用多孔管鼓风曝气供氧,所需氧气量 (9):每格氧化池所需空气量:(10):供气系统:1):采用在填料下直接曝气方式,曝气充氧的扩散装置采用多孔管。管设在距池底0.7m出。孔径取10.0mm,孔在管的两侧交错排列。2):布气主干管和支管的设计:接触氧化池设计成10组,每组4格串联池壁交错开孔,在第四个池子末端设置出水槽。外

15、设1条主干管接鼓风机,主干管尺寸为d=350mm,主干管连接10条支管,每条支管再接4条支管到每格接触氧化池,接到每格接触氧化池的支管分成鼓风机采用离心鼓风机,型号sd60*48-120/7000罗茨鼓风机,参数见下表:sd60*48-120/7000罗茨鼓风机参数型号风量()风压(毫米水柱)电动机型号电动机功率(kw)进出气风口尺寸d(mm)价格(元)jk122-21207000js128-621535021200鼓风机房:10m5m5m干管空气流速支管管径设计支管设计空气流速,小支管流速10个支管的直径,取1504个小支管的直径,取100每格有4根支管,管长5m,管中心间距1.2m,孔距5

16、0mm,每根管有出气孔100个。每根支管所需空气量:孔口空气流速:(11):布水系统:进水系统:进水由集水井配水集水井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min配水井大小为:70设计成圆形设计高位5m设计超高为:0.3m直径d为:3.75m水解酸化池的来水汇集到配水井,污水由配水井进入两两合建的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堰,进水堰的水分别流入各个反应池,进水堰为薄壁堰。出水系统: 出水采用薄壁堰溢流出水,集水槽宽为0.5m,深为1.0m。(12):进水系统接触氧化池出水通过dn250mm的管道送往生物接触氧化池,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为0.60。然后分成两条dn150的管道进入进水总渠道,以保证配水均匀,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为

17、0.82。进水总渠道的宽度为500mm。3.7:二沉池设计参数和公式来自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p318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四座共建合壁。(1):每池最大的设计流量q q=q/n=10000/2436004=0.029 m/s,(2):中心管面积f设中心管内流速为0.06 m/s (3):中心管直径(4):沉淀部分有效段面积a设表面负荷=2.52,则上升流速为(5):沉淀池边长d(6):沉淀池的有效水深设沉淀时间t=1.5h,则m(7):较核池径水深比,符合要求。(8):较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的过水负荷()(9):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喇叭口直径m(10):污泥斗容积v污泥斗设在沉

18、淀池的底部,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为防止污泥斗底部积泥,污泥底部边长尺寸一般小于0.5,污泥斗倾角大于式中,污泥斗体积;,沉淀池污泥斗上口边长,沉淀池污泥斗下口边长,一边采用0.5m,污泥斗高度设计中取a取6.44m, 取4.9m,取0.5m.污泥部分所需容积:本设计污泥产率以y=0.35计,含水率99.2%,则干污泥量用下式计算式中:污泥干重,; y活性污泥干产率, q污水量, , , 分别为进水总ss,出水中ss活性部分量,出水ss浓度 ,进出水值,湿污泥量:每4h排次泥:排泥量为:(11):沉淀池总高度h出水设置:出水采用堰出水,堰前设置挡板,挡板水上高度为0.1m,水下长

19、度为0.48m,距离出水堰距离为0.3m。出水堰设置为:高度为0.38m,宽度为:0.25m。四个池子的水最后汇合在一起,由管道送到混凝沉淀池。进水布置:来至接触氧化池的废水由主干管一份为4,由分别进入四个竖流式沉淀池,由沉淀池底部进水,中间出水。出水口出设置反射板,来减缓水的流态。(12).:排泥管: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直径dn200mm,排泥静水压头采用1.5m,连续将污泥排除池体外贮泥池内。3.8:混凝沉淀池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池,机械混合池借助搅拌桨的作用达到形成絮体的目的,其优点是能够适应水量变化,水头损失少,如配上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则更容易使反应状态达到最佳。机械絮凝池是利用电机

20、经减速装置带动搅拌器对水流进行搅拌,使水中的颗粒相互碰撞,完成絮凝。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机械絮凝采用旋转的方式,搅拌器采用桨板式,搅拌轴有水平式和垂直式两种。本设计采用的是垂直轴机械反应池。其结构见图3-3:图3-3:垂直轴机械反应池结构图(1),反应池容积反应时间取t=20min,设计流量q=10000m/d=416.7m/h,设为两组, q1=q/2=208.5 m/h总容积v=qt/60=208.520/60=67.5m(2),反应池尺寸确定采用二格串联,每池设置一台搅拌机每格容积v/2=33.75m则每个池平面尺寸为:长*宽:4.0m*4.0m则水深h=33.75/(4.0*4.0)=2.

21、25m反应池超高取0.45m,则池总高度为2.8m反应池分格,中间设墙作为挡板,反应池分格隔墙上的过水孔道上下交错布置。:(3), 叶轮直径叶轮直径取格宽的87%,其直径为d=4.0*0.873=3.48m 设计中取d=3.5m叶轮桨板中心点线速度采用:桨板长度取1.5m (桨板长度与叶轮直径之比1.5/3.50.75)桨板宽度取0.15m,每根轴上桨板数设8块,内,外侧各4块。旋转桨板面积与絮凝池过水断面之比为:,满足10%20%的要求。每块桨板宽度为桨板长度的0.1,满足1/101/15的要求。池壁设四块挡板,尺寸为0.2m*0.2m,其面积与过水断面面积之比为:(4). 叶轮桨板中心点旋

22、转直径及转速+-式中: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mm); 桨板轴中心至外桨板外缘的距离(mm); 桨板轴中心至内桨板内缘的距离(mm)。设计中取=1750mm, =800mm式中:第一格叶轮转速(); 第一格叶轮桨板中心线速度,(); 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mm);叶轮线速度:v1=0.5m/s,v2=0.3m/s,v3=0.2 m/s ,d=2.55m第一格n1=3.75r/min, =0.375第二格n2=2.63r/min,=0.263桨板宽长比=4 符合要求(7):总污泥量:本设计污泥产率以y=0.35干污泥量用下式计算式中:污泥干重,; y活性污泥干产率, q污水量, , , 分别为

23、进水总ss,出水中ss活性部分量,出水ss浓度 ,进出水值,湿污泥量:每个沉淀池污泥部分容积:沉淀池没8小时排次泥:沉淀池泥都污泥量为:(8):污泥斗容积:污泥斗设在沉淀池的进水段,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深入污泥斗底部,为防止污泥斗底部积尘,污泥斗底部尺寸一般小于0.5m,污泥斗倾角大于。设计中取:沉淀池污泥斗上口尺寸=4.3m;沉淀池污泥斗下口边长=0.5m;污泥斗高度:=3.3m=22.8 17.9 利用重力,压到集泥井集泥井里的污泥每天使用直径200的管道排泥,直接排到污泥浓缩池,每8h一次。(9):沉淀池的总高度h: h=h1+h2+h3+h4式中:h1沉淀池超高,m;取0.5m h2沉

24、淀区的有效深度,3.0m; h3缓冲区高度,取0.3m h4污泥斗的高度,3.3m h=h1+h2+h3+h4=0.5+3.0+0.3+3.3=8.13m(10):出水堰设计:设计堰上负荷为堰长为10000/250=40m设计成指形堰,堰长伟2.6m,宽为0.6m。(11):刮泥机选着:刮泥机选着hjg-4型行车刮泥机。2 .排泥单池泥斗的尺寸:梯形上底长4.3m,宽4.3m,设下底长1m,宽1m。泥斗斜角为60o泥斗高度 h4=tg60o(4.3-1)/2=2.9m单池泥斗体积 v=23m3利用重力,压到集泥井集泥井里的污泥每天使用直径100的管道排泥,直接排到污泥浓缩池,每天一次。3 进水

25、布置经过混凝反应池的污水到达过渡区,通过穿墙孔口流入沉淀池,在沉淀池离0.8m(一般为0.5m-1.0m)处设置档板,结构为钢体,防止短流。档板高出水面0.1-0.15m,取0.1m,浸没在水面部分,取0.2m,防止短流。4.药剂选着选着pac,作为混凝结。忧点有价格合适,pac特点 1、不需加其它助剂,絮凝体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性高,沉淀快。因而对高浊度水的净化效果特别明显。2、适应ph值范围宽,降低原水中ph值小,因而对管道设备无腐蚀作用。3、脱色、去污力强。净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用量小,效力大;成本低,效益高。3.9污泥浓缩池 采用间歇式重力浓

26、缩池,示意图为:(1)、浓缩池面积a采用间歇式重力沉淀池,浓缩污泥固体通量g取45kg/md,污泥固体浓度8g/l浓缩池面积:a=qc/g=157.58/4528m(2)、浓缩池边长d设计采用2个方形池子,则浓缩池边长a=3.7m(3)、浓缩后污泥体积v=35.1m(4)、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 取污泥浓缩时间t=24h,h=3.2m(5)、污泥斗高度h污泥斗上部尺寸a=3.7m,下部尺寸b=0.8m.取污泥斗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不设刮泥装置,则,h=m(6)、浓缩池总高度h超高h=0.3m,缓冲层高h=0.3mh=h+h+h+h=0.3+2.5+0.3+2.0=5.1m(7)、进泥管直接用管道进泥,选用进泥管管径为dn300。(8)、排水浓缩池内上清液利用重力排放,接入调节池进水口,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