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第十八讲咬文嚼字_第1页
古诗第十八讲咬文嚼字_第2页
古诗第十八讲咬文嚼字_第3页
古诗第十八讲咬文嚼字_第4页
古诗第十八讲咬文嚼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八讲 咬文嚼字,品味诗歌语言4. 技法详讲 诗歌语言凝练形象,浓缩了诗人的情感,意蕴无穷,耐人咀嚼。诗歌语言欣赏是诗歌欣赏的重要内容。1. 准确理解诗意 鉴赏诗歌语言首先要准确理解字面意思,另一方面要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意义和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抓住关键词语。 (1)抓动词 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常常是诗眼。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黯然的动人景像表达出来了。可以说,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 (2)抓形容词 形容词不

2、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的“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出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如: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春送李胄)这两句诗中“重”和“迟”字。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颈联中“深”和“远”,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动静结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含蓄而深沉地写出了离愁别绪。 (3)要注意诗歌中名词的使用 名词在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有特定的意义以多个意

3、象叠加的现象,因为意向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中前三句用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2. 掌握品味诗歌语言的基础知识 诗人在语言上耗费诸多心血,是语言为自己思想的肉身。下面就介绍一些关于诗歌语言的知识。 (1)古诗中常见语言的特点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熟套。如杜甫的著名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

4、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绚丽。其特点是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5、堤。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李清照后期的词忆秦娥临高阁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2) 炼字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熠熠生辉的明珠,有许多因语言的精心锤炼而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文学典范。这些诗歌往往只一字一词的独特运用,就

6、使意境顿生,新奇醒目,让人怦然心动,百般品味而经久难忘。今撷取部分精品,含英咀华,体味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感受古诗词精品的魅力。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句想象雨后春色满城的美景。一个“重”字写出了话音由于水的滋润而沉甸甸的,表现出春雨过后红肥绿翠的蓬勃生机。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从写景入手,用两个“笼”字勾画出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笼”有笼罩的意思,它巧妙地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既给人柔和幽静之感,又隐含微微浮动流走的情态,寄寓着诗人忧愁的情感。 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直”字更显荒漠的浩瀚无际,“

7、圆”字更显长河的磅礴远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过香菱对此诗句的评论:“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 如宋朝宋祁的玉楼春“绿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表现了春光的美好。“闹”字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旺盛的盛的生命力,被清代著名评论家王国维誉为“境界全出”的佳句。作者也因为这个句子 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

8、”四字准确地描绘出春末绿叶渐多,花卉渐少的景况,曲折地表达了惜花、惜春的感情,“肥”“瘦”用语形象清新而独到,化平常为神奇。她的另一首词醉花阴中也用到“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是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因为有刻骨铭心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人比黄花瘦”五字,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义,自在其中。3. 掌握考场答题技巧 (1)分析语言特色题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特点)。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答题思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

9、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推敲关键字眼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述时要答上表现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较常见)。还要关注有无词的活用等角度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 例题详解 春怨金昌

10、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分析春怨的语言特色。此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这一儿化音的使用,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是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是一道炼字体,本题同样可用三步法来解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

11、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有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咽”的意思是“呜咽”,“冷”的意思是“阴冷”。(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中的藏泉由于岸石的阻拦发出的低吟当作人的呜咽之声来写,又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把视觉即看到的照

12、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幽暗用感觉角度来写它似乎显得阴冷。(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述时要答上表现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还要关注有无词的活用等角度分析其表层意和深层意)“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渲染古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赏析: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之祖,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在诗歌创作中往往阐发佛教禅理和隐士生活,特色鲜明,自成一家。这首过香积寺,可视为其后期成熟的代表作。此诗能够将佛教禅理与山水景物融于一炉,尽抒作者的高雅韵致和生命情调。过香积寺是一首短小的五言律诗。题为“过香积寺

13、”,“过”是过访之意。香积寺是唐代著名寺院。首联开篇用“不知”领起,说明诗人是初次造访,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数里”,表行程漫漫。“云峰”指云雾萦绕的高山。山势渐高,树林之中不见古寺的踪迹,只见山峦高耸,直插云天。这人迹罕至的云峰令人心旷神怡,正契合了诗人的生命情趣,激发了诗人探访古寺的兴致。中间两联铺写了寻访古寺沿途所见景物。山中古木参天,人迹罕至,诗人忽然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悠长的钟声,不禁发出“深山何处钟”的疑问,虽是疑问,实际上又加以肯定答复。这回荡的钟声,衬托出古寺的遥远和幽静。这两笔从视觉到听觉、以动衬静,生动地表现出山的深幽,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这里“何处”与“无人”对偶,又

14、遥应开篇的“不知”,将一种幽远深奥、缥缈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意境氛围渲染得出神人化。接着又落笔眼前,采用倒装句,“泉声咽危石”是“危石”边“泉声咽”,“日色冷青松”是“青松”上“日色冷”,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因危石的阻隔,泉水不能顺利流淌,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青松使日光仿佛也变冷了。这里“咽”、“冷”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被历代誉为炼字典范。“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阳余晖微弱。正如孙殿成所评:“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王右丞集笺注)此外“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形成

15、完美组合,以泉声之幽咽与日色之凄冷相互衬托,渲染古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接着又落笔眼前,采用倒装句,“泉声咽危石”是“危石”边“泉声咽”,“日色冷青松”是“青松”上“日色冷”,突出了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因危石的阻隔,泉水不能顺利流淌,发出呜咽凄切的声音。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青松使日光仿佛也变冷了。这里“咽”、“冷”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巧妙,被历代誉为炼字典范。“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阳余晖微弱。正如孙殿成所评:“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王右丞集笺注)此外“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形

16、成完美组合,以泉声之幽咽与日色之凄冷相互衬托,渲染古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尾联两句才写到古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潭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诗人体会到禅理,排除烦恼,闲适自在。“安禅”是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眼观鼻,鼻观心,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毒龙”典出涅槃经,经文上说:“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毒龙”可比喻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如佛经所言的贪、嗔、痴三种人的根本烦恼。关于“毒龙”还有一则盘陀王依佛法制伏毒龙的故事。日暮时诗人立于寺前潭边,安禅入定,想到制伏毒龙的故事,一是杂念排除,尘心尽消,如毒龙之被制伏;一是赞颂佛法无边,心向往之。因此以“安禅制毒龙”作结,可谓水到渠成,深化诗旨。王维这首过香积寺为人所称道,就在于诗人由浅及深地创造了超脱尘俗和忘我人禅的两个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从而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可谓“深幽超尘、诗中有道”。3、 专题精炼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