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酚醚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5_第1页
醇酚醚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5_第2页
醇酚醚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5_第3页
醇酚醚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醇、酚、醚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CH3 CH3CH3CH3HCCH3C C CH2CH2OHCH3CHCH2CH2 CCH3C(1)CH2CH2OH(2)(3)OCHClCH 2CH3 CH3OH3OH(4)(5)(6)OHCH3CH3HOCH2CHCH2C6H5CH3CH3(7)(8)(9)OHCH3OCH3CH2CHCH2OCH CHCH3ClCH3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新戊醇(2)12- 冠-4(3) 4- 甲基-1 ,4- 戊二醇(4)茴香醚( 5) 1, 4- 二氧六环( 6)苦味酸(7)雷锁辛(8)儿茶酚3、按照对 HBr 的反应活性次序,用构造式排列

2、下列各组醇的次序:( 1)1- 苯基 -1- 丙醇 、1- 苯基 -2 丙醇、 3- 苯基 -1- 丙醇( 2)环戊基甲醇、 1- 甲基环戊醇、 2- 甲基环戊醇4、用简便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1)间甲基苯酚、苯甲醚、苯甲醇( 2)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 3)戊烷、乙醚、正丙醇5、试用化学方法提纯下列化合物:( 1)苯甲醚中含有少量的苯酚( 2)正庚烷中含有少量的乙醚6 、按酸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OHOHOHCH3NO2NO2OH7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将它们按照沸点从高到底的顺序进行排列:(1)正丁醇 ( 2)异丁醇 ( 3)仲丁醇 (4)叔丁醇 (5) 正戊醇8、

3、分子式为 C9H12O 的化合物 A ,在进行一系列实验时有如下反应:( 1) 与 Na 反应慢慢放出气泡( 2) 与乙酸酐反应,生成有香味的产物( 3) 与热的 KMnO 4 反应生成苯甲酸( 4) 与 Br2/CCl4 反应不退色( 5) 与 I2/NaOH 反应产生黄色沉淀试写出 A 的构造式。9 、以乙烯为原料合成:(1)CH3CH2CH2CH2OH(2)CH3CH2CHCH3Cl(3)CH3(CH 2)4CH2OH(4)HOCH 2CH2OC2H510、用高碘酸分别氧化六个邻二醇,所得氧化产物为下列六种,分别写出六个邻二醇的构造式。(1)只得一个化合物CH3COCH2CH3;(2)得

4、两个醛 CH3CHO 和 CH3 CH2CHO;(3)得一个醛 HCHO 和一个酮 CH3COCH3;(4)只得一个化合物OHCCOOH;(5)得一个甲醛和一个酮O(6)只得一个化合物11、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OCHO(1)(2)HClCH2OBr 2/FeBr 3?HBr?Ph CCHOH?32(3)(4)OCOCH3OAlCl 3?160 CCH3(5)OHH2SO4HIO4?H(6)HCSOCl2?H3COHH5C2(7)HOH(8)OHCH3KMnOCHOH?PBr 32 54?PhH+H?CH3H12、在括号内填入适当试剂,使完成下列反应:OH(1)OH+()BrCH CHCHO

5、H2CH CHCHO(2)+()(3)+()OHOHHHOHH(4)+()HOH13、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1)叔丁基碘与乙醇钠(2)苯乙醚与热浓氢溴酸(3)乙醚与冷浓硫酸(4)四氢呋喃与过量得热氢碘酸作用(5)对甲苯甲醚与高锰酸钾在碱性溶液中加热14、松柏醇( A )分子式为 C10H12O3 ,能溶于 NaOH 水溶液,但不溶于 NaHCO3水溶液,当用苯甲酰氯和吡啶处理A 时,生成分子式为C24H20O5 的化合物 B,用热的 HI 处理 A ,得到一种挥发性化合物,经鉴定为CH3I,如用3的碱性CH I水溶液处理 A 得分子式为 C11H14O3 的化合物 C, C 不溶于 NaO

6、H 水液,但可与H3CO金属钠反应, 也能与高锰酸钾反应, 并能使 Br2 -CCl4 退色,A 经臭氧分解能生成HOCHO香草醛()及其它化合物,试写出 A,B,C 的构造式。15、化合物 A 的分子式为 C612,不溶于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或金属钠均H O不作用,当它和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反应时, 生成分子式为 C6 14 2 的化合物 B,H OB 与高碘酸反应生成甲醛和化合物C, C 的分子式为 C5H10O,它能进行碘仿反应,试写出 A,B,C 可能的构造式。16、化合物 A(C 8H16O2)与 Na 作用放出 H2 ,与 PBr3作用生成相应化合物8162; A 被 KMnO 4 氧化生成 C816 2;A 与浓 H24 一起共热脱水生成CH BrH OSO8H12)。B可使溴水和碱性KMnO4 溶液褪色; B 在低温下与 H24 作用再水B(CSO解,则生成 A 得同分异构体 C, C 与浓 H24 一起共热也生成 B,但 C 不能被SOKMnO 4 氧化。 B 氧化生成 2,5- 己二酮和乙二酸。试写出A、B 和 C 的构造式。17、一中性化合物 A(C 10 12 ,经臭氧分解产生甲醛但无乙醛,热至H O)200以上时, A 迅速异构化成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