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写作教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110512课程性质专业课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现代写作教程英文名称Teaching Program of Contemporary Writing 总 学 分2总学时数30讲课学时30实践学时0开课单位文法系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先修课程 无选用教材 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主要教学参 考 书写作刘海涛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6考核方式理论课程考核:考查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 位 和作 用现代写作教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
2、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现代写作教程课程是中文系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和语言学课程、文学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本课程具有较高的理论层次,又注重训练,突出师范性,重视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性质:现代写作教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课程的任务: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
3、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三、学时分配表序号章节及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备注总课时讲授实践习题(作业)1第1章 绪 论220P19-20第四、六、十二题实践为课堂即兴写作2第2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440P46-47第二、六题3第3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880P73第四、六题4第4章 写作行为过程880P97第一、五题5第5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巧880P129第一、二题总 计30300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1.了解写作、写作学的概念
4、;2.了解写作活动的特点;3.理解学习写作的方法与途径;【教学重点】现代写作的含义和特性;【教学难点】现代写作的作用;【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一、现代写作的含义(了解)(一)现代写作的诞生(二)现代写作文体的发展(三)现代写作的空间意识(四)现代写作的工具化特征(五)思维和思维方法二、现代写作的作用(掌握)(一)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二)现代管理借助的必要手段(三)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第二节 现代写作的特性(掌握)一、个体创造性二、实践操作性三、动态综合性第三节 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了解)一、传授写作理论二、锻炼综合素质三、增强教练本领第四节 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
5、与学习方法(了解)一、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二、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教学目的】1. 了解写作主体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2. 理解写作客体的作用及构成;3. 掌握写作主、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学重点】1.写作主体的能力;2.写作主、客体的关系;【教学难点】写作主、客体的关系;【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了解)(一)生活素养的源泉(二)生活素养的升华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了解)(一)学识修养的内涵(二)学识修养的构成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了解)(一)人品与文品(二)人格品位与选材立意(三)人格品位与文章格调四、写
6、作主体的审美理想(了解)(一)审美理想的作用(二)审美理想的创造1按美的规律创造美2美的创造需要激情3审美创造与美学知识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理解)(一)观察的含义(二)观察能力的构成要素1注意力2鉴别力3联想力(三)观察的方法1定位观察2移位观察3比较观察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理解)(一)感受的含义(二)感受能力的培养1培养敏锐地感知能力2扩展丰富的情感趣味3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三)感受的种类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理解)(一)思维的含义(二)思维的方法1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理解)(一)想象的含义(二)想象的种类1
7、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幻想(三)想象能力的培养1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2以强烈的激情为动力3以高度的理性为指导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掌握)(一)自然现象与写作对象(二)自然物景与写作触发(三)自然物象语表达媒介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掌握)(一)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二)文学的社会功能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掌握)(一)个体的人生状态(二)个体特征的生理基础(三)个体特征的后天因素(四)写作的个性化特征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掌握)(一)精神文化与精神产品(二)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三)精神文化的生产特性(四)精神文化与精神消费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理解)二
8、、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理解)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掌握)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理解)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教学目的】1. 理解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及其相关的概念;2. 掌握集材、炼意、谋篇、用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学重点】1.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2.集材、炼意、谋篇、用语的基本方法、要求和能力;【教学难点】提高采集材料、提炼材料、安排结构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理解)(一)材料的含义(二)材料的作用1材料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2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和表现主题的支柱3材料是安排结构的依据二、材料
9、的选择与使用(掌握)(一)材料的选择1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二)材料的使用1材料的顺序要贴切2材料的详略要得当3材料与观点相统一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理解)(一)主题的含义(二)主题的特性1主题具有客观性2主体具有主观性3主体具有时代性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熟练掌握)(一)主题的提炼1选择好表现主题的角度2追求一定的深度3用于推陈出新(二)提炼主题的要求1主题要正确2主题要深刻3主题要集中第二节 写作载体的外形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理解)(一)结构的含义(二)结构的形式1开头2主体3结尾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掌握)(一)结构的基本单位1
10、层次与段落的区别2层次和段落的划分(二)结构的基本要求1形式匀称2衔接紧密3节奏鲜明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理解)(一)语言的功能(二)语言素养的培养1吸收生活中的鲜活语言2博览群书,从书本上学习3在写作实践中加强训练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熟练掌握)(一)语言的特性1新闻语体2文学语体3理论语体4应用语体(二)语言的要求1准确2简洁3生动第三节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一、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理解)(一)良好的身心感受素质(二)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三)丰富的生活阅历素质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掌握)(一)求知性(二)交际性(三)创造性三、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熟练掌握)(一)解读的原则1类型性原则2整体
11、性原则3三思性原则(二)解读的方法1笔读法2声读法3分类法4比较法5圆识法第四节 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理解)二、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理解)三、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掌握)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教学目的】1.了解感知、运思、行文的交叉递变过程;2.理解写作行为过程是认识和表达的矛盾统一过程;【教学重点】掌握感知与采集、运思与构思、行文与表达三组概念;【教学难点】写作感知、运思、行文的交叉递变过程;【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感知一、写作感知的特性(理解)二、写作感知的方法(掌握)三、写作感知的过程(掌握)第二节 写作运思一、写作运思的特性(
12、理解)二、写作运思的方式(掌握)三、写作运思的过程(掌握)第三节 写作行文一、写作行文的特性(理解)二、写作行文的方法(熟练掌握)三、写作行文的过程(熟练掌握)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巧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技巧;【教学重点】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的类别与方法;【教学难点】表达技巧的训练;【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作表达方式一、叙述的视角与方法(掌握)(一)叙述的视角1第一人称2第二人称3第三人称(二)叙述的方法1顺叙2倒叙3插叙4补叙5平叙二、描写的类别与要求(掌握)(一)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2语言描写3行动描写4心理描写(二)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2社会环
13、境描写(三)场面描写(四)细节描写三、抒情的方式与要求(掌握)(一)直接抒情(二)间接抒情四、议论的要素与方法(掌握)(一)议论的要素1论题2论点3论据4论证(二)论证的方法1立论方法2驳论方发五、说明的分类与方法(掌握)(一)说明的类别(二)说明的方法1定义说明2诠释说明3分类说明第二节 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一、聚焦与立骨(理解)(一)聚焦1人物聚焦2细节聚焦3场面聚焦(二)立骨1一字立骨2一句立骨3一段立骨二、悬念与那辗(理解)(一)悬念1设悬2解悬(二)那辗1多重铺垫,曲径通幽2抑扬结合,欲擒故纵3明断暗续,另辟蹊径三、巧合与误会(理解)(一)巧合1巧合要合理2巧合要新奇(二)误会1言语误会
14、2视觉误会第三节 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一、意识流与蒙太奇(理解)(一)意识流1内心独白2自由联想3时空交错(二)蒙太奇1相似式蒙太奇2平行式蒙太奇二、反讽与黑色幽默(理解)(一)反讽1言语反讽2情境反讽3互文反讽(二)黑色幽默三、象征与变形(理解)(一)象征1整体象征2局部象征(二)变形1畸变2物化第四节 写作技法的辨证艺术一、正与反(掌握)(一)先正后反(二)先反后正二、虚与实(掌握)(一)以侧显本(二)以对写本三、抑与扬(掌握)(一)欲扬先抑(二)欲抑先扬四、张与弛(掌握)(一)张弛式(二)弛张式五、断与续(掌握)(一)断处皆续(二)先断后续 思考与练习五、本大纲尚需说明的问题1、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铸管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巨幼细胞性贫血
- 维修电工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铸造碳化钨熔炼破碎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气管插管脱管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试题及答案
- 临床医学肿瘤学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吞咽障碍患者的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庆“三八”妇女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 抢救车药物培训后考核题(附答案)
- 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
-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
- 生物必修一课程纲要
- 完整版陆河客家请神书
- 监理规划编制案例
- 文献检索外文数据库
-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 CMM2-18锚杆机(新)说明书
- COG液晶模块电极腐蚀问题研究
- 《曲柄连杆机构》PPT课件.ppt
-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