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一、隐私及隐私权的一般理论 (一)隐私的一般理论 1、隐私的定义 2、隐私的本质及特征 (二)隐私权的一般理论 1、隐私权的定义 2、隐私权的基本特征二、夫妻隐私权的界定 (一)夫妻隐私权的基本内涵 (二)夫妻隐私权的判断三、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 (一)知情权的界定 (二)夫妻知情权的基本含义 (三)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表现 (四)协调冲突的基本原则四、夫妻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建议 (一)我国夫妻隐私权的保护现状 (二)夫妻隐私权保护的意义 (三)夫妻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1、明确夫妻隐私权的内涵和范围 2、规范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 3、完善夫妻隐私权的侵权法保护夫妻隐私权保护的法
2、律研究摘要:物质文明的飞快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隐私权的重要性。我国在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侵权责任法中第2条首次在成文法中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列举出来。但是对于隐私权的概念却未涉及,使得夫妻隐私权的保护无法律依据。比如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如何来界定隐私权的范围,如何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之间的冲突关系。这对于夫妻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研究来说甚是重要。因此,立法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如在侵权责任法中明确侵犯夫妻隐私权的救济途径,以及如何来认定是否构成侵犯夫妻隐私权。加强对夫妻隐私权保护的力度,规范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改变传统观念,不仅可以维护夫妻
3、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而且也是维护婚姻关系稳定的法律保障,充分发挥家庭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关键词:隐私权,夫妻隐私权,法律保护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peoples spiritual activ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bundant.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als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ivacy.The second article of the Tort Liability Act p
4、assed in December 26, 2009 listed the right to privacy as an independent civil right for the first time in statute law.However, the concept of privacy is not involved, making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of husband and wife no legal basis.For example, how to define the scope of privacy and how to coord
5、in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privacy and right to know during the du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Thi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legal study of privacy protection for couples.Therefore, the legislation should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such as the right to infringe the right to p
6、rivacy of husband and wife in the tort liability law, and how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fringement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of the husband and wife.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husband and wifes right of privacy, to standardize 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the right to know,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7、 concept, not only to maintain the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 of the husband and wife, but also to safeguar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family in the society.Keywords:Rights of privacy;Right to privacy of husband and wife;lega
8、l protection一、隐私及隐私权的一般理论(一)隐私的一般理论1、隐私的定义隐私,顾名思义,“隐”字是指隐蔽,不愿别人知晓。“私”字指属于个人自己的秘密,不愿公开。“隐私”一词,在最开始时它是指能够遮藏私处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早在人类开始用树叶来遮羞之时,便产生了隐私。或者说有没有“隐私”是人类区别于其他野兽的判断标准。从法理意义上讲,隐私既具有主观色彩,又有客观性,即已经发生了的不愿公开的与公共事务无关的人事物或感情活动等。在我国,关于隐私的说法有很多,如张新宝教授认为隐私是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的安宁的私生活或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刺探、公开的私人信息。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9、群众出版社 2004年版,第 7 页。有的观点则认为,秘密信息只是隐私的一个方面,隐私是一个私密领域。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无关、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82 页。后一种观点扩大了隐私的范围。总的来讲,隐私是一种专属于当事人自己的,不愿被其他人知晓的一切事务。2、隐私的本质及特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渐渐能够自我感觉到羞耻感,从而意识到个人隐私,因此,本质上,隐私是个人的自然权利,同时也是自由的体现。隐私的特
10、征表现在:首先隐私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由于隐私最初源于人类的羞耻感,所以其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隐私应该属于商业秘密或国家秘密的范畴。其次隐私的客体是个人信息、个人事务及个人领域,如个人的通话信息、日记、身体秘密等。再次隐私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对于自己的秘密不愿公开,也不想别人知晓或者干涉。最后从某种意义上讲,隐私具有人格属性,是一种人格利益,是人性尊严的基本体现。王薇:论夫妻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山西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第17页。关于隐私的界定,目前尚未有任何一部法律或者文件对其作出明确具体的定义。隐私是一个特别广泛、抽象的概念,其本质上仍属于一种排他性的信息,并且还应当是一种合法
11、的不涉及公共利益的事物或行为的信息。隐私所反映的是一种不愿别人知晓的个人信息、事务和领域里的内容,例如,日记本身不是隐私,日记里记载的内容才是隐私。当然,隐私也有绝对个人隐私和相对个人隐私之分,前者是指与非本人以外的他人无关的纯个人信息,如个人的身体状况、行踪等。后者是指存在于某种关系之中,与特定的相对人共同知晓的隐私,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夫妻关系中。(二)隐私权的一般理论1、隐私权的定义隐私权的最早提出,是在1890年沃伦和布兰代斯在其发表的论隐私权一文中,现在它不仅仅是普通法上的权利,甚至是一种宪法上的权利。王利明:美欧的隐私权存在差别,载北京日报,2015年4月27日。在这一文中沃伦和布兰
12、代斯把隐私权理解为一种独处的权利,以及保持自己个性的权利。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81 页。在此之后,大家似乎都明白如果没有隐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于是,各国对隐私的保护就成为一个在法律上具有普遍共识性的问题,例如,美国在1974年制定了联邦隐私权法,在1986年通过了联邦电子通讯隐私法案,2000年又出台了第一步关于网上隐私的联邦法律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等等。但是,关于隐私权的含义却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各个学者都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张新宝:隐
13、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1 页。有观点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87 页。总而言之,既然隐私是一种信息,那么隐私权就是不让别人知晓该信息的一种权利。只要是自己不想公开的与他人无关的个人私密,都是隐私权所保护的范畴。隐私权大致可以包含四个部分:第一,私人生活安宁权,也就是说当事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相关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第二,私人生活信息保密权,私人生活丰富,随之信息也相当广泛,小到个人身体方面具体数据,大到家庭关系或人际交往
14、,当事人都有权不让他人知晓或非法公开。第三,私人通讯秘密权,当事人有权对自己所使用的电话号码、传真等信息进行保密的权利。第四,私人隐私使用权,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根据本人的意愿任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用特定方式知晓个人的全部或部分隐私。此时要注意,私人隐私使用权并非随意妄为,而是在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限制范围内使用,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利益。2、隐私权的基本特征隐私权是源于人的自然情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权利形态。胡玉鸿:法律与自然情感以家庭关系和隐私权为例,载法商研究,2005年06期。同时也是公民保护自身人格权益的一项重要权利。隐私权的特征除了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客体是隐私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15、,隐私权是一种绝对权,具有支配性,除了权利人本人之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窥探或披露,除非自己允许他人知晓或使用。第二,隐私权的保护和利用都是具有限制,隐私权所保护的内容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属于个人的信息或领域,但此保护并非绝对的。任何人对于隐私权的享有和利用都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及公共利益。因此隐私权的保护具有针对性,得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第三,隐私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具有可利用性,权利人完全可以依法利用自己的隐私来换取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利益。第四,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方式往往有这么几种,如干扰他人的生活安宁,窥探别人的私密并未经同意就公开,又或者在得到权利人的许可之后并未在许可范围内合理使用权利人的隐私等等
16、。二、夫妻隐私权的界定(一)夫妻隐私权的基本内涵 我国婚姻法第4条有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这一条文肯定了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与此同时就出现一个问题即夫妻之间是否存在隐私权。既然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那么夫妻间理所当然是存在隐私权的,它只是公民隐私权在夫妻关系中的体现,并不因为婚姻关系的结合就丧失。夫妻隐私权也可表述为婚内隐私权,是指夫妻两人间平等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他人知悉、个人事务不被非法干预的权利。此时的权利主体是享有隐私权的个人;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包括其配偶一方;客体是夫妻各自的私人隐私。张宇航,黄亮:刍议夫妻个人隐私权和相互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载法制博览
17、,2014年06期。夫妻隐私权由于夫妻关系的存在,所以有其特殊之处,其范围要比一般隐私权狭窄,主体只限于夫妻双方。其实,夫妻隐私权与隐私权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可以说,夫妻隐私权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所独自享有的不愿被配偶所知晓的个人信息和领域以及夫妻共同不愿被外界任何人所探知和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前者是指夫妻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权利。而后者则是夫妻双方共同的隐私,此时夫妻这一个小群体是一致对外的,共同作为隐私的享有者。(二)夫妻隐私权的判断 由于我国法律并未对夫妻隐私权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只是在我国婚姻法中的第15条有涉及,该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
18、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但是如何来判断哪些属于夫妻隐私却是一个难题。例如,夫妻双方的财产信息,当然夫妻财产关系有夫妻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之分。对于夫妻共同财产,无疑夫妻双方都对其共同财产有知情权,关于共同财产的处分和收益都必须让对方知道并同意。而夫妻个人财产却不同,它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隐私,如果不想其配偶知晓,那么其配偶则不能进行干涉,应当给予相应的尊重。但是我国一些省市建立了夫妻互查财产制,如广州市在2009年12月17日通过的妇女权益保障规定中首次规定了类似婚内知情权的条文,即“夫妻一方持身份证、户口本和结婚证等证明夫妻关系的有效证件,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车辆管
19、理部门等机构申请查询另一方的财产状况,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受理,并且为其出具相应的书面材料。”认为配偶可以凭借合法夫妻关系拥有对对方财产的获悉的知情权。杨先银,曾凡潮:配偶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的消解,载法制与社会,2015年08期。该规定虽然可以帮助夫妻一方实现知情权,但在查询对方财产信息的同时,极有可能侵犯到财产所有者的隐私权。因此要想探讨如何对夫妻隐私权进行法律保护,首先必须判断夫妻隐私权的范畴,这样才使法律有明确的保护方向。三、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一)知情权的界定知情权,即公民对某一信息、事务或领域有知晓的权利。狭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只对官方信息及公共方面的信息有知晓的权利;广
20、义的知情权则范围更广泛,除了了解官方信息之外,还包括一切非官方信息和个人信息等内容。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从最初的公法范围逐步扩展到民事领域。对于知情权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知情权即公民对与自己有关的事务或者有兴趣的事务及公共事务有接近和了解的权利。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4 页。也有学者将知情权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即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法人知情权、法定知情权。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88 页。由于知情权的范围很广,其不仅是公民的在公法领域行使政治权利的体现,还涉及公民在私
21、法领域的民事权利,所以“五权说”能够更好地对知情权的范围进行全面的概括,也使人们对知情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二)夫妻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夫妻知情权即夫妻有知悉、了解对方所涉及婚姻家庭利益的一切信息的权利。当男女双方结合为夫妻,有了共同的家庭和共同的生活领域,夫妻任何一方的决定或行为都很有可能影响到家庭的共同利益,所以,夫妻双方有权行使自己的知情权来维护夫妻共同利益。正如隐私权一样,由于夫妻这一特殊关系,知情权也必须在配偶权规定的限制内行使。其实在有的情况下,夫妻隐私权和知情权是一对矛盾体,当某一事项被划入隐私权的范畴时,就意味着丧失了对其的知情权;反之亦然。夫妻知情权作为一项积极的民事权利,人们通
22、常是主动行使该项权利,往往使处于静态、消极的隐私权更容易受到侵犯。例如私自查阅配偶手机短信内容或者以跟踪、监视的方式调查配偶与他人的交往活动等。因此,不仅夫妻知情权在内容上与隐私权有冲突,而且在行使知情权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都是有损夫妻隐私权保护的。(三)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表现由于夫妻之间权利内容不明确,导致夫妻双方不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以及如何行使知情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就存在很多侵犯夫妻隐私权的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是:在2016年1月,关于婚检女友查出疑似艾滋被隐瞒,永城小伙婚后被感染事件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据报道,2015年3月,小新和女友小叶在河南省永城市民政局办理婚姻登
23、记。当天,两人前往永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婚检,婚检结果出来后,医生单独对小叶再次进行检查。检查完后,医生表示双方正常,但没有将体检报告单给小新。三个月后,妻子小叶接到电话称自己已被确诊为HIV阳性,小新也被确认感染。之后永城市疾控中心表示,其实在3 月婚检的时候,小叶就已经被查出疑似感染艾滋病毒。同时在2016年,小叶在夏邑县疾控中心已经被检查出感染艾滋病毒并有备案。事件发生后,小新认为医院未在体检后把妻子疑似感染艾滋病毒一事告诉自己,因而导致自己也被感染。医院则认为个人隐私,医生没有权利告诉他人。这个案例主要表现了在婚检制度下,女方隐瞒艾滋病史,而男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艾滋病毒导致生命健康权
24、受到侵害,此时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患者隐私权与配偶知情权的冲突。于是由此引发一个思考:在婚检中如果发现夫妻一方患有特定疾病时,患者或者医生到底应不应该告知其配偶?也就是说此种情况下是优先保护患者隐私权还是配偶知情权?具体而言,如果夫妻一方的隐私权有违公序良俗、侵犯公共利益或者有可能对另一方及其后代的生命健康造成侵害时,知情权应当优先受到保护。因此,该案中女方在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情况下,并且明显侵害到了男方的生命健康,甚至会影响到男方的正常生活,所以为了保障公共利益与男方的合法权益,此时的隐私权就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让步于知情权。伍瑾:从婚检制度看知情权与隐私权的保护与平衡以永城婚检隐瞒案为
25、例,载法律与伦理,2017年00期。男女双方在建立婚姻关系之前,彼此都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主体,有着不同的生活领域和生活经历,多多少少都存在自己的隐私。虽说两人的隐私不因夫妻关系的存在就消失,但却会受到限制,因为当两个人成为夫妻之后,不能仅仅考虑到个人利益,还应当尊重配偶的权利以及顾及到整个家庭的利益。正如在夫妻一方结交异性朋友这一问题上,虽说属于夫妻个人隐私的范畴,但是在夫妻关系中,往往会由于对异性朋友的处理不恰当而引发很多问题,这是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夫妻一方在与自己的异性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时,若超出正常限度,那么其配偶是享有一定知情权的,此时也就引发了隐私权与知情权
26、的冲突。综上例子,可以说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其实就是权利享有者之间利益的冲突,而在面对不同利益主体时,谁优先得到保护,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四)协调冲突的基本原则我国对于夫妻隐私权的规定比较笼统,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那么为了更好地解决冲突,我们应当确立相关的权利协调原则,使两者得以平衡。第一,人格尊严原则。在解决任何矛盾冲突时,都应该以尊重人格尊严为前提。周琪:配偶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协调,载商业文化,2012年04期。 夫妻应当相互尊重、包容。在平等的条件下,尊重对方人格尊严,更有利于冲突的协调和解决。第二,隐私权优先原则。对于各种权利的保护,都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婚姻
27、关系中,夫妻隐私权往往是不希望他人知晓,具有静态、消极的特点;而夫妻知情权则是想方设法去得知配偶的隐私,具有动态、积极的特点。只要不胡乱行使知情权,隐私权就安然无恙。因此当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发生冲突时,应该优先确定该隐私权是否属于法律保护的范畴,下一步再确定该隐私权是否有违公序良俗或公共利益,最后根据个案情况,综合分析各方利益及相关因素。第三,权利克减原则。隐私权和知情权并非绝对的权利,即为了服从更高层的权利,需要隐私权做出必要的让步。同理,必要时,知情权也要做出某种让步,这样才能使两者尽可能得到平衡。吴菲:网络环境下夫妻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之初探,载今日南国旬刊,2009年11期。如在夫妻一方出现婚外恋时,该出轨行为已经明显侵犯到了配偶的合法利益并影响到家庭和睦,由于其违法在先,为了更好地保护配偶的权益,此时的隐私权是需要让位于知情权的。第四,知情同意原则。当权利者知道自己的隐私被他人知晓或利用的情况下,有权提出是否继续让他人利用。在获取和利用他人隐私时,必须征得其明示或默示的允许,否者就构成侵权。四、夫妻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建议(一)我国夫妻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在思想层面,一直以来,我国夫妻隐私权的保护都受到夫妻忠实义务的挑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谱图课件原理
- 语言区游戏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咨询合同-泄露后果
- 2025企业合作协议协议范本
- 2025员工派遣协议方案借调合同
- 2025房产按揭贷款购买合同
- 团队绩效评估体系评分标准模板
- 互联网技术咨询服务合作合同
- 合作社农田种植项目协议
-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补贴资金申请策略与案例分析报告
- 经济学基础课件 项目三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 城市低空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 员工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 销售述职竞聘报告
- 超市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 银行招聘职业能力测验-2025中国银行春招笔试考题
- 630KVA箱变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DBJ51T 195-2022 四川省纵向增强体心墙土石坝技术规程
- 农家乐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 《马克思生平故事》课件
- 主动脉夹层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系列课件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