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高考试题评析与指导地理全国卷主讲人:潘化兵2016年高考试题评析与指导(地理全国卷)试题整体特点一典型试题评析二教研和教学建议三 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分析析特点与考查功能析特点与考查功能领悟难度与区分度领悟难度与区分度启发启发20172017年的备考年的备考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题号情境内容的选择13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46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的空间(区域城镇结构体系)规划79贝壳堤与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10、11磷与我国四川西部某山
2、地东坡土壤中磷积累量的垂直变化36茉莉花与广西横县茉莉花(茶)的种植37某科考队8月考查堪察加半岛4244莫干山的“民宿” 旅游、青藏高原东南部古乡沟夏秋季节的冰川泥石流、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的高位虾池题号情境内容的选择1、2庄园经济与现代(铁观音)茶庄园3520世界70年代,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外转移68全球气候变暖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911浙江东部某河下游某地河床的侵蚀与淤积36罗纳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37陕西南部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原因与对策4244“篁岭晒秋”;里下河地区的洪涝灾害;废弃的快递外包装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一)从情境内容的选
3、择分析(全国卷)题号情境内容的选择13我国纺纱厂区位条件的变化46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与对策79山地(分水岭)植被的恢复与河流径流量的关系10、11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经历的冰期36一位游客从玛纳斯出发,游览内格罗河部分河段37甘肃省酒泉风能的开发4244枫桥地区的客源地;河南省14501979年的水旱灾害;长江刀鱼资源的衰竭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全国卷)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关注现实问题,选材广泛,视野开阔。关注现实问题,选
4、材广泛,视野开阔。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为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内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搭为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内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搭建平台;为试题的立德树人功能,提供空间等。建平台;为试题的立德树人功能,提供空间等。(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全国卷)(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全国卷)视野视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全国卷(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全国卷)题号情境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13文字46文字79文字、图(区域分布图)10、11文字、图(坐标统计图)36文字、图(区域分布图)37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4244文字、图(区域分布图,示意图)
5、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看(全国卷(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看(全国卷)题号情境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1、2文字35文字、图(示意图)68文字9、11文字、图(坐标统计图)36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表37文字、图(区域分布图)4244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区域分布图)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看(全国卷(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看(全国卷)题号情境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13文字46文字79文字、图(示意图)10、11文字、图(区域分布图)36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37文字、图(区域分布图)4244文字、图(区域等高线图、区域统计图) 一、试题整体特点(二)从情
6、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 主要特点:呈现方式多样,文图呈现为主;主要特点:呈现方式多样,文图呈现为主;文字量适中,图像类型丰富,新颖而简洁文字量适中,图像类型丰富,新颖而简洁。 考查功能:为全面深入考查学生的地理技考查功能:为全面深入考查学生的地理技能搭建平台,提供空间等。能搭建平台,提供空间等。(三)从考查的主要(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知识”分析分析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技能性技能性一、试题整体特点(三)从考查的主要(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知识”分析(全国卷分析(全国卷)题号考查的主要“知识”13工业(瓷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与产业调整(转移)46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空间规划的
7、内容与作用79贝壳堤、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形成与分布(堆积地貌)10、11土壤中磷的作用与积累、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垂直自然带)36茉莉花习性、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的条件与可持续发展、启示37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生物数量少的原因、拍摄点位置的选择等 一、试题整体特点(四)从考查的(四)从考查的“知识知识”分析(全国分析(全国卷卷)题号考查的主要“知识”1、2(铁观音茶)庄园经济的发展条件与优势35产业转移的空间变化与原因、可持续发展等68全球气候变暖与长白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911流水作用与河床变化、人类活动对河床的影响36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河流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等
8、37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与人为原因、保护栖息地的主要途径 一、试题整体特点(四)从考查的主要(四)从考查的主要“知识知识”分析(全国分析(全国卷卷)题号考查的主要“知识”13工业(纺纱厂)的人文条件及其变化等46(上海)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对策等79山地植被恢复的影响、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10、11冰期冰川发育的条件等36河流的水文特征与综合开发治理等37风电的优势与不足、开发条件等 一、试题整体特点(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三)从考查的主要(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知识”分析分析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有一定
9、的新知识;知识基础且灵活;在:有一定的新知识;知识基础且灵活;在“知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中感悟学科观点与方法等。的理解与运用中感悟学科观点与方法等。 考查功能:学习能力;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考查功能:学习能力;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科观点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等。对学科观点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分析能力 一、试题整体特点(小结)(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一)从情境内容的选择分析 视野与立德树人视野与立德树人(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二)从情境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 阅读能力与技能性阅读能力与技能性(三)从考查的主要(三)从考查的主要“知识知识” ” 分析分析
10、学习能力与分析能力学习能力与分析能力影响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影响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20172017年地理高考备考内容年地理高考备考内容 二、典型试题评析(主要内容)典型试题典型试题1 1:全国:全国卷卷第第10101111题。题。 新颖性: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新颖性:学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典型试题典型试题2 2:全国:全国卷卷第第7 79 9题。题。 灵活性: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灵活性: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典型试题典型试题3 3:全国:全国卷第卷第3 37 7题。题。 技能性与人地协调观: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技能性与人地协调观: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全面理解全面理解能力与价值观双立意能力与价值观双立意典
11、型试题典型试题1 1:全国:全国卷卷第第10101111题。题。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 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01111题。题。10. 10. 磷高累积区是磷高累积区是 a. a.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 b. b.高山冰雪带高山冰雪带 c.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针
12、阔叶混交林带 d. d.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二、典型试题评析图图2 2典型试题典型试题1 1:全国:全国卷卷第第10101111题。题。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 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01111题。题。11.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13、000200030003000米处米处 a. a.大气温度较低大气温度较低 b.b.生物生产量较低生物生产量较低 c. c.土壤含水量较低土壤含水量较低 d.d.地表径流量较小地表径流量较小 二、典型试题评析图图2 2 二、典型试题评析(小结)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1 1:全国:全国卷卷第第10101111题。题。 情境内容选择:现实问题;磷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情境内容选择:现实问题;磷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积累、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积累、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情景内容呈现:文、图(坐标统计图)结合,文字量情景内容呈现:文、图(坐标统计图)结合
14、,文字量适中,图新颖简洁。适中,图新颖简洁。 主要主要“考点考点”:新知识(磷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积:新知识(磷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积累条件等);已有知识: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的位置、垂直累条件等);已有知识: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的位置、垂直自然带等。自然带等。新颖性新颖性典型试题典型试题2 2:全国:全国卷卷第第7 79 9题。题。 图图1 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的森林植被得
15、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 79 9题。题。7.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c.降水变率增大降水变率增大 d. d.河道淤积河道淤积 二、典型试题评析典型试题典型试题2 2:课标:课标卷卷第第7 79 9题。题。 图图1 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
16、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 79 9题。题。8. 8.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降水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a. a. b.b. c.c. d.d. 二、典型试题评析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2 2:课标:课标卷卷第第7 79 9题。题。 图图1 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17、,由透水和不透水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 79 9题。题。9.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b.甲减少,
18、乙增加,总量增加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二、典型试题评析 二、典型试题评析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2 2:全国:全国卷卷第第7 79 9题。题。 情境内容选择:现实问题;分水岭(山地)植被变化情境内容选择:现实问题;分水岭(山地)植被变化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对河流流量的影响。 情景内容呈现:文、图(示意图)结合;文字量适中,情景内容呈现:文、图(示意图)结合;文字量适中,图新颖简洁。图新颖简洁。 主要主要“考点考点”:分水岭、透水和不透水岩层、河流径:分水岭、透水和不透水岩层、河流
19、径流量、河流流量的年内波动等地理概念;影响河流流量的主流量、河流流量的年内波动等地理概念;影响河流流量的主要因素、植被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等。要因素、植被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等。灵活性灵活性 二、典型试题评析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3 3:全国卷: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37.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22分)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
20、伐作业,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 5示意示意19761976年、年、19871987年和年和2000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7 7分)分)(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共7分)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 3:全国卷:
21、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二、典型试题评析 二、典型试题评析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3 3:全国卷: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37.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22分)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 5示意示意19761976年、年、
22、19871987年和年和2000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9 9分)分)(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共9分)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 3:全国卷: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二、典型试题评析 二、典型试题评析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3 3:全国卷
23、: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37.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22分)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 5示意示意19761976年、年、19871987年和年和2000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
24、变化。(3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 6分)分)(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 3:全国卷: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二、典型试题评析典型试题典型试题3 3:全国卷: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情境内容选择: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情境内容选择: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范围的变化。 情境内容呈现:文字、图像(区域分布图)。
25、文字情境内容呈现:文字、图像(区域分布图)。文字量适中,图新颖简洁。量适中,图新颖简洁。 主要主要“考点考点”:描述和阐释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变化:描述和阐释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变化的过程与方法(描述与阐释能力)、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的过程与方法(描述与阐释能力)、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二、典型试题评析技能性与人地协调观技能性与人地协调观典型试题典型试题1 1:全国卷:全国卷第第10101111题。题。 新颖性新颖性典型试题典型试题2 2:全国卷:全国卷第第7 79 9题。题。 灵活性灵活性典型试题典型试题3 3:全国卷:全国卷第第3 37 7题。题。
26、技能性和人地协调观技能性和人地协调观 二、典型试题评析(小结)深刻理解能力与价值观双立意深刻理解能力与价值观双立意启发启发20172017年地理高考备考年地理高考备考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一)把握方向是根本(知)(一)把握方向是根本(知)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教) 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考)(二)高效落实是生命(行)(二)高效落实是生命(行) 考点的全面落实考点的全面落实 试题的立意落实试题的立意落实(三)学以致用是目的(行)(三)学以致用是目的(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教考合一教考合一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一)把握方向是根本(一)把握方向是根本 地理课程目标地理课程目标与与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27、 1. 1.吃透吃透“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全面落实课标要求,全面落实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 过程与方法:关键目标过程与方法:关键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要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要目标 2 2. .明确明确“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准确把握试题立意,准确把握试题立意2.2.明确明确“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准确把握试题立意,准确把握试题立意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学习能力和和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
28、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地理学科素养地理学科素养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学习能力2.2.明确明确“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准确把握试题立意,准确把握试题立意(1 1)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 2)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做题过程与方法规范、熟练规范、熟练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2.2.明确明确“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准确把握试题立意,准确把握试题立意
29、 (1 1)考核目标与要求)考核目标与要求 (2 2)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实验验) )必修地理必修地理1 1、地理、地理2 2、地理、地理3 3,以及,以及全日制义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的有关内容。 对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实验) )选修内容选修内容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的考核由各省区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酌定。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一)把握方向是根本(知)(一)把握方向是根本(知) 地理课程目标地理课程目标与与
30、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1. 1.吃透吃透“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全面落实课标要求,全面落实课标要求 2. 2.明确明确“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准确把握试题立意,准确把握试题立意(二)高效落实是生命(行)(二)高效落实是生命(行) 1. 1.考点的全面落实考点的全面落实 2. 2.试题的立意落实试题的立意落实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课标点: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课标点: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课标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课标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三、教研和教学建
31、议 3434(3232分)根据材料和图分)根据材料和图1212,结合所学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10分)分)1010年安徽卷年安徽卷(1 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高原。伸速度越来越快。黄土
32、高原。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1 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3939(28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90年来,经过不懈探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1212,回答第(,回答第(1 1)题。)题。 (1 1)描述)描述19341934年至年至1936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的特点。(6 6分)分)1111年北京卷年北京卷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20162016年全国全国卷年全国全国卷第第3
33、37 7题。题。 37.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22分)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 5示意示意19761976年、年、19871987年和年和2000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7 7分)分)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 三、教研和教学建议 课标点: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