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模块宝典精华_第1页
资料分析模块宝典精华_第2页
资料分析模块宝典精华_第3页
资料分析模块宝典精华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分析模块宝典精华第一章资料分析总论第一节资料综述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 个问题,应试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 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注:近年来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大纲几乎都是照搬国考大纲(如上所述),只有极少数地方略有改动,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动。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备考策略1随着公务员考试的发展,由多个材料构成的资料,在考试中大量出现,例如:2009

2、年国考第一篇资料即由“一个文字型材料和一个图形型材料 ”共二个材料组成,而第二篇资料由一个表格与一个文字型资料组成,第四篇资料则是由两个图形资料与三个文字型资料组成,第三篇是一个表格。对于多材料资料分析,既要注重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这里往往会成为命题要点;也要注重每个材料的基础地位,熟悉各个材料的内部结构;同时,由于多材料资料的阅读量显著提高,所以提高阅读速度也成为此类题型备考的重点。备考策略 2资料分析主要包括三大类材料: 即图形型材料、 表格型材料、 文字型材料, 其中图形型材料又分为单一图形型材料 (包括饼状图、柱状图、趋势图、网状图等)和混合图形型材料。材料类型不同,其数据存储结构也不

3、同,在阅读材料时,重要的不是记忆材料中大量的具体数据,而是明晰这些数据存储的结构(详见本章第二节)。备考策略3资料分析的统计性,决定了其材料中往往会有较多的统计术语。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术语,一般材料的注释中会给予必要说明;但对于常识性的术语,则需要考生在复习中不断积累。易混统计术语(其他常用术语可参看书后附录)一、增量(增长量)、增速(增长速度)、增长率与增幅增量: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增速:增长的相对量(也作增长速度)(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其严格含义为增量与基期量之比。从数学计算式上看,与增速的计算式相同,在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则不对其进行区别。增幅:即增长的幅度,一般

4、即理解为增长的相对幅度(即增速)。在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也可理解为增长的绝对幅度(也即增量)。【例】某地区去年的人口为45 万人,而今年的人口为54 万人。则今年该地区人口的增长量为9 万人( 5445),增长率为 20%( 54 45) 45100。类似的,可以定义减少量、减少率、减幅等概念。减少量基期量末期量减少率(基期量末期量) 基期量【例】某地区前年的人口为50 万人,而去年的人口为45 万人。则去年该地区人口的减少量为5 万人( 5045),减少率为 10%( 50 45) 50100。【注】从减少量和减少率的定义容易发现,所谓减少了5 万人,即增加了 ( 5)万人;减少率为10%,

5、即增长率为 (10%)。二、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 n%,即 n100 。【例】某国去年粮食产量为150 万吨,今年粮食增产了30 万吨,则今年粮食增产20%( 30150100%)。百分点: n 个百分点,即n%或 n100(注意百分点不带百分号)。【例】某国今年粮食增产20%,去年增产了12%,则粮食的增长率提高了8 个百分点( 20 128)。【注】实际量之间的比较一般用 “百分数 ”表示,需要先相减后再除以基期值(即增长率);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 “百分点 ”表示,只需要直接相减即可,不需要再除以基期值。三、同比与环比同比: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环比: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

6、。【例】如现期为 2008 年 8 月,则同比指相对于2007 年 8 月的变化, 环比指相对于 2008 年 7 月的变化。 特别强调一点,相对于 2008 年 1 月,其环比指相对于2007 年 12 月的变化。备考策略 4“寻找数据 ”是解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迅速、准确的寻找数据离不开对数据存储结构的把握(详见备考策略2)和一些必备的 “核心要点 ”的把握(详见本章第三节)。备考策略 5“分析 ”是 “加工数据 ”的基础;而 “比较 ”类题目和 “计算 ”类题目,则是两类需要 “加工数据 ”的题型。一般来说, “加工数据 ”的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大量的计算。因此,广大考生还应掌握一些必备的

7、速算技巧(详见本章第四节)。第二节结构阅读法资料分析之 “结构阅读法 ”材料类型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柱状图、趋势图饼图通用重点阅读对象材料主旨(即标题)、时间表述、单位表述、注释(包括图示)略读对象具体数据参考时间3060 秒 15 30 秒 1025 秒 10 20 秒分题型结构阅读具体参照下面七篇材料的示例材料一: “分段落主题型 ”文字材料全年建设占用耕地 18.83 万公顷。 灾毁耕地 1.79 万公顷。 生态退耕 2.54 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0.49 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9.58 万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4.07 万公顷。全年水资源总量 24690亿立方米,比

8、上年减少2.5%;人均水资源1873 立方米,减少 3.0%。全年平均降水量608 毫米,增加 1.9%。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69 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52 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760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0.6%。其中, 生活用水增长1.6%,工业用水增长2.7%,农业用水减少 2.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53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10.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39 立方米,下降 9.5% 。人均用水量437 立方米,下降 1.1%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8 处,其中,能源矿产地50 处,金属矿产地 73 处,非金属矿产地82处,水气矿产地

9、3 处。有 77 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2.1 亿吨,天然气6974 亿立方米,原煤406.2 亿吨。全年完成造林作业面积520 万公顷,完成造林成活面积371 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56 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成活面积 268 万公顷,占完成造林成活面积的72.2%。全民义务植树 22.7 亿株。截至2007 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188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0%。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9 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3.3 万平方公里。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6.5 亿吨标准

10、煤,比上年增长7.8%。煤炭消费量 25.8 亿吨,增长 7.9%;原油消费量 3.4亿吨,增长 6.3%;天然气消费量673 亿立方米,增长19.9%;电力消费量32632 亿千瓦小时,增长 14.1%。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 5.2 亿吨,增长17.4%;精炼铜399 万吨,增长13.0%;电解铝 1112 万吨,增长 27.6%;乙烯 1048 万吨,增长 11.4%;水泥 13.3 亿吨,增长 10.5%。【结构阅读技巧】本材料属于较长的文字型材料,全材料包括五个段落,但不同的段落讲述的主题是不相同的,分别讲述的是 “耕地 ”、“水资源 ”、“矿产 ”、“造林 ”和 “能源消费与原材料

11、消费 ”(实际操作过程中分类不一定要非常科学,划定大致的主题即可)。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标明每个段落的中心词,以“中心词 ”为基准,由题目返回材料定位。比如说,如果题目问到“造林 ”相关的问题,马上定位到第四段中寻找相关信息。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

12、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 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 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 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 ,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

13、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 30 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也是我第二个最喜欢的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一样的,按住键盘左下角 Ctrl 键,然后点击鼠标左键) 。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材料二: “结构清晰型 ”文字材料2008 年 3 月份,某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41081 个,比 2 月份增长 3.2,比去年同期增长20.2。主要行

14、业数据情况如下:3 月份农、林、牧、渔、副业与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1116 个,同比增长14.5,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 个百分点。合同涉及金额 2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8,实际使用金额10.0 亿美元,同比下降2.6。3 月份采掘业与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211 个,同比增长 28.7,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 个百分点。合同涉及金额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72.1,实际使用金额3.4 亿美元,同比下降42.1。3 月份制造业与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29281 个,同比增长17.5,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 个百分点。合同涉及金额 807.5 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实际使

15、用金额 369.4 亿美元,同比上升0.4。3 月份房地产业与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1553 个,同比增长18.0,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 个百分点。合同涉及金额 9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2,实际使用金额 52.4 亿美元,同比下降7.5。3 月份社会服务业与外商签订直接投资合同4242 个,同比增长 24.1,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4个百分点。合同涉及金额 70.4 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实际使用金额31.6 亿美元,同比下降 7.4。【结构阅读技巧】本材料属于中等长度的文字型材料,全材料包括六个段落,第一段最后的“如下: ”告诉我们,这六段之间属于“总分 ”关系,即后面五

16、段之间是并列关系。通过进一步观察,后面五段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只需要阅读其中一段即可,然后将每段的“中心词 ”标记出来,那么本材料的结构也就相当明晰了。材料三: “孤立语段型 ”文字材料2006 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40.3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6.7%;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余额为15.3 万亿元,增长 21.1%;流通中现金(M0 )余额为 3.0 万亿元,增长 12.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增长15.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8 万亿元,增长 16.4%。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

17、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1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85 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 3.3 万亿元,增加 8699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7 万亿元,增加7147 亿元。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8432 亿元,比上年增加 2838 亿元。其中,发行A 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283 只,配股 7只,筹集资金7728 亿元,增加5264 亿元;发行 H 股共 14 只,筹集资金704 亿元,减少2427 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 A 、B 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434 家增加到 1550 家,市价总值 3271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65.9% 。

18、全年企业共发行债券 17084亿元,比上年增加3520 亿元。其中,金融债券11913 亿元,增加2308 亿元;企业(公司)债券1821 亿元,增加 806 亿元;短期融资券3349 亿元,增加 406 亿元。【结构阅读技巧】本材料属于较短的文字材料,是一个“孤立语段 ”,没有段落的划分,因此需要我们对这篇材料进行一个人为的划分,即区分其 “主旨段落 ”。具体操作方式见下文。【 2006 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为 40.3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狭义货币供应量(M1 )余额为 15.3万亿元,增长21.1%;流通中现金( M0 )余额为 3.0 万亿元,增长 12.2%

1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增长15.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8 万亿元,增长 16.4%。】【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1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 5085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3.3 万亿元,增加8699 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7 万亿元,增加 7147亿元。】【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8432 亿元,比上年增加 2838 亿元。其中,发行 A 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283 只,配股 7 只,筹集资金 7728 亿元,增加5264 亿元;发行 H 股共 14

20、 只,筹集资金704 亿元,减少2427 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 A 、B 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434 家增加到1550 家,市价总值327141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65.9%。】【全年企业共发行债券 17084 亿元,比上年增加3520 亿元。其中,金融债券11913 亿元,增加2308 亿元;企业(公司)债券 1821 亿元,增加 806 亿元;短期融资券3349 亿元,增加 406 亿元。】材料四: “明显关键词型 ”文字材料2007 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08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 有 50.0%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类标准;26.5%的断面为类水质;超过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3.5%。与

21、上年相比,七大水系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近岸海域296 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2.8%,比上年下降 4.9 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11.8%,上升 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5.4%,上升 1.1 个百分点。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14.5 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 0.4 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2.9 万平方公里。渤海严重污染海域面积0.6 万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为 10,比上年高0.2。在监测的 557 个城市中,有389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9.8%;有 152 个城市为三级,占27.

22、3%;有 16 个城市为劣三级,占2.9%。在监测的 342 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6.1% ,较好的占64.6%,轻度污染的占 28.1%,中度污染的占1.2%。【例】根据材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 我国 2006 年全年平均气温为 9.9B.全国共 389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C.我国七大水系的408 个水质监测断面中,超过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6.5%D.我国 2006 年近岸海域 296 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2.8%【关键词法】本材料例题各选项中, 都分别含有明显的 “关键词 ”,我们完全可以按照 “关键词

23、 ”返回原文定位相关信息。 而作为关键词,必须满足下面两个基本性质:1.明显性,即返回原文定位时必须很上例四个选项的关键词分别为:A. B.(含二级)C.类水质D. 一、二材料五:表格型材料2007 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国家和地区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货物进口额比上年增长(%)欧盟 245229.2111022.4 美国 232714.469417.2 中国香港 184418.812818.9 日本 102111.4134015.8 东盟 94232.1108421.0 韩国 56126.1103815.6 俄罗斯 28579.919712.1 印度

24、24064.714642.4 中国台湾 23513.1101016.0【阅读要领】阅读表格型材料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重点关注其“横标目 ”与 “纵标目 ”即可。本题的横标目分别为“货物出口额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口额 ”与 “比上年增长 ”四项,而纵标目分别是9 个国家和地区。不论题目提到哪个信息, 都需要在表格当中利用 “横标目 ”和 “纵标目 ”迅速定位。 而表格当中具体的数据, 阅读的时候是不需要在意的。材料六:柱状图、趋势图材料【阅读要领】柱状图或者趋势图阅读的关键就是“横轴 ”和 “纵轴 ”。本题材料中“横轴 ”是年份, “纵轴 ”有左右两个,左边对应的是进、出口额,右边对应

25、的是增长速度,对于这种双单位图(双轴图)我们需要利用“图示 ”好好区分各个数据所对应的轴。材料七:饼图材料【阅读要领】饼图结构的阅读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其周围一圈的第三节十大核心要点“类别名称 ”浏览一遍即可。基础要点【核心要点一:时间表述】要点提示资料分析材料当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时间表述 ”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关键信息。国家及地方考试题当中在“时间表述 ”上做文章的情况非常的普遍,并且也越来越隐蔽化,更是广大考生在匆忙答题时特别容易忽略而掉入陷阱的常见盲区。“时间表述 ”五大考点1.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比如问题问到的年

26、份是材料所提供年份的“去年 ”、“前年 ”或者 “明年 ”之类。2.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并未完全吻合。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12007 年的数据, 但问题只问到 20022006 年的数据。3.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比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 2007 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4.考生往往只将 “年份 ”理解为 “时间表述 ”,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半年等其他“时间表述 ”。5.材料当中所提供的时间表述方式或者表达顺序有可能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考生特别留意。【例 1】下表为某地2006 年各季度月均用

27、电量统计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006 年三大产业各季度月均用电量统计表总用电量(万千瓦时/月)各产业用电量(万千瓦时/月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季度415.7660.72182.71172.33第二季度730.08362.17191.74176.17 第三季度663.24283.19197.42182.63 第四季度444.7973.21200.31171.27A.2006 年,该地第一产业第二季度用电量最多B.2006 年,该地第二产业用电量逐月上升C.2006 年,该地第二产业各月用电量均高于第三产业D.2006 年第二季度,该地第一产业的用电量超过第二、三产业的总和【答案

28、】 A【解析】 A 选项: 2006 年,第一产业第二季度比其他季度月均用电量多,所以其第二季度用电量最多,A 选项正确;B 选项:材料中仅给出了各季度的月均用电量逐月上升,但没有给出各月用电量,因此无法判断各月用电量变化的情况, B 选项不正确;C 选项:材料中仅给出第二产业各季度月均用电量均高于第三产业,但无法判断第二产业各月份用电量均高于第三产业, C 选项不正确;很明显, 2006 年第二季度第一产业的用电量少于第二、三产业的用电量之和,D 选项不正确。因此选择A。【例 2】下表为某高校理学院各学科招生情况,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29、 2001 年数学 113122131133134 物理 122118116116110 化学 8689949597 生物 9894939186 合计 419423434435427A.20012005 年,数学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上升B.20012005 年,物理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C.20012005 年,化学专业招生人数逐年下降D.2001 、 2002、 2003 这三年生物专业招生人数都有所增长【答案】 C【解析】表格横标目中年份的排列方式和通常的排列方式不同,采取的是一种误, C 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知2001 年生物专业招生人数是否增长,故“倒叙 ”的时间表达方式,因此, D 选项错

30、误,选择 C。A、B错【例 3】下表是2008 年 6 月我国邮电业务基本情况表,结合材料判断,以下四个选项哪个是正确的?()单位 6 月比去年同期增长(%)累计当月累计当月邮电业务总量亿元11629.32004.225.621.8 邮政业务总量亿元676.2117.221.017.7 电信业务总量亿元10953.11887.025.922.1 函件总数万件372929.666609.16.76.4 包裹万件4066.1607.0-10.2-13.2 快递万件 69947.912824.526.921.6 汇票万笔12724.92259.519.912.3 订销报纸累计数万份806135.81

31、37154.19.47.2 订销杂志累计数万份51917.18786.25.85.1 集邮业务万枚134951.412171.192.216.2 邮政储蓄期末余额亿元19169.319169.313.013.0 本地网内区间电话通话量万次3823145.3648433.40.7-3.7 本地网内区内电话通话量万次 27124893.54459168.0-6.6-9.2 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量万次627434.1101442.8-33.0-41.0 固定传统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万分钟 4375326.8686333.0-13.9-24.2 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合计(含本地) 万分钟 141767312.

32、824713939.733.429.1 移动电话长途通话时长万分钟9844822.41546380.839.920.2IP 电话通话时长万分钟7209996.71201448.0-4.8-5.1 固定电话用户万户35632.135632.1-4.4-4.4 城市电话用户万户24164.024164.0-4.9-4.9# 住宅电话用户万户16397.016397.0-7.8-7.8 农村电话用户万户 11468.111468.1-3.4-3.4# 住宅电话用户万户10229.310229.3-4.9-4.9 移动电话用户万户60075.760075.719.819.8 移动短信业务量亿条3441

33、.3568.723.317.5 注:自 2008 年 1 月起,邮政业务总量和快递包含规模以上(年收入200 万元以上)邮政业法人企业数据,与以前仅包括中国邮政集团的统计口径不同。A.2008 年 6 月我国本地网内拨号上网通话量累计量约为B.2008 年 5 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约50146.7 万户C.2008 年 1 6 月我国邮政业务总量为117.2 亿元D.2006 年 6 月我国汇票共约10612.9 万笔627434.1 万次【答案】【解析】 A 选项:与原材料吻合,正确;B 选项:材料中给出的是“比去年同期增长”,不能求出2008 年5 月的数据;C 选项:材料中117.2 亿元

34、对应的是2008 年 6 月份的数据,不是D 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2006 年的任何数据。16 月份的;【例4】阅读下图,下列陈述中一定正确的是()。A.2008 年我国仍将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态势B.2008 年我国第二产业总值超过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总和C.2008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率高于GDP 增长率D.2008 年我国 GDP 将超过 60000 亿元【答案】 D【解析】四个选项的时间都是是不能确定的。D 选项中,“2008年 ”,与材料当中的 “2008年第一季度 ”是不吻合的,因此 A 、 B、 C 三项的表述都 2008 年第一季度 GDP 已经超过了 60000 亿元,所以

35、D 肯定是正确的。【核心要点二:单位表述】要点提示单位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信息,是对材料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对象。因此,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考生特别注意,大家务必养成阅读材料时详细阅读“单位表述 ”着重提醒大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单位一定要看,务必不要“默认单位 ”;“单位表述 ”作为材料所提供信“单位 ”的习惯。2.与平时表述不太相同的单位一定要特别留意,诸如“百 ”、 “千 ”、 “百万 ”、 “十亿 ”、 “千亿 ”、“”等;3.特别注意材料的信息之间或者材料与题目之间可能出现的单位不一致的问题;4.在 “双单位图 ”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例 1】某地食品销

36、售额与服装销售额最接近的季节是()。A. 春季B.夏季C.秋季D. 冬季【答案】 A【解析】注意两个饼图的单位:首先,单位是绝对值;另外,两个图的单位并不相同,一个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服装销售额 ”分别为: 30、 17、 24、 21 万元,因此选择A 。“万元 ”,一个是 “千元 ”。【例 2】下表是某国 2000 年至 2006 年人口相关数据表,根据这些数据判断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年份单位: 单位:百万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总人口(年末)按性别分按城乡分男女城镇乡村200014.06.57.61267.43654.37613.06459.06808.37200113.4

37、6.47.01276.27656.72619.55480.64795.63200212.96.46.51284.53661.15623.38502.12782.41200312.46.46.01292.27665.56626.71523.76768.51200412.36.45.91299.88669.76630.12542.83757.05200512.46.55.91307.56673.75633.81562.12745.44200612.16.85.31314.48677.28637.20577.06737.42A.2001 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B.2003 年该国城镇人口比例超

38、过40C.2005 年该国平均每 100人净增 5.9 人D.2006 年该国男性比女性多了 40 多万人【答案】 B【解析】注意该表当中的单位分别是“”和 “百万人 ”,因此很容易判断A 、 C、D 三个选项错误。 B 选项 2003 年该国城镇人口与总人口分别为523.76 百万人与1292.27 百万人,因此城镇人口比例为:523.761292.27 5201300 40。【例 3】下图显示某综合型大学各学科人数分布,请问该学校理工科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为多少?()A.32.4 B.11.8 C.44.2 D.46.6 【答案】 C【解析】注意图中给出的数据都是“绝对数字 ”,不是

39、“百分比 ”,应该用 12.4 34.2 46.6 百人除以总人数,而总人数明显超过 100 百人,答案不是 D。再结合图形直接可以得到,答案为C。【例 4】下图显示我国近17 年来 GDP 与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根据下图,2005 年我国财政收入约为()万亿元。A.32 B.39C.22 D.3.2【答案】 D【解析】注意这个图是一个“双单位图 ”(又称 “双轴图 ”), “财政收入 ”在图中显示为 “小方框 ”,对应的单位是右边的千亿, 2005 年的数字显示约为 “32”单位是,“千亿 ”,所以应该约为3.2 万亿元。 【核心要点三:特殊表述】要点提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有着一些需要引起考生

40、特别注意的“特殊表述 ”,这些特殊的表述想传达的意思往往又是考生在考场上容易忽略的,从而导致解题错误。特殊表述一:增长最多 /增长最快“增长最多 ”指的是增长的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 ”指的是增长的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特殊表述二:最不恰当 /最有可能题干想要考生找出最满足所需条件的选项,因此并非只要满足条件即可。特殊表述三:不会超过 /不会低于如果题干问到 “不会超过 ”,则选择满足条件的选项当中最大的数字;如果题干问到 “不会低于 ”,则选择满足条件的选项当中最小的数字。特殊表述四:可能正确 /可能错误如果题干问到 “可能正确 /可能错误 ”,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选项都为应选项。特殊表述五:

41、一定正确 /一定错误如果题干问到 “一定正确 /一定错误 ”,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选项都不应该选。特殊表述六:每 /平均题干中若问到类似问题,说明待比较的分数都是后一个量除以前一个量。特殊表述七:以上说法都正确/不正确如果题干要求你选出 “以下说法正确 / 不正确的是 ”,并且选项当中出现“以上说法都正确 /不正确 ”或者 “A、 B 选项都正确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需要选择这个选项。特殊表述八:从材料当中可以得到凡是问到 “从材料当中可以得到”的时候, 选项当中事实上正确的表述并不一定选,所选的选项的正确性必须从材料当中得到完全的验证。但反过来,不正确的选项肯定是不能选的。下图是 2003 年

42、至 2007 年中国外汇储备年末值示意图,根据此图回答【例1】【例3】。【例 1】根据材料,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最快与增长最多的年份分别是哪两年?()A.2004 年 2006 年 B.2007 年 2007 年C.2004 年 2007 年 D.2007 年 2006年【答案】 C【解析】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分别只增长了2000 多亿美元,而2007 年增长了4000 多亿美元,所以2007 年肯定是 “增长最多 ”的年份。通过简单估算, 2004 年外汇储备增长率肯定超过了50,而其他年份明显不足50,所以 2004 年肯定是 “增长最快 ”的年份。【例 2】如果 2

43、008 年仍然维持 2007 年的增长率,那么2008 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额将肯定超过()亿美元。A.21800 B.22700C.23400D.24900【答案】 A【解析】 “肯定超过 ”相当于 “不会低于 ”,直接选择最小值即可。【注释】题目问的是 “肯定超过 ”,而 B 、C、 D 项都比 A 项大,所以肯定不能选。比如说假设B 项正确,即 “肯定超过22700 ”的话,那么肯定也会超过A 项 21800 了,这样的话,就将有两个答案了,因此B 项肯定不能选。【例 3】根据材料,以下选项一定正确的是()。A. 中国外汇储备近年来一直高速增长,已跃居世界第一位B.中国经济竞争力持续上升,

44、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C.中国外汇储备今后几年仍将持续上升,但增幅会略有下降D.中国 2007 年外汇储备增长率高于2006 年【答案】 D【解析】材料当中的数据不能证明A 、B 、 C 三个选项的正确性,因此本题只能选择D。【例4】根据材料,下述说法一定正确的是()。2007 年 M 省部分城市经济情况GDP 总额(亿元)GDP 增额(亿元)增速()M 省 6173.1910.814.75A市2517.3337.213.40B市1118.2142.312.73C市 1162.4131.711.33D 市 563.7182.232.32A.2007 年,在 M 省各城市

45、中A 市的 GDP 增额最多200 人以上。B.2007 年,在 M 省各城市中B 市 GDP 总额居于第三位C.2007 年,在 M 省各城市中D 市 GDP 总额居于第四位D.2007 年, D 市的 GDP 增速最快【答案】 B【解析】材料中给出的只是M 省的部分城市,因此不能说A 市的 GDP 增额最多,事实上因为其他城市中的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负增长,故可能会出现某个城市的GDP 增额多于A 市。 A 项说法不一定正确。2007年, M 省除 A 、 B、 C、 D 以外各市的 GDP 总额只有811.5 亿元,小于 B 市。因此 B 市的 GDP 总额居于第三位,B 项说法一定正确。2

46、007年, M 省除 A 、B、C、D 以外各市的 GDP 总额共有811.5 亿元,超过 D 市。因此可能有某个城市的GDP 总量超过 D市, C 项说法不一定正确。2007年, A、 B、 C、D 四市中 D 市的 GDP 增速最快,但不表明 M 省各城市中 D 市的 GDP 增速最快, D 项说法不一定正确。核心技巧【核心要点四:适当标记】要点提示完成资料分析试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 “适当标记 ”“试题本上禁止做任何记号 ”的规定一直没有得到真正执行, 并且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对此规定慢慢有所放开,开始默许甚至鼓励考生在试题本上做草稿。,这对迅速而准确的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适当

47、标记 ”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标记材料的体系与结构;2.标记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等重点信息;3.标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信息,例如和一般表述不太一致的信息或者考生容易遗漏的信息;4.需要的时候可以在材料当中标记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5.双单位图中可以在图形与双轴之间做连线标记;6.在有关联的多个图之间互相标记有用的数据信息;【例 1】根据下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20032006 年,城东小区人口逐年上升。 .20032007 年,城南小区人口逐年上升。 .20032006 年,城中小区人口均在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答案】 B【解析】本题材料中给出了

48、两个图,分别是20032007 年五个小区的居民总数和各小区的居民占居民总数的比例,而需要判断的三个说法,都涉及某一小区各年的居民总数,因此可以按照下图进行标记,辅助做题。表述: 20032006 年,城东小区的居民数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25%、 30%、 35%、 50%,因此 20032006 年,城东小区的居民数分别为: 250 人、 360 人、 560 人、 900 人,正确。表述: 20032007 年,城南小区的居民数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15%、 20%、 15% 、 20%、 10%,因此 2003 2007 年,城南小区的居民数分别为:150 人、 240 人、 240 人、 360 人、 240 人,错误。表述: 20032006 年,城中小区的居民数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15%、 25%、 25% 、 10%,因此 2003 2006 年,城中小区的居民数分别为: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