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ega锂离子电池管理_第1页
Atmega锂离子电池管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 Atmega16 的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工程成果PCB 板焊接并调试可用,无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情况。工程研究报告一. 工程简介: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确保电池 的安全性能。本工程是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通过完成电压检测、电流检测 以及温度检测来达到监测锂电池电池状态、保障电池性能的目的。从而充分均衡地发挥 锂电池的最大效能,对锂电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确保最大限度地实现锂电池的最佳 性能,保障锂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二. 立项背景: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过充

2、电、过放电和过电流都会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和性能,严重 者会导致锂电池燃烧、爆炸,现已出现手机锂电池爆炸致人伤亡的案例,经常出现 IT 和 手机厂家召回锂电池产品的时间。 所以本工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避 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除了确保锂离子电池自身安全性的持续改进,必须同时研究电池其他性能的管理系 统,使电池及其应用能均衡发展。锂离子电池的保护主要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 护、过电流及短路保护等。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面对锂电池存在的一系列缺点,如存储 能量少、寿命短、串并联使用问题、使用安全性、电池电量估算困难等,能够很好的检 测并完善这些问题。锂电池的性能是很复杂的, 不同类型的

3、电池特性亦相差很大。 锂电 池电池管理系统就能够实现提高锂电池的利用率,防止锂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 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并达到锂电池效用的最优化。三. 工程实施方案本系统是一个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对多个锂离子电池串联使用时检测电池 的各项指标,包括电压检测,电流检测,温度检测,过电流过电压保护等等,通过采集 信号并传送至单片机处理,来显示各项数据及启用相应保护功能。图1系统模块框图测控模块采集单体电池电压,其电压采集电路结构图如图所示。当需要采集某路电压 时,单片机由 I/O 口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继电器闭合与断开,选择需要测量的电池两 端电压,再经过电压变换处理

4、后直接送入单片机的 A/D 模块中,获得电压数据。图 2 电压检测框图温度采集芯片采用 BS18B20,在每个电池单体上挂一个芯片,采用单总线的方式连 接。图 3 温度测量框图 故障报警系统:故障报警的硬件故障报警为过压 /欠压,过热报警,采用一个蜂鸣器来实现,当电压 值高于设定的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示报警。图 4 故障报警原理图显示模块:显示采用 LCD1602 液晶屏,可以通过按键选择来显示电压电流或者温度值。图 5 LCD1602 原理图四. 工程进展及取得的成果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利用洞洞板的焊接调试 由于是第一次电子制作,首先尝

5、试在洞洞板上搭建电路,观察电路是否有误并更 正。完成了 atmega16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搭建,可以正常编程使用工作。(2) 完成了电源模块的搭建,利用变压器,整流桥及稳压管搭建出了正负 12V 的稳定 直流电源,用来做各个芯片的电源及测试电压。图 6 电源模块电路图(3) 完成了显示部分的程序调试, LCD1 602 能正常工作并且显示电压。图 7 利用洞洞板搭建的最小系统图 8 电源模块及采集头(二)、利用 PCB 设计来调试电路由于手工焊接会出现焊接不当导致电路不稳定,于是又学习了 DXP Protel 软件来印 刷电路板。(1) 完成了电压采集部分的调试设计,电压采集利用单片机由 I/

6、O 口输出控制信号来 控制驱动继电器闭合与断开,选择需要测量的电池两端电压,再经过电压变换处理后直接送入单片机的 A/D 模块中,获得电压数据。本次设计利用74IS138 译码器和 aqw214 光耦继电器来选择电压,实现了一个 IO 口可以同时采集 4 路电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扩 展。采集头采用 If358 放大器作为电压跟随器,起到隔离电压,保护电路的作用。由于不 是理想运放,输入输出电压间不是严格相等,存在误差。图9电压采集电路(2) 完成了温度测量的设计,利用 DS18B20 温度采集芯片采集实时温度,可以监测电 池的实时温度。图10温度采集电路(3) 完成了故障报警系统的设计,设计采

7、用蜂鸣器和三极管,可以通过编程设定过 压,欠压的电压值以及温度来报警,达到保护电池的目的。图11故障报警电路(4) 经过测试,可以在 1 602 显示屏上正常显示被测试电压以及温度,故障报警也工作 正常图12整体电路图 13 PCB 板布线五. 收获体会,遇到的问题1.学习了使用单片机片上资源,和绘制,搭建,调试电路,感觉整个过程中调试电路 是最困难的部分。2. 采集电压时,利用光耦继电器和译码器将 4 个 10 口合并成 1 个 10 口同时采集,这样 可以节省单片机 I0 口资源。3. 完善 C 程序设计,让其可以选择模式,在电压,电流,温度之间选择。4. 搭建了温度测量电路及故障报警电路。5. 进一步减小误差。6. 工程可以进一步改进,现用的 1602 液晶太小,要改成更大的液晶才可以一次显示 更多的数据,同时改进原电路设计,扩大采集电压路数及采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