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290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 9 9 1年 8月 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市政桥梁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建标199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 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7)城科字第276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主编的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2-90,自1991年8月1日起施行。原部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暂行标准(桥梁工程)CJJ2-81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
2、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1年1月4日目 录第一章 总 则5第二章 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5第三章 土、石方7第一节 基坑开挖7第二节 基坑填土8第四章 基础工程8第一节 沉 入 桩8第二节 灌 注 桩10第三节 沉 井 基 础10第四节 垫 层11第五章 砌 体11第六章 模 板12第七章 钢 筋14第一节 加 工14第二节 焊 接15第三节 成型与安装17第四节 预应力筋制作18第五节 张 拉18第八章 水泥混凝土构筑物(构件)18第九章 水泥混凝土构件安装21第一节 梁、 板
3、21第二节 拱肋、拱桁、拱波23第三节 墩、柱23第四节 栏杆、灯柱、人行道板23第五节 地道桥顶进24第十章 钢结构25第一节 矫正、弯曲和边缘加工25第二节 组 装26第三节 焊 接28第四节 制 孔31第五节 端部铣平33第六节 钢结构防护33第七节 钢结构构件验收34第八节 钢结构构件安装37第十一章 装 饰39第一节 抹 灰39第二节 饰 面40第三节 涂 层40第十二章 其它41第一节 测 量41第二节 桥面、人行道面铺装42第三节 变形装置42第四节 桥台或挡土墙泄水孔42第一章 总 则第1.O.1条 为适应市政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办法和评定标准,以提高市
4、政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第1.O.2条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桥梁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市政桥梁工程,除特殊要求部分外,应按本标准执行。 工业厂区内的市政桥梁工程,城市市区范围外的远郊区及县(旗)的市政桥梁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1.O.3条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标准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第1.O.4条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 第2.O.1条 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第2.O
5、.2条 市政桥梁工程的工序、部位、单位工程应按以下要求划分: 一、工序 按工序划分为:土石方、模板、钢筋、预应力筋、水泥混凝土、桩基、沉井基础、钢结构、构件安装、砌体、装饰、其他工程等。 二、部位 按主要部位划分为:基础、下部构造、上部构造、桥面及附属工程等四个部位。 三、单位工程 市政桥梁工程中的独立核算项目,应是一个单位工程。 第2.O.3条 检验评定必须经外观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 第2.O.4条 进行抽样检验时,应使抽样取点能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凡检验项目为长度者,应指按规定间距抽样,其他项目则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抽样)。 第2.0.5条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的检验及评
6、定应按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三级进行,其评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为合格率: 合格率同一检查项目中的合格点(组)数 100%同一检查项目中的应检点(组)数一、工序 合格: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合格”。 1主要检查项目(在项目栏列有者)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2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应达到70,且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点其最大偏差应在允许偏差的1.5倍之内,在特殊情况下,如最大偏差超过允许偏差1.5倍,但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仍可评为合格。 优良: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优良”。 1符合合格标准的条件。 2全部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应达到85。 二、部位 合格:所有工序合格,则该部位应评
7、为“合格”。 优良:在评定为合格的基础上(在评定部位时,模板工序不参加评定),全部工序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应达到85,则该部位评为优良。 三、单位工程 合格:所有部位的工序均为合格,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合格。 优良:在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全部部位(工序)检验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85,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优良。 第2.O.6条 工序的质量如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及时进行处理。返工重做的工程,应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加固补强后改变结构外形或造成永久缺陷(但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工程,一律不得评为优良。 第2.O.7条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工序交接检验。由检验人员(专职或兼职)进
8、行工序交接检验,评定工序等级,填写表2.0.7-1(工序交接检验在施工班组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进行); 工序质量评定表 表2.O.7-1 单位工程名称: 部位名称: 工序名称: 主要工程数量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情况L23序号实测项目允许偏差 (mm)各实测点偏差(mm)应检查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交方班组接方班组平均合格率()评定等级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施工员: 年 月 日注:实检查点数不大于应检查点数,如超过应检查点数,其超过的点数应从合格点数中减去。 二、部位交接检验。检验人员在工序交接检验的基础上进行部位交接检验,评定部位等级,
9、填写表2.0.7-2;部位质量评定表 表2.O.7-2 单位工程名称: 部位名称: 序 号 工序名称合格率 () 质量等级 备 注 平均合格率() 评定意见 评定等级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施工员: 年 月 日 三、单位工程交接检验。检验人员在部位或工序交接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单位工程交接检验,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填写表2.0.7-3。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表2.0.7-3 工程名称: 施工队: 序 号部位(工序)名称合格率 () 质量等级 备 注 平均合格率()评定意见评定等级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 质检员: 施工员: 年 月 日第三章 土、石方第一节 基坑开
10、挖 第3.1.1条 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土;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 第3.1.2条 施工时应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 第3.1.3条 基底不得受泡或受冻,基底上的淤泥必须清除干净,其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杂物与旧桩必须处理。 第3.1.4条 桩基础的基底土处理可参照第3.1.3条执行。第3.1.5条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1.5的规定。基坑开挖允许偏差 表3.1.5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坑底高程土 方30每座5用水准仪测量石 方10052轴线位移50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3基坑尺寸不小于规定4用尺量,每边各计1点第二节 基坑填土第3.2.1条 填土经
11、碾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第3.2.2条 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殖土,有机物质不得超过5。第3.2.3条 填土的压实度标准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表3.2.3序 号项 目压实度() (轻型击实法)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 数1压实度90每个构筑物每层一组(三点)用环刀法检验第四章 基础工程第一节 沉 入 桩第4.1.1条 桩沉入后,桩身不得有劈裂。第4.1.2条 第4.1.2条接桩必须牢固、直顺。第4.1.3条 钢管桩现场接桩焊接的电焊质量应通过探伤检查,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本标准第十章第三节的有关规定。第4.1.4条 沉人板桩时应接榫整齐,不得脱榫,排列直顺。
12、第4.1.5条 沉入桩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1和表4.1.5-2的规定。 沉入桩允许偏差 表4.1.5-1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桩位基础桩中 间 桩d2每根桩1用尺量外 缘 桩d4排架桩顺桥纵轴线方向支架上40mm1用尺量船 上50mm垂直桥纵轴线方向支架上50mm船 上lOOmm板桩桩间距不脱榫1观 察桩与基础边线或中线间距30mm用尺量2桩尖高程1OOmm1用水准仪测量桩顶高程后计算3贯入度不低于设计标准1查沉桩记录4斜桩倾斜度15%tan1用垂线测量计算5垂直桩垂直度L1001用垂线测量计算注;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其控制入土深度应以高程为主,而以贯入度作参考
13、;端承桩的控制入土深度应以贯入度为主,而以高度为参考表中d为桩的直径或短边尺寸(mm);表中为斜桩设计纵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单位:度(o);表中L为桩的长度,(mm)。 沉入桩(钢管桩)允许偏差 表415-2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停打标准应符合设计规定每根桩1查沉桩记录2桩位顺桥纵轴线方向d101用经纬仪测量垂直桥纵轴线方向d51垂直桩垂直度L1001用垂线测量计算斜桩倾斜度15%tan1切割时桩顶高程50mm1用水准仪测量桩顶端面平整度10mm1用水平尺测量3焊接接头间隙2mm2用塞尺量,纵横向各1点接头上、 下管错口d700(mm)2mm1用尺量d700(mm)3m
14、m咬肉深度O.5mm2加强层高度2mm2加强层厚度盖过焊口每边不 大于3mm2注:表中d为桩的直径,(mm);表中L为桩的长度,(mm);表中为斜桩设计纵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o)。 第二节 灌 注 桩第4.2.1条 水下混凝土严禁有夹层和松散层。 第4.2.2条 灌注桩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2的规定。灌注桩允许偏差 表4.2.2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 1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每根桩1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2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用探孔器检验3孔深+500mm1用测绳测量O4桩位基 础 桩 lOOmm1用尺量排架桩 顺桥纵轴线方向 50mml垂直桥纵轴线方向 10
15、0mm15斜桩倾斜度 15%tan1用垂线测量计算6垂直桩垂直度 L10017沉淀厚度摩擦桩O.5d,且不大于500mm1开始灌注混凝土前用测绳测量 端承桩 50mm注:表中日为斜桩纵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单位:度(o);表中工为桩的长度(mm);表中d为桩的直径(mm)。第三节 沉 井 基 础第4.3.1条 沉井下沉后,内壁不得有渗漏现象。第4.3.2条 封底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整个封底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第4.3.3条 沉井下沉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沉井下沉允许偏差 表4.3.3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验频率检 验 方 法范围点数1混凝土抗压强度 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每根桩
16、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 2轴线位移顺桥纵轴线方向1H(H10000mm时,允许100m)2用经纬仪测量垂直桥纵轴线方向1.5H(当H10000mm时,允许150mm)23沉井高程 lOOmm4用水准仪测量4垂 直 度 2H2 用垂线或经纬仪检验,纵、 横向各计1点注:表中H为沉井下沉深度(mm)。第四节 垫 层第4.4.1条 垫层必须铺筑均匀,整平拍实。 第4.4.2条 混凝土浇筑前,基底表面必须保持干净,无淤泥、杂物。 第4.4.3条 垫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垫层允许偏差 表4.4.3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顶面高程 O-20每座5用水准仪测量2轴
17、线位移50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3平面尺寸+100 O4用尺量,每边各计1点第五章 砌 体第5.0.1条 砌体砂浆必须嵌填饱满密实。第5.O.2条 灰缝整齐均匀,缝宽符合要求,勾缝不得空鼓、脱落。第5.O.3条 砌体分层砌筑必须错缝,交接处咬扣应紧密。 第5.0.4条 预埋件、泄水孔、滤层、防水设施等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要求。第5.0.5条 干砌块石不得有松动、叠砌和浮塞。第5.O.6条 砌体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0.6的规定。 砌体允许偏差 表5.0.6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 (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浆砌块石浆砌料石、砖、砌体干砌块石范围点数基础墩台、挡土墙拱圈护坡、护底基础墩台、
18、挡土墙拱圈护坡、护底1砂浆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规定每个构筑物应符合注的规定2断面尺寸+40O+20-10+30O不小于设计规定+15O+10 O+20 0不小于设计规定3用尺量,长、宽、高各设1点3顶面高程201515104用水准仪测量4轴线位移20151510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5墙面垂直度0.5H,且不大于30O5H,且不大于203用重线检验6平整度302030砖,砌体108303用2m直尺或小线量取最大值料石207水平缝平直104拉10m小线量取最大值8墙面坡度不陡于设计规定不陡于设计规定2用坡度板检验注:砂浆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构筑物或每50m3砌体中制作一组试块
19、(6块),如砂浆配合比变更时,也应制作试块;2)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3)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低于设计规定的85。表中H为构筑物高度(mm)。 第六章 模 板第6.0.1条 模板及支撑不得有松动、跑模或下沉等现象。第6.O.2条 模板必须拼缝严密,不得漏浆;模内必须洁净。第6.O.3条 凡需起拱的构件模板,其预留拱度应符合规定。第6.O.4条 整体式模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0.4的规定。 整体式模板允许偏差 表6.O.4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刨光模板2每个构筑物或构件4用尺量不刨光模板4钢模板22表面平整度刨光模板34用2m
20、直尺检验不刨光模板5钢模板33垂直度墙、柱O.1H,且不大于62用垂线或经纬仪检验墩、台O.2H,且不大于20塔 柱H/1500,且不大于404模内尺寸基 础+10-203用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 墩、台+5-10梁、板、墙、柱、拱、塔柱+3-85轴线位移基 础15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墩、台、墙10梁、柱、拱、塔柱8悬浇各梁段86支承面高程+2-5每个支承面1用水准仪测量7悬浇各梁段底面高程+10O每梁段1用水准仪测量8预埋件支座板、锚垫板、联结板等位 置3每个预埋件l用尺量平面高差21用水准仪测量螺栓、锚筋等位 置101用尺量外露长度1019预留孔洞预应力筋孔道位置梁(每)端1
21、0每个预留孔洞1用尺量其 他位 置151高 程101用水准仪测量注:表中H为构筑物高度,(mm)。第6.0.5条 装配式构件模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O.5的规定。 装配式构件模板允许偏差 表6.O.5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刨光模板2每个构件4用尺量不刨光模板4钢模板22表面平整度刨光模板34用2m直尺检验不刨光模板5钢模板33模内尺寸宽柱、桩51用尺量粱、拱肋、桁架O-10板、拱波O-10高柱、桩O-51粱、拱肋、桁架O-5板、拱波0-5长柱、桩O-51梁、拱肋、桁架O-5板、拱波O-54侧向弯曲板、拱肋、桁架L15001沿构件全长拉线量取最大
22、矢高柱、桩L/1000,且不大于10梁L/2000,且不大于10轴线位移横隔梁5每根粱2用经纬仪或样板测量6孔留孔洞位置预应力筋孔道梁(每)端10每个孔洞1用尺量其 他10注:表中L为构件长度(mm);预埋件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0.4的规定;钢木混合模板的允许偏差可参照本表执行。第6.O.6条 小型构件模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0.6的规定。小型预制构件模板允许偏差 表6.0.6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数1断面尺寸5每件,(每一类型构件抽查10,且不少于5件)2用尺量,宽、高各计1点2长 度O-51用尺量3榫头断面尺寸O-32用尺量,宽、高各计1点长 度O-31用尺
23、量4榫槽断面尺寸+3O2用尺量,宽、高各计1点长 度+3O1用尺量第七章 钢 筋第一节 加 工第7.1.1条 钢筋的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表面应洁净,不得有锈皮、油渍、油漆等污垢。第7.1.2条 钢筋必须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锈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第7.1.3条 钢筋弯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等现象。第7.1.4条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表7.1.4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数1冷拉率不大于设计规定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件)1用尺量2受力钢筋成型长度+5-1013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2
24、01弯起高度0-1014箍筋尺寸O-52用尺量,宽、高各计1点第二节 焊 接第7.2.1条 焊接之前必须清除钢筋、钢丝或钢板焊接部位的铁锈、水锈和油污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第7.2.2条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 I、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闪光对焊接头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 闪光对焊接头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 表7.2.2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数1抗拉强度符合材料性能指标每件(每批各抽3件)1应按金属拉力试验法(GB228)执行2冷弯13
25、接头弯折不大于40每件每批抽查10且不少于10件)1用刻槽直尺和楔形塞尺量4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O1d且不大于2.Omm注: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亦按一批计算;级钢筋目前暂不考核冷弯指标。第7.2.3条 钢筋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接头处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原钢筋同样的清脆声。其机械性能、缺陷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钢筋电弧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缺陷和尺寸允许偏差 表7.2.3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范 围点数检验方法1抗
26、拉强度符合材料性能指标每个接头(每批抽查3件)1应按现行的金属拉力试验法(GB228)执行2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O.5d每个接头(每批抽查10,且不少于10个)1用尺量3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弯折4o14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O.1d且不大于3.Omm15焊缝厚度-O.05d2用焊接工具尺和尺量6焊缝宽度-O.1d27焊缝长度-0.5d28横向咬边深度0.05d且不大于1.Omm29焊缝表面上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大小在2d长度上不多于2个2观察和用尺量直 径不大于3.Omm注:表中d为钢筋直径(mm) 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不足
27、300个接头时,亦按一批计算。第7.2.4条 电阻点焊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的焊点处熔化金属应均匀,焊点无脱落、漏焊、裂纹、多孔性缺陷及明显的烧伤现象。压人深度应满足规定。钢筋点焊制品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4-1的规定。对承重的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除进行外观检查外,还应作强度检验,焊点的抗剪力指标应符合表7.2.4-2的规定。钢筋点焊制品外观尺寸允许偏差 表7.2.4-1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数1焊接网片长 度宽 度网格尺寸101010每片网片或骨架(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件)113用尺量 2焊接骨架长 度宽 度高 度10551113骨架箍筋间距+103
28、4网片对角线之差10l5受力主筋间 距排 距10542钢筋焊点抗剪力指标(kN) 表7.2.4-2序号钢筋级别较小一根钢筋直径(mm)34566.5810121412I 级I 级6.88.O12.117.118.826.727.138.536.952.3345 号 钢冷拔低碳钢丝2.54.57.O14.122.O31.743.1注:凡钢筋级别、直径及尺寸均相同的焊接制品,即为同一类型制品,每200件为一批,每批中抽查3件。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亦按一批计算。第7.2.5条 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焊包应均匀,钢板无焊穿、凹陷现象。其缺陷和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
29、.2.5的规定。 T形接头强度缺陷和尺寸允许偏差 表7.2.5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数1抗拉强度I级钢筋不大于36kNcm2每个接头(每批抽查5件)1应按金属拉力试验法(GB228)执行级钢筋不大于50kNcm22焊缝高度O.6d每个接头(每批抽查10,且不少于5件)1用焊接工具尺和尺量3咬肉深度不大于0.5ram14T形轴线偏差不大于4o1用尺量5焊缝表面上气孔及夹渣的数量和尺寸数量不多于3个1直径不大于1.5mm1注:外观检查以同一台班内完成的同一类型成品为一批;强度检验以300件同类成品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300件成品时,亦按一批计算
30、。第三节 成型与安装第7.3.1条 成型前必须按设计要求配制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型状、直径等。第7.3.2条 绑扎成型时,铁丝必须扎紧,不得有滑动、折断、移位等情况。第7.3.3条 成型后的网片或骨架必须稳定牢固,在安装及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或变形。第7.3.4条 受力钢筋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只准有一个接头。注:同一截面是指3时似为钢筋直径)区域内,且不得小于500mm(下同)。第7.3.5条 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应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第7.3.6条 钢筋网片和骨架成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6的规定。 钢筋网片和骨架成型允许偏差 表7.3.6序号项
31、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网片长 度10每片网片或骨架2用尺量宽 度102网格尺寸104 用尺量,量取纵、横方向各35个网格网片两对角线之差101用尺量2骨架长 度+5-103用尺量宽 度+5-103高 度+5-103注:用直钢筋制成的网片和平面骨架其尺寸系指最外边两根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而钢筋末端有弯钩或弯曲时,系指弯钩或弯曲处切线间的距离。第7.3.7条 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7的规定。 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 表7.3.7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受力钢筋间距梁、柱、板、墙10每个构筑物或构件4在任意一个断面连续量取钢筋间(
32、排)距,取其平均值计1点基础、墩台204顶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的排距542箍筋及构造筋间距205连续量取5档,其平均值计1点3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截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焊接不大于50观 察绑接不大于254保护层厚度墩、台、基础106用尺量梁、柱、桩5板、墙3第四节 预应力筋制作第 7.4.l条 预应力筋和锚具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第7.4.2条 调直后的预应力筋不得有烧伤及发蓝现象。被筒模擦伤的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预应力筋束必须确保直顺、不扭转、不松散。第7.4.3条 预应力筋端部墩头与热处理工作必须在冷拉前进行。端部墩头(热处理)后外观应周正,端面应与预应力筋轴线垂直,不得有烧伤、
33、裂纹及缺损。第7.4.4条 当采用应力下料的预应力筋束,其同束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应不大于L1500,且不得大于5mm。 注:L为预应力筋下料长度(mm)。第7.4.5条 钢丝墩头后,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外观应周正;端面应与钢丝轴线垂直,容许有宽度为1.Omm。非贯通的裂纹。钢丝墩头强度不得低于钢丝标准抗拉强度的98%。第7.4.6条 预应力筋冷拉后,其屈服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且表面不得有裂纹。第7.4.7条 预应力筋当采用闪光对焊时,配置在同一截面的受拉区钢筋,其焊接接头的截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预应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25。第五节 张 拉第7.5.1条 预应力筋张拉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5.1
34、的规定。 预应力筋张拉允许偏差 表7.5.1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张拉应力值士5每根(束)1用压力表测量或查张拉记录2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数先张法5总根数,且每米不大于2丝每个构件1观 察后张法3总根数,且每米不大于2丝3每端滑移量符合设计规定每束(根)1用尺量4每端滑丝量符合设计规定15先张法预应力筋中心位移5mm每个构件1注:预应力筋的滑移量系指预应力钢丝束张拉完毕,锚塞顶紧后,松张时锚塞向锚环内滑移的距离。预应力筋的滑丝量系指预应力钢丝束张拉完毕,锚塞顶紧后,固定张拉力时个别钢丝向孔道内滑移的距离。 第7.5.2条 斜拉索的张拉应符合设计要求。第八章 水泥混凝土构筑物
35、(构件)第8.O.1条 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的检验可做抗压试验,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做抗折、抗拉、弹性模量、抗冻、抗渗等试验。第8.O.2条 水泥混凝土构筑物(构件)不得有蜂窝、露筋等现象;如有硬伤、掉角等缺陷均应修补完好。第8.O.3条 预应力筋的孔道必须通顺、洁净。张拉后压浆必须密实。第8.0.4条 预应力混凝土构筑物(构件)中非预应力部分(如隔板、堵头等)允许有宽度O.2mm以下的收缩裂纹,其余部分不应出现裂纹。第8.0.5条 水泥混凝土构筑物(构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0.5的规定。 水泥混凝土构造物(构件)允许偏差 表8.
36、0.5序号项目允 许 偏 差 (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基础墩、台柱梁、板墙塔柱悬臂浇筑梁、板扶手预制构件拱肋拱桁梁拱波、 板柱、桩沉井地道桥栏杆人行道板范围点数1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每个构筑物或构件拱波、板、桩等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件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2孔道压浆水泥净浆强度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3断面尺寸宽2010+5-8+5-8+5-81020+5-85O-100-105505055用尺量,沿全长端部,L4处和中间各计1点高+10-5 55壁厚15+10-855555151554长度2020+10 0 O-1020101010O-10O-10105050O-54用尺量,
37、两侧上下各计1点5顶面高程1010105510204用水准仪测量6侧向弯曲L/1000且不大于10L/1500且不大于20L1000且不大于10L/1000L750L10002沿构件全长拉线量取最大矢高,左、右各计1点7位置纵(横)轴线151088101581用经纬仪和尺量横隔粱轴线818垂直度0.25H且不大于250.15H且不大于100.15H且不于100.15H且不于400.25H且不大于250.15H且不大于102用垂线或经纬仪测9两对角线长度差107575101用尺量10间距101020111麻面每侧不得超过该侧面积的11用尺量麻面总面积12平整度墩、台、沉井、地道桥、塔柱、墙5(有
38、铺装层及饰面者为8)4用2m直尺或小线量取最大值拱肋、拱桁、拱波、基础、梁、板、柱、桩2注:表中L为构筑物(构件)长度(mm);表中H为构筑物(构件)高度(mm)。除桥面铺装及附属工程等部位作为一般结构外,其他部位则均作为重要结构。第8.O.6条 构筑物(构件)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应力筋孔道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O.6的规定。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应力筋孔道允许偏差 表8.0.6序号项目允许 偏 差 (m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预埋件预留孔洞预应力筋孔道锚锭板、支座板、联结板等螺栓、锚筋等范围点数位置高程平面高差位置外露长度位置孔径孔深高程位置孔径1基 础1055101015+20O+200每个预
39、埋件、预留孔洞、预应力筋孔道(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件)1用尺或水准仪测量2墩、 台13柱14梁、板15+20O+20O梁端10+3O15墙16塔 柱1017悬臂浇筑梁、板梁端10+3O18扶 手19预制构件梁10+20O+20O梁端10+3O1板1桩、柱5+30O1沉井+20O+20O1地道桥1栏杆、人行道板1第九章 水泥混凝土构件安装第9.O.1条 水泥混凝土构件安装时,构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对安装所要求的规定;若无设计要求时,则不应低于设计规定的70。安装后构件不得有硬伤、掉角和裂纹等缺陷。第9.0.2条 外露铁件必须作防锈处理。第一节 梁、 板第9.1.1条 梁、板安装必须平稳,支点处必须接触严密、稳固。 第9.1.2条 相邻梁或板之间的缝隙必须用混凝土或砂浆嵌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开学摸底历史试卷(含答案)
- 项目型组织中的团队动态管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部门月度安全培训主题课件
- 【小升初真题】2025年贵州省黔南州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核子结构演化-洞察及研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刀板架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在HACCP体系中的应用
- 基于BIM的空心顶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动态模拟模型构建
- 垃圾分类体系缺失导致的一次性杯回收率断崖现象
- 国际标准框架下化学品安全数据共享机制构建难点
- 国产高端锯片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技术壁垒与突破点
- 医院收费处课件
- 2025年企业文化企业建设知识竞赛-锦江之星服务知识竞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甘肃-甘肃护理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集合运算说课课件
- 2025年新人教版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 心理学基础(第2版) 课件 第2章 心理发展
- 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分析
- 药物多靶点联合治疗-洞察及研究
- 自吸水泵培训课件
- 海洋旅游特色项目案例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